云水山音:灵魂的家园在哪里?——读高尔泰《月色淡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2:11:59
云水山音:灵魂的家园在哪里?——读高尔泰《月色淡淡》时间:2010-08-11 10:59 作者:云水山音点击:31次
  高尔泰,著名美学家,旅美学者。最近偶读他的文集《寻找家园》,一读就放不下手。文集有44篇短文,基本可分为两部分:童年与求学、蒙难。每读一篇,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全书读完,掩卷养目,心里总是沉沉的,久久平静不下来,总想说点什么。
  1955年19岁的高尔泰被分配到西北兰州郊区的一所中学教书。生活极其单调,只能用笔在纸上自言自语。1956年他写了一篇《论美》,寄到北京的一家杂志社,让他想不到的是居然发表了,但也因此给他带来了恶运。1957年他被打为“右派,开除公职发配到河西走廊最西边的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蒙难生活。这部文集里的相当篇幅就记录了他蒙难生活中的人和事。其中一篇只有三千多字的《月色淡淡》,讲述了作者的两次邂逅。读罢让人唏噳长叹不已。
  在夹边沟劳教,生活极其困苦,人们都盼着家里的亲人能邮寄点吃穿的东西来。一天,作者正在场部排队等待领取经检查的邮包,旁边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带着一顶皱巴巴的解放军帽,帽檐塌下来耷拉在前额上。花白胡子很脏。眼囊肥大空虚,一幅衰疲不堪的样子。他紧闭着嘴,反复看他的两只手。手上许多大大小小的裂口,如同象形文字”。后来他们搭讪起来,才知道这个老头是搞语言学的。他懂好几种语言。能用藏语翻译梵文佛经和迦利陀婆的著作、泰戈尔的英文诗。这个老头还向高尔泰详细地介绍泰戈尔的著作《论美》。是一位博学睿智的老人。后来高尔泰多次打听这位老者的下落,只是农场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年轻人日益衰弱,老弱者纷纷死去,这位老者再也找不到了。
  另一次是在夏收最紧张的时侯。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吃不饱,大家都饿。只能边收麦子,边偷生麦子吃。吃了生麦子就会拉肚子,只能找医务室的“右派”医生拿药。一天高尔泰在地里收麦子,见到医生就与大家一起蜂拥而上,向医生要土霉素。有人嫌少,要了一次又一次。高尔泰也想多要。这时一个陌生人按住高的胳膊说,土霉素吃多了不好。又说,我是医生,你要相信我。高尔泰在文中这样写:“月光下看不出他的年龄,只觉得那头发浓密、嘴唇宽厚,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样子,像个书呆子。”他告诉高尔泰,所有霉素类药物都对人类有害。它们不仅杀死外界入侵的细菌,也杀死我们自己身上的细菌。比方说大肠里的葡萄球菌。他说要是没有葡萄球菌的帮助,我们就不能充分消化食物。实际上,作为消化器官不可缺少的零件,葡萄球菌已经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他说这就像豆根一样。豆根上的许多瘤子是根瘤菌造成的它是植物合成养料的器官。他说他相信,我们人的全身各个部分,都有像葡萄球菌和根瘤菌那样同我们共生的各种细菌。他说他猜想我们的身体都不过是一个各种微生物的共同体。我们的大脑活动,我们的思想活动,不过是许多微生物协同行动所产生的合力。39年后的1995年,高尔泰在美国曼彻斯特图书馆看到一本评价近十年来科学成果的书,说人体细胞内部的腺粒体,实际上是一些早先进入我们的真核细胞并留在里面的原始细菌。这本书的作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Lewis Thomas教授感慨地说:“原来我的细胞竟然是一个比牙买加海湾还复杂的生态系统。但愿它为我工作,并感我之所感,想我之所想。”这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在我们中国年轻的“右派”医生之后三十多年才发现人体的这一奥密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错划成右派。“文革”后期,高尔泰听一个夹边沟的幸存者说,这个年轻人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当门诊大夫,“文革”中被打死了。
  “文革”早已离我们远去,“反右”更是越来越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每当读起那个时代的故事,就会无限痛惜千千万万中华人才的惨烈逝去,就会在眼前出现那些活生生的受尽苦难的人们。他们的肉体如今已如粉齑般散去,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在天之灵还希冀着自己才能的施展,他们灵魂还在游荡,不知在那里安放……
  最近,党中央召开了人才工作会。为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王通迅回顾了20世纪世界史:“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令人瞩目的成功赶超。那就是1900年美国对英国的赶超,1950年日本对美国的赶超,1960年韩国对欧洲的赶超。这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们都成功了。他们成功的密诀就在于人才战略。”可是就在上个世纪中叶,在不久前的过去,当世界进入原子信息时代的时侯,当别国在赶超先进国家的时侯,我们却返回了黑暗的中世纪,从肉体或灵魂上杀戮了几十万作为社会栋梁的知识精英。这是为什么呢?他们的悲剧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吗?今天时代已经前行,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永远的。
  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目标,即“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我们要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这个目标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福音。但愿这个目标能化为一个个具体行动,让中华民族的人才辈出,永不再重蹈那不堪回首的过去。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慰藉那些苦难的灵魂,才能让他们回归自己的家园。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不要笑,这不是电影《天下无贼》中的戏说,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精典啊!
 来源:共识网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00811154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