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打“官场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38:13

炮打“官场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落实好,首先要对中国的官场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并加以炮打,不然中国的文化市场就变为官场文化的天堂,进而由官场文化把持中国的文化市场,让人民深受其害。

最近文化部长蔡武先生给中国的文化市场打了一炮----“低俗之风,岂可听之任之”,他抨击说近年来,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低俗化的产生,原因有三。一是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报酬成为一种价值追求。这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但也不可避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影响,期望一夜暴富,浮躁风气、快餐式创作流行起来,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对艺术创作产生消极影响。二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影响越来越大,并迅速向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同时出现低俗化、庸俗化的东西。三是文艺批评流于形式,助长了低俗化的趋势。目前,文艺批评状况堪忧,健康的、正常的文化批评式微,对低俗、消极、混乱等不健康不正常现象不进行客观批评,或不痛不痒,击不中要害,批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的甚至在利益驱动下作托,助长了低俗之风的泛滥。这位出身于中国甘肃的部长级的高级干部,他的炮轰多少给了点官场一些面子,但为了这面子,他把第四个原因没说出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官场文化”带来了低俗文化。

中国的官场文化的实质是权力流氓化、官场黑金化。其主要表现是:

1、皇权文化也叫家长制、等级制文化。凡是做了官的人,对待下级,或在行政职务上略微低于自己的人,一般都很轻薄。以为自己是官,就可以不可一世颐指气使,行为乖张。这就是中国的官为啥当得越大越没人管,越到高处就越可以为所欲为。所以凡是官当得比较大的人,便把本来比较收敛或隐藏起来的野蛮粗暴的脾气与邪恶的本性在某种场合暴露无遗,丝毫不加收敛。虽然其本人明明知道这种行为不合时宜和常规,还根本不加节制,任何其他同级或下级又无权约束,除了其上级之外。但由于其上级越来越稀少,上级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监管每一个下级,尤其当该上级也与该下级一丘之貉时(不可能不是一丘之貉),这种监管就更不可能存在。所以长期以来,随着职位不断上升,这类人的这种卑劣行径自然就越发无人管制。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由于等级制极其严明,甚至非常残酷,轻易超越不得,否则就犯了僭越权位的大忌,僭越者本人一定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即便这个领导多么愚昧无知,荒谬绝伦,任何同级或下级也祇能忍受,轻易说不得,哪怕所采取方式多么温婉。这种刁蛮习气与霸道作风,在当今官场,极为普遍严重。

2、腐败文化也叫贿赂文化。有人说,当今中国,是全民腐败的社会。这是由于制度本身要你必须祇有“跑、要”才能实现某种诉求、目的和愿望,否则,“不跑不要,坐冷板凳不是坐白头就是坐下岗。”而跑、要,则必须有贿赂才能顺利畅通。如果没有这种润滑油,跑也很艰涩,或根本无门,更别说诉求什么了。而贿赂的结果自然造就官场无处不充斥的腐败之恶风劲吹。贿赂愈盛,腐败愈猖獗。即便一时无贿赂,某上级如给予你本该有的方便和顺利,该上级也会主动利用手中之权,职务之便“吃、拿、卡、要”。平民贿赂公仆,下级贿赂上级,小官贿赂大官,地方贿赂中央,等等,都是有着明确目的的。上级手中有权,其权力不受监督制约,所以,当权力被私人完全掌握并随便应用时,公权自然就兑现为某官员的私有工具,被其个人随意滥用。

3、酱缸文化也叫窝里斗文化。凡是身处官场的人,其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在与人争斗。在这样一种官场里,如果不争不斗,能活得顺畅吗?与你能力一样的,甚至超越你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即便能力强者,在这个诡谲多变,遍布人事陷阱的官场,必须学会随时随地迎接各种挑战和风险,做到有备无患,稳坐钓鱼台坐收各种利益。否则一定凶多吉少,最终甚至身败名裂。这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无论对方还是你本人,所具精力、时间、财富和能力基本相当,当你在用工算计对方时,对方也在全身心算计着你。如果你与其争斗一生,对方也一定会与你争斗一生。所以,如果你一旦做了中国的官,你就基本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套牢于这种无谓的也许还是极其荒唐的人事较量中了,而不是为了干什么正经大事。

4、棍子文化也叫流氓文化。棍子祇是一种工具,没有头脑,惟命是从。棍子以为错也是领导的错,与自己无关,其祇是执行任务,换取赖依活命或者更舒服活着的本钱。即便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很有思想和文化,除非确实因承受不了这类职业的压力,而自动放弃或逃离了。实际上,棍子的任务就是执行,无论有理无理。但是作为无端遭受冤屈、理亏的被迫害者,根本就不这样认为,虽然发号施令者在幕后,但由于与之直接发生冲撞的人是棍子,所以他们便仇恨棍子,并转移矛头到棍子身上。他们常称这类专门做棍子的人为流氓强盗。尤其当棍子祇做邪恶者的帮凶、非法集团的捍卫者时。譬如在二战时,希特勒想赶尽杀决犹太人,并且还想用暴力手段统一世界,奴役除日尔曼以外的其他任何民族,虽然这是世界上最不正义的战争,但仍然有很多人帮助其实施这种计划,而惨无人道地到处杀人。这类替邪恶势力去死的人就是棍子群落。后来毛在中国搞个人崇拜时,为了唯我独尊,独断专行,在排除异己时也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充当这类棍子。直到目前,这种充当棍子的人在中华大地上依然比比皆是。这是由于这些人全部不明真相、事实和真理的缘故,大多数中国人充当独裁专制政权的棍子欲望还依然极强劲。

5、奴才文化也叫小人文化。奴才的本性是投机、钻营、拍马屁,虽然就做着奴才或某种小人,但自己认为不是。为了投机钻营成功,这类人一般不择手段,极尽所能事,耍起流氓来常人无法想像。当然,在其内心深处,本性上,他们根本不想做奴才或卑鄙小人。而是想把此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待做奴才和小人到了一定的时候,使自己实力在某一天里成长为也可以做主子的时候,奴才和小人就一定会鸟枪换炮,或者与原主子身份大调换,甚至比原主子更野蛮残暴地虐待他人。人本来没有奴才或小人的元素,而是由于环境所迫,在某种高压下不得不屈从。开始以为是暂时的,长期以来便自然而然做奴才和小人了。当然其卑鄙、龌龊表现,以及长期所养成习惯,也逐渐练成深厚功夫,具有丰富文化底蕴了。

6、良民文化也叫顺民文化。被奴役的乖民,或生活在太平盛世里,长期经受稳定的奴役和压迫;或生活在长期穷困艰难,时刻面临生不如死的困境中,如果在战争年代。如鲁迅所说的:土匪见了认为是官民要杀,官兵见了认为是匪民要杀。由于经受这种杀戮太多,于是便不得不乞求一个稳定的社会,即便做奴隶,祇要确实让他们做稳了奴隶就好。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稳定,越稳定越好。这就犹如被放牧的羊群,祇要总是让其有草吃,有水喝,哪怕这草很难吃,水很难喝,祇要不危及生命,绝不会有什么反抗发生。羊群中随时随地有个别羊被宰杀,其它羊一定都非常麻木,甚至还觉得这很正常。而被宰杀者,也许在临死时突然醒悟,但已经太迟。由于根本无力反抗,便任由宰割。如果中国社会的进步,总是依靠占人口数量绝大多数的良民和顺民站起来推进,绝对就是痴人说梦。不过良民和顺民,邪恶者最喜欢。比如日本侵略中国时,就喜欢这类良民;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者,也喜欢这种良民;如今的中国政府,同样也非常喜欢。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文化诸如:

一、“段子”文化

  所谓“段子”,就是幽默、诙谐包装下的黄色笑话。无论餐前宴后,班上班下,段子大行其道,泛滥成灾。传颂的人多了,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段子”文化。从表面上看,段子只是一种私下传颂的笑话,而且风趣诙谐,皆大欢喜。实质上,“段子”文化是低俗文化的噪音。如果任其滋生蔓延,无疑是对现代文化建设的戏弄与践踏,更是对党风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污染和腐蚀。

  二、“圈子”文化

  文章指出,现今官场,有些人痴迷于圈子,一发而不可收。官场的圈子,不是简单的感情联合体,而是权力、地位、名誉、关系、利益的结合体。划圈为界,划圈为战,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圈子的弊端在于只讲小团结,不讲大团结;只讲圈内的利益,不顾圈外的利益;只信任圈内人,不信任圈外人。“圈子”文化具有明显的自私自利和排它特征,其实质是分裂和谋私,违反党性,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历来为党所反对。

  三、“号子”文化

  号子原本是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一种民歌。而官场的号子,则表现为一种口惠而实不至的空头口号。上头一句话,下头就当成号子跟着喊,口号震天响,最终落实不到行动上来。这种“号子文化”在实际工作中却屡见不鲜。文章成了“八股文”,千篇一律,空洞无物;会议成了“二传手”,层层因袭,装模作样。

 “号子”的实质是敷衍了事,应付塞责,是得过且过,不负责任。“号子”文化滋生蔓延,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二让群众厌烦,三还会造成种种假象,误导领导,误导群众,最终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四、“杯子”文化

时下,某些官员白天捧茶杯,晚上捧酒杯,成天围着杯子转。他们消费的大多是集体和他人的钱,消耗的是自己和他人的时间、精力乃至身体,可谓有害无益。但言由杯出,情从杯来,事随杯成,难怪有些官员对杯子又恨又爱,难舍难分。

五、酒桌文化

酒盅虽浅,道行却深。谁都知道酒喝多了难受,但也清楚不喝可能会更难受。两害相权取其轻,喝吧喝吧少受罪!酒文化就在人人的身体力行中被无限发扬光大了。

酒,本身是个好东西。天冷时喝了暖身,天热时喝了祛暑;得志时喝了助兴,失意时喝了消愁……这要没酒,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还真缺点什么。但酒一旦被其他恶俗的东西附体,就立马失身并龌龊起来。

比如,在官场上喝应酬酒,对于人微言轻者来说,就会时常品尝到如同炼狱般的痛苦。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一级也能喝死人。听听酒桌上的雷人酒词,就会深有体会了。

“不会喝酒还当什么干部?”这句话最唬人,也最霸道。这是一次随团到西部某企业考察时首听到的雷人之语。西北人很豪爽、很热情,也很能喝酒。没有一斤多酒量的人,是很难在酒桌上和他们战斗到底。不少人往往还没等到上热菜,人就基本不行了。更惨的,甚至连一次性筷子还没来得及掰开,就已经被灌得分不清东西南北。席间,对方一领导来敬酒,要求大家共干一个大的。有人不胜酒力,忙讨饶说自己不会喝酒,请求网开一面。不料,这位领导把脸一沉,大声问道:“你们这次来的不都是干部吗?不会喝酒还当什么干部?”好多人头一次听到还有这么一说,有人打趣道:“党的干部条例好像没这么一条吧?不喝酒也能当干部的嘛!”领导把头一昂,很严肃地对着众人说,“错!\'干部’两字怎么写?左右全倒过来,就是\'陪干’。什么是陪干,就是要陪着领导把酒干掉。当领导可以不喝酒,当干部不能不喝酒。如果有人酒量不行,那么就从今天开始练起吧。”接着,他又亲自拿来酒瓶子,把众人的酒杯一一倒满,然后自己一口把酒喝掉,举着酒杯盯着大家看,意思是说,有一个不喝决不算完。无奈,大家都只好识相地硬着头皮把酒喝了。开始以为这雷人雷语只有西部有,后来慢慢发现,天下酒席一般雷,很多时候此语都能如雷贯耳。

“别说是酒,就是敌敌畏也得喝!”这句话最瘆人,也最无聊。喝酒居然要以生命为代价,这确实让很多人没有思想准备。它的出处大概是“士为知己者死”。但好在,按照中国人的酒桌第一定律,酒话什么都可以说,却是根本不作数的。虽然有某人叫嚣着即使是敌敌畏也一定会喝,是因为他知道没人会真的搞一杯敌敌畏给他喝,即使真端来了,他还真不会喝。如此说,只不过是用虚拟的敌敌畏,来表达一种虚伪的情义,逢场作戏而已,万万不可当真。如果当真,必讨没趣。一次,一位领导敬(灌)老胡喝酒。老胡身体有病,出门前老婆再三嘱咐不能喝酒,于是左右推托。旁边有好事马屁人士看不过眼,大喊一声,“领导敬酒你还不喝?!别说酒,就是敌敌畏也得喝!”老胡是个实诚人,听不懂这句话,很生气地反问,“敌敌畏?那不是农药吗?喝了还不得狗屁着凉,我为什么要喝?要喝你喝!”好事者被将,不痛快极了,于是反扑,“让你喝敌敌畏那是看得起你。”老胡更气,“那他妈都喝死了,还看得起!你愿意被看得起你快喝吧,慢了怕抢不上了。”一时间,酒桌上火药味浓起来,闹得不欢而散。其实,老胡也是不谙酒桌之道,过于认真。他应该明白,只要不是脑子里进敌敌畏的人,是决不会为了所谓的交情去喝敌敌畏的。

“我倒要看看你喝多了到底会怎样?”这句话最气人,也最流氓。但流氓也不是一般人想当就当的。尤其想在酒桌上当流氓,得有位高权重的身份作保证。听一位在政府工作的朋友讲,他应酬一些官场酒宴,不怕有人一杯对一杯地和他拼酒,最怕有领导以权压人采用流氓行径单方面地灌他喝酒,美其名曰:试量。有时,身体实在熬不住,便也会编一些理由,比如喝多了吐酒,喝多了会立马钻到桌子底下去,喝多了不省人事等等,企图用苦肉计博得同情,逃过一劫。此法有时成功,有时却根本无效。因为有的领导同志为了对付这种“偷奸耍滑”之人,会使出杀手锏,在听完苦肉计之后,直白地告诉你:“我倒要看看你喝多了到底会怎样?”千谜万谜,所有谜底当场揭晓,把你逼上梁山。当然这句话有的人是在嘴上说的,有的人却是在心里说的。比如死劝女同志喝酒的人,大多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话。因为他们太想知道,平时矜持的女同事醉酒后到底有何丑态?

有人总是疑惑,中国的酒文化如此恶俗,为何就改不了?是啊!官场文化改不了,人情文化改不了,酒文化又怎能改得了?其实劝酒逼酒,都是托词。根本在于自己有欲望,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没有一点想法,谁又真能逼你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