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45:17
 中华民族         炎黄子孙谓之百姓,蚩尤后裔称之黎民,合称为黎民百姓。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最早主体。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发展与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总之,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中华民族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经过民族识别,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括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数个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确定的未识别民族,包括土生葡人、夏尔巴人以及中国犹太人等。          民族本义   中国民族学大家林耀华先生就认为:我国“民族”一词的使用是“受日语的影响,日人用汉字联成‘民族’一词后,我国又从日语引入”。日语的“民族”是指:传统上具有相同语言、宗教、生活模式和居住地的共同体。而日本的民族定义是中国南齐书列传三十五《高逸传·顾歓传》中“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所谓“民族弗革”,“系指国人的族属未变,而所谓族属即华、夷之分。”民族仅仅指中原和江东的汉族。从南齐书体现出来的南北朝民族观念跟华夷之辨的汉本位有关,是要求对汉民族文物、衣冠、风俗、礼法的保持。民族在英语里是指具有同样文化继承的人的团体,也就是说民族唯一的参考标准是文化和语言。语言、信仰和习惯就是民族之间互相区别的标识。按英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民族的词源是希腊语,民族是靠语言、民族性和文化的束缚以来的群体。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祖先、文化和习俗。  中华民族依照中华民国立国的三民主义,主要以汉为中心主体的民族及其他民族为组成,其中蒙、藏两族之事务在中华民国宪法中有部会等级的蒙藏委员会,近年修宪后,台湾原住民及相关之多元文化民族政策入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定义,则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概念提出   “中华民族”是我们常用的词,充满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感,实际上,这个词,或者说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有区区一百余年的时间。  “中华”一词,是公元 300 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一般代指中国。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目前中国可信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传·正义》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历史学家认为华是源于上古的华胥国(位于陕西西安附近),也有人说“华”是因华山而得名,“夏”是因夏水(汉水)得名。久而久之“中华”便成了中国,华夏的代名词。  “中华民族”一词是由历史悠久的“中华”一词和近代以来由西方传入之“民族”一词相互结合而成的。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等人,是较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先驱。  梁启超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但是梁启超也创造了东方民族一词,他于 1899 年所撰之《东籍月旦》,中有“日本人十年前,大率翻译西籍,袭用其体例名义,天野为之所著万国历史,其自序乃至谓东方民族”。   中华本为汉族自称   黄帝与炎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最早记载炎帝、黄帝的史料。姬水和姜水都是渭河支流。因此,黄帝和炎帝都是起源于陕西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原始部落首领。后来,黄帝和炎帝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因此后世都自称为“炎黄子孙”。  随着历史的变迁,民族的融合。“中华”一词逐渐由汉族扩展到更广阔的含义。  1902 年,在《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启超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这是“中华民族”一词的最早使用,从上下文来说,梁所说的“中华民族”当指汉族,确切地说,指的是古华夏族和从华夏族发展至今,不断壮大的汉民族。他在该文中,在“黄帝子孙”一词特别注文指出:“下文省称黄族,向用汉种二字,今以汉乃后起之朝代,不足冒吾族之名,故改用此。”  1905 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7 次以上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并明确地指出其含义,“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族 。”   杨度、章太炎和黄兴皆有使用   1907 年,继梁启超之后,晚清著名立宪派代表杨度也成为“中华民族”一词的早期使用者,是年 5 月 20 日,他在《中国新报》连载的《金铁主义说》一文中,在与梁基本相同的意义上,即“中华民族”指的是汉族,也多次使用“中华民族” 。  革命派的重要代表之一的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也使用“中华民族”一词,仍指汉族。  1924 年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提出了他的民族定义,孙中山先生则认为构成民族有“五种巨大的力”,其中最大的力是“血统”,其次是“生活”,第三是“语言”,第四是“宗教”,第五是“风俗习惯”,这五种力,是天然进化而成,不是武力征服得来的。孙中山的理解是正确的符合了日本以及西方对于民族的理解。  1926 年蔡元培在北京写《说民族学》一文,认为民族的特征是“血系、语言、住所、习惯、宗教、精神体系”。这也是对民族的正确解释。  辛亥革命以后,1912 年 3 月 19 日,革命派领袖黄兴,刘揆一等领衔发起的影响很大的“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后改称“中华民族大同会”,这里的“中华民族”一词的含义已经不再是专指汉族,而是指当时中国国境内的所有民族,包括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同时,在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官员,还发布《化解种族见解之文告》,禁止商人,报纸广告,公私函使用“大汉”字样,以示民国民族“大同主义”。         中华民族涵义扩大   1911 年 12 月 1 日,一些蒙古王公在沙俄的指使下,在库伦成立了以哲布尊丹尼为“大汗”的所谓“大蒙古帝国”。  针对这样的分裂行为,1913年初,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召开的西蒙古王公会议,内蒙古西部22部34旗王公一致决议“联合东蒙反对库伦”,并通电全国申明:“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当一体出力,维持民国”这示第一次在政治文件中,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共同决议宣告自己的民族属于中华民族。  作为民国的总统袁世凯,此时也在涵盖中国境内所有民族意义上“率先”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而这一较早使用,也恰恰示发生在处理此次蒙古分裂行径过程中,他致书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尼写道:“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俨如一家”。  此后,“中华民族”一词时已不在专指汉族,而是泛指中华各个民族的观念已经开始普及。 可是,“中华民族”在少数民族的语言里是不能翻译的,只能依靠汉语使之存在。比如,藏语里的中国人是rgya mi,指的是汉族。藏语是没有中华一词的。同时维吾尔语的“中华民族”是jungxua milletliri,只是汉语的音译。蒙古语的中华民族是doomd in wended ten(族民华中)也仅仅是音译,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意义。   “中华民族”趋向融合   民国初期,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角度自觉公开地标举再造现代“中华民族”旗帜的第一人是李大钊。1917 年 2 月 19 日和 4 月 18 日,他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和《大亚细亚主义》两文,针对日本人宣扬的以日本民族为中心的大亚细亚主义,提出了中国人应该激发出以各民族融合为基础的“新中华民族主义”的自觉,“则前之满云,汉云,蒙云,回云,藏云,及至苗云,瑶云,举为历史上残留之辞,今已早无是界,凡籍隶于中华民国之人,皆为新中华民族云。”李大钊这里的“中华民族”指的是融合中华各个民族后的新民族。可是融合论是背叛了民族学,民族的融合必须是“一切被融合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被融合民族的消亡”。显然,谈融合就是否定了 56 个民族的存在。  1922 年,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梁启超撰写《历史上中国民族之研究》,他在书中一方面指出“中华民族”通常指的是汉族,同时又指出“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各民族认同的一体特征,他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又‘我中国人’之观念浮于斯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并具体指出“故凡满州人今皆中华民族之一员也”。明确指出:“近四百年来,民族主义日渐发生,日渐发达,遂至磅礴郁积,为近世史之中心点,顺兹者兴,逆兹者亡。”梁启超毫不动摇的坚信,要使中国不亡,必须推行民族主义。但是一个民族的融合必须是语言文化宗教习惯的融合。从政治上谈融合势必被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所不耻。   “中华民族”涵义的演变   梁启超的“多元混合”说 1905 年,梁启超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指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汉满蒙回藏等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  杨度的“文化族名”说 杨度在1907年发表了《金铁主义说》一文,将中国解释为地域观念,将中华阐释成文化一统,把中华民族归之为文化族名,所有生长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民族经过交流融合,已经不可分割地形成了一个中华民族。这里,杨度将中华民族的含义赋予了现代文化人类学的意蕴,颇具文化色彩和理论意义。  章太炎的“汉族中心”说 章太炎并不反对杨度乃至梁启超用中华民族来概括中国各民族的论断。他与杨度所不同的是:一是坚持要以汉族为中心;二是要由汉人组织政权;三是以汉族来逐步同化其他少数民族。众所周知,章太炎是一个汉族中心主义者。但他在这里表述的观点较其1903年前后宣传的民族复仇主义已经有很大的转变。  孙中山的“五族共和”说 一向倡导“革命排满”的孙中山也接过了“中华民族”的旗号,在1912年进一步提出了“五族共和”,号召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来达到民族融合和民族和谐。         中华民族内涵   中华民族并非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上,具有相同血系、语言、住所、习惯、宗教、精神体系的真正民族,而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华民族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定义,并没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参见云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教案),仅仅指国家共同体(nation)。世界民族之林有一个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经过民族识别,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括: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  此外,尚有少量未经识别的人口。据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133682501 人。其中汉族占91.96%,少数民族占8.04%。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华”,原意与中国相通,又与华夏相系。《唐律疏议》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认为:“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这里强调中华一词乃区别文化高下之族的含义。“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这是由于中华与华夏一词有关。华夏文化发达,遂以中华自称。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华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因为我们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当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国也曾经被外族统治过,但是,不是我们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文明,相反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们所同化,融合,使我中华文明更趋先进,更具活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祖先吧。         中华民族缘源   自公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女娲,伏羲,神农。         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壶口瀑布   三皇同姓,风,都陈。是上古文明初始的三个时期,绵延数十世,女娲造人,是中华文明起源,在上古的一天,那一天是甲子年甲子日,冬至,日月同出五星连珠,女娲在这一天,在涡河流域创造了最初的文明曙光,人民向着大地的四处扩展,这个地方就是陈,许多世代后,伏羲氏出,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神农氏继伏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华”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含义。因此,中华民族包括定居于中国领土内的所有中国民族,即包括当代的和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中华民族不是社会学人类学的民族,仅仅政治上是一个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蜚声于全世界,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贡献, 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已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最早祖先的演化过程。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存还说明了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北方、中原、南方三种不同的系统特征。在华夏、夷、三苗等族开发黄河流域、东部沿海一带和长江流域的同时或稍后,氐、羌、戎诸族开发西北和西部地区,濮、越等族开发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狄、匈奴等族开发北部草原地区,肃慎、东胡等族开发东北地区。随着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原地区联系的加强,为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800 年的诸侯割据,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后的两千多年来,统一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汉族因在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所以他们所建立的中央王朝也最多。这些王朝都得到少数民族的支持。匈奴、鲜卑、吐蕃、回鹘、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也在部分地区以至全国范围内建立过政权,各民族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其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著称于世。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以及举世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和火药的应用。产生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虽然曾经互相侵扰和攻伐,出现过民族压迫和剥削,但始终存在着逐步接近、互相依存、友好合作、共同前进的关系,并成为中国民族关系中的主流。中华民族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各民族人民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促使各民族的劳动者联合反抗阶级压迫。如东汉的汉羌人民起义,清代太平天国起义和贵州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布依族、侗族起义等,都是多民族参加的斗争。至近代,中华民族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殖、反帝的共同目标和寻求民族解放的共同命运进一步把各民族紧密地团结成一个坚强整体,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持续斗争。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抗击了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西南和中东南地区,进行了反对英、法、日、美等帝国主义的斗争,挫败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外国侵略的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见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各民族之间以平等、团结、互助为内容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发展。   各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加速进行,人民生活大有改善,中华民族正以崭新面貌呈现于全世界。  “中华民族”一词,人人在用,天天在用,我们的国歌中也提到了中华民族。但是要问:何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究竟包括哪些人?也许有很多人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我们不妨先看看国内外一些语文工具书上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解释。外国的工具书解释得极为简单,不论是"中华民族"还是"汉族",他们一律释为Chinese。我们对他们难作苟求,这种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他们当然更难说得清楚。但是海峡两岸出版的工具书如果解释错误,那就说不过去。可惜事实正是如此。可以说,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所有的工具书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解释都不确切。  大陆新版《辞海》释曰:“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台湾三民书局版《大辞典》释曰:“族名,指组成中国各民族的集合体。”  但如此解释,显然不妥。因为, 一、民族与国家本来是不同性质的两种群体,不应混为一谈。二、按照以上的解释,"中华民族"既然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那就可以说中华民族=中国人,也就是把几千万海外华人扫除在外。  错误的产生,绝非无因。我们过去对民族与国家的区别一向不太重视,混淆不清,由来已久。“民族”之说,产生于近代,历史上则常以“国家”代替“民族”。过去所说的爱国思想,实指民族意识;所说的爱国志士,实指民族英雄。在辛亥革命时期,既有“中华民族”的提法,又有“中华国族”的提法,或竟直称为“国族”。这就真正把“民族”与“国家”混为一谈了。对日抗战期间,“国家至上”与“民族至上”并提,只见其同,未见其异。"国歌"中也只提“中华民族”而未提“国家”。在进行宣传教育之时,分不清民族与国家,尚无大碍;但是科学的研究历史之时,却不容许存在这种混淆。我们在探讨什么是“民族”,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时候,一定要摆脱“国家”这个概念的纠缠,纯粹从民族角度上去探讨问题。一定不要忘记“民族”是自然形成的,而“国家”、“政权”是人为的这种根本区别。         中华民族理解   那么,"中华民族"究竟应该如何解释?究竟应该包括哪些人?实际上应该包括:  一、 汉族(也无论是居于国内还是国外);  二、 居于国内的各个少数民族;  三、 海外华人(包括未入外国籍的华侨与已入外国籍的华裔)。   在解释“中华民族”一词时,除了说明哪些人属于中华民族之外,还需要说明“中华民族”是由“华夏族”、“汉族”逐渐发展而来的。“华夏族”是民族,“汉族”是民族,“中华民族”还是民族,这三个“民族”又没有单数复数之分,三者之间究竟有何不同?这是外国人觉得很难理解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追溯一下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在长时期中逐渐发展、演变的经过。  夏代以前,中华大地上各部落、部族迁徙不定,分合无常。自夏代至秦汉,为夷、夏各族并立时期。文化水平较高的“诸夏”与文化水平较低的诸“夷”犬牙交错,此出彼入,通过互相争斗与和平交往而逐渐融合。当时的“诸夏”并非单一民族,而是血缘不同的各族共用“夏礼”而被称为“诸夏”,正因为有了一个“诸”字,说明是复数而非单数。“诸夏”又称“华夏”。因此“华夏族”并非单一民族,而是以华夏文化为纽带而结合起来的“民族联合体”。   汉武以后,“华夏族”逐渐改称“汉族”。只有北方、西方、边疆各地还存在一些少数民族,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是:进、退、分、合,变化无常。汉族在中华大地上取得了主体民族地位。  活动于中华大地上的人群不只是汉族,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可以合称“中华各族”。“中华”之称,魏、晋之际,已见端倪。元末农民起义军与清末革命志士都正式提出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恢复中华”者,恢复“汉族”所建立之国家。   中华民族亦称汉族(汉族占主体)   从约公元前 5000 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 2700 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例如:杞为夏后,因他们与东夷杂处而行夷礼,就被看作东夷;吴国公族出自周室,因随越人习俗,被视为蛮夷;楚国王族的先人,西周初受封于荆蛮之区,春秋初楚王自称蛮夷率先称王,诸侯称他们为荆蛮;后来楚王争霸中原时,以维护华夏礼制自居,又被尊为华夏;秦的祖先本是东夷,而兴起于渭水上游与戎、狄杂处,习俗多与戎、狄相同,后定居渭河中下游,从事农耕,成为周朝大夫。平王东迁之后,受封为诸侯,在西周镐京地区立国,春秋时期,一般把它看作西戎。至战国(前475~前221),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进至中原的戎、狄、夷、蛮也逐渐与华夏融化,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和发展,在现在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与中国的国家、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但是中华民族并非真正的民族,而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不具有任何文化语言因素,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里,中华民族一词没有任何意义。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  同时,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的一个代称。         中华儿女与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还有两个别称,一是“中华儿女”,二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的子孙,或者只说“黄帝子孙”)。这两种称呼有时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华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异,“中华儿女”之称是近代才出现的,其含义偏重于文化(是共同接受中华文化的群体);“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称古已有之,其含义偏重于血缘(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有些少数民族可以接受“中华儿女”之说,不愿接受“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说。  一个民族的形成,首先是由于血缘。其次才是由于文化。在原始社会中,一群人能够长期生活在一起,大概总是一家人、一族人。以后这个部落发展壮大了,才会接纳血缘不同的人群参加。在世界上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各民族之间,有些民族特别重视血缘,认为血浓于水,在血缘上有排他性,很不容易接受外来的人群参加;有些民族重视文化,只要外来者接受了我们的文化,我们就欢迎他们参加,不加排斥。中华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一个由许多部落组成的复合体,以后在发展中也就表现出首重文化不太计较血缘关系的特点。         正因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重文化轻血缘的传统,所以文化色彩较浓的“中华儿女”之称比起血缘色彩较浓的“炎黄子孙”之称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对“炎黄子孙”之称反对最力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1991年5月,我们在上海会晤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直指“炎黄子孙”之说违背史实,因为中华民族是多源的,既是多源,即无共祖(共同的祖先)。“炎黄子孙”之说,既不科学,又不利于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因此,他认为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在正式的场合里,不要使用“炎黄子孙”一语。  1996 年 8 月,笔者到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参观考察,听到一些彝族学者提出了“中华彝族”的说法,觉得此说值得肯定,值得赞赏。因为其中的“中华”二字是指文化传承,“彝族”二字是指血缘关系,“中华彝族”就是接受了中华文化的彝族子孙,其含义既简单扼要,又十分周到。  由于“炎黄子孙”之说,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听惯了中华民族历史一元论。那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始祖是黄帝,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西北的黄土高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传播是以发源地为中心,然后向四方辐射。简言之,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始祖,一块发源地,一条母亲河,中华文明只有一个中心,逐渐传布四方。历史真相真是如此么?绝对不是。这个古史框架是由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建立起来的。当时的司马迁也并不能畅所欲言,他明知道出身东夷的伏羲与出身南蛮的神农都比出身于西戎的黄帝历史悠久,但是汉武帝自比黄帝,一定要以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也只好屈从,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些真实情况,希望读者“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来。        到了近代,我国的考古工作刚刚起步,著名的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就首先起来向中华民族历史一元论挑战,大胆指出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中华大地上至少已有三个民族集团互争雄长,各个集团对于创造中华文明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儒家的孔孟出身于东夷集团,道家的老庄出身于南蛮集团,中华民族并非只是炎黄二帝的子孙或者黄帝一人的子孙。  后来由于东南百越地区考古发现越来越多,中华民族的来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又由过去的三分法修正为四分法。不论三分也好,四分也好,中华民族历史一元论总是彻底推翻了的。  因此,用"炎黄子孙"或者"黄帝子孙"来代表"中华民族",是以偏概全,显然不妥。         海外华人与华族   “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说虽然古已有之,但是过去用得不多。直到改革开放,随着许多海外华人的归来,此语才在报刊上大量出现,足见使用此语者以海外华人居多,海外华人之所以乐于用“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来借指中华民族,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一、缺少更为恰当的名称可用。在这个世界上,凡是身居国外的人们最常用的自称,就是我是某国人。我们的海外华人大量出国的时候是在清代,当时是异族入主中原,汉人受到迫害,凡是亡命国外、浪迹天涯的海外华人,都有一段悲惨的历史,对清王朝抱有敌对情绪。许多民间组织更是公开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帜,要他们说自己是大清国人,他们当然不愿意。何况清廷也十分顽固,认为出国即叛国,视他们为自弃王化的顽民,对他们采取一种既鄙视又仇视既不承认又不保护的恶劣态度,处处加以打击,使他们沦为没有祖国的海外孤儿。他们很难选择一个适当的自称,只好怀恋祖国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自称汉人或唐人。  二、为什么选择了"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并非乐意迁移与到处流浪,而是安土重迁,留恋故国田园祖宗坟墓的民族。海外华人的祖先由于种种不得已的原因,例如灾荒。战乱,地少人多谋生不易而冒险犯难,扬帆出海,心情沉重,前途渺茫。他们不是西方殖民者的武装殖民,而是并无祖国支持的和平移民。到了海外之后,手无寸铁,没有半点特权,头顶别人的天,脚踏别人的地,只靠自己胼手胝足,艰苦奋斗,并与当地民族和平相处,才能立足谋生,其中苦楚自不待言。因之身居海外,魂系中华,午夜梦回,常思故国。当时他们所接触到的许多别的民族,不论是白种人、黑种人,还是黄种人,其历史文化全都没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即使他们当时事事不如人,只要一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马上心情振奋,豪情满怀。因为此语包含了以下丰富的含义: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我们的处境不管如何困难,生活不管如何艰苦,都要努力奋斗,为祖国争光,不能辱没祖先。"炎黄子孙"一语,久已成为海外华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  三、“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一语,又成为海外华人互相团结的一条纽带。离乡万里,举目无亲,一旦遇到“炎黄子孙”,自然亲如家人。数百年来海外华人的生存、发展、团结、奋斗,可以说是从"炎黄子孙"一语汲取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时至今日,用"炎黄子孙"作为中华民族的别称,固然不妥;但是回顾历史,就会看到此语在海外华人力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我们在学术研究中与外交场合中固然不宜使用此语,以免产生误解;但是在一般场合,民间场合,为了增进民族情谊,根据语言学"约定俗成"的原则,对"炎黄子孙"一语,但用无妨。  中华民族一词正式形成的时间不长,还没有正式的简称。对于国名我们可以简称为中国,对于族名却不能简称为中族。把中华民族简称为汉族更加不行,因为这就排除了汉族以外的许多少数民族。但是简称为"华族"是可以的。"华族"一词,许多工具书上都未列词条。《辞海》有此词条,但其含义是"旧称高门贵族",与中华民族的简称毫不相干。"华族"的词源来自海外华人。例如新加坡把国内的马来人称为马来族,也就相应地把华人称为"华族"。  探讨至此,我们就不难把这些来自中外古今的形形色色的名词,形形色色的称呼梳理一番,理顺其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中华民族 是一个比一般民族高一档次的民族共同体。长期以来一直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民族。其中包括汉族(无论居于国内还是国外)、居于国内的各少数民族、以及海外华人(包括华侨与华裔)。   中华儿女 中华民族的别称,文化的色彩较浓。  炎黄子孙 (或黄帝子孙)汉民族的别称,血缘的色彩较浓,在海外华人中使用的较多。  华族,华夏民族的简称,指汉族;  海外华人,包括华侨与华裔,即具有汉族或国内少数民族的血统而移居海外者。"海外"实际上是指国外。  龙的传人,中华民族的另一种别称,是指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接班人。         中华民族内涵的历史演变与争议   在古代,“中华”本为汉族自称。1902 年,在《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启超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这是“中华民族”一词的最早使用,从上下文来说,梁所说的“中华民族”当指汉族,确切地说,指的是古华夏族和从华夏族发展至今,不断壮大的汉民族。他在该文中,在“黄帝子孙”一词特别注文指出:“下文省称黄族,向用汉种二字,今以汉乃后起之朝代,不足冒吾族之名,故改用此。”  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7次以上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并明确地指出其含义,“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族 。”  到了近代,中华民族乃中国做为国家共同体的一个国族概念,由于现代中国自晚清迄今的历史及政体更变,此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涵及争论,如孙中山革命时,关于满洲人是否为要驱逐的外族,还是五族共和之一的民族。“中华民族”一词的演进也因此反映了近百年来国族与民族主义的相关争议。“中华民族”其内涵是否为汉族还是指指国族,成为对汉本位、大汉族中心的主要疑虑。  因此,此词不同于“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等于有外显的种族及文化的象征,而是有外显政治象征,如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也反映了做为国家共同体的国族概念。  在清朝之前,虽然有华夷之分的观念,但几乎没有“中华民族”的观念存在、而“中国”的观念也和与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观念差很多。  “中华民族”一词,乃由近代的梁启超首先提出。其意原只包括汉族,之后包括汉、满、蒙、回、藏等大小族。  1912年,孙中山提倡“五族共和说”:“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以后,主张重提民族主义并扬弃五族的说法:“有人说,清室推翻以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现在说五族共和,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         中华民族使命   荒诞的“台湾民族”之说   在对中华民族这个名称及其含义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竟然发现了最新的人造神话:居然有人提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百年前知识分子捏造出来的。1993年12月11日的《台湾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奇文,文中说:  "事实上,'中华民族'一词乃是百年前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成立一个近代国家所建构起来的概念。从章太炎、孙中山的著作可知此一概念所蕴含的汉人沙文主义。它在过去是为统一的中华民国汉人政府服务,在今日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汉人政府服务。今后国民党政府若继续以'中华民族'的虚妄情感蛊惑台湾人民,将使台湾陷入随时被中国并吞的危机。"  这篇文章没有作者署名,而是由台湾当时的一些社团联署。不言而喻,是由一小撮台独分子抛出来的。这种荒谬的提法不值一驳,任何反驳都是浪费笔墨,浪费时间。可笑的是,他们不仅断言"中华民族"并不存在,而且发出警告,连"中华民族"这个词都不许再提,谁提谁就要承担"蛊惑台湾人民之罪"。  对于一个历史悠久并且拥有广土众民的中华民族,他们可以否认其存在,认为是由少数人捏造出来的。而对于根本没有那么回事的所谓"台湾民族",却又大吹大擂,大肆宣传。他们说,台湾民族是由台湾"四大族群"共约2300万人组建起来的。这四大族群是: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50多年前由大陆迁来)与原住民。一个民族的形成,首先是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其次是有共同的文化传承,这是最普通的常识。台湾的四大族群之中,除了原住民外,其余三大族群都是三四百年以来从大陆迁到台湾去的,迁移经过,斑斑可考,绝大多数人都能拿出自己的家谱,指出自己的原籍。他们当然都是汉族,他们带到台湾去的也就是汉文化,中华文化,哪有什么台湾民族之可言。拙著《台湾先住民史》(1999年9月九洲出版社出版)已经指出,台湾的"原住民"40万人,其祖先也都来自大陆东南沿海地区,都是古越人的后裔,是从6000年前到5000年前陆续迁入台湾的。他们虽然不是汉族(6000年前哪有什么汉族?),却是古越人(即百越集团)的后裔,当然也属于中华民族。台湾著名民族学家阮昌锐教授在《台湾土著族的社会与文化》一书中也说:  "大体上,我们或许可说,今居于山区的泰雅族、布农族等是早期迁入者,其文化较近大陆系,大约在六千五百年前到四千五百年间自大陆迁入,可能与绳纹陶和龙山形成期有关。至于居住在平地的诸族如阿美族、卑南族、葛玛兰族等,迁入较晚,其文化接近南岛系。然而,南岛系的民族,经考古学家与民族学家的研究,其祖居地在中国华南地方,所以,无论是自中国大陆直接来台或由大陆而南洋再由南洋而台湾,台湾山胞之祖居地仍是中国大陆。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确定;台湾山胞是中华民族的一支。"  2001年秋,笔者与阮昌锐教授共同前往海南省五指山区黎族村寨考察民情风俗,生活习惯,发现同是百越后裔的海南黎族与台湾"原住民"相似到惊人的程度。笔者还认为:台湾岛在距今8000多年前才露出海面,这里不可能形成人类。既然"原住民"的祖先全都来自大陆东南地区,就不应该称为"原住民",而应该称为 "先住民"。  李登辉、陈水扁以及一小撮台独分子都好像是魔术师,居然敢变这样的戏法,在人们一眨眼之间,把庞然大物的中华民族变成了一阵青烟,不见了。却推出来一个七拼八凑不伦不类的"台湾民族"来。可是戏法很快地就被揭穿,他们当不了"台湾民族"的始祖,却成了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         中华词义新解   青年学者刘周在“江山如此多娇(八股文)”一文中认为中华一词的含义:中即中央,华即繁华,中华就是中央繁华之地。该文如下:   江山如此多娇(八股文)  刘周   天地所钟兮尽美,五洲万类兮齐雄。洋洋乎盛者,夫谓何也?是则厚德所载共陆海风云,日月所照皆中外形胜。此其所以醉美群伦也。若曰:宇宙之灵存乎寰球,寰球之秀在乎中华也。故谓中华,中曰中央,华曰繁华,中华者中央繁华之所在也。此非誉美之辞哉?岂但中华之美足堪誉之哉?  极目天籁,叹宇宙之大,银河为小,日月星辰,遥乎渺渺,小小寰球,其若无物。游心地表,念重洋之广,大陆为狭,江海峰峦,郁乎苍苍,芸芸众生,斯似浮尘。言洋者而为四矣,十万类鱼虾以血食焉。有百千水藻浮游,有无俦铁舰交通,几何岁风波,始识惊涛无际。言洲者而为七矣,二百国生灵以栖息焉。有万计走兽驱驰,有如鹫飞戟横空,多少回升降,才知方外有天。噫嘻!瞰万物之藏于宇宙,而胸怀顿阔。仰珠峰之睥睨世界,即中华弥高。怅然乎骋目四顾,览北国之黄河咆哮,无限山川,尽消磨英雄人物。羡南垣之长江逶迤,有情弱水,且付与风流才子。  夫若是矣,今所以慨秦皇遗威,凯撒余雄者,为其俱已矣乎?后之人亦必有效此以求天下为一世界大同者也,是则不亦纷纷纭纭哉!因歌以志之曰:尧舜慨兴风,国倾尽魇云,高阜仰明月,笑谈共古今。 (注:文末短诗为回文诗)          中华民族称谓考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才有的民族学名称,泛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但是,这个族体已存在数千年之久,其族称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华民族”的“华”肇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五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代。五帝时代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舜”是谥号,即死后所进的尊号。《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称。“虞”本是帝尧时掌山之官,即部落联盟中负责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鸟兽的部落世袭公职名称。中国上古有“以官为氏”的习俗,即以其在部落联盟中所担任的公职名称为部落名称,故称其部落为“虞”或“有虞氏”。在虞帝舜时,部落联盟向民族和国家发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变为朝代名称,如同夏后氏之称为夏朝。按先秦文献记载,有虞氏是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虽然这个朝代还带有若干部落联盟的痕迹。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史书《尚书》,即以《虞书》为开篇。  舜名“重华”,唐代学者张守节撰《史记正义》,释“重华”为“目重瞳子”,说是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种解释不合情理,难以置信。如果细究其源,“重华”的“重”,是远古少昊氏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这个氏族在帝颛顼高阳氏时代担任过部落联盟世袭公职“句芒”(木正,相当于今之林业部长。见《左传·昭二十九年》)。重亦即舜所在氏族名称。“华”才是舜的名字。  按照氏族部落传统,氏族首领的名称即全体氏族成员及其后裔共有的名称。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们沿袭古老的习俗,以舜的名字称呼有虞氏朝族裔及有虞氏朝治理下的人民为“华”。“华”作为族称见之于《尚书·周书·武成》,意思是指先圣王的后代,即远古社会的贵族。这是初始的、狭义的内涵。而后来的“华”作为族称见于《北史·西域传》,意思是指所有的中国人。这是广义的内涵。以后,“华”作为族称从此流传下来,直到现在,成为约定俗成的对全体中国人的称呼。即使迁徙到海外,也叫海外华人。如果拥有其他国籍,也叫外籍华裔。  在“华”的族称形成之后,历史上一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称,也曾经作为华人的别称流传,如秦人,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唐人,见于《明史·外国真腊传》;甚至于契丹在北方声名远播后,也成了华人的别称。  “中华”一词,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其源可溯自“中国诸华”。“中国诸华”一语见于汉朝高诱注《吕氏春秋·简选》。意思是“中国诸圣人的后代”。在公元3—6世纪,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向中原汇聚,建立政权。当时,中原的中心地位备受尊重。内迁各族都表现出对中原传统的强烈认同意识。“中华”一词作为一个超越当时汉族、兼容当时内迁边疆各族的概念被响亮提出。能否居中华正统,在当时成为一个政权是否能在社会舆论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资格的潜在标准。因此,内迁各族所建政权均从血统、地缘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圣人后代、理当居中华正统的根据。例如,鲜卑拓跋氏自述为黄帝之裔,见载于《魏书·纪序》;鲜卑宇文氏自述为炎帝之裔,见载于《周书·帝纪》;铁弗匈奴刘(赫连)勃勃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强调自己的夏王室血统而称所建政权为夏等。甚至于远在漠北的柔然,当其强盛之时,也曾自号“皇芮”,宣称以“光复中华”为己任,见载于《南齐书·芮芮传》。同时,“舜为东夷之人”、“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西夷”等语,亦常出于诸君王之口,以明中华圣人本身也多有出自边疆族的先例。此外,也有的政权强调中华的地理内涵。居中华之地,居先王之国,理所当然为中华正统。  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现“中华”一词。见于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民族”一词,作为近代以来民族学的一个术语,是一个外来词汇,是在19世纪末叶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此前,在中国古代汉文献中,指称人们共同体的词汇,有“人”、“民”、“族”、“家”等。这些词都单独使用。偶然也有把民族两个字连起来使用的,但那是指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复数概念,如唐代李筌著《太白阴经》序中有“愚人得之(心术)以倾宗社灭民族”之言。“宗社民族”则指古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宗是指祭祀共同祖先的社会组织,社是指祭祀土地的社会组织,在宗社聚会祭祀时,特别注意等级秩序。民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群体,如古代称士农工商为“四民”(见《谷梁传·成元年》),今尚存“农民”称呼。族是指有共同地缘的社会群体,如“四闾为族”(见《周礼·地官》),闾是相邻的二十五家,则相邻百家为族;族也指有共同血缘的社会群体,如父子孙为三族(见《周礼·春官》),自高祖至玄孙为九族。在《太白阴经》序言中,“民族”二字虽然连用,但与近代以来的“民族”一词有明显差别。  在“民族”一词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中华民族”是一个在近代出现的、相对于外国民族而言的概念。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也’之一观念浮现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但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实体则是远在“中华民族”这个族称出现以前数千年就形成了。  从中华民族内部结构来看,数千年来,内部各族族称在不断变化,大约数百年一易。族称的演变显示出其中历史内涵的变化;一些族兴起了,一些族哀亡了,一些族迁徙了,一些族与别的族融合后改换族称了。尽管中华民族的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特别是中原政权的更迭,常常导致一些族群向边疆乃至海外迁徙;而另一些边疆族则向中原汇聚,并建立政权。但不管其内部怎样变化,中华民族本身始终是一个数千年以来包容中国各族共同发展的恒久的主体。         中华民族的国族特性   中华民族虽然有民族之名,但在概念上与国族较为接近,如孙中山于民族主义第六讲中提到的“结成了国族团体”。因为中华民族实际上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统称,但中国56民族之间的有的是黄种人有的是白种人,而之间在宗教、语言、文化、习俗与传统皆不尽相同,若以“民族”来理解甚不合理。此外,于中华民国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民的范围已经包含所有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在意思上其实就是等于中国人,在性质上偏国族而非民族。  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做为中国民族国家的称谓,乃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族、与国家三种认同的合为一体。芮逸夫曾诠释孙中山先生之说,将中华国族、中华民族和中华国家三个称谓,说是‘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