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之毛南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45:16
中华民族之毛南族
作者: 余传琮 | 2007年02月24日 04:25 | 栏目: [民族 ]
[ (504) 点击 ] | [ (2) 评论 ] | 本文地址:http://yuchuancong.blshe.com/post/995/21586
毛南族有谭、覃、卢、蒙、韦、袁等姓氏,其中以谭姓的人数量较多,约占毛南族的70%以上,分布的地区广,其次是覃、卢、蒙姓。历史上,他们是同姓聚族而居,在一个村寨之中异姓杂居的现象很少,解放后异姓杂居以至同壮族人民杂居的才逐渐增多。
谭姓虽不确定,但立于1788年的《谭家世谱》碑称:“原来祖籍系荆州”,又与巴人相连。韦姓当与壮族有联系,而覃与卢姓则肯定与古代巴人有着关系密切。
  中华民族之毛南族一、概述与族源
毛南族,现有10.72万人(2000年)。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
据考证考证,“毛南”一词系“母老”的音转和异写。远古时候,毛南族地区原住着“母老”人,后因语音发生变化而出现差别。自宋代以后,史籍上把“毛南”写成“茆滩”、“茅难”、“毛难”、“冒南”等。这些史籍记载都是“毛南”名称的同音或近音之异写,说明毛南是由地方名称而发展成为民族名称的。
据许多史籍记载,毛南族及壮,侗、仫佬、水等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地区,在汉代以前是“百越”民族中的“骆越人”居住的地方。南北朝以后,又有“僚人”在这一带居住,称为“蛮僚”,唐代以前,这一带的少数民族由于没有上封建王朝的“户籍”,被统称为“生蛮”。唐代以后,封建王朝诏用这里的部落酋长,设置了羁縻州县,进行羁縻统治,把这里的少数民族以地名而命名为“抚水蛮”、“安化蛮”、“茅滩蛮”、“南丹蛮”等,泛称“峒蛮”。
明、清之际,这一带少数民族有壮、瑶、苗、水、俍、伶、僚等很多名称。而外来的汉人还极少,说明了这些少数民族应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是“骆越人”,及其后来的“抚水蛮”、“安化蛮”、“茅滩蛮”,“南丹蛮”等“蛮僚”的后裔。
毛南族在形成过程中,除保持自己原有的特点外,同时融合了周围壮、汉族的成份、旧而在文化生活中又同壮、汉族有相同之处。但由于他们生活水平在大石山区,交通闭塞,所以很少被人们所了解。
毛南族有谭、覃、卢、蒙、韦、袁等姓氏,其中以谭姓的人数量较多,约占毛南族的70%以上,分布的地区广,其次是覃、卢、蒙姓。历史上,他们是同姓聚族而居,在一个村寨之中异姓杂居的现象很少,建国后异姓及同壮族人民杂居的才逐渐增多。
立于1788年的《谭家世谱》碑称:“原来祖籍系荆州”,显与巴人相连。韦姓当与壮族有联系,而覃与卢姓则肯定与古代巴人有着关系密切。
二、自然环境
毛南山乡约有900平方公里土地,东北有九万大山,西北有凤凰山,中间屹立着茅滩山。西与贵州荔波、广西南丹、河池县毗邻,东北川山、洛阳、水源等乡与大环江相傍。这里崇山峻岭,石山延绵不绝,奇峰耸立,溶岩遍布,千姿百态,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境内地势西南偏高,海拔在500—1000米,属大石山区,东北较低,为半石山区。大石山区,到处是蜂窝状的一块块小畲地,只能种植玉米、红苕等旱地作物和杂粮,俗称这里的村屯为“垌场”;半石山区,石山之间有许多形状不一的小平坝及潺潺流水,可以种植水稻,称作“田垌”。“垌场”和“田垌”合计可耕地只有2.9万多亩,其余都是石山林,不可耕地。
这里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20℃,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春夏两季,适宜于农作物和草木生长。因而常年山青草绿,溪水山泉清彻透明。但属岩溶(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河流渗漏纵横交错,易旱易涝,加之山高谷深,日照短,树荫笼罩田地,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鸟兽虫害频繁,自然条件低劣,阻碍了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发展。
三、语言文字与生产技术
毛南族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毛南语属于汉藏语糸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在语音、语调、语序以及基本词汇方面与同一语族的壮族、侗族、佬语和水语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由于长期与壮、汉族密切交往,毛南人大都能操壮语和汉语(柳州官话),毛南人借用汉字的音义记录毛南语,形成“土俗字”记录本民族的民歌。
毛南族居住的地方重峦叠嶂,耕地不足,他们在石山岩缝中把每一寸土地都开发出来,垒石保土,可以说惜土如金。毛南族人的耕作极其精细,所以他们的田地粮食单产量较高。不仅如此,毛南族人民很早就在山地的种植中采用密植、套种、间种等方法,为岭南西部的农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毛南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各种副业。毛南族饲养的菜牛远销上海、香港等地。饲养的“环江香猪”肉味鲜美,远销东南沿海各省和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他们编织的竹器,工艺精湛,著名的花竹帽,精致美观而又实用,既是毛南族的手工艺品,又是姑娘们珍爱的装饰品。
四、宗教信仰与禁忌
毛南族没有全民信仰统一的宗教,以信仰道教为主,也崇信鬼神,往往和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带有原始宗教的性质。在从事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中,有道士、鬼师、巫师、鬼谷先生、法童等,他们有一定的分工,互不统属,有的已专门依靠法事活动的收人为生活的重要来源。
道士之中又分为正教、丙教、准教三种。鬼师是学梅山派的道教徒,一般人称道士为“文教”,称鬼师为 “武教”。武教的人专门从事还愿和赶鬼活动,不会打斋超度,不忌荤,他们是专门的神职人员。巫师和鬼谷先生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能做法事的人很少,只能做卜挂,择日,看风水等。法童又称“降豪”,分为“压”、“禁”(均毛南语)两种。做“压”是一种问鬼活动,如家里有人生病则认为祖先找不到住处而同家作崇,这时要“问压”。做“禁”和做“压”的原因和目的不大一样,场面比较隆重。因为家里常发生或现在发生了非正常伤亡事故时才做禁。
毛南族信仰多神,往常进行各种敬神活动,诸神又分家神与外神两种。家神有祖宗,灶王、财神(又土地神)、三界公爷、婆主(即圣母娘娘),社王、观音等。前五种神都写于一张红纸,贴在厅堂的神龛上,过年过节要用肉酒供祭,家神中的门神则贴在大门上,护卫门庭,不让恶鬼进住,保伤人畜安全。
外神有蒙官,莫六官,李广将军等。蒙官是一种恶神,人们生病都认为是它在作崇,须用小猪和鸡鸭作祭品,请鬼师到水边禳解。莫六官被认为是“保护地方的善神”,因此,人们在结婚还愿时均请莫六官。李广将军的神位设在每个村头的进口处,被认为是护卫人畜平安的村神,每年除夕和七月中元节时,家家户户都用猪肉或鸡、鸭酒饭供奉,为小孩“招魂”。
毛南族人忌在神台上摆放桐油,否则会被认为触犯祖先和家神。不能向火灶吐口水和用脚踩(类似拜火教)。不得将桐油、衣裤和鞋子放在灶台上,外人和小孩子不能进入谷仓,雨天不能带雨帽进屋。出生婴儿三天内不看天,婴儿满月时外婆方可探望。忌穿白色衣服串门。服孝男女才穿白衣,要进别家时,要把白衣、白巾脱于门外才能进屋,否则主家认为兆头不好。
五、文学与艺术
文学。毛南族历史悠久,流传着许多寓意深刻的民间神话故事和寓言。如《覃三九赶山造海》、《寻找幸福的人》、《三娘与土地》等。建国后,毛南族的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已把这些故事传说搜集整理出版。
诗歌和对联是毛南族流传长久的一种文学形式,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清代以来,毛南族出的秀才文人不少,他们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音乐。毛南族的男女老少都把唱歌当作主要的文娱活动。由于唱歌的场合不同,因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各有异,经常唱的有“比”、“欢”和“排见”三种。
比是一般山歌,是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时唱的山歌,音乐较明朗欢快,有单声部和二声部两种形式。单声部的有“比探情”、“比高腔”两种。欢是颂体民歌,一般在男婚女嫁、祝贺生日和新屋落成等喜庆节日里唱。分“欢条”和“欢草”两种,均为男声或女声二重唱。排见是叙事民歌,多由歌师演唱,有人物、有情节,如《螺蛳姑娘》、《谭氏始祖歌》等。歌曲由引子、主要段落和尾声3部分组成。
毛南族音乐的特点是:①多使用五声羽调式、宫调式,其次是商调式;②旋律进行比较平稳,很少有五度以上的大跳;③旋律的发展手法多运用重复或变化重复 ;④二声部民歌属支声复调性质,主要是男声或女声二重唱。在声部结合上,以低音部为基础,高音部随着低音部的起伏而变化。
毛南戏是毛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剧艺术,它来源于民间,形成于道教跳神节目。它的内容以民间故事传说为主,集歌舞、话剧、民歌民谣曲调及“师公”的“条套”舞姿于一身,表演时,对白和歌舞并用。其中的音乐唱腔有路腔、哀腔、花腔、哭板、骂板等,乐器伴奏有二胡、笛、唢呐、三弦木叶、长鼓、铜鼓等。
毛南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是师公(神职人员)要进行宗教活动时表演的,如在“分龙节”的祭庙,向神灵祈求人畜兴旺的“还愿”活动等,均有师公所扮演的各种神的形象舞蹈,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又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还愿舞”,毛南语称“肥套”,共有十几个舞蹈场面。“还愿”时需要摆设各种各样的“供桌”,搭神坛,在神坛上“安楼”,挂神像,舞蹈活动均用一班师公主持进行。当主唱的师公念请哪种神时,即由师公戴上该神的木面具(傩)舞蹈。这些舞蹈的主要内容是“还愿”之家希望通过祈神活动得到“恩赐”,使以后的子孙兴旺发达。动作规律是在流动行进中起伏跳荡,轻柔悠然,气氛较为庄重肃穆。
雕刻:毛南族石墓上的雕刻远近闻名,如今存留在凤凰山上的古墓群就是毛南石雕的典型代表。历来重视精雕细刻的毛南族石匠,在冰冷的石头上把花鸟鱼虫、人物、用具都赋予了生命。毛南族石匠的创作既不描线也不起稿,全凭手中的刀凿根据脑中的构思在石上即兴雕刻,创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毛南族的能工巧匠很多,他们不仅善于石刻艺术,而且木雕的技术也很高超。他们能用整块坚硬杂木雕出数十种神的木面具。
“顶卡花”是毛南族著名的传统编织工艺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顶卡花”毛南语的意思是“帽子下面的花”,汉译是“花竹帽”。
六、衣食住行
毛南族男女都喜欢穿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男女衣服颜色喜欢蓝青定自染的青色和蓝色,很少穿黄色和白色,只有孝服用白布缝制。
妇女穿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妇女们还喜欢把头发盘成发髻,喜欢佩带首饰,胸前有银、玉等装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做的帽子。她们爱穿绣花鞋,有“双桥”、“猫鼻”、“云头”等三种形式,“双桥”鞋是用红、绿两种颜色在鞋面上镶两条花边,象两座石拱桥横跨河面,也象一对彩虹吸水,因而得名。“猫鼻”鞋用五色花带鞋面上构成勾头形的鞋尖,尖头活象小花猫的鼻子。“云头”鞋的鞋面绣有云藕图案。这些精致的绣花鞋通常是要赴喜宴和走亲时才穿的,平时在家穿黑色布鞋。走远路、赶圩多数穿草鞋。
男装称为五扣衣,也同女装一样开右襟,但不镶花边,它的特点是有五颗晶亮的铜扣。领扣一颗,右襟三颗,和领扣垂直相对,安在肚脐位置一颗,下面开襟,衣服口袋和女装一样,缝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装时头巾,长约八尺,从左到右有规律地缠在头上,头巾一端有布须,露出头缠黑头巾顶,腰缠八尺长的黑色腰带,腰带两头用红、黄、蓝、白绒线镶或锯齿形的布须,缠腰时两头有颜色的布须外露。下面穿宽筒裤子,脚穿白底黑面的布鞋。
毛南族的银器饰物给妇女儿童增添了光彩。除了银手镯外,还有耳环、银项圈、银麒麟、银环、银簪、“五子登科”帽饰、银钗、银梳等。青年妇女戴上耳环,表示已出嫁或订婚了,小孩戴银锁驱邪禳灾。
毛南族饮食简朴,但有特殊的习惯。在小平原、小平坝上,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玉米、小麦为辅。平时做大米饭或稀粥,过节过年做米粉、米糕、五色糯饭、糯米糍粑等。在山区峒场,人们以玉米为主,小麦、高梁、红薯、豆类为辅,生活较艰苦。
他们有吃酸食的传统习惯。还把生羊血视为滋补品,在杀羊时把羊血盛在清洁瓷盆中,用刀把羊血割成小块,用烈酒浸泡后即可食用。他们认为:生羊血经酒消毒后无腥味,不伤肠胃,可以滋养身体。
在节日的宴席上,豆腐是重要的副食品。毛南族人民十分好客,客人到家都待为上宾,他们热情地把家里腌好的酸肉、酸螺丝、酸菜都端出来款待客人,而且还要请客人品尝最有民族风味的“毛南饭”。
毛南饭:毛南饭的原料有玉米粉、嫩豆牙,嫩南瓜(南瓜苗、南瓜花),姜丝、辣和油盐等。做法是有先用冷水将嫩竹笋煮(不能用热水煮,以免出苦味),加入玉米粉煮成糊状,然后加入豆夹或切碎的南瓜,最后再加入南瓜苗(或南瓜花),拌些油、盐即成。辣椒只作调料。这种饭吃起来清香可口。
酸食:酸食是毛南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在他们的族谱中,曾有“百味用酸”的记载。秋收后开始腌制酸肉,腌制的方法是先把猪肉(或牛肉)切成半斤至一斤重的块,用米粉合食盐搓匀后放坛内,加盖密封。经过长时间酸液的侵蚀,肉块已酸化变熟,吃时不必煮,酸味不腻人。他们腌制的“螺蛳酸”,风味更为独特。夏天天气炎热,劳动归来吃些螺蛳酸,不仅清新爽口,而且还会防治肠胃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疾病。此外,他们还腌制酸菜叶、酸竹笋、酸豆腐、酸芋茎、酸辣椒、酸姜等,品种很多,户户皆有。
打边炉:一种吃菜牛肉的办法,同北方的“涮羊肉”有些相似,但又不尽相同。吃时先将新鲜的牛肉切成薄片,以汤、姜、蒜、西红柿为佐料,另将辣椒、盐巴、加水调成“盐碟”。进餐时,将牛肉片摆在炉子周围,锅上摆着盐碟等,锅中汤水鼎沸时,先放姜丝、大蒜和西红柿,等再沸时把牛肉投入,牛肉呈灰白色及时拿上,蘸过盐入口。
鸭酱:鸭酱的做法是舀上一碗最好的酸水,把鲜鸭血倒入酸水中拌匀,过些时间后,鸭血即变成灰白色,带着浓馥的酸味。吃时加入盐、姜丝、辣椒、蒜泥拌匀即成鸭酱,用鸭肉蘸着鸭酱吃,味道奇鲜无比。
居住。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结实稳当。干栏一般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圈畜。门外有晒台,采光适宜而又可以防潮,这是中国南方民族民居的杰作。
干栏的楼柱是石柱,楼内的台阶是石条,房基和山墙也大部分是由石块制成,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这些石制用品上雕刻的花鸟鱼虫更是美不胜收。
七、婚恋与丧葬
毛南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常由媒人牵线搭桥。婚礼分为“女婚礼”和“男婚礼”两种。“女婚礼”规模较小,送的彩礼不很多,称序也比较简单,是平常农家办的婚礼。“男婚礼”规模较大,送的礼品名目繁多,迎亲队伍也比较庞大,它除了包含“女婚礼”的全部程序外,还有许多讲排场、讲阔气的场面,是大户人家才办得起。
丧礼:是指正常死亡的,其阴魂成为家神的长者所举行的祭丧活动,死者越是高寿,丧礼就越隆重。毛南人认为,是正常死亡的,其阴魂就成为家仙,名字可列在祖宗灵位上。正常丧礼的过程如下:
(一)买沐浴水。毛南人一断气就放地炮三响,接着孝男孝女儿媳嚎啕大哭。
(二)报丧。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叫“报素丧”,第二次叫“报荤丧”。
(三)开路。开路是请神把死者的灵魂带到阴府,请天仙把死者的灵魂带上天堂。
(四)打斋。开路完后接着启建道场打斋。
(五)肥谱。打斋到深夜,道士们休息用夜餐。
(六)祭丧。在屋里举行的称为“灵案前祭”,在屋外举行的称为“灵棺前祭”。
(七)出殡入葬。
(八)回家。即死者的灵魂返回老家。
(九)分田。给死者“分田”,是表示让死者在阳间也有田地耕种。
(十)服孝期。
八、节日、风俗与娱乐
分龙节:是毛南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其目的在于祈求五谷丰登。因毛南山乡易旱易涝,五谷收获常无保障,人们根据宗教意识,认为每年夏至后的头一个时辰,是水龙分开之日,水龙分开就难得风调雨顺,所以要在分龙这一天祭神保禾苗,相沿而成为传统的农业祭祀节。每年过节都先聚众于庙堂内外活动,故又称为“庙节”。
春节放鸟飞:春节将到,毛南族家家户户都上山采集蒲叶回来。除夕这天,他们用菖蒲叶精心地编织“百鸟”、给“百鸟”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拌饭豆或加上芝麻馅,煮好后,用一根甘蔗把“百鸟”的麻绳子提耳串起来。挂在堂屋正中香火堂前,有滚肥大肚儿的鹦鹉,有细头长尾的山鸡、有非常灵俐的燕子,有长颈秃尾的鸬鹚等。“百鸟 ”一直摆到元宵节,元宵节早上,主妇把“百鸟”和棕子取下来,再放锅里煮,晚上用“百鸟”当饭,这就是“放鸟飞”。这个祭祀活动有个传说,元宵节“放鸟飞”是从小鸟姑娘那里传下来的。
端午找草药:农历五月初五,毛南族也过端午节,有这一天,男的上山找草药,女的在家做糍粑。这种糯粑是用当地的狗屁藤和米磨成浆然后放在锅里煮熟,吃起来有一种香味,吃了这种糯粑可防病疫。用雄黄研末成粉,冲酒喝一杯,又可以驱病邪。老人说这一天男人上山采回的草药,药效特别高,不管是人是畜,吃了都可以防病驱瘟,老人还说这天吃了蛇肉蛇汤,就不会生病,患风湿和要它癣病。各家各户还采来枫树枝插了大门边,以驱除各种妖风毒气。
中元节:主要是举行祭祖活动。他们认为中元节期间是祖先“回家过节”的日子,要烧纸钱、杀鸭、烧香供祭,出嫁的女儿要拿鸭和其它祭品回娘家供祭祖先。在七月十三日晚上,带各种祭品到村头的李广将军神坛前为小孩“招魂”。此外,在七月十四这一天,如果是父母去世的第一个中元节,则要给父母插青“分田”,即在自家的田边插一根带青叶子的竹竿,表示这些田是给父母耕种的。
人生仪礼:过去毛南族的人生不是以出生的时刻为起点,而是在母亲怀胎期间(这样更科学),人们就开始对他(她)的命运作判断。当家公家婆要知道儿媳妇身怀有孕了,便忙着找“先生”占卜、算命。毛南族人生的第二阶段的初期是临产期。孩子满三早时,家里要筹办一次“三早会”,才正式向众人宣告孩子降生。生下第一个孩子,取了名,等长到五、六月时,要办一次较大的喜酒,毛南语叫“肥固几”。如果是女孩,还要在三岁以下给她穿耳,是为以后戴耳环作准备。
添粮及延寿:毛南人年过六旬,如果身体虚弱多病,民间称为“倒马”。“倒马”就要找算命先生选择吉日“扶马”,俗称“添粮补寿”。添粮补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办不起添粮补寿仪式,就由老人自己起行赶圩讨粮补寿;另一种是家庭经济较宽裕的,由子女筹办几桌酒菜,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给老人“送粮补寿”,并请一位师公来举行仪式。“添粮补寿”一世只搞一次,多在满60周岁那一年,但高寿的人隔三、五年又搞一次。
娱乐。逢年过节、农闲或在喜庆的日子里,毛南族青年习惯举行竞技活动。据传,自清代以后,毛南族地区除流行武术、打陀螺、爬杆等传统活动外,还有一些其他活动:
同填:进行这种比赛时,在地上画出一个直径3米左右的圆圈,中间画一直线,比赛前,甲乙双方各自站好位置,双手屈在胸前,双腿叉开,上身下躬;比赛开始,双方便用全身力量拱对方,被拱出圈外者为输。这种比赛随时可以进行,是毛南族人民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
同顶:比赛时,要一根二米长、直经约八公分的木杠,木杠中间系一条红布(绳子也可以)。运动员腰扎一条腰带,没有腰带的可用几层布垫腹部,比赛开始,甲乙运动员面对面各站中线一米,木杠中间糸的红布(或绳子)对准中线,裁判员提起木杠,运动员各双手握紧木杠的一端,贻在自己的腰带或堑布上,打开左脚或前弓后箭。哨声一响,双方用力对顶,谁被顶倒或被顶出线外,就算输了。
九、历史与杰出人物
毛南族历史悠久,社会结构多元化,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瓦解后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原始社会的组织、生产方式、习俗和意识等残余,长期影响毛南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起,出现了封建统治机构,同时残留着血缘组织“隆款”和部落联盟性质的“乡老”制。
宋庆历四年(1044年),区希范率领本县毛南族、壮族群众,联合贵州省荔波县蒙赶带领的农民起义队伍举行起义,攻破环州(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给宋王朝在本地的统治势力以沉重打击。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明王朝开始对毛南族征调田赋和徭役,将其编入王朝的“户籍”之内。
清咸丰末年,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许多毛南族青年投奔了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
抗日战争时期,毛南族组成两支抗日队伍,多次占领思恩县城和临近乡村,与日寇交火,阻止他们闯入本地区烧杀掳掠。
1986年,根据毛南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经国务院批准,撤消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谭文西。传统的毛南石雕、木雕、建筑艺术以及故乡美丽的山水,滋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毛南族艺术家。70年代末期,年仅7岁的毛南族儿童谭文西创作的一副水墨画《桂林山水》在第四届国际儿童绘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983年邮电部发行的“六一”儿童节纪念邮票,就是7岁的阿西创作的,他的数千幅作品发表在有关刊物上,送给来访的各国贵宾,为毛南族人民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