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知识分子如何以言干政(南方都市报 2010-8-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13:14

知识分子如何以言干政

类别:   浏览量:38   版次:GB22   版名:南方阅读 历史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8-08
作者:赵波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知识分子的救亡努力———〈今日评论〉与抗战时期中国政策的抉择》,谢慧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版,45.00元。

    赵波

    □保险公司职员,北京

    《今日评论》诞生于1939年元旦一群西南联大知名教授之手,停刊于1941年4月,共出版5卷114期,发起人及主编为政治学教授钱端升先生。经过钱端升等人的不懈努力,在当年半个中国国土沦陷、人民生活极其艰难、刊物邮递困难的情况下,《今日评论》不仅每周能销到“将近四千份”,还远销到香港和国外,成为一份富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美籍学者易社强指出,“在战争初期那些刊物中,最突出的就是钱端升的《今日评论》,……这份杂志成为了吸引联大知识分子讨论时事的论坛。”

    在两年多的刊行时间里,《今日评论》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作者们对于时政的关注,使得《今日评论》成为反映和回应复杂多变的政治时局的重要窗口,对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的种种设计和建议也有重要价值。

    就宪政问题而论,《今日评论》的出版,正值抗战时期第一次宪政运动时期,其自身也成为那次宪政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评论》的作者们,不仅热情讨论宪政、民主、自由、法制、统一等问题,而且亲身参与宪法草案的起草、出席宪政促进会,并在宪政运动结束后继续关注有关问题。与同期讨论宪政的刊物相比,《今日评论》不仅相对独立,而且作者群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活动能力,以及参与程度,都较其他杂志为高。

    值得肯定的是,联大教授们讨论宪政问题时,非常重视民智的开启、民众的自觉和人民能力的培养。比如,钱端升认为,“问题的本质就是使人们懂得,政治并不仅仅是那些掌权的人或天生享有特权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所关心的事情。只有当人民获得了生活的手段以及在政治活动中获得利益时,民主才能实现。”联大法律系教授林良桐认为,“宪政的目的,简单来说,在使全国民众共同担负国家的责任,民众漠不关心,宪政就不会完成……要使人民负起国家的责任,必须经过相当时期的组织,必须经过相当时期的训练。”

    《今日评论》还十分注意对日观察和抗日策略,以联大教授、中日外交史专家王迅中为代表的一批人指出日本已经内外交困,未来胜利必然属于中国。钱端升则更有前瞻性地提出应考虑战后如何重建世界秩序及中国战后地位等问题,可谓目光如炬。他一直认为中国应当通过这次大战取得大国地位。

    上世纪40年代前,知识分子参政的渠道主要表现在对报刊的利用上,“以言干政”。《今日评论》创办之时,恰逢思想活跃和复杂的时期,云南和西南联大的特殊地位又为其提供了相当宽松的言论环境,营造了比较自由的舆论氛围,反映出知识分子一贯的关注时政、畅论国事的使命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

http://gcontent.oeeee.com/9/58/9588bf5a0386ffed/Blog/404/be8f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