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味道(话说新农村·垄上行(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32:35

黄瓜的味道(话说新农村·垄上行(13))

张毅《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08日   05 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我国种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本地产”再领风骚,“东风压倒西风”,也不是没有可能

  报纸上登了篇杂文,说现在的黄瓜、青椒、芹菜越来越“长大粗圆”,但口感却大不如前。还是记忆中久远的蔬果滋味儿足。余心有戚戚然久矣。日前,在江苏太仓的蔬菜生产基地,与菜农进行了交流。

  一家蔬菜合作社的农资超市,货架井然有序,货品分门别类,名副其实是个小超市。几排精美的小包装很吸引人。比小袋板蓝根冲剂还要轻,可标价几十块钱。原来是各种蔬菜种子。全是进口的,印的都是洋字母。

  “进口种子这么贵,为什么争着种?”

  “产量高,抗病性好,产品外观好,而且市场上都认这些呀!”

  既推动了生产,又引导了消费,洋蔬菜、瓜果当然“一统天下”。

  黄瓜粗壮了、口味儿变了,尽管有栽培过程的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品种。人们的消费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当初,随着国内短缺经济的结束,洋蔬菜水果马上成为市场新宠,装进菜篮子,走上百姓餐桌。樱桃西红柿、西芹尽管价格不菲,但大受追捧。现在从茄子、芫荽、菠菜,到鸡、猪,生根的,长腿的,到处都是洋品种了。

  有时候,人们的口味又很固执。吃着吃着,许多人又怀念起原来的味道。土生土长的东西,尽管个头小、看着没那么光鲜,可味道足,吃着香。在餐馆里,旱黄瓜、小芹菜、小土豆、油豆角又杀将回来。昔日家常菜,今朝新奇特,颇有人气。

  然而,“本地产”毕竟大势已去,正规宴会上见不着,超市菜场也难觅踪影。为什么?洋种蔬菜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占据生产销售主渠道,目前无可替代,也无需替代。

  那么,既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怀念老味道,“本地产”有没有可能卷土重来呢?一看市场,二看科技。先说市场。有多少人消费?在什么价位消费?蔬菜如果市场规模太小,又没有合理的价格回报,谁去出力不讨好呢?再说科技。如果没有种子革命,产量差距大,品相差距大,商品量差距大,农民怎么有信心倒过来搞“本地产”呢?

  不过,有需求,就有供应;有市场,就有人经营。在日本,超市里肩并肩摆着的农产品,“日本产”价格就比进口的高出一大截,还很受欢迎。这除了有支持本国农业的感情因素外,可能也有口味和质量的因素。由此看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我国种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本地产”再领风骚,“东风压倒西风”,也不是没有可能。据了解,在国家科研机构的品种资源库里,本地种质资源都静静地待在那里,等着被激发出新的活力。

  当然,这里议论黄瓜的味道,只是探讨一种市场现象,并没有排外的意思。其实,黄瓜就是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从国外传进来的。西瓜、西红柿、胡萝卜、马铃薯也是中外文化、商业交流的过程中引入的。只不过这些物种早已本土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