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条贺兰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42:46
莽莽苍苍的贺兰山脉气势雄伟,如万马奔腾。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海拔2000-3000米,它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当中的重要一环,夏季季风到了贺兰山一带,降雨云系已成末势。贺兰山不仅挡住了季风,在古代,她还一度阻挡过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南下的步伐。
五彩斑斓的贺兰山滚钟口山麓。贺兰山中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属阿拉善盟贺兰山林场范围的森林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以云杉、油松为主,其余为山杨、山榆、桦树及多种野生果木和灌木。山地上部还有面积不大的亚高山灌丛与草甸,是良好的夏季牧场。 摄影/聂全声

如果没有贺兰山,北方民族在史前时期以岩画记载生活与历史的平台就缺失了重要的一块;如果没有贺兰山,匈奴时期,秦始皇的政权会因为失去北方的天然屏障而变得更加短命,西汉政权的生命周期同样会“缩水”;如果没有贺兰山,中国北方古代的盐业基地和现代煤业基地会少去一块;如果没有贺兰山……

  贺兰山从北纬37.5度左右处蜿蜒北上,连绵250公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很多国人知道贺兰山是通过宋代著名战将岳飞的那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其实,贺兰山位于大西北,而岳飞当时是和从东北草原上来的游牧民族女真人在交战,也许是因为贺兰山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根据地,所以被岳飞拿来代指女真人的大本营。

  《辞源》对贺兰山的名称解释是:“遥望如骏马,蒙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但是,有的学者认为,贺兰这个词汇来自于古匈奴语,匈奴中的“贺赖”部等19个部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所以把他们生活过的山区称为“贺赖”,意思是“骏马”;也有的学者说突厥人曾经在这里一度生活过,突厥人将骏马称为曷拉,也就是贺兰山;更有学者说,贺兰山的名称来源于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鲜卑人,这是个鲜卑语。贺兰山,从名字看就显示出了相当的谜团,它是蒙古语?突厥语?鲜卑语?还是匈奴语?从历史渊源来看,似乎因为匈奴的“贺赖”部在这里生活而得名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军山贺兰: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纷争的见证

贺兰山明长城遗址。明朝时,来自贺兰山西侧、北侧的鞑靼在贺兰山地区开始了和明朝的较量,导致明朝政府在宁夏北部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宁夏建立了总镇、卫、千户所、屯堡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贺兰山上的明长城见证了鞑靼和明朝军队持续180多年的军事纷争。摄影/田国斌

  军山贺兰: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纷争的见证

  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

  当中原地区进入信史时期后,贺兰山一带仍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那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族群,在水草丰茂的贺兰山地区,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公元前272年,秦军彻底击溃了雄霸宁夏大地甚至西北大片土地的义渠戎后,一些战败的部落纷纷北逃,史学家蒙文通在他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一书中认为这些人北上“以后为匈奴,居河套南北”。其中的一些人就逃到了贺兰山,从此,贺兰山就进入了一个由匈奴人占据的时期,这里一度成为匈奴与秦抗衡的基地。 

  公元前127年,汉朝著名战将卫青、李息率军北上抗击匈奴,第一次将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延伸到贺兰山地区。21年后,汉武帝分全国为13刺史部,下辖郡县,其中在贺兰山东麓设立了属于北地郡管辖的廉县(今宁夏平罗县暖泉农场一带),这是汉族政权在贺兰山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也标志着贺兰山开始走进汉朝政权的统治范围。唐朝时,统治贺兰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先后是突厥、吐蕃和回纥。公元646年,唐太宗下令军队出击突厥颉利可汗下属的铁勒人薛延陀,占据河西走廊一带的回纥人乘机和唐朝军队联合进攻薛延陀,联军进驻到贺兰山一带,这是继汉朝后,中原政权的武装力量700多年后再次进入到贺兰山。

  11世纪初到13世纪前半叶的2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在贺兰山的战役基本在党项人和契丹之间进行。西夏时期,贺兰山就是西夏王朝的一个大兵库。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其实并不叫“西夏国”, 首领元昊建国以后,他们对外称为大夏国,对内叫“大白高国”。“大”是历代王朝自尊的专称,借以表示国家政权之神圣和至高无上之尊贵;“白高”,是因为党项族最早居住在黄河上游,黄河上游处水色并不黄,自古就有“白河”之称,党项人自古也有尚白的传统,为了表示他们对这个地区的留恋和崇拜,因此用国名来传颂。“大白高国”的意思,就是祖先居住在白河上游地区的民族建立的国家。在大白高国建立前两年的公元1036年,党项人就拥有50多万兵力,驻守在贺兰山一带的有5万人,将全国十分之一的兵力布置在这里,足见贺兰山的重要。

  西夏后期,贺兰山成了大白高国抵御来自北方蒙古族铁骑的一个屏障,一支支隐藏在贺兰山深处的西夏骑兵,成了保卫帝国首都的精锐力量。公元1205年3月,成吉思汗第一次带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攻破了西夏在贺兰山西边的军事防线,后来,成吉思汗先后5次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其中有4次将攻略目标指向贺兰山,直接攻打驻防贺兰山的西夏军队,贺兰山成了蒙古、党项两个民族多次交锋的见证。1227年8月,蒙古军队彻底攻占了中兴府,从此,贺兰山进入了蒙古族的统治范围。

  明朝建立后,国土边防线大大收缩,宁夏是明廷的九边重镇,贺兰山成了明朝政府在西北地区和蒙古残余势力中的瓦剌、鞑靼之间的界山。整个明朝,也是瓦剌、鞑靼常常突破贺兰山和明朝军队征战的时期,尤其是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自带兵征讨瓦剌,却被瓦剌人俘虏。1455年,瓦剌首领在贺兰山北边的属地被部下杀死,通过贺兰山骚扰明朝长达87年的瓦剌部落军事实力开始衰退;另一支来自贺兰山西侧、北侧的鞑靼开始了在贺兰山地区和明朝的较量。

  清朝时,蒙古额鲁特、和硕特等部开始在贺兰山西边屯牧,也结束了这里长期的军事局面,直到解放。随着清朝疆域面积的扩大,贺兰山东边也不再有大的战事,一个相对宁静的贺兰山出现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中。

煤山贺兰:“会燃烧的黑石头”

2007年12月20日,宁夏北部贺兰山区大峰矿羊齿采区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这次爆破使该矿区由井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能多采1440万吨太西煤。贺兰山区煤炭蕴藏量大,内蒙古和宁夏均建有许多大中型煤矿。所产的太西煤以煤质优良、燃烧无烟而远销海外。摄影/董宏征

  煤山贺兰:“会燃烧的黑石头”

  公元1272年,马可·波罗穿越西夏旧地,他发现贺兰山北部有一种黑色的“会燃烧的石头”,这就是贺兰山的煤。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先后派出勘探队深入贺兰山地区普查找煤,发现贺兰山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田有9层煤,矿区面积40余平方公里,贮量约15亿吨。汝箕沟的“太西煤”(因位于我国“煤都”太原以西而得名),以其“低灰、低硫、低磷”和“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回收率、高化学活性”的“三低六高”特性而被誉为世界“煤中之王”。“一五”期间,国家把贺兰山北部列为全国新开发的10个煤炭矿区之一,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宁夏投资兴建的第一个煤炭工业基地。1965年,国家煤炭部在大武口成立了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来自陕西、山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0多个省市的2万多名干部职工,离别了家乡,奔赴贺兰山参加煤炭工业基地建设。

  贺兰山的煤炭保证国家建设需要的外运,还为当地的一些大型工业企业提供了动力,这些骨干企业改变了石嘴山乃至宁夏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千百年来依靠农业成就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上,一场工业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宁夏工业的发展路径图上,石嘴山“因煤设市”,成为宁夏工业的先驱和摇篮,曾一度引领宁夏工业的发展方向。

盐山贺兰:咸的味道,白的颜色

自动装卸机在吉兰泰盐场堆积如山的存盐区作业。贺兰山西边的盐场是我国著名的池盐生产区,自汉代开始开发,清代时,这里已经成为全国13个大盐场之一。吉兰泰盐场是目前中国湖盐行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摄影/聂全声

  盐山贺兰:咸的味道,白的颜色

  贺兰山的味道是什么?贺兰山的颜色是什么?那些遍布在贺兰山西侧的盐场,会告诉你:贺兰山的味道是咸的,颜色是白的。  

  贺兰山西侧就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池盐生产区,汉代开始开发,西夏时,那里的盐成为西夏王朝和宋、辽交换帝国所需的铜铁、丝绸、粮食的重要战略物资。清代,这里已经成为清朝13个大盐场之一,所产的盐一度曾远销到陕、甘、晋、宁等地。

  大小58个盐湖分布在贺兰山西边的沙漠中,储藏量为11400万吨的吉兰泰盐场是这些盐湖中面积最大的。由于盐湖处于贺兰山北端的乌兰布和沙漠、西边的腾格里沙漠和西北边的巴丹吉林沙漠三面包围中,距离蒙语意为“红色的公牛”的乌兰布和沙漠最近,所以有着“红色公牛背上的白色骑士”之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每年就需要800万吨以上的食盐,加上工业用盐,中国年产盐量必须达到2000万吨以上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用盐需求,而这800万吨的1/10和2000万吨的1/25就来自贺兰山西侧的吉兰泰盐场。

  吉兰泰盐场和贺兰山西侧的察汗布鲁克盐池、雅布赖盐池、和屯盐池等8处盐池一起合称为阿拉善盐场。这些分布在贺兰山下的盐场中,吉兰泰盐场、通湖盐池的盐如雪一般洁白,被称为“白盐”;察汗布鲁克盐池颜色微青,所产的盐为“青盐”;和屯盐池和昭化盐池的盐色青微红,叫“红盐”;梧桐海盐池因为所产的盐颜色发黑而被称为“黑盐”这些色泽不同的盐,构成了中国盐池中独具自己特色的“盐色博物馆”。

  遥想当年,每逢运盐季节,成千上万峰骆驼从蒙古草原上云集而来,人喊驼叫,一片繁忙,装载启程的骆驼一链接一链,横越过贺兰山,那该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水运没被禁止前,吉兰泰盐场的盐大多运往包头、陕西北部和山西大部分地区,改成陆路运输后,大多运往宁夏、甘肃陇东地区、山西中部和河南地区;察汗布鲁克盐池的销售区域和吉兰泰盐场的改陆路后的方向大致相当,有时将销售区域延伸到湖北省一带;和屯盐池的销售区域则主要集中在宁夏境内,也有不少远销到陕西和河南一带;雅布赖盐池的盐大致销往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兰州、陕西汉中和甘肃陇东地区。这样,在贺兰山西侧就形成了中国盐业中唯一的一条大规模运盐驼道。运输驼队大多是每年的10月开始起场,从阿拉善的各个角落集聚到贺兰山下的各个盐场,组成七八峰到十几峰数量不等的驼队,一个驼工管理一链骆驼,三四个驼工就组成了一个驼运组,每个骆驼都挂着驼铃,叮咚作响的驼铃就这样响在了贺兰山两侧。一直响到第二年2月左右的收场时,整个寒冷孤寂的贺兰山就这样丰富了自己的冬天,漫天的雪花飞扬起时,白皑皑的贺兰山两侧,黄色的驼群缓缓走过贺兰山的视野,也走过了中国西北地区盐业的记忆。

  1965年3月,中国轻工业部部长和盐务局局长分别收到了来自吉兰泰盐场的扩建报告,内容是将吉兰泰盐场扩建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大型湖盐场,很快,这两份报告被汇总上报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了这个报告。于是,轻工业部和盐业局遵照国务院的指示,分别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四大海盐区和其他产盐区调集盐工和技术人员,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机械化盐场建设。贺兰山下开始了10年之久的艰苦创业,这是中国工业在“史无前例”时代中排除干扰进行现代工业建设的一个特例,1975年11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轻工业局、计委、轻工部第一设计院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验收小组一致通过:设计能力年产70万吨成品盐的中国第一家机械化湖盐场竣工。1979年7月1日,吉兰泰盐场由宁夏移交给内蒙古自治区,从此,这个和宁夏有着历史渊源的大型盐场,逐渐淡出了宁夏的视野,如今吉兰泰盐场机械化的水平一直跃居国内最高水平,吉兰泰盐化集团是目前中国湖盐行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

陵山贺兰:亚洲腹地的“金字塔”群

那些收留昔日帝王的西夏王陵,如今已成一堆堆土冢,置身于宏伟高大的贺兰山大背景前,显得有些寂然。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王陵建在约50平方公里的荒漠上,包括9座皇帝陵园和250多座达官贵人的墓葬。摄影/董宏征

  陵山贺兰:亚洲腹地的“金字塔”群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摄影还远未形成气候、航空摄影更是凤毛麟角,一位叫乌尔夫·迪特·格拉夫·楚·卡斯特的德国飞行员,揣着刚刚问世不久的卷帘式莱卡小相机来到了中国。他的职业是驾驶飞机从包头经过银川飞往兰州。卡斯特以自己特有的热情、才华和胆识,背倚蓝天,俯瞰大地,给当时的中国留下一段可见的历史,做了一件中国人想做在当时却做不了的事,不仅为开拓中德两国人民的航空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还用相机和文字见证了中国航空历史。他就是利用跟随飞机飞行的机会,拍下了几幅他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照片,那是一连串高大的土筑建筑物,它们按照某种神秘的顺序排列着。照片后来被收进他1938年在德国出版的一本名叫《中国飞行》的书中。卡斯特当时从空中拍摄的照片,就是20世纪后期被人们逐渐认识并被称为“东方的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从开国帝王元昊将自己的爷爷李继迁埋葬在贺兰山东麓开始,西夏大白高国的历代君王都非常看重贺兰山东麓背听松涛、俯瞰黄河的风水之地,将自己的陵墓修建在这里,经过190多年的持续修建,形成了贺兰山下壮观的帝王陵墓群。千百年来,世态变迁,那些收留昔日帝王身躯的西夏王陵,如今已成一堆堆土冢,坐落在贺兰山下,与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南巩县的宋陵并称中国三大帝王古陵。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几十个土堆零零星星地散居在一片约50平方公里的开阔地上,置身于宏伟高大的贺兰山大背景前,看起来那么瘦弱和寂然,它们仿佛在静静聆听古老帝国的脉动,也聆听着贺兰山这片曾经的古战场上的鼓角声和震撼人心的悲壮呐喊声。

画山贺兰:史前人类艺术长廊

贺兰山岩画中的最负有盛名的“太阳神”造像,它磨刻在距地面40余米处的石壁上,头部有放射形线条,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看上去很威武。这就是古代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太阳神”。在远古时代,太阳高居天体之上,主宰万物,所以人们特别信仰太阳,便把太阳人格化,刻画成现在这个样子,表示对太阳的崇拜。

  画山贺兰:史前人类艺术长廊

  2008年7月9日,继前两届国际岩画研讨会在银川召开后,第三届国际岩画研讨会再次落地银川,贺兰山又一次成为史学界、美术界、岩画界、文字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引发这些关注的显然是贺兰山里的岩画。 

  上世纪80代初,在世界岩画研究者的视野里,中国是岩画分布的空白区。1984年,宁夏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岩画开始走进专业人员的调查视野中:他们在贺兰山发现了16个岩画分布点,上千幅岩画作品。1987-1991年,宁夏贺兰山岩画考察小组走进贺兰山进行专业而规模的岩画普查工作,一个贺兰山的岩画世界被打开了:岩画超过10000幅,组合画面在3000幅以上。整个贺兰山,俨然是一个岩画的王国。贺兰山告诉世界:中国岩画在世界岩画领域已不再是空白。

  贺兰山岩画构图奇特,形象怪诞:既有个体图像,也有组合画面;既有人物像、人面像,又有动物、天体、植物符号和不明含义的符号;此外,还有描绘游牧、狩猎、械斗、舞蹈、杂技等场景的画面。意大利岩画专家圣索尼说:“贺兰山有许多非常漂亮的岩刻,而且有些和我们国家的很相似,比如说鹿和母子鹿。”国际岩画委员会执委、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兆复这样评价:“贺兰山岩画最突出的内容是人面像。这种人面像岩画虽然在中国北方南方都有,可是没有像贺兰山那么集中,这一特点在世界岩画界也是很突出的。”

  贺兰山岩画创作年限的上限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它是一部文化传承的史书,是生活在这里或来到过这里的北方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更是记录人类史前时期的艺术珍品。显然,创作这些岩画的族群不完全是人们关注的匈奴、斯基泰、党项等民族,那些消失在历史屏幕背后但却曾经生活在这里的戎、狄、回纥、吐蕃、铁勒等民族同样会以岩画的方式留下他们的生活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说,贺兰山的岩画何尝不是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和人种的博物馆呢?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克罗斯先生将宁夏贺兰山岩画点纳入了非正式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充分肯定了贺兰山岩画所蕴含的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

牧山贺兰:中国驼乡和滩羊之乡

贺兰山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所产滩羊二毛皮古称“千金裘”,毛色细润,卷曲如云。在贺兰山东部,隔河的盐池县,遍地滩羊以及千年间形成的对滩羊的开发体系与文化传承,使这里有着“中国滩羊之乡”的美称。摄影/李书彬

 

  牧山贺兰:中国驼乡和滩羊之乡

  贺兰山的林草资源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成就了一座牧山,也成就了山两侧的“中国骆驼之乡”和“中国滩羊之乡”。

  分布在贺兰山西边的阿拉善双峰骆驼,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理机能和抗逆性,在各个历史时期扮演着人类穿越沙漠的工具这一角色,同时,阿拉善骆驼的驼毛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曾被当年穿越阿拉善沙漠的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驼毛。这种价值被西方人认识后,他们特意在黄河边的磴口、临河、石嘴山一带设立了洋行,专门收购驼毛。阿拉善驼毛被穿越贺兰山送到这些洋行,水运到包头,再采取陆路方式运到天津,然后出海运往西方,制成毛线、毛呢后,返销到中国。仅1941年前后的定远营在树贵的一个小分点,一年就收购驼毛5000公斤。抗日战争期间,蒋经国到西北地区考察后,在一次西北的宴席上称赞“西北之皮毛,实为西北之精华”。

  2002年,阿拉善骆驼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国家级78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目前,阿拉善骆驼总数占全国骆驼总数的三分之二,阿拉善仍然保持着“中国驼乡”的荣誉。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阿拉善牧民不分男女老少,都练就了一套高超的夏骑马、冬乘骆驼的骑术。放牧中,牧民们三五成群,挑选自己强健的骆驼相互赛跑,以展示骆驼素质为乐趣;每逢婚宴、敖包盛会、寺庙经会等重要集会,散居大漠的牧民相逢驱驼疾驰,自发的赛驼成为深居大漠牧民群众的一大乐趣,形成了悠扬驼铃声中独特的骆驼文化。

  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那些在青草间成长的羊群有着自己的名字:滩羊。宁夏五宝中的“白宝”就是指滩羊皮做成的坎肩、马褂、背心等。尤其是黄河东岸的盐池县滩羊,这些按当地人所说的“吃着甘草、喝着矿泉水”长大的滩羊,给盐池县赢得了“中国滩羊之乡”的美誉。《宁夏风物志》中记载,滩羊是蒙古羊的一个品种,后来迁移到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品种的优异,再加上有丰足的牧草和多种草药作为“主食”,使宁夏的滩羊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优良品种。古人有“肥马轻裘”之说,宁夏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将1个月左右的滩羊羔皮制成二毛皮,薄如同厚纸,柔软的外观中带有坚韧的质地,再采用民间工艺将二毛皮制成男女冬装,一件皮衣只有2-3斤重,倒提起来,能看见洁白的毛穗顺次下垂,犹如梨花纷纷飘落。精制的皮衣如果养护得当,10年左右也毛不生絮、束不结毡。

  这就是中国的贺兰山,由于她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让中国的黄土文化和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如此小的地区内丰富着各自的内容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