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的中国骄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24:04
从一个为军工配套的小厂,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并创造着中国钽工业走向世界的奇迹。自主创新与艰苦创业“双剑合璧”,让世界感受到东方的力量
贺兰山清晰地横亘在眼前。
有些年头的参天大树,静谧的林荫小道,若不是一座座整齐的厂房,初次走进中色东方的人,不免会有误入高校的错觉。
与中色东方无语相依近半个世纪的贺兰山,像父亲注视着孩子,持重地收藏着每一份荣耀和回忆:
多年来,锦涛、民、吴邦国、家宝、贾庆林、吴正等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企业,殷殷期盼和深情目光穿越岁月的风雨,一直暖并激励着中色东方人奋然前行。
“同志们长期扎根在贺兰山下,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研制了一批又一批新材料产品,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特别是航空航天工业做出贡献,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锦涛总书记今年初春在中色东方的殷切寄语,是鼓舞鞭策,也是企业45年创新拼搏历程的凝练概括。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色东方,去探寻她为中国钽工业书写骄傲并持续迸发创新活力的根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代号为“905”的军工企业为我国国防、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立下功勋。90年代,面对生存困境,又用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法宝,让中国钽工业跻身世界三强
中色东方办公楼二楼的走廊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那些站在低矮土坯窑前的年轻人,让时光又回溯到1965年。
那年春天,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200多名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应“三线”建设需要来到人迹罕至的贺兰山脚下,一个为军工配套的稀有金属钽铌铍冶炼、加工小厂随之诞生。当时,她只有一个代号--“905”。
“先有‘905’,后有大武口。”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安营扎寨,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呼啸的狂风卷起沙砾,打在脸上生疼,有时甚至穿透玻璃。大家晚上睡觉都戴着口罩,女同志出门则像“蒙面人”一样全副武装。
“有一次组织户外活动,大家发现了两棵树,都稀奇地往那里跑。工厂周围荒无人烟,偶尔能见到叮叮当当的驼队从戈壁滩上走过……”老厂长吴瑞荣回忆。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设备的简陋、条件的艰苦阻挡不了他们为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才智的爱国之心。1966年1月,我国第一条铌生产线建成,年产能4吨;4月,年产40公斤的铍生产线投产,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条铍生产线;5月,从日本引进了年产6吨的钽粉火法生产线,结束了我国不能工业化生产钽粉的历史。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中色东方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为我国国防、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业绩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熠熠生辉。
时光到了8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施“军转民”策,企业陷入了生存困境。1981年,企业只拿回250克钽粉订单,顿时在1000多人的工厂开了锅。此后3年间,企业大量“失血”,200多名科技人才另择高枝。
受命于危难之际,以吴瑞荣为厂长的领导班子时感“泰山压顶”的责任。为了留住人才,他们贷款建楼房改善科技人员居住条件,用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稳定队伍。但是他们心里明白,只有渡过难关,让“905”重新站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国内钽粉的年需求量不足10吨,而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却高达七八百吨。要想生存下去,只有想方设法把自己的钽粉、钽丝卖到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线在国外早属于被淘汰的“古董”,技术水平与国际应用水平至少有20年的差距,他们想到了全盘引进。
“我们绝不会在东方培植一个对手。”垄断国际市场钽粉、钽丝的欧美、日本厂家回答得傲慢而干脆。
中色东方人的民族自尊心被深深刺伤了,所有的屈辱,化成“一定要研制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产品”的抱负。1991年,“超高比容钽粉、钽铌湿法冶炼、钽电容器阳极引线用钽丝”三个国家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同时展开。
“给你半年时间,就当出差了,厂里的事我来担,拼了命也要把钽粉的技术难关拿下来!”厂长吴瑞荣对时任常务副厂长、如今已经是宁夏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何季麟寄予高度信任和殷殷期盼。
课题组人员在何季麟的带领下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在两间低矮的平房里,大家白天在生产现场分析研究数据,困了在实验室打个盹,晚上继续汇总讨论,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半年后,17000~23000μfv/g高比容钽粉的技术难关被一举攻破,产品一次性通过了国外客户的检验,当年便出口4.78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钽粉出口零的突破。
1993年,公司又迅速启动了钽丝改造工程。连续奋战3个月,成功开发了钽丝连续拉拔的新工艺,当年就出口8公斤。
此时的国际市场对中国人特别是中色东方的专家、科技人员来说,是陌生的。为了走出国门,中色东方一面紧紧追赶国际先进技术脚步,一面到国外开拓市场。他们把开支压到最低限度,住高速公路旁的车马店,吃自备的方便面,马不停蹄走访客户和设备厂家,几天内的行程常常达8000多英里。在香港转机逗留的8个多小时里,谁也舍不得买一杯水喝,一分一厘地把钱抠下来用于科研开发。
“最不能忍受的是对中国人的歧视。”何季麟院士回忆。“每到一家公司,他们都不正眼瞧你,连样品都不愿接受,更不要说评价检测。”何季麟想起1992年8月到世界第一大钽电容器制造商美国美基公司推销产品的情景。对方十分傲慢,冷眼打量着他们,不相信中国况且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厂能生产出这种高科技产品。何季麟站在讲台上,接受这家公司工程技术人员、采购员从工艺技术、工艺条件到产品检测条件各个细枝末节的 “考试”。
“最终我们用专业技术和敬业精神征服了他们。现在,他们成了中色东方稳定的大客户。”何季麟说。
走进中色东方的展室,是让人感慨的。陈列室里,有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著名电子企业授权的钽产品免检证书和固定供货证书,还有一张日本著名企业日立公司写给何季麟院士的感谢状,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中色东方开拓市场时的蹉跎和遭遇的歧视,并从心底生出敬意和自豪。
讲解员指着一张一百多人的合影照说:这是1997年我们承办国际钽铌研究中心第38届年会时的合影。协会秘书处认为我们接待条件差,只好把会场放在西安。我们专门包了一架飞机把大家接到厂里参观,晚上又包机送回。正是这次年会,让国际同行了解了一个真实的中色东方,此后,国际市场的大门向中色东方敞开,全球用钽粉做电容器的企业都与我们建立了供销关系。
如今,中色东方已经成为国际钽铌研究中心10个执行委员单位之一。每年,都会在年会上做专题交流报告,这声音,代表着行业发展趋势和权威。
这是一份多么让中国人自豪的答卷:短短8年时间,中色东方追赶上了落后20年的国际先进技术,在90年代末跻身世界三强。
2009年,中色东方成为亚洲最大、世界三强之一的钽铌冶炼和加工企业。钽丝综合质量水平和市场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占市场份额60%;钽粉占30%,居世界第二;钽铌制品、钽电容器、氟化铝、刃料级碳化硅微粉、电子浆料等20余种产品也走出国门。
从追随者向领跑者冲刺,中色东方,这个用智慧、傲骨和心血擦亮的名字,成为中国的骄傲!
全世界钽行业每年销售额大约60亿元,中色东方即便将全球市场尽收囊中,也无法实现做大做强。突围,唯有依靠自主创新,扎根主业,努力向上、向外“伸枝展叶”
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化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变革,我国明确将新材料产业列入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一时间,各路企业纷纷将下一轮利润增长点锁定更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新材料产业。
近日,宝钢集团公布“十二五”规划,大幅压缩主业,并首次提出进军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
就在“龙头老大”悄然转身,积极谋划“非钢”的高新技术产业时,东方钽业已因钽制品主业稳健发展,多元化羽翼渐丰,被中银国际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扎根主业,努力向上、向外“伸枝展叶”,通过提升技术和扩大规模,使企业在相关产业链其中一个环节做到最强,中色东方的信心来自于无数次市场博弈的完胜,更来自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控。
“企业走到今天很不容易,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危难关头给了我们调整结构的底气。”中色东方副董事长、总经理钟景明说。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叩开世界钽业大门之后,中色东方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发展。1999年4月30日,集合了原“905”厂最优良的资产、技术和人才的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2000年1月20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2001年,中色东方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8亿元,达到历史之最。然而,看似风光无限的电子产品市场早已暗藏隐忧,次年,世界电子信息产品泡沫退去,中色东方受其拖累,主导产品钽粉、钽丝出口量急剧下滑,全年仅完成8亿元销售额。
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阵痛之后,中色东方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对于“两头在外”、原材料和产品均受制于人的外向型企业来讲,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关乎生存亡,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中色东方开始实行新的发展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围绕这一战略,中色东方规划了电容器级钽粉、钽丝、钛及其合金等10条产业链。在进一步提升钽粉、钽丝技术品级的同时,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新产业建设速度,碳化硅微粉、高纯钽铌靶材等一批与主业关联度高、工艺相近的产业有效扩大了市场份额。
自主创新的个性,在艰难时刻挺起了企业的脊梁。2007年,中色东方逐步走出困境,实现恢复性增长。但是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相关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企业研发速度与资金和原材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规模小,很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被迫“雪藏”。如铍青铜项目,自1985年研发以来,经过15年的技术改进,100吨的中试线厂房都变旧了,但项目一直无法量产。
困境中,企业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2008年1月26日,由中国有色集团重组的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色东方从此可以背靠大股东在境外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做大做强。
这次重组,为中色东方带来了13.8亿元的资本金,加上银行贷款,企业有了70多亿元的发展资金。
在资本引擎的强劲拉动下,中色东方10多年来积蓄的科研能量瞬间释放,一批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相继转化,并成为领军国内或比肩国际的产业;微合金钢炉料等原本挣扎在生边缘的项目枯木逢春。
按照中国有色“围绕钽铌铍做精,围绕相关金属产业做大,围绕科研和人才实力做强”的发展战略,中色东方提出利用5年时间实现“资产过百亿、销售收入过百亿”的目标,重点发展钽铌金属和其合金、钽铌铝的电容器产业、金属靶材和非金属靶材、粉体材料产业、干法氟化铝产业、微合金钢炉料产业。
钽铌铍是有色金属里的小金属,目前,全世界钽行业销售总额每年大约60亿元,这意味着中色东方即便将全球市场尽收囊中,也无法实现做大做强。实现双百亿企业,必须从小金属狭窄的领域里冲出来,依赖自主创新的先天优势,实现产业链垂直延伸与横向扩展,形成产业集群。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金属行业首当其冲。采取年度订单的钽铌产业,2008年并没有显现出“伤有多深”。但年底,中色东方确定来年订单时,被“寒流”掀了个人仰马翻。“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钟景明说,他们拿到手的订单,钽粉一个月6吨,钽丝一个月900公斤左右,而在2008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15吨和3吨。
“主业受到了很大冲击,由于其他相关产业的良好表现,企业销售收入总体持平。”董事长张创奇说。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中色东方更加坚定了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2008年,中色东方占地634亩的新产业区建成,3万吨刃料级研磨材料项目、1.6万吨特种高强度微合金钢炉料项目、3000吨球形氢氧化镍项目,三条全球或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生产线落户这里。园区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48.5亿元,是公司现有产业销售额的两倍。
去年,中色东方一期年产1万吨刃料级碳化硅研磨材料生产线投产,经过对进口设备的全面改造,该项目三段重要工序收益比分别提高了15%到20%。项目投产后,国内该产品的进口率由原来的70%降到了目前的50%。随着二期项目的建设,进口率还将进一步下降。
正在建设的铍青铜车间,是中色东方厂区最大的车间,从德国、美国、奥地利、日本等国进口的大型设备正在紧张安装中。“铍青铜是铜制品中附加值最高的产品,市场需求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项目投产后,将在这里诞生第三条世界级的铍青铜生产线,有望成为中色东方继钽粉、钽丝后的又一个世界三强,逐步改变我国铍青铜高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铍青铜项目组副组长高磊自豪地介绍。
铍青铜车间前方,是已经批量生产、投资7.2亿元的钛材车间。“钛属大金属类,也是我们目前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引进的设备都是世界最先进的。”钛材分公司总经理赵洪章介绍,根据金属性能,他们对设备、工艺等进行了改进,通过反复试验已经掌握了熔铸环节的关键技术。航空航天领域是钛材产品应用的最高端市场,各项技术把关严格,目前,已经有少量产品进入航空航天领域试用。
“自主创新是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比如,几乎所有相关产业生产所需的设备,我们都按照工艺流程、比照国际水平或多或少地进行过技改。”钟景明说,在企业今后的发展中,自主创新仍将唱主角。
今年,中色东方销售收入预计达到30亿元,主业收入由以前的60%降至30%。预计2012年左右,中色东方将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左右,向100亿元的目标发起冲刺。
在这里,“生产”和“研发”如影随形,以核心技术从事国际间的“来料加工”,一改中国企业在全球分工中以卖资源为主的尴尬形象。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色东方始终保持研发领先于应用3至5年,引领着钽铌等新材料发展的未来
45年前,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两个半研究室基础上成立的“905”厂,既是企业,更是一个先天的科研机构。在这里,生产是“形”,研发是“影”,企业名称虽多次更替,但总有一个科研机构如影随形。
1972年,905厂更名为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宁夏有色金属研究所同时成立。1994年,研究所升格为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2007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重组后,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作为中色东方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被继续保留。
发达国家的科技资源70%分布在企业,而在我国,创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事。
院企合一的“体制遗传”使中色东方从一开始便摆脱了“中国式创新”科研与生产脱节的尴尬,实现了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的统一。
中色东方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自主创新,从追赶到引领,一路将钽粉、钽丝打进世界三强,以核心技术从事国际间的“来料加工”,一改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以卖资源为主的尴尬形象。
稀土的遭遇却没有这么幸运。这种有高科技时代“新材料之母”美誉的战略资源,世界储量的95%在中国,却因核心技术落后,被欧美掌控了定价权,屡屡卖出“白菜价”
而与稀土类似的铟材料将可能因为中色东方的一项自主创新而改变命运。
“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的显示屏,都是用一种叫ITO的陶瓷材料镀出来的,这种材料技术一直被日本和韩国垄断。”中色东方靶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孝宁说。生产这种ITO的基本原材料是铟,70%集中在中国的广西和湖南,由于我们没有核心技术,只能以初级产品铟锭的形式低价卖给日韩,经过加工后,再高价卖到台湾和大陆。从目前国内几家大型企业正在建设的液晶显示屏生产线测算,未来几年内,大陆对ITO的需求量将达到1000吨左右,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市场。
“原料在中国,未来的市场在中国。我们没有理由不将这个产业做起来!”刘孝宁说。ITO的生产工艺是典型的粉末冶金工艺,这是中色东方的传统优势。早在12年前,中色东方的科研人员就着手ITO的研制,先后试验成功了热等静压工艺、真空热压工艺,却都因成本高或者产品档次低而无法产业化。2007年8月,在集团公司质量部任部长的刘孝宁主动找到集团领导,放弃中层管理的正职,甘愿到生产ITO粉的靶材车间当副职。
每次试验,周期都需要一个月,其中最关键的烧结工艺要经过一周,烧结炉一旦启动必须昼夜值守。刘孝宁和同事需要将氧气充入1600摄氏度高烧结炉,一旦泄露,钢铁都可以燃烧。
经过1年多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无压烧结工艺的突破,并于去年立项建成一条年产5吨的中试线。经过下游用户试用,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接近日韩进口产品,可部分替代进口。该项目日前已申报国家发改委彩电转型平板显示器专项,有望成为一个产值过几亿元的大产业。
人才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第一要素。东方有色始终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造各种条件,在生活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形成了适宜人才聚集的“小气候”,造就了中国钽铌铍行业的“中国队”,其中20多人享受国务院和自治区府特殊津贴。
“在中色东方,只要有成长的意愿,公司就给平台、给空间,使每一位科研人员都有实现价值的机会。”何季麟说。公司每年都有过百项科研课题,这些研究全部面向市场和生产一线,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销售额的3-5%,这个指标在国内大中型企业中还不到1%。
“1985年到企业后,几乎年年与科研项目打交道,参与课题是研究能力提升最快的方式。”从一个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施文锋深有感触。除了科研项目的锤炼,中色东方每年还要选送一批科研人员到大学读外语、读学位,或者到国外培训。
中色东方已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结构:宁夏惟一的工程院院士何季麟是塔尖,享受府特殊津贴的29名专家,5位博士、30多位硕士,188名高级工程师,320名工程师作为中坚,塔基则是近5年来的高校毕业生。5000多名员工中,工程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0%,其中100多人可以流畅地用外语与外方交流。
创新早已成为一种基因,渗入到每位科研人员的血液。几十年一贯坚持自主创新,使中色东方成为钽铌及相关新材料自主知识产权的宝库。
中色东方90%以上的产品都源于自主研发,并拥有70多项专利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0多项。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4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另有5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目前,公司主导产品90%以上出口国外,世界上每生产10部移动电话,就有4部使用了中色东方的材料。
中色东方早已成为国内钽铌铍行业的 “最高学府”,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钽铌铍特种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里几乎囊括了一个科技型企业的所有头衔。
中色东方参与了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国家级项目工程“嫦娥二期”等大型科研实验工程,已经成长为我国国防、核工业、宇航、冶金、化学工业一个极为重要的尖端技术用材供应基地。
然而,坐在前三把交椅上的中色东方并不满足,他们制定了“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的创新原则,不断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前瞻性技术,始终保持开发领先应用3-5年,为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进行着储备。企业现任董事长张创奇也是这样坚持着、实践着。
在科研领域,绝大部分是生产瓶颈“倒逼”创新,而在钽铌行业,则是中色东方“反弹琵琶”,创新超前于应用。
比容为10万以下的钽粉目前是市场消费的主流,中色东方已经根据未来需求开发出12万至15万的高比容钽粉,并瞄准20万、30万以上,以适应未来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要。企业研发的钽丝直径已细到0.06毫米,领先于世界水平,并超出了当前的应用级别。
始终站在船头瞭望,驾船到中流击水,是这群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他们将续写中国钽工业的骄傲,以自主创新,引领钽铌及相关新材料的未来。(本文同时刊发于2010年8月20日《新消息报》头版、二版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