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颜曾孟四姓一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41:54

孔颜曾孟四姓一家


儒家有四圣,分别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和亚圣孟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颜子(前521~前481年)名回,字子渊。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颜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都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门人的学生,孔伋则是曾子的学生。儒家四圣的封号基本上是元、明两朝追封的:


至圣孔子: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封至圣文宣王;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至圣先师。

复圣颜子:
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复圣 。

宗圣曾子:
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郕国宗圣公。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明世宗封宗圣公。

亚圣孟子:
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邹国亚圣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亚圣。

字辈,是中国汉族取名的一种形式,字辈跟在姓的后面,用来区分辈分。辈分,是表示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字辈通常用吉祥和兴旺的字眼,呈四言或五言诗句。孔、颜、曾、孟四姓自清朝起经皇帝御批使用相同的字辈,这些字辈源自孔氏。孔氏的字辈是从明朝开始使用的,经过历朝历代皇帝的赐赠,到了清末民初字辈共达60个之多,但实际使用并为后人熟悉的是下面30个字辈: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以上字辈,有一些因避讳而作了改动,如 “弘” 改为“宏”,“胤”改为“衍”,曾氏还把“继”改为“纪”。在孔、颜、曾、孟四姓中,孔姓从第 61代、 颜姓从第 62代、曾姓从第63代、孟姓从第64代开始启用“宏”字辈的。但由于孔、颜是表亲(孔子母亲姓颜),所以颜姓一直没有使用这个字辈。

目前在网上看到的孔、曾、孟三姓名人,其字辈大都以宪、庆、繁、祥居多,如:孔繁森(繁字辈,知道电影《孔繁森》吧),孔祥熙(祥字辈,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令辉(令字辈,前世乒赛冠军),曾宪梓(宪字辈,香港名商),曾荫权(宪字辈,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庆红(庆字辈,前国家副主席)、孟建柱(祥字辈,现公安部部长)。字辈用得最多的应属孔氏,台湾的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在2006年就已经有曾孙子了,那是孔子第80代传人,名叫孔佑仁(佑字辈)。

知道这些字辈有什么用处呢?知道字辈就能确定辈份。在过去,晚辈见到长辈需要按辈份来称呼和招待,因此,有时候会出现老人家对年轻人口称晚辈、礼遇有加的有趣现象。

孔、孟、颜、曾四家的关系
(孟祥友整理发布)

孔丘、孟轲、颜回、曾参都是中国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轲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他同孔子生活的时代相差一百多年,因此,孔子并不是孟子的直接老师,但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中,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后世把他的学说与孔子的学说并称为“孔孟之道”。
  颜子,名回,字子渊(公元前五二一——公元前四九0年),故称颜回或颜渊。他是孔子的第一大弟子,他好学,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不迁怒,不贰过。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才智著称。孔子对他赞美备至,一再称他是“贤哉回也!”甚至说连自己也赶不上他,“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只可惜颜回年仅二十九岁头发尽白,三十二岁时就去世了。对颜回之死,孔子悲痛欲绝,哭叹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可见在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颜回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因此,自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一九五年),颜回开始配享孔子庙堂(《阙里志》),历经各朝代一直居于配享中的首位。唐宋时期称颜回为“亚圣”,到元朝文宗之后则改称“复圣”,而称孟子为“亚圣”,因此,历来有颜孟易“亚”的说法。
  颜回和孟轲虽然都是儒家大师,但他们却各有所长。颜回亲承孔子教诲,德才过人,倍受孔子赞赏,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可惜寿命不长,没有留下继承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仅留下了一些与孔子的对话而已。而孟子则不然,他生在孔子死后一百余年,这时正是儒家思想衰落而又后继无人的时候,如果没有孟子的倡导,儒家学说很可能会灭绝,更谈不上传之后世。正如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说:“仲尼(孔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乖。”而孟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来倡导儒学的,使儒家思想得以留传下来并发扬光大。唐代文学家韩愈对孟子的评价更高,可以同古代的禹相比,他说“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也。”此外,孟子还留给后世七篇著述,即《孟子》七篇,共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东汉赵歧对孟子的这一著作评价特别高,说该书“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帝王公侯尊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义、立忠信;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由此可见孟子思想对后世的志士仁人的启导作用是多么重大。
  曾子,即曾参(公元五0五——公元前四三五年)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是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曾任小吏,以微薄的薪俸奉养老人,在当地是有名的孝子。《论语》中有十七处提到他,可见孔子对他十分器重。曾子主张以礼教化百姓,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因其颇得孔子学说的精髓,故后世称他为“述圣”。   孔、孟、颜、曾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从西汉武帝时开始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宋元之后,这四家的子孙也先后被朝廷封官赐爵,有时还专门为他们的子孙办学校加以培养,向他们传授经传,训示儒学,陶冶德行,以培养他们的忠君思想。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天下后说:“孔氏颜孟之家,皆圣贤之后也,自兵乱以来往往失学,甘为庸鄙,联甚悯焉。”
  作为儒家学派的四大代表,历代享受祀奉,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一五三0年),皇帝下诏定孔子为“至圣先师”,颜回为“复圣”,曾参为“宗圣”,孟子为“亚圣”,共享于孔子庙堂。
  鉴于其学术上的渊源关系,故四家子孙皆以相同的字派命名。
四 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约前三七二——前二八九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凫村)人,是庆父的第十二代孙,祖上是鲁国贵族,但到其祖父辈家境败落,已失去了贵族的身份。孟子三岁丧父,与其母仉(“掌”音)氏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贫寒的生活,由于孟子自幼聪颖好学,再加上其母教子有方,因此,后来孟子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正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孟子亲眼看到各国之间战祸连绵,人民生活在灾难之中,他从维护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整套“仁政”学说,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从四十岁起,便率领他的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先后到过齐、宋、滕、魏、梁等国,曾在齐国任卿多年,孟子游说齐梁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可见其声望之高。孟子晚年时,结束了他的游说活动,“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专门著书立说,并写了《孟子》七篇。
  公元前二八九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孟子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又因孔子去世是七十三岁,两位圣人的寿命遂被后人认为是人生寿终正寝之时,因此便留下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古谚”。
  孟子有渊源的知识和很高的道德修养,其精神境界之崇高在我国学术史上影响至深。他的思想对我国哲政治思想的发展、民族道德观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历代政治家,思想家都很推崇他的学说。唐代思想家韩愈,宋代理学家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子渊,清初王夫之、戴震等都非常推崇孟子,这表明孟子的学说中确实含有精湛的内容,具有充沛的生命力。有的至今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现简要归纳如下:
一、政治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特别是劝告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要施“仁政”。另外,在对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上,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群众摆在皇帝之上,在封建专制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孟子的这种“仁政”学说和“民本主义”思想,尽管未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采纳,但它却构成了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理伦基础,概括了封建制度下政治
经济、思想、伦理、道德诸方面统一的社会模式。首先,从社会分工的角度,他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重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包含有重民、爱民、保民及“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解民倒悬”的闪光思想。其次,仁政包含着按客观规律发展生产,保护生产力,安定人民生活的思想。第三,从经济的角度上说,“仁政”能保证人民起码的生活条件,安定社会。
孟子的“仁政”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开明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政治思想,同时,一些有正义的知识分子也利用它去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
二、伦理观念。孟子的伦理观有许多具有进步意义,
如孟子一生具有远大志向,他说“夫当今之世,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并终生为此而努力,在这方面他堪称中国封建士大夫之楷模。孟子还有一套完整的自我修养方法,他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巍巍然”。孟子这种“巍巍然”的“浩然之气”,表现了他严于律已,宽于待人,品行端正,志行高洁的思想品格。孟子还主张,一个人活在世上应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这顶天立地大丈夫气概曾为多少志士仁人所景仰,哺育出多少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孟子一生十分孝敬自己的母亲,同时,他还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别人的老人象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这种尊老爱幼的孝德善行,不但几千年来为人们所尊奉,而且对今天处理家族邻里关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固然是封建士大夫的处世哲学,但今天看来,也具有不少合理的正确的内核。孟子的“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这种重义轻利的利义观,提醒人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见利忘义。他的这种思想几千年来陶冶了一大批较清正廉洁的封建官吏,在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一些拜金主义者和职业街道败坏的人,它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总之,孟子的道德观、伦理观代代相传,已深入中化民族的民族心理,道德风尚,社会风俗习惯之中,对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精神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教育思想。孟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生总结了丰富的教育理伦和教学方法。他重视思想教育,反对摧残人才;他主张老师要身体力行,反对只说不做他乐为天下育英才,反对贵族垄断教育,主张大力开办学校,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他主张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他重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争取民心而行仁政、王天下;他重视人的个性,主张顺应不同的个性加以教育,强调外在的条件对于人的后天教育成长的影响。在学习上,孟子也有许益的见解,如刻苦思虑,深切体会,融会贯通,  
求自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博而约等,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不但在国内有深远影响,而且在国外也得广泛传播。南宋以后,孟学被列入“四书”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孟子的尊王*霸思想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论根据之一。
在西方,早在一五九四年(明朝万历二十二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将儒家经典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一八七三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将孟子学说译成英文在牛津大学主持讲座;一八九八年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将《孟子》译成德文传入德国。在美国六十年代以后,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格莱格认为孙中山的民主主义与孟子的“民之有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一脉相承。在俄国,其汉学家比丘林所著《中国的国情与习俗》对孟子也有中肯的评价。
由于孟子的思想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引起并加深了世界各国学者和人民对孟子的了解,并且给孟子以高度评价。在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称“孟子给人性以比孔子更明确的阐述”。日本《万有百科事典》说:“在诸子百家的兴起中,孟子为普及孔子的学说作出努力”。英美合编的《新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称“孟希亚斯是”仅次于孔子的重要导师“,称《孟子》一书比《伦语》更富有文学色彩,“孟子赢得‘中国第二圣人’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