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问题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1:11
江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问题研究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7-12-05 11:00:55

  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指以税收收入为分子,财政收入为分母而形成的比率,它是反映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间数量关系的重要统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结构的优化程度。而财政是从国民经济增长中取得的收入,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生产总值就越多,财政收入总额也越多。财政收入对于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支撑政府职能的实现,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如何,关系到一个地方的财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也是各级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江西省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情况

 

  (一)江西省税收收入增速较快,占财政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

 

  江西省财政收入总体上看是良性健康的,近几年税收收入实现了总额、增加额的大幅度攀升,20022006年各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势头,且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呈降上升趋势,2001年,江西省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73.8%,到2006年上升为81.3%

 

  (二)江西省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偏低,与全国差距缩小

 

  尽管近几年江西省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比重仍然偏低,2001年-2006年分别低于全国比重19.613.511.414.410.28.5个百分点,但与全国的差距呈缩小趋势(见表二)。

 

  二、影响江西省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提高的因素分析

 

  影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受国家财政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决定外,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经济增长因素。税收收入水平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上。其中,经济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税收收入的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量。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时,与之相适应经济增长所创造的税收收入、企业的利润以及其它非税收收入也将随之增加,而且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6年,江西省财政收入增速为21.77%,同期全国增速为22.47%,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江西省经济效益较之全国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以2003年为例,江西省营业盈余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重是11.4%,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是14.8%,全国平均水平是20.3%,江西省较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低3.4个百分点,较全国水平低8.9个百分点,而经济效益状况如何,对税收收入影响很大。一是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收入。2006年,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为20.22%,而江西省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仅为11.82%,比全国低8.4个百分点。二是直接影响企业的税收支付能力。在税收执法较为规范的环境下,盈利企业有能力支付而且必须支付税收;而亏损企业、隐性亏损企业,特别是严重亏损企业往往是无力及时支付或不能及时全部支付税收,形成欠税,以致应税缴金不能成为现实的税收收入。呆账欠税和陈欠税款的欠税主体大多是经济效益不佳、严重亏损企业。经济发展为税收奠定了基础,税收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财源扩大,决定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二)经济结构因素。不同经济结构对税收的贡献率不同,对税收结构也有直接的影响。从经济结构看,税收主要来源于国民经济中的二、三产业,主体税种的税基与GDP中的二、三产业的增加值相对应,二、三产业的增速和比例对税收的增长影响很大。因此,产业结构决定税源结构,一定时期的经济结构,都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但由于不同产业部门和各种产品的盈利水平不同,它们各自向政府提供税收收入的数量也就不同。发达国家一、二、三产业的大体比例为10%、20%、70%;中国2006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1.7%、48.9%、39.4%;江西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6.8%、49.7%、38.7%。从上述比例来看,发达国家的主体税源是第三产业,中国的主体税源仍在第二产业。江西是农业省份,农业是低税产业,所以第一产业无论其结构总量的变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税收收入的规模和增量大小的影响力相对较小。第二产业对税收的贡献最大,所以对税收的影响也比较大。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所有制结构决定税源结构。改革开放以前,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税收几乎全部来自公有经济。当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上平分秋色,来自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达到40%以上。

 

  (三)税收征管因素。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收流失,实现应收尽收才能保证一定税源基础上税收增长和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近年来,江西省通过抓好税源建设、创新管理方法、强化征管手段、提高干部素质等方式,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税收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受税收零星分散、难征难管、征管手段落后、人员素质不齐及行政干预、执法不严、公民纳税意识差等多因素影响,税收增长受到限制。

 

  (四)税收比例因素。由于地方税制不完整,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小、支出大,近几年各级政府不得不采取扩大地方各项基金、规模的征收。用增加规费收入办法固然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并不能长久,其负面影响是增加了纳税人负担,造成了不平等竞争,而且还严重侵蚀了企业所得税税基,消减了税收收入总量,影响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增长速度。

 

  (五)经济政策因素。国家的经济政策对税收收入水平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经济政策分为紧缩性政策和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主要包括紧缩政府开支,提高税率、增加税收等措施。从短期来看,紧缩性政策必然会增加宏观税收水平。扩张性政策主要包括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放松银根等措施,目的是提高总需求,加速经济发展。从短期来看,扩张性政策必将使宏观税收负担下降。

 

  三、提高江西省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对策建议

 

  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一是增加税收收入总量,二是在税收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努力增加地方税收的比重。因此,要增加江西省财政收入,必须把增加税收的收入总量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充分结合起来。既从整体上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增加税收总量,又要尽可能地发展税收比重大的经济和产业,加大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种做法: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培植和增加税源。国有企业是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税收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已成为制约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的突出问题,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同时,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的扩张转向集约型的成长。进一步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提高税源发展的稳定性,拓展税源上升空间。

 

  (二)进一步大力扶植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实现各种经济成份优化互补。非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扶植和发展好非国有企业对丰富税源的多样性和增强税收支撑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要充分认识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在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金融体制上支持民间对非国有企业的创业,从管理手段上引导非国有企业的成长,从管理机制上服务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努力为非国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和良好投资环境,使非国有制经济资产比重和投资比重占有愈来愈多份额。

 

  (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优化税源结构,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般说来,相同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比重不同会导致税收收入规模不同,产业结构比重变动及变动方向不同,税收收入增量也不相同。由于第一产业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第二、三产业相对较高,所以,第二、三产业比重高,税收规模则大,反之则小。因此,要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必然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稳定第一产业。

 

  在第一产业发展方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要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农业产业化。在第二产业发展方面要通过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培育发展支柱行业和优势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以工业化为目标,着力发展第二产业,在扩张总量、提高规模效益上下功夫。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积极引进资源浪费少、经济效益好、环保水平高的新兴工业行业,实现财源的裂变式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重点是营业税和其他地方税收,比较而言,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较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可直接增加财政收入总量,增大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第三产业发展投资的重点应转向地方金融、邮政电讯、信息广告、旅游服务业、房地产以及建筑安装、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方面,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使第三产业成为财源建设的“聚宝盆”,成为税收新的增长点。

 

  (四)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税源。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与外资的合作,拓展内资企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加大对国外的投资,拓展内资企业海外市场份额,全面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

 

  (五)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努力增加税收收入。在市场经济下,偷税漏税的情况必然存在。要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加强税源管理、提高征管水平,为全省税收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制度保障。提高税收收入,着力改善财政收入结构,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是提高全社会参与护税、协税氛围,营造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良性互动局面;二是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既要应收尽收,公平执法,又要依法减免税,严格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扶植税源;三是提高税务机关监管能力,要对经济至税源再到税收进行全程的分析和管理,尤其是加大对涉税源发性领域如税务登记、资格认定的管理,加大对税收收入流出环节如减免税、先征后退税款政策的把握、审核力度,严厉打击违反税法行为,维护税法的权威性。

 

  注:本文的税收收入均指地方税收与上交中央的国税收入之和,财政收入指财政总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