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箕谁之过——为曹丕翻案(连载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15:59

【作者文集】煮豆燃箕谁之过——为曹丕翻案(连载二)

我的文集 2010-06-06 21:59:35 阅读492 评论2 字号:大中

 (图7 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

2 曹植是曹丕政权的反对者

曹植是一个杰出的文人,却是一个蹩脚的政客。夺嫡失败后,如果曹植真如自己所说的做一位“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求自试表》),就应该以国家社稷为重,拥戴曹丕,化解手足之间的矛盾,但曹植再次言不由衷。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是一个多事之秋,曹操病逝、曹丕继位、献帝禅让接踵而来,而曹植在对待和处理这些事情上的一系列错误的做法更加激化了与曹丕的矛盾,为其人生镀上了更浓重的悲剧色彩。

2.1 将有异志

曹操病逝后,鄢陵侯曹彰奔丧,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即得见。”(《魏略》)

“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宫还邺。”(《三国志·贾逵传》)

曹彰奔丧之时索要“先王玺绶”,被认为“将有异志”。据《魏略》记载,曹彰同时还“谓临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这件事曹丕得知之后自然会引起警觉,不免对这两个兄弟产生了猜忌。果不其然,三年后,一代黄须猛将入京都朝觐时离奇“疾薨于邸”(《三国志·任城王传》)。曹植的处境也可想而知。

 (图8 曹彰追问先王玺绶)

2.2 题诗讽政

曹丕自立为帝之后,想到昔日作为曹植党羽中坚力量的丁仪、丁廙等人曾辅佐曹植几欲夺走太子之位,于是找了个借口“因职事收付狱”,后来将他们满门抄斩。曹丕此举一箭双雕,一者铲除了曹植党羽的核心人物,二者警告曹植不要轻举妄动。但曹植似乎没有察觉到曹丕的用意,这也印证了他作为一名政客的不足。当他得知丁仪、丁廙被杀的消息之后,悲愤不已,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使他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作了《野田黄雀行》。在诗中他将曹丕比作设置罗网者将丁氏比作落网的黄雀,而将自己塑造成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侠士,抒发了自己不能解救朋友出危难的悲愤之情。曹植借诗公然反对曹丕的政权,必然更加招来横祸。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图9 丁仪、丁廙等被杀)

 

 

2.3 借礼发难

曹魏实行封国制,但名号是虚封,皆不食租。自曹丕称帝以后,朝廷对宗室颇多猜忌,同姓王公甚难自处。他们名义上是王公,实际上毫无权力,甚至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形同囚犯。法令规定:诸侯王皆须就国,不得停留京师;诸侯王不得辅政;诸侯王不得互相交往,也不得与别人交往。曹植返回临淄后不久,就向曹丕上奏一篇《请祭先王表》,请求允许他祭曹操,表中说: 

臣虽卑鄙,身体实受之于先王。臣虽贫穷,蒙陛下厚赐,可以办祭先王的太牢(注: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太牢)。臣欲祭先王于北河之上。羊、猪、牛臣自能办,杏者臣县自有。先王喜食鳆鱼(鲍鱼),臣前已得徐州臧霸上鳆二百枚,足够用了。乞请水瓜五枚。计先王驾崩以来,刚到半年,臣实欲告敬,且欲复尽哀。

该表中所倾吐的亡父之悲,所抒发的恳切之情,着实给曹丕出了道不小的难题。若曹丕应允,便会使返回封国的诸侯纷纷仿效,与法不合;若不应允,又会蒙受不仁不孝的罪责,于理不合。无奈之余,曹丕作《止临淄侯植求祭先王诏》:

得(由)月二十八日表,知侯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卞,悲伤感切。本来打算赞同侯的敬慕之意。但博士鹿优、韩盖等以为,按《礼》,公子不得祖先君,公子之子不得祖诸侯,就是指不得立其庙而祭之。《礼》又曰:"庶子不得祭宗庙。开国承家,应遵札制。既然礼制如此规定,想来侯会与吾同心,按《礼》的规定办。

在诏书里,曹丕不得不褒奖曹植求祭先王之情的“悲伤感切”,不得不把阻止曹植的理由推到博士鹿优所呈表章。实际上,曹植并非庶子而是嫡子,因为曹植与曹丕是同母兄弟,其母卞夫人在曹丕生前已封为卞王后,曹丕称帝以后又尊为皇太后。嫡子原有二义,一是指正妻所生之子;二是指嫡长子。但庶子之义也十分明确,即指非正妻韵其他妃妾所生之子,总之与曹植无关。曹丕不得不出此下策用庶子的礼法来搪塞曹植,证明曹丕的确被曹植逼到了左右不是、跋前踬后的程度又如何不使他滋生出施虐于曹植之心。

 (图10 洛神——甄宓,贤惠、善良、美丽、知书达理,是三国第一美女。)

 

2.4 反对禅位

10月,继承父亲官位与封号的曹丕,踏上了通向皇位的最后道路。汉献帝在文武百官的逼迫下,决定将皇帝的宝座禅让给曹丕。曹丕稍作推辞之后,接受了汉献帝的禅位。曹丕称帝之后,满朝文武无不庆贺,唯独曹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三国志·苏则传》)。曹丕闻之大怒:“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后来曹丕还对身边的人说:“人心真是不同,我应天顺人,代汉登帝位之时,天下竟有哭者。”很明显,这就是指曹植。

关于关于以魏代汉,曹植还特意写了一篇《丹霞蔽日行》:

纣为昏乱,虐残忠正。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汉祚之兴,秦阶之衰。

虽有南面,王道陵夷。炎光再幽,忽灭无遗。

诗写得很平静、客观,字里行间丝毫没有流露出欢欣鼓舞,反而以古讽今,抨击曹丕。

在曹丕以魏代汉的问题上,曹植坚持忠于汉室、反对禅让的立场,这已经深深地刺痛了曹丕的神经,是曹丕所不能容忍的,很难得到曹丕的原谅与赦宥了。

 (图9 曹丕受禅台接受汉献帝禅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