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语源考——兼论中国(China)无需更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17:25
发信人: dongligong (history), 信区: HitTopic
标  题: China语源考——兼论中国(China)无需更名
发信站: 两全其美网 (Mon Jul 16 23:45:49 2007), 本站(lqqm.net)
China语源考——兼论中国(China)无需更名
语源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语言考古”或“文字考古”。“语言
考古”或“文字考古”,顾名思义,就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对语言、文字的起源、历史和演变
进行考证、研究,也是文化融合的发展史原貌的考古。在实用主义、物质利益至上的今天,
能够静下心来,对一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再度思考,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这
种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现象背后的故事,甚至可以从精神层面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最近在某网站上看到一篇再度让广大爱国青年热血沸腾的文章:《中国的英文名应为
Centerland;而不应为China》,之所以说再度,是因为我在好多年前就看过一篇类似的文
章,而这次出现的这篇文章似乎只是“炒冷饭”,并没有给出新的论点和新的论据。之所以
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分析原因有二:一、作者不懂语源学,缺乏基本的语言学素养和历史文
化素养。找来找去没有找到下锅米,就只好将几年前的“剩饭”拿出来炒,味道自然差很多
。二、作者哗众取宠。目前还不好判断到底是哪种情况。
其实,最早提出中国不应该被称为China的人并不是网络上的这些爱国青年,而是一位祖籍
福建泉州,出生于印尼三宝垄,而又在荷兰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华裔新闻工作者、社会活动家
——黄隆泰。早在一九八四年,《报刊文摘》就转载了黄隆泰先生的谈话。他提出我国不应
被称为“支那”,应当正名为“中华”。理由为:支那这个字,在荷兰语、英语字典上都解
释为“瓷器”。以“瓷器”来称中国,这是侮辱之词。所以,黄老先生主张我国的外文名称
应改为“中华”而抛弃“支那”。
中国的英文翻译China到底要不要改,China以及Sino与中国到底是什么关系?下面进入正题
。说一说China和Sino与中国的关系。

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英语中China一词来源于古英语中的Chin,古英语中的Chin(在不同
的文献中也写成Cin、Cine)又来源于古法语中的Cine,而古法语中的Cine又来源于拉丁语
中的Sina。
众所周知,拉丁语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的方言,后来因为发源于此地的罗马帝国势力扩
张而广泛流行于帝国境内,而且罗马教廷是用拉丁语作为基督教的法定语言的。基督教流传
于欧洲后,拉丁语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从欧洲中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罗马天主教为公用语
,学术上论文也大多数由拉丁语写成。虽然现在英语已成为西方世界的通用语言,但是一些
学术词汇(例如医学、生物学的词汇)仍在使用拉丁语。
至于拉丁语中的“Sina”的来源,目前一共有如下几种说法:

一、来源于波斯语中的“支那”(Cini、Cinistan),意为“光明之国”。考虑到古罗马与
古波斯的地理位置相近,这是可能性最大的观点。
二、来源于古印度梵语的“支那”(Cina)。这是在我国更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
三、来源于古罗马时期的“秦”(Cin),即当时中国的自称。
综上所述,古拉丁语中的Sina一词在欧洲语言中经过逐渐演变,变成了现在欧洲各国的词语

通过列举欧洲各国语言对“中国”的称谓我们就可以发现,大多数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称谓,
发音都同拉丁语中的Sina很近似。
附:欧洲各国语言对“中国”的称谓:
英语:China
德语:China
荷兰语:China
西班牙语:China
葡萄牙语:China
罗马尼亚语:China
法语:Chine
希腊语:Kina(Κινα)
马扎尔语:Kina(匈牙利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Kina/Кина(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为同一种语言,但是使用
的字母不同)
丹麦语:Kina
挪威语:Kina
瑞典语:Kina
冰岛语:Kina、Kinland或Sinland(因为地理位置与世隔绝,所以冰岛语被称做“日耳曼语
言的活化石”,保留了很多古日耳曼语的词汇,所以从“Sin-”的词根可以看出与拉丁语
Sina的渊源)
芬兰语:Kiina
意大利语:Cina
捷克语:Cina
斯洛伐克语:Cina
波兰语:Chiny
土耳其语:Cin
阿尔巴尼亚语:Kine
俄语:Китаи(Kitai)
保加利亚语:Китаи(Kitai)

也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认为,英语中的“中国”来源于“瓷器”,古代英国人管瓷器叫
chiney,chiney来源于波斯语表示中国的“Chini”。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德语
、荷兰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地理位置和语族、语种相差甚远的语言里,对“中国”
的拼写形式都一样。而在这些语言中,“瓷器”则完全是另外的拼写形式。 而且,英国开
始使用瓷器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大量地使用瓷器则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其时中国已经是清朝
。在此之前,马可波罗和传教士对中国的记叙,以及中国国名的拼写早已经传入西方,包括
英国。因此中国的国名China是因瓷器而命名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而且在20世纪美国
文化称霸世界之前,英语对欧洲语言和词汇的影响力甚小,影响最大的是拉丁语、希腊语,
其次是法语。所以也不可能是因为英国管中国叫“瓷器国”而影响了欧洲各国对中国的称谓

网上之所以会时不时出现一些为中国“正名”的呼声,说白了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所
以,问题并不是国名出问题了,而是某些人的心态出问题了。在病态的心理作用下,即使改
一个国名,可能也会衍生出新的问题来。这些年来,汉语中的“小姐”、“同志”等词的遭
遇就是明证。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China这个词真的存在歧视,那这种歧视并不是针对这个词语,而是针
对国人的某些不良习惯,中国社会存在的某些弊端,如果这些不改,而只是单单改一个国名
,谁又能保证这些新创造出来的词语不会被西方人嗤之以鼻呢?韩国人拼了老命将自己首都
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不是经常遭到部分国人的嘲笑吗?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
我发展壮大和广泛的宣传来改变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人的错误看法,赢得应有的尊重,而不需
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这种既无聊又无用的“正名运动”中!
--
※ 来源:.两全其美网http://lqqm.net [FROM: 222.79.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