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大观】-8-清代[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26:03
    历代书法大观-8-清代[上]

包世臣(1775-1855)



《小草立轴》

     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包安吴”,嘉庆十三年举人,官新喻(今江西新余)知县,仕途不顺,终归布衣,学知渊博,对经济、文艺有研究。工诗文书画,能篆刻,其书法备得古人执笔运锋之奇,一时称为包体。他对自己的书法极其自负。自言“廿六而后学,四十而后知。”、“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以为“右军第一人”。然而他的书法作品并非如自诩的那样不可一世,他的草书中堂大有肉多筋少之感。不过他的《小草诗册》却很有特色,确有集碑贴于一人之感。

  包世臣的书法称不上是第一流的,但他留给后人的书法论著却是第一流的。所著《艺舟双楫》是一部倡导北魏的力作。是清代碑学思想的经典之一。另有《清朝书品》、《安吴四种》等著作。
 

节临张旭秋深帖(点击浏览大图)

节录书谱四条屏

节录书谱(点击浏览大图)

包世臣 历下笔谈轴

包世臣《行书“唐石斋”》

巴慰祖(1744--1793)


 字隽堂、晋唐。号予籍,子安、莲舫等。安徽歙县渔梁人。与程邃、胡唐、汪肇龙为“歙四子”。清代篆刻家。

 富收藏,通文艺。篆刻,工整秀劲,构思极精,受汪关、林皋影响较大,但自成面目。印款多用行楷,清秀明快。

 巴慰祖隶书诗轴

 慰祖节临西狭颂(点击浏览大图)

巴慰祖《跋唐人兜沙经》 24×10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廷敬《静明子寿序》册页(点击放大)

陈奕禧行书立轴

陈奕禧行书七言诗轴
陈奕禧草书立轴(点击放大)

陈鸿寿(1768-1822)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子恭,号曼生。嘉庆拔贡。工书画、篆刻。是清代艺坛一代大师。

  陈鸿寿于艺术涉猎广泛,而且造诣极高,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他的篆刻出入秦汉,绘画精于山水、花卉,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他的书法以隶书和行书最为知名。他的隶书清劲潇洒,结体自由。穿插挪让,相映成趣,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风格。他广泛学习汉碑,尤其善于从汉摩崖石刻中汲取营养,在用笔上形成了金石气十足、结体奇特的个人面目。笔画圆劲细插,如银画铁钩,意境萧疏简淡,雄浑瓷肆,奇崛老辣。陈鸿寿的隶书较之以往的隶书具有“狂怪”的特点,说明他有创新的勇气和才能,但在结字和章法上,用笔仍然属守古法,笔笔中锋,力透纸背。

   清嘉庆时制壶名家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与陈鸿寿合作,壶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坯,再由陈鸿寿题铭,创制了紫砂壶与诗书画篆刻为一体的“曼生壶”。“曼生壶”是文人雅士与紫砂壶艺家之间成功协调的典范,“曼生壶”的产生使这时期的紫砂壶走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

行书诗轴 可嘉扫描

行书轴

陈鸿寿 行书致南芗书札陈恭尹(1631-1700)
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传书写“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他的父亲于战败后被清军俘获并处死,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其后,他为报家仇而参加反清斗争,后潜居家乡专致读书达十几年之久,移志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友人结成诗社相互唱和,被时人称为“岭南七子”。陈恭尹的诗尤擅七律诗,为诗坛所推崇。他提出诗歌贵在创新,求新于性情而不必求新于字句,求妙于立言而不必专斯于解脱的见解,反对盲目崇古与拟古。他的诗大多以感怀身世,矢志抗清、反映民疾及描述岭南风物为主题。晚年虽多与清廷权贵唱酬,但始终不肯出任新朝的官职。他为其居所取名“独漉堂”,以暗喻家仇未报,匡复之志未灭之意。陈恭尹擅长写七律,著有《独漉堂集》,与屈大均、梁佩兰齐名,史称“岭南三大家”,他的隶书书法为清初独步广东的第一人。
隶书张九龄感遇诗 纵27.2厘米 横20.7厘米 翰墨轩藏

隶书诗轴

隶书诗轴

隶书《题竹诗》轴 简经纶先生旧藏
刊于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书艺》卷四(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题竹诗》条幅文:“老干欹斜折复萌,小枝时作怒龙形,萧然自写凌霜节,不待他人纪汗青。贵郎家侄孙,恭尹。”钤“元孝”朱文方印及引首“独漉堂”长方印。此诗不见于《独漉堂集》,为元孝佚诗。

陈澧(1810--1882)


字兰甫,一字兰浦,自号江南倦客。因少时读书于东厢书塾,晚年自题著作为《东塾读书记》,故学者尊称“东塾先生”。番禺(今广州)人。

  自幼学习举业,十七岁考取了县学生。之后几年颇为得意,先是得到学政翁心存的赏识,以廪贡生荐入粤秀书院肄业;读了三年便题了优贡,即是由学政与总督、巡抚联名向朝廷保举的本省优秀学生;次年(1832)又中了举人。之后入京会试,省城舆论看好,以为他此行大有中一甲而点翰林的希望。谁知道他一出了省境便交了霉运,十三年间考了五次,皆名落孙山。不得已参加六年一轮的举人“大挑”,以为可选得县令,不料又考了个二等,只能做教官。陈澧自谓:“以为不能治民,犹可以教士,天下治乱未有不由土习而起者。”但是到了1849年实援广东河源县学训导,到任便发觉“乱”的不是士而是民,“盗贼遍地”,仅两个月便请假回家。幸亏跑得快,不然就像河源县令一样,“为贼捉去矣”。是年咸丰帝继位,例开恩科,陈潭第六次应会试,仍旧落第。1856年陈澧获补选知县,但世道更乱了,太平军正兴,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开战,他只好放弃追求了二十年的“百里侯”,申请改授京官虚衔,得授国子监学录。自此以后,陈澧便不再挂念功名,而专心于学术,会通汉宋之学,著述甚丰,广涉经学、史学、音韵学、文字学、声律、音乐、地理学、数学、书法及诗词学等众多领域,成就卓越,成为晚清岭南学术最具影响的杰出人物,亦可谓因祸得福也。

  道光十四年(1834),陈澧便入读学海堂,成为学海堂第一届的专课肄业生。1840年补授为学海堂学长,其后一直任职。1867年,陈澧受聘担任菊坡精舍的山长,所以菊坡精舍受学海堂的影响最多。据陈澧《菊坡精舍记》云:“始议为书院时,以书院多课时文,此当别为课。澧既应聘,请如学海堂法,课以经史文笔。学海堂一岁四课,精舍一岁三十课,可以佐之,吾不自立法也;每课期诸生来听讲,澧既命题而讲之,遂讲读书之法,取顾亭林说,大书‘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二语揭于前轩,吾不自立说也。” 可知菊坡精舍在办学宗旨上是承传了学海堂的实学宗旨。而陈澧受了二十年的科举之害,最后转为推崇顾炎武,以为在经史中可以寻求得到微言大义,通经方能致用。故在菊坡精舍大力推行实学,主张摒弃当时以科举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认为精舍门人当以学问为重,不是为取超等;士人为学,须于经、史、子、集四科当中,拣选一科与其性情相近的专门来研究,这与学海堂专课肄业生专研一科的情况又相类似。所以无论是在教学宗旨还是教学内容上,菊坡精舍都是效法学海堂的。

  与学海堂不同的是,陈澧在菊坡精舍不但出古文经史题进行考课,还升堂讲学,每次听讲者达数十人,既有针对命题的内容,又连带及读书之法。因为菊坡精舍是院长制,不同于学海堂的学长制,这样,菊坡精舍就成了陈潭一人的专门讲学之所,陈澧便能够通过讲学,详细而系统地将自己读书方法、治学途径、经验教训等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影响更深。所以陈澧与应课生徒的师生关系要比学海堂的更为明晰密切,这些学生有一样的师承,学术既高,影响广泛,相互之间的联系又密切,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东塾学派”。这个学派的形成,表明广东在学术上已经是自成系统,独具特色,能与其他流派分庭抗礼,在全国学术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了。

  陈澧在菊坡精舍的十余年间,全身心地投入了精舍的讲学与考课的工作,并继续钻研学术,将集其大成之作《东塾读书记》加以整理陆续出版,但在他生前只刻成了九卷,还有大量的手稿未能刊刻,后多藏于中山大学;而其关于精舍教学的文章,如《与菊坡精舍门人论学》等,则在他身后由其子孙门人收集在《东塾集》、《东塾续集》中。陈澧在晚年因操劳过度,已是体弱多病,但仍坚持讲学,亲自阅改课卷,1897年由廖延相编刻的《菊坡精舍集》二十卷,便都是陈澧亲自选取的菊坡精舍的优秀课卷。全集共选文171篇,诗186首,作者有102人,均是菊坡精舍的优秀人才,菊坡精舍人材之众,由此不难想见。陈澧对菊坡精舍的贡献之巨,转而亦是对广东学术发展的贡献。

  1881年,两广总督张树声、广东巡抚裕宽以陈澧青年硕德,奏请褒奖,上谕给五品卿衔。1882年,陈澧病逝,终年七十三岁,《清史稿》为其立传,以宣其功。而其门人则报请官方,在菊坡精舍西偏辟祠以祭祀之,弟子梁鼎芬集资百万文,购买祭田,让后人永远纪念。

行书横幅 陈介祺 篆书七言联 释文:书味养心存赤气,墨华传古附青云

清代帝王


   大清王朝的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积极地接受、学习汉族文化,促进文化融合。这一基本国策,实在是中华民族的大幸,使得中华五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扬,这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代的帝王中,很多人都对书法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在清代十二个皇帝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书法最好,他们酷爱书法,其个人的喜爱与推崇对清代书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前的书法史上所未见。康、雍、乾时期,大量接触汉文化,康、雍、乾三帝身体力行,他们尊崇汉儒文明,学习汉人的典籍、艺术,将书法作为宸翰日课,而他们本人由于得到传统的训练,再加上饱览内府名帖名碑,书法造诣自然也都颇为深厚。这里撷取一部分,这些帝王圆熟流畅的笔墨,虽谈不上出类拔萃,但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雍容典雅的帝王之气。
   在这个历史时期,朝中也出现了许多非凡的书法人物,著称于世,如张照,刘墉,王文治,汪由敦,英和,还有乾隆十一子,十一阿哥永瑆等等。

康熙手迹 (图片转自乾隆网)

雍正 扇面(图片为中贸圣佳/2004-06-06第1207号拍卖作品)

乾隆 题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1。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时年六岁,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14岁的福临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行书论桐文 设色画笺 立轴 226×65cm 上海崇源2002秋艺术品拍卖会作品

行书唐人诗一首 立轴 来自《中国书法》杂志  2。康熙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世祖三子。1661一1722年在位,是历史山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八岁即位,年号康熙。亲政后,智捕鳌拜,永停圈地,出旗为民,发展生产,加强皇权,平定三藩,平噶尔丹,驱逐沙俄,巩固一统。精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设馆纂修《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
  清代内廷书法,从康熙开始走向兴盛。康熙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在位期间,重视文化建设,组织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大型图书。玄烨曾以擅长书法、专学董其昌的沈荃为师,受其影响,亦极其推崇董其昌的风格,将“海内真迹,搜访殆尽”。
  康熙本人的书法也完全出于董的路数,软美中涵有博雅的气度,但却失去了董书的神韵。他对自己的书法十分自负,经常作书颁赐大臣和外国使节,尝书写“清慎勤”三大字,摹刻石上,以拓片分赐内外诸臣,又曾为山东曲阜孔庙书“万世师表”四个大字,为江西庐山白鹿书院题写匾额,并以“学达性天”四字颁赐天下各地书院。
  康熙视董书为圭臬,社会以康熙定一尊,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视董书为楷模的辉煌时刻。

《行书七言绝句扇面》纸本 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五言诗轴纸本,纵200厘米、横59厘米 河北省博物馆藏。

  玄烨在书法上极力推崇董其昌,并致力于临摹学习,这件作品写的比较文雅,中规中矩,但个别字不甚理想,如“成”字笔划软弱。玄烨号称学董,其实并没有学到董书的真谛。但作为一位清帝,在日理万机中不忘翰墨,弘扬汉学,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称赞,况且字也写的不坏。诗轴后署“驻跸杭州”。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意。《周礼·夏官·隶仆》:“掌跸宫中之事”。因即以指帝王的车驾,比如驻跸。(转自中华博物网)

《行书柳条边望月周》纸本 行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唐诗轴》111.3×46.5厘米 行书 首都博物馆藏

《行书五绝诗轴》洒金笺 135.8×58.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资料来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此书以金笺的形式出现,使在本以豪迈劲健的字中又增添了几份华丽和雅致。书为临摹董其昌所书五绝诗,未署年月。 雍正皇帝,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圣祖四子,清代皇帝,1722一1735年在位。康熙未,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夺得帝位,即处死、监禁参与争位的诸兄弟,借故杀隆科多、年羹尧。削弱下五旗,严禁僚属朋党,大兴文字狱,设军机处,夺内阁与五大臣重权,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3。雍正皇帝施政时间只有短暂的13年,因此即位前的书法作品以及书法评论流传下来很少。雍正是一个善于思辨、善于改革的皇帝,曾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进行过重大变革。他种种变革思想和改革措施,表现为“不如资若求功名”,善于培养人才;继续发扬“条举名帖为辨”的治学态度。
  《书林纪事》有一段记载虽然未提到雍正书法如何,也未提到对书生书法评价,但间接表示了“见一书生颇精八法”的同时,他已然具备“八法”的素质和对书法品评的能力。他的书法在经历了漫长的临写摹仿的初学阶段,即位时已进入成熟阶段,书法总体表现畅朗娴熟、宽辍自然、文雅遒劲、谋略深邃、格调非凡、气势宏伟,有皇帝欲凌驾雄强的气派。从流传下来的墨迹看仍然受董香光影响颇深。

《行书七言绝句扇面》纸本 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王维五言律诗》纸本 草书 

雍正《行书夏日泛舟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行书五绝诗轴》 绫本 纵133.2厘米,横4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4。乾隆皇帝,即清高宗(1711一1799),爱新觉罗·弘历,世宗四子。清代皇帝,1735一1795年在位。继位后,先后讨平西北、西南,抗击廓尔喀入侵,拒绝英使马戛尔尼的无理要求,鼓励垦荒,颁布禁书令,迭兴文字狱,开四库全书馆,编纂《续三通》、《皇朝三通》等。晚年,自号十全老人,陶醉于文治武功,听任和砷专权,日益腐败。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大学士梁诗正等赞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乾隆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至今海内乾隆御碑甚多,其擅书之名流传普遍。
  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发现,书学起步仍是康熙时流行的宫廷书法,后在承学各家中选定赵孟頫丰圆肥润的书法。从存世的乾隆书迹看,他的字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缺少变化和韵味,并无明显的成就,这或许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评者称其“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其作品因其特殊性一直得到了收藏家的关注。

《行书五言律诗》纸本
2000北京中国千年传世书法珍品展(刊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1期)

《行书凤凰清听轴》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明说《行草诗轴》,绫本,纵182厘米、横47厘米,河北省博物馆藏。戴明说是善书者,在这件作品中可一目了然,通幅作品写的干练,沉稳中不乏机警,虚实关系掌握的很好,不愧为书画高手。生卒年代不详,字道默,号岩荦,晚号定圃。直隶沧州(今河北沧州)人。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入清顺治十三年(一六五六)擢户部尚书,十七年(一六六○)去官。工书善画,所画墨竹得吴镇法,尤精山水。清世宗曾赐予银质巨章“米芾、画禅(董其昌),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御赐”。王铎评其书为博大奇奥,不让古人。
附加:戴本孝丁启相唐诗五律轴(点击放大)

端方《行书八言联》 水墨纸本 196×39.5cm×2 光绪壬寅(1902年)作笪重光(1623-1692)

自作绝句(点击放大)
(可嘉提供)

    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江上外史、郁冈扫雪道人等,江苏丹徒句容东荆(今江苏句容白兔镇)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由刑部郎擢监察御史,为官敢直言,因弹劾权臣明珠而弃官归里。工书画,精鉴赏,清吴修《昭代尺牍小传》:“书出入苏、米,其纵逸之致,王梦楼最所称服。”。他的行书,对王文治早期书风有一定影响,但墨迹传世甚少,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被称为清初四大家,又称帖学“四大家”,书法史称乾隆以前为“帖学期”,其后为“碑学期”。康熙好董其昌书法,而乾隆好赵孟頫,上行下效,帖学之风炽热矣。形成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何焯“四大家”。笪重光亦能诗,诗风清刚隽秀。画山水兰竹,传世作品有《秋雨孤舟图》及《行书七律诗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著有《书筏》、《画筌》等研究书画艺术理论的专著。《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二有传。康熙帝下江南时伴随。

七言绝句(点击放大)
纵122.5厘米 横55.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拟白居易诗轴(点击放大)纸本,行书,纵94.5cm,横4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可嘉提供

  释文:  人喜生男好,生男結姻苦不早。人知養女愛,養女嫁年索穿戴。富室繁華若自然,貧家莫怪多愁態。一重歡集一重悲,今生未了前生貸。掉脫鄉閭省牽累,免呼兒婦添門婿。顛鬢芟除著處安,東邊持缽西邊 ,又防老大失依栖。衰疾誰為供廩餼,波波碌碌構庵居。出世還如出世未,嗟哉人生七尺身。生營子孫死瑩隧,但聽精英不肯來。不怕未而使聰慧,我為君謀長久計。希夷且向空中寄,本無壁落任遊行。漫說僊班分果位,只待虛空粉碎時,與爾虛空同一氣。丙寅孟夏,始青道人書於鷃笑齋。

清笪重光 行书自作绝句


行书五律 纸本,行草书,纵242.8cm,横52.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可嘉提供  释文:  比来佳自胜,别去念何如。江上一分手,山中两得书。情随篱景老,秋与故人踈。燕许无先后,垂名及盛初。答长安友人作书为冉渠老公祖年台笑政。欝岗治弟笪重光。
 


行书七言诗 立轴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 昆仑堂美术馆藏
(转自《书法》2006年第2期)点击右键分页下载全本 [1][2][3][4][5][6][7][8][9][10]

邓石如(1743-1805)


隶书《六朝镜铭轴》

敬之诗函 转自中华博物网

释文:
  翘首高雯净,披襟遂胜游。云山三楚阔,风月五湖秋。鹦鹉洲边棹,梅花水上鸥。何人控黄鹤,白占此江楼。
  壬子秋日登黄鹤楼作,呈敬之先生正之
  石如邓琰
行书轴 纵101.5厘米、横57.5厘米。

 

 

 《游五园诗》轴,行书,纸本,纵159cm,横4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放大)
 释文:
  随意出南郭,名园方始游。涛光泼槛入,帆影逐云流。绿幔洲前楼,班联水上鸥。一尊逢胜日,长啸大江楼。游五园作。完白翁。 邓石如
篆书白氏草堂记六屏

段玉裁《论书一则》 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县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音训诂学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乡试,入都会试,屡不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后又为四川富顺、南溪和巫山知县。经10年,称疾告归乡里。58岁时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

  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所著有《六书音韵表》、《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汲古阁说文订》、《 说文解字注 》及《经韵楼集》等书。 段玉裁注《 说文 》的成就极大。他不仅贯串全书,详加注释,把《说文》在考订文字、声音、训诂三方面的真实价值阐发无遗,而且创通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对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尽管书中不免有偏执武断之处,可是其中精粹之处终不可没。  书迹很少,《论书一则》是其书作中精品,结体严谨端妙,体势舒展自然,也属文人雅作。

行书诗轴 纸本221*95厘米(点击放大)
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释文:苍茫树影闭柴关,影退邻家车马闲。
青闱龙翎封北阙,白云王气满西山。
寒催铠甲征兵合,天入楼船载月还。
子细桐江分铁锁,湾门深处可谁攀。
法若真

   法若真(1613—1696) 古代有很多诗人学者,博通经史、寄情风骚,一生并不以书法名世,然而其艺术气质、个性才情、审美理想都能一一从其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还有不少在书法史上留下了名篇佳作,为后人所称道,如李白的《上阳台》、杜牧的《张好好诗》。清初法若真也是这样一位诗人书家。
    法若真(1613—1696),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山东胶州人,字汉儒,号黄石,亦号黄山。他虽少有诗名,学富五车,但生不逢时,33岁才中进士,66岁才举博学鸿问科,官做到安徽布政使。历来论者谈及法若真书法,皆认为此人才气横溢、不受拘束,书法“惟其意所欲为”。这固然揭示了他个性鲜明的一面.然而我们仔细研究他的书迹七律诗轴,便不能不承认法若真的书法渊源有自,功力深湛,绝非向壁虚造,信笔挥洒。
    法若真的行书出自颜鲁公,苍茫浑朴,大气磅礴,神采飞动,大处落墨,不拘细行。这篇作品看似信手拈来,不计工拙,然而细观其用笔,逆藏提衄,虚实纵敛均历历可寻,错落有致,落笔收笔,无不极意藏锋,可谓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试看第一行,14字中只有“树”字中间短竖,以及“退”字的走之点可勉强算是顺锋起笔,其它笔画均经过不同形式的藏锋处理,但又做得十分自然得体,毫无斧凿痕迹。此作用笔风格粗犷,大处落墨,提按顿挫做得不露痕迹,使人粗看觉得似乎颓颖所书,然而细观其牵丝引带之处,发现并非如此,像“车马”、 “封北”、 “船戴月”、 “深处”、 “谁攀”等字之间的牵丝引带,细如髭发,玲珑精致,足以说明作者用笔并非能粗不能细,读者感觉粗豪大气,乃是作者有意为之。鲜于枢云: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书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是中国书法尤其是文人书的传统,法若真的书法大处落墨,正是为了突出作品的精神气质。作者在某些细部的处理上,简洁到超乎常规的程度,如“家”字下部的四笔撇捺,被简化为两个小点,“戴”字下部的“异”字被简化为一短横。然而这些细节的省略简化,并不影响作者艺术语言的表达,通观全篇,磅礴之气流贯其间,而又自然含蓄,内蕴无穷。
    此作结体采取颜体的内敛体式,边实中虚,开张大气。如首行“闭”字,左边用弧形竖,聚力内敛,右边则以有力的横折竖钩一塌直下,至钩处则极意发宕,力惟内聚而不外泄,借势写出“才”字,全字力重千钧,张力极强。这种以颜体内敛体式写行书的路子对后世颇有启发,比如现代书家舒同就或许受过其影响。
    字距紧结,行气连贯,也是此作的一大特点,法若真书法讲究神采气势,必须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故采取这种紧结式的字间距离是比较合适的,作者的感情宣泄汹涌急迫,不如此则不足达其意。比如首行“邻家车马闲”五字一气呵成,气脉畅贯,倍觉痛快。由于字距较密,行气走向荦荦分明,牵引着观赏者的目光乃至情绪也不知不觉地随着流动。然而纵观全篇,却又有变化,而非板滞划一。其中有斜行,第二至第四行尾部向右倾斜,而最终以落款点缀,起到平衡补正的作用;有断续,如第三行至“铠甲”断开,以下重新接续;有跳跃,如“楼”和以下各字等,不一而足。
    法若真以擘窠大字见长。清李集《鹤征录》载:“若真以巨幅大书司马温公禅偈见贻,笔势飞动。”根据法若真的艺术风格和书法特点,是比较适合写大字的。可惜其巨幅书作遗迹今已不存,然而从他留下的小幅作品中,亦可窥见其风格之一斑。

大处落墨 苍茫浑朴
          ——法若真书法作品赏析

法若真-行书五律诗轴 (可嘉提供)

法若真行书轴 264.0x59.5cm 墨迹绢本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转自弗利尔美术馆网站

法若真《临王献之行书扇》

法式善(1752—1813)


题《江乡送别图》 资料来自中华博物网

释文:
  客里经重九,萧然备寂寥。长亭一(飄)(瓢)酒,乡思几今朝?满棹别离客,夕阳长短桥。兴阑莫惆怅,新月涌归潮。
  久客江皋,性致索然。适雨村卞君为擎葊学兄写《江乡送别图》,题者甚多,偶成一律,录尘吟政。
  弟式善羾稿

 

共25页

法式善行书录近作十开 资料来自翰宝堂书画网站

樊增祥(1846-1931) 湖北恩施人。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光绪三年进士,晚清著名诗人。天性聪颖,美姿容,工为文章,擅书法。初署渭南知县,后累官陕西、江宁布政,护理两江总督。师事张之洞、李慈铭。工诗,好为艳体,以前后《彩云曲》用赛金花事最负盛名。又擅词及駢文。辛亥革命后寓居北京。文酒过从,与周树模、左绍佐称“楚中三老。”曾任参政元参政,又兼清史馆事。死后,遗诗多至三万余首,其判牍亦佳,文墨吏奉为圭臬。著有《樊山全集》,传于世。

樊增祥自作七绝(可嘉扫描于《中国美术全集》)

樊增祥行书四条屏


樊增祥行书立轴 130×32cm
图片来自浙江佳宝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秋季中国书画艺术品拍卖会

释文:数编邮日未斜马蹄轻浅不惊沙诗情软草爱眠犊画景平林数点鸦客里衣从闇淡酒馀气貌转鲜华村翁新秋色篱角牵牛一络花 渑池道中一首 鲽翁樊山樊增祥

樊增祥行书立轴 129×29cm

方以智《草书扇面》(点击放大)35.0X63.5厘米 台北博物院藏

方亨咸《行草尺牍》生卒年不详。小字姐哥,字吉偶,号邵村,号龙瞑、心童道士,安徽桐城人。拱乾子。顺治四年(一六四七)进士,官御史。能文,善书,精于小楷。山水仿黄公望,博大沈雄,力追古雅,与程正揆、顾大申时称鼎足。花鸟意态如生,曾绘百尺梧桐卷,雀雏入神品。平生足迹几遍天下,故其所见无非粉本,不规规于古人,所以更胜于古人。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为刘年伯作山水轴。其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作深林垂绘图,现在日本。《国[清]朝画识、图绘宝鉴续纂、古夫于亭录、百尺梧桐阁集、昭代尺牍小传、清朝书画家笔录、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古代书画过目汇考附目》。传世作品有顺治十五年(1658)为刘年伯作山水轴。康熙十七年(1678)作《深林垂纶图》,现收藏于日本;康熙五年(1666)作《山水花鸟》册页、《江右纪游图册》共10帧,现藏故宫博物院;八年作《梅花双雀图》轴图录于《神州大观》;十三年作《松石图》图录于《中国名画集》;康熙十五年(1676)作《五苗图》轴藏上海博物馆。著有《邵村诗集》《塞外乐府》《楚粤使稿》等。

冯金伯《行书题跋》  一作金柏,字冶堂,一作冶亭,号南岑,一作墨香,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贡生,官句容训导。乾隆四十年(1775)主蒲阳书院。工诗古文词,精鉴赏,好书画。少即喜与同郡诸画人往还,讨论六法,遂精画理。作山水笔意潇洒,尤其董其昌墨趣。书学米芾。著国(清)朝画识(书成于1792)、墨香居画识及诗钞。 顾炎武(1613-1682)
  中国明末清初学者和地理学家。初名绎,清初更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平生学风严谨,学识渊博,著作甚多;在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经学、音韵学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他注重经世致用,凡社会风俗,民生利弊,必亲历体察;于地理考证,不完全依赖文字记载,而重视实地调查,经历南直隶(今江苏)、浙江、北直隶(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省,纠正前人不少错误。

行书王維诗立轴 南京艺兰斋藏   释文: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节录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作品介绍:这一天是1682年的小除夕,顾炎武已在山西曲沃住了一年。北游25年,他还是第一次在一个地方“淹留”超过三个月。70岁的他,一年患了几次呕吐和风寒。快要走不动了,他想。今天是小除夕,顾炎武兴致很高。他写道:夜晚登上山岗,看见远处灯火明灭,听见狗像豹子一样的叫声。他独坐着,童仆也静默一边,坐对清泉流水,想起那时携手赋诗的情景。在感伤的句子中行文戛然而止。过了十天,正月初八,顾炎武骑马时失足坠地,翌日猝死。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又号蒋山佣,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学术大师,曾参加复社,与归庄并称为“归奇顾怪”。顾炎武提出让民获利,藏富于民,以达到小康,进入大富的富国之策。在著名的《子胥鞭平王之尸辩》中,顾炎武认为伍子胥只是鞭墓。一字之差,使后代蔑视人伦,仇对枯骨。 顾炎武是个传奇人物,章太炎说他曾掘得李自成所藏窖金,《清史稿》称其雁北垦田畜牧累之千金,因无确证,成了几百年的谜。让人好笑的是,顾炎武五十九岁在山西静乐买妾,不一两年弄得众疾交侵,因傅山在太原诊脉后说他尚可得子,劝令置妾。顾炎武为此还责怪傅山。 昆山人最自豪的,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发源昆山,二是写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是昆山人。昆山最宽的马路是亭林路,最美的公园是亭林公园。

顾炎武 行书手札

顾炎武 行书手札

归 庄1613-1673)一名祚明,字玄恭,号恒轩、鏊钜山人等,昆山县人,流寓常熟。系归有光曾孙,归昌世之子。十四岁时补诸生,博涉群书,善书,工画墨竹,嗜酒,放浪不覊。与顾炎武齐名,时称“归奇顾怪”。终年六十岁。
 《昆山新志》称他工诸体书,壮年所作行草直追两晋。此幅草书写得流畅、静穆,颇有晋人风韵。

草书七绝诗轴》(点击放大)
原高140.1、宽64.5厘米。
释文:遗祠犹枕墨池头,江左还推第一流。救世名言忧国志,翻因一艺掩千秋。

>

归庄 行楷七绝题画小品 纸本 19.5 X 26.5CM

归庄 《草书扇面》

高凤翰(1683-1748)


《行书七绝》纸本 行书 138.5x47.9cm
上海博物馆藏(点击放大)

字西园,号南村,自称南阜山人,山东胶州人。雍正十一年官泰州巡盐分司。去职后流寓扬州。工于山水,花卉,山水师法宋人,近赵令穰、郭熙一路,中年以后,到了江南,与扬州画派画家如金农、郑燮、高翔、李方膺、边寿民等相往还,画风相互影响,多作花卉树石,笔法奔放,纵逸不拘成法。亦能画人物,造型准确,神态潇洒秀逸。晚年则趋于奔放纵逸。乾隆二年丁巳右臂病发,坚持用左臂,自号后尚左先、丁巳残人,艰苦力学,书、画为之一变,生拗苍劲,更富奇趣,为时所称。传世画迹有南京博物院藏《层雪炉香图》轴、中央美术学院藏《秋山读书图》轴等。

 工书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鉴赏,曾收藏秦汉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万余方,各制有谱录,又收藏砚石至千百方,并制有铭词,手书后大半自行刻凿,著有《砚史》等行世。 亦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南阜山人全集》等著作传于世                                               
 

行草手札    《七律诗轴》纸本 草书  92x43.6cm   南京博物院藏
(点击放大)










 

 
 
  

 





  






    手札

题画诗卷局部 24.1cmx254.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高凤翰 草书咏荷诗轴 31cmx23cm 龚贤(1619—1689) 字半千、半亩、清凉山人等,祖籍江苏昆山,流寓金陵(南京),为清初著名山水画家,“金陵八家之首。他隐居在清凉山半亩园“栽花种竹,足不履市井”,每天早晨,他看见树叶上的露珠,湿润的树林和中午的树林不同。江南烟雨,六朝的气息,梦幻一样美丽的山峦,长江沿岸的浅滩疏林、孤帆远影,都成了他追求的美好的象征。龚贤的山水画,特淡远苍秀,如不食烟火人长啸千仞之冈,濯足于万里之流;山林氤氲,草林华滋,气韵生动。  
书法为画名所掩,作品多兴致所至,用笔变化丰富,气势夺人。
《行书立轴》 

龚贤题《山水册》

行书渔歌子词卷 扫描自中国书法杂志 浏览彩图版

龚贤-行书扇面

桂馥 穀人书札
释文:
  思念之至,何无一信见寄?晤许太史,得知纵饮如前,只此一事,便足了一生。仆今年运蹇,多不称意,官况之冷,不待言矣。金石、词章,一切放下,惟锐志作小学工夫。但苦无借书之处,更无可谈之人,日日与门斗打哑禅或参老婆禅耳,苦哉苦哉!闻南雷先生病后孱弱,念甚念甚!
  穀人先生知己
  馥顿

龚自珍致吴六老爷书札。 转自中华博物网

释文:
  弟行有日矣,不复能商榷文字,而自客夏到今,所过眼之拓本已上硬黄者,愿全数覆目一通。求于日内裒聚在一处,弟诣尊囗(斋)作一番囗读。胸中尚有所贡疑,此番谭(谈)罢,则不知何年重相见矣。乐游原倡和诗一本、虎邱古鼎考一本、文断甲选一本,求检出付还。此候
  道安 巩祚顿首
  吴六老爷
  始之不能终之,皆恃有学、才、识三长之仁兄,弟甚负荷丈。又陈。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易简,字(王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外公段玉裁。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其为文纵横,自成一家,诗风瑰丽奇肆,辑有《龚自珍全集》。富于收藏,藏品超乎常人想象,涉及古书、铜彝、印鉴、碑拓、字画等等。
  据传其早年就因为书法不好,直至38岁第六次参加会试才考上第95名的进士,参加殿试,结果还被考官以“楷书不中程式”为由,断了他的青云之路。从流传下来的龚氏墨迹来看,确实不是那种殿试用的馆阁之体,也很难看出有深厚的书法功底,这些应该是其学养与传统格格不入的体现,不论其作品成功与否,这些正契合其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思想境界。

郭尚先-楷书六条屏

黄慎五律草书轴

黄慎 草书诗轴 纸本 纵141.2厘米 横79.3厘米黄慎
附:草书桃花源记

黄易临歧阳石鼓文之二 可嘉扫描

黄易致李二大老爷书札释文:
  接读来札,感铭肺腑。马褂敬遵谕京囗廿五千文,并望速赐下为祷,以便稍壮行色。即请  文安 秋厂顿
  李二大老爷

黄易晋斋书札 转自中华博物网

释文:
  去冬托桐乡朱毓山先生由淮城带银五十金赴杭,交至尊处部署赴东,谁知过淮时未经带去,弟闻信复差役取钱交明,朱公自己早到。此时一水可通,吾兄定必即来。不特庚拓武梁本弟已得秘诸箧笥,武宅山近日又出有字一版、无字者多版。晋太公庙碑下腹已有,至快至快!吾兄来山,正可清赏也。兹小信之便,特令趋叩,如可同来更妙。至囗九兄有信件,亦可带来。忙中顺候
近祉。馀面悉不一。
  晋斋九兄大人
  愚弟黄易顿首 黄易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树谷子,监生,官济宁同知。尝有声幕府,以诗筒画笔,与簿书迭进,不废风雅。工书,娴熟隶法。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似《武梁祠题字》。精于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广搜碑刻,绘有《访碑图》,并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故隶法中参以钟鼎,愈见古雅。抚印为丁敬高弟,有出蓝之誉,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山水法董、巨,冷逸幽隽,以澹墨简笔写取神韵,而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宗恽寿平。官济宁时,一花片叶皆能于质库易钱。间作墨梅亦饶逸致。                                                         何绍基(1799-1873)

《隶书七言联》 何绍基曾曰:“如写字用中锋然,一笔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这事切要握笔时提得起丹田工,高著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当真圆,大难,大难!”,由此可见其对中锋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人书法家兼诗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一作猿臂翁,因其执笔县肘,若开劲弩,故取李广猿臂弯弓之义。官至文渊校理,武英殿篆修、学政等职。曾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寓长高码头东洲草堂。

    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初习颜,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史年作品传世较多。尤以篆隶法写兰蕙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何氏博学多才,尤工于诗。有《东洲草堂集》。何氏晚年寓沪,卒于吴县,归葬长沙南郊石人冲。

    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 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何是一位大书法家,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在晚清宋诗派中他是一位健将,擅于描绘山川。如其七律《元象》中有“石根水怒水根石,天外山惊山外天”一联,上句比喻人世风波之复杂、险恶,下句又展示人类进步之不可限量,耐人咀嚼。

    何绍基为官,因言事降调,于是远离官场,周游各地,以书法著作自娱,晚年倦游,在长沙生活,与黄道让、王先谦、王闿运等人相唱和,成为长沙诗坛雅韵之一章。                
 

何绍基《篆书论书轴》                         还有很多欲知进:何绍基 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 崇明人,为官后迁居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

   何焯少时钝拙,14岁后方发奋攻读,学问大进。焯于考据学颇有造诣,年轻时先后拜吴县邵弥、安溪李光地为师,又与太原阎若璩为友,寓居阎家,与阎通宵切磋议论。焯治学严谨,藏书数万卷,凡四部九流,直到杂说小学,无不一一探索考证,辨明真伪,疏清源流,各作题识。对书坊出版书籍的错误、缺漏,字体的正写、俗写,也逐一分辨订正。焯校定两《汉书》、《三国志》,凡议论人物,必究其家世,明其表里;议论事情,必晓其始末,尽其变化;指点时政,必根据国势民俗,析其利弊。焯25岁时以拔贡生进京城,被尚书徐乾学、祭酒翁叔元收为门生。焯秉性耿直,遇事直言辩正,因而常遭妒忌和中伤,徐乾学也对他渐生恶感。焯便上书徐,更求削去门生名义。从此,六次应考被排挤。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南巡,访觅逸贤,经宰相李光生推荐,通过考试,被安排在南书房供职,赐为举人。次年,参加礼部考试,末取,赐为进士,又选为庶吉士。后于亲王府当侍读,兼任武英殿纂修。不久,受人诬陷被囚,家藏书籍被抄。朝廷派人未见任何犯上之语,相反却发现了焯退还吴县知县赠送金钱的信稿,终于发还书籍,仅免其官职,仍在武英殿工作,并表彰他清正廉洁。焯身陷囹圄时,身带着镣铐,仍在朗读《易经》。

   何焯于62岁时去世。死后雍正皇帝下诏,复其原官。破例赠予侍读学士,并赏赐金钱,给予立传,回乡治丧,令地方从优抚恤后代。何焯一生轻资财,重情义,他将财产让给弟兄,并经常接济贫困的亲戚朋友,对有才学而家境贫穷的学生则供其食宿,有记载的即达400人。生平著有《诗古文集》、《语古斋识小录》、《道古录》、《义门读书记》、《义门先生文集十二卷》、《义门题跋一卷》等。

   何焯博览群籍,长於考订。校勘古碑版最精。喜临摹晋、唐法帖,所作真、行书,并入能品。时人以为可与晋唐书法家媲美,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曾受命为康熙皇帝写《四书集注》,刻成木版藏于宫内。宫内书籍则大多由焯校勘。雍正皇帝接位前曾嘱焯写《困学记闻》的注解

何焯诗轴

何焯五律诗轴
弘仁 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僧人。俗姓钱,名韬,字六奇。明亡后出家,法名弘仁,字无智,别名渐江,自号梅花老衲。安徽歙县人。工诗文、书法,其诗多家国身世之感,民族感情强烈。擅山水,取法宋元诸家,尤喜倪瓒,用功最多。作品多画黄山,构图简洁,山石方折近几何体,奇峰壁立,奇松倒挂,笔墨秀逸凝重,意境宏阔淡远,气势峻伟。亦善画梅,得梅花疏枝淡蕊、冷艳寒香之韵致。渐江的绘画在当时及后世皆享誉极高,后人将其与石谿、朱耷、石涛合称清初四僧。有《黄山图》册、《松梅图》、《陶庵图》、《黄山树石图》、《江山无尽图》等传世。(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

 弘仁--山水梅花册题跋
纸本,安徽省博物馆藏。22cmx14cm。 
弘仁--行书扇面风雹雨作

洪亮吉警句轴

胡钁 行书七律轴 纸本 143.5X38.3cm 西泠印社藏

胡林翼《行书八言联》

黄自元(1837-1916)


  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代楷书家。1867年(同治六年)举人,1868年(同治七年)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187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873年任江南乡试副考官,光绪间,迁河南道监察御史,宁夏府知府。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随军参赞,兵败后回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德书院。湖南新政时期,支持巡抚陈宝箴兴办近代工矿业,联合王先谦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湘省第一家商办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誉为“字圣”。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摹柳体、欧体。楷字结构严谨、字形端庄、笔势舒展、参差有致,然失之板滞,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见赏,但博采众家之长,也卓然自成一家。晚年所仿《玄秘塔》、《醴泉铭》、《正气歌》等,经周墨香木刻拓印发售,作为当时蒙学习字教材,所刻碑版,行世者颇多,流传颇广。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后经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尚有《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楷书八言联》 洒金纸本 169×31.5cm×2释文:祜马兰陔厘延萱阁,辉增玉树宠锡金泥。

共25页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共32页  《黄自元临九成宫》

《行书横幅 》
附:楷书杨君墓志铭

金农(1687-1763)


《司马光佚事漆书轴》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久居扬州,扬州八怪之一。

  原名司农,字寿田;39岁后,更名为农,更字寿门,一生所署之斋馆别号众多,有冬心先生、江湖听雨翁、金牛湖诗老、老丁、古泉居士、竹泉、曲江外史、稽留山民、莲身居士、龙棱仙客、耻春亭长、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上“苏伐罗”即汉文“金”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就是金吉金)、金廿六郎、如来最小弟、惜花人、昔耶居士、枯梅庵主、心出家庵粥饭僧、仙坛扫花人、松长者、百二砚田富翁、三朝老民(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等。早年读书于何焯家,并与丁敬相交。他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他收藏的金石文字多至千卷,性好游历,“足迹半天下”。乾隆元年(1735年)荐举博学鸿词落选,入京未试而返。后以卖画长期居住扬州的三祝庵、西方寺等地,至衰老穷困而死,终身布衣,生活清苦。

  金农初不以工书为念,然书法造诣却在“扬州八怪”中成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别是他的行书和隶书均有着高妙而独到的审美价值。他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朴素简洁风格,但是到了五十岁既负盛名之后,有意“骇俗”,他独创一种“渴笔八分”,融汉隶和魏楷于一体,这种被人称之为“漆书”的新书体,笔划方正,棱角分明,横划粗重而竖划纤细,墨色乌黑光亮,犹如漆成,这是其大胆创新、自辟蹊径的标志;金农的行书从其早期开始就不入常格,而以碑法与自家的“漆书”法写成的行草书,用笔率真,随心所欲,点画浪藉而又笔墨醇厚,粗头烂服之间,透出苍逸稚拙之趣,令人叹服;其“写经雕版”式的楷书,似乎与民间书法一脉相通,没有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却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茂,其书法的启迪意义非常深远。  他五十岁才开始学画,由于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的书法根底,终成一大家。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初画竹,继画马,画佛像,画梅更能独创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 很多的作品进入:金农

《节临华山庙碑》姜宸英(1628-1699)


  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授编修,年已七十,两年后即卒。初以布衣荐修明史,与朱彝尊、严绳孙称“三布衣”。工书善画。山水笔墨遒劲,气味幽雅。书宗米、董,飘逸俊秀,晚年始宗法晋人,70岁后作小楷颇精,名重一时,以小楷为第一。惟其书拘谨少变化。包世臣称其行书能品上。精鉴赏,家藏兰亭石刻,拓本称《姜氏兰亭》。与笪重光、汪士鋐、何焯并称“康熙四家”,为清初帖学书法的代表人物。 著有《西溟全集》、《湛园题跋》。

小楷洛神赋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纸本,纵24.7cm,横28.8cm。(放大欣赏)

  此册小楷书录汉曹植《洛神赋》,末款“姜宸英书”。钤“姜宸英印”、“西溟”印,引首钤“畦风阁”印。册后附清末黄易题跋一段。据跋称,此册为清末李鸿裔所藏,并见示于黄易,因题于后。

  此册无具体书写时间,但从书风推测,当为姜氏晚年所书。姜宸英作为清初康熙时四大书家之一,晚年尤长于小楷,此册书法风格秀劲,取法于唐代虞、褚、欧诸家,兼融汉魏之意,正如黄易所评“询为楷法正宗,不可多得也。”

姜宸英草书摘句轴(放大欣赏)

姜宸英书元遗山绝句轴(放大欣赏)

姜宸英行书诗轴(放大欣赏)

姜宸英小楷书镜心

姜宸英行书立轴

姜宸英玉润帖立轴 

释文: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馀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头以溃,尚不足忧。痼病少有差者,忧之焦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民为家长,不能克己、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试、以至于此。民唯归诚,待罪而此非复常言辞,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上负首先,下愧先生。夫复何言。
 

刘墉(1719-1805)


草书元人绝句
点击浏览大图

   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刘墉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政治家,还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

   评论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有名于时,“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刘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

  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鉴别真伪代笔,除要辨别整体风格外,可注意图章,如署名“石庵”二字并钤长方“石庵”压脚印或盖有“飞腾绮丽”印者,皆为其姬妾代笔。     更多书法作品进入:刘墉

《题东井澄池砚》诗笺 转自中华博物网

刘墉 小楷《入法界体性经》(局部点击浏览大图)  

刘鹗《致勤伯书札》资料来自中华博物网释文:
  勤伯仁兄大人阁下:两次失迎,歉甚歉甚。弟拟十五日暂回上海一行,其详细情形,晤子襄兄便知,盖连日皆晤面也。恭邸此时又赏假十二天,假满且未必不续假,闻病势甚重云。军务处业已公文堆积如山,亦非一、半日所能清,故弟抽空一行,不过月馀即回耳,恕不走辞。敬请
  文安
  尊大人前均此请安。
  愚弟刘鹗顿首   刘鹗    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别署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辑有《铁云藏龟》、《铁云藏匋》(附封泥)、《铁云藏印》等书。其中《铁云藏龟》出版于1903年,是为殷墟文字的第一部著录。   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梁同书 (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石翁,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其父是大学士梁诗正。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   

    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其论书曾说:“笔要软,软则遒;笔要长,长则灵,笔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又说:“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有势。”行书《董其昌语》系羊毫软笔书写,典雅洒脱,动人和谐,不激不励,颇具书卷气。”
  梁同书《文摘轴》

梁同书《六言诗 》

梁同书《行书轴

梁同书《行草诗轴》

梁同书《论兰亭轴 》

梁同书《行书七言联 》 李 鱓--行书五松歌立轴

梁 巘--楷书横幅 纵27.5厘米、横238厘米

临李邕大照禅师碑卷(点击浏览大图)

梁 巘《行书东坡语》 纵202厘米、横88厘米 西泠印社藏 林则徐(1785-1850)


《行书七言联》

行书中堂 七言联[1][2][3][4][5][6][7] 八言联[1][2]

  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人,十六年中进士。二十五年(1820)起,先后外任湖道、盐运使,御史、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道光十七年(1837),林则徐出任湖广总督。湖广总督任内力主禁烟,抵制英军。虎门销烟,更使他名震天下。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等。所遗奏稿、公牍、日记、书札等辑为《林则徐集》。

  他不仅是个卓识远见的政治风云人物,也是一位书法家。其书法功底很深,加之清劲秀博之风,使其书法绝无矫揉造作,柔中含刚,宽博疏朗,一如人品。书法的主要成就是行草,而又以《集王圣教序》为基本路数,属于传统派系。其楷书,从欧、颜入手,但又不拘泥于某家框架,自成一格。在林氏传世的众多尺牍对联墨迹中,笔墨轻重随意,或错落有致,或倚侧生姿。在对亲朋好友吐露胸怀时,更无疑虑矜持,笔随情发,一泻自然。有时家书语句,更现朴讷真情,读令人肃然起敬。  “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名震四海,远近求书者接踵而至,戌伊犂后,始得肆意于书法,“求题咏者虽踵接,不暇应也”,“远近争宝之”,“伊犁为塞外大都会,不数月缣楮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海中矣。”(《国朝书人辑录》卷八)一时传为佳话。

楷书手札 广西桂林图书馆藏释文:受业林则徐敬请老夫子大人钧安,前月连肃两函,谅俱早登崇鉴。比闻按试新安,彼处为经学渊源,想必有通经复古之儒,特邀赏拔。不仅於文词得华士也。则徐出赴表浦,督催空运灌塘,已于第一塘放船一千余只,现又接灌第二塘。蒙囗囗庇均尚平顺,今我回空渡黄比往年稍早,若渡船果能接续而至,则小春月内或可全完矣。则徐又届请觐之期。前月具摺奏陈,已蒙恩准交卸,署篆囗当北行。云汀前辈九月中旬可以到家,待一月后来江,大约冬至前可回白下耳。囗涂案,经则徐严行批扎之后,司、道俱有复文,但尚未知如何审结耳。兹摺差回来将前次命带京信送到,取有回书特为寄呈,伏祈钧察,肃修手启,未及庄备,统惟鉴恕,则徐肃启小春二日。外京信一件。

《临米芾箧中帖》 行书 云南博物馆藏

行书论书轴

林则徐警语轴

《行书横批》

林则徐《行书上皇山采石》轴 纸本 169X59.5cm 西泠印社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