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幽浮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20:57
中國幽浮史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轉到: 導航, 搜尋

中國史書中很早就記載有疑似不明飛行物體或不明天象事件。


目錄

[隱藏]
  • 1 夏朝
  • 2 商朝
  • 3 漢朝
  • 4 晉朝
  • 5 南北朝
  • 6 隋朝
  • 7 唐朝
  • 8 五代十國
  • 9 宋朝
  • 10 元朝
  • 11 明朝
  • 12 清朝
  • 13 注釋
  • 14 參見
  • 15 參考書目

[編輯] 夏朝

夏朝時(前1914年)有「帝厪八年,十日並出」[1]

竹書紀年》載「八年,天有妖孽,十日並出」。

[編輯] 商朝

拾遺記·卷二》:「成王即政三年(前1114年),有泥離之國來朝,其人稱自發其國,長從雲裡而行,雷霆之聲在下,或入潛穴,又聞波濤之聲在上,視日月以知方國所向,計寒暑以之年月。」

商帝辛四十八年「二日並出。」[2]

周武王滅亡商朝之前二年(前1110年),在黃河邊,「有火自上覆於下,至於王屋,流為鳥,其色赤,其聲魄。」(《史記·周本紀》)

[編輯] 漢朝

資治通鑑·卷十七》西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古今圖書集成·庶徵典·卷十九》載:「四月戊申,有如日夜出。」

漢昭帝元平元年,「有流星大如月,眾星皆隨西行。」(《漢書·昭帝本紀》)

西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九月戊子,有流星出文昌,色白,光燭地,長可四丈,大一圍,動搖如龍蛇形,有頃,長可五六丈,大四圍,所詘折委曲,貫紫宮西,在斗西北子亥間,後詘如環,北方不合,留一合所。」

《漢書·天文志》:「十五年(72年)十一月乙丑,太白入月中」

漢光武帝建武十年三月,「流星如月,從太微出,入北斗魁第六星,色白,旁有小星射者十餘枚,滅則有聲如雷,食頃止。」(《後漢書》)

《古今圖書集成·廿五卷·月異部》「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正月辛巳,月蝕,非其月」

《後漢書·五行志》「後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年),日數出東方,正赤如血無光,高二丈余,乃有景(影),且入西方,去地二丈亦如之」。

[編輯] 晉朝

《晉書·惠帝本紀》:「西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自正月至於是月,五星互經天,縱橫無常」

晉愍帝建興二年(314年)正月辛未,「辰時,日隕於地。又有三日,相承出於西方而東行。(《晉書·愍帝紀》)

《晉書·愍帝本紀》:「西晉愍帝建興五年(317年)正月庚子,三日並照,虹蜆彌天,日有重暈,左右兩珥。」《晉書·天文志》:「三四五六日俱出並爭,天下兵作亦如其數。」《古今圖書集成·卷二十一》也記有:「五年正月庚子,三日並出。」

東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十一月乙卯,日夜出高三丈。(《資治通鑑》)

《古今圖書集成·卷廿五》「晉穆帝昇平元年(357年)六月,秦地見三日並出」

[編輯] 南北朝

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十二月,「有流星大如甕,尾長二十餘丈,大如數十斛船,赤色,有光照人面,從西行,經奎北大星南過,至東璧止。」(《宋書》)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九月乙亥,夜有日見東方,光爛如火。(《建康志》)

《隋書·天文志》:「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年)五月癸丑,有流星一,大如雞子,出氐中,西北流,有尾長一丈許,入月中,即滅。」

[編輯] 隋朝

古今圖書集成·卷廿五·月異部》:「隋文帝仁壽四年(604年)六月庚午,有星入於月中」

[編輯] 唐朝

《新唐書·天文志》:「貞觀初,突厥有三月並見。」《古今圖書集成·卷二十五》:「唐太宗貞觀初年,突厥有三月並見。」

《洞天集》公元880年,「唐僖宗廣明一年,嚴遵仙槎,唐置之於麟德殿,長五十餘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蠹。李德裕截細枝尺餘,刻為道像,往往飛去復來,廣明以來失之,槎亦飛去。」

《古今圖書集成·卷廿二日異部》「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閏叄月,日旁有物如日」。

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正月,「有大星如半席,自下而升,有光燭地,群小星隨之。」《新唐書·天文志》。

長慶中(823年),八月十五夜,有人玩月,見林中光屬天,如疋布,其人尋視之,見一金背蝦蟆,疑是月中者,工部員外郎張周封嘗說此事,忘人姓名。(《酉陽雜俎》卷一第三十八)

《新唐書·天文志廿二》「唐昭宣帝天佑二年(905年)叄月乙丑,夜中有大星出中天,如五斗器,流至西北,去地十餘丈而止, 上有星芒,炎如火,赤而黃,長五丈許而蛇行,小星皆動而東南,其隕如雨,少頃沒,後有蒼白氣如竹叢,上衝天,色懵懵」

《新唐書·天文志》「唐宣帝天佑叄年(906年)十二月昏,東方有星如太白,自地徐上,行極緩,至中天,如上弦月,乃曲行,頃之分為二」

[編輯] 五代十國

《資治通鑑·卷二八八》記載:「後漢隱帝乾祐二年(949年)夏四月壬午,太白晝見,民有仰視之者,為邏卒所執,史弘肇腰斬之。」

[編輯] 宋朝

《宋史·天文志》:「宋太祖開寶二年(969年)六月己卯,有星出河鼓,慢行,明燭地。」

宋太宗端拱元年閏五月辛亥,「丑時,有星出奎,如半月,北行而沒。」《宋史·天文十》。

《續資治通鑑·卷二十七》:「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冬十月庚寅,司天言:五星順形同色。……壬子,左右言:日重輪,五色雲見」

夢溪筆談》:「嘉佑中(1056年-1063年),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中,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幾十餘年,居民行人常常見之。余友人書齋在湖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間,光自吻中出,如橫一金線。俄傾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燦然不可正視,十餘裡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單見天赤如野火。悠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不類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崔伯易嘗為『明珠賦』。伯易,高郵人,蓋常規見之。近歲不復出,不知所往。樊良鎮正當往日來處,行人至此,往往循船數宵待觀,名縣亭以『玩珠』」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十一月,有星如月,徐徐南行,而落光照人物,與月無異」。次年「十二月甲寅朔,有星如月」(《續資治通鑑》)

《金史·天文志》:「金太宗天會十一年(1133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

《夷堅志甲·卷十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趙清憲賜笫在京師府司巷,以暑月不寐,啟戶納涼,見月滿中庭如晝,方歎曰:「大好月色。」俄廷下漸暗,月痕稍稍縮小,斯須光滅,仰視星斗粲然,而是夕乃晦日,竟不曉為何物光也」。

《續通鑑》:「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二月癸丑,五星皆見」

宋理宗紹定四年(1231年),金哀宗正大八年,三月,日失色,有氣如日,相凌。(《古今圖書集成·卷廿三》)

[編輯] 元朝

《續通鑑》:「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有兩日相盪」;《樂郊私語》亦載:「元順帝至正十六年三月,日晡時,天忽昏黃,若有霾霧,市中喧言:天有二日。果見兩日交而復開,開而後合」。

《天文志》:「元順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太白經天者再」

《續通鑒》:「元順帝至正廿四年(1364年)六月甲辰,河南府有大星夜見南方,光如晝」

《續通鑒》:「元順帝至正廿四年(1364年)六月癸卯,叄星晝見,白氣橫突其中」

[編輯] 明朝

明太祖實錄》:「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己亥,夜五鼓,有星大如盂,青白色。起自東北雲中,徐徐東北行,光明照地,約長四丈餘,散作碎星,沒於雲中。」

《明通鑒》「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戊寅,太白經天,與熒惑同度,又有客星見太微垣。乙酉,太白復晝見,丁亥又見,犯熒惑」

明通鑒》「明太祖洪武廿年(1387年)二月壬午朔,五星俱見,七月壬寅,太白及叄星俱晝見」

明史·卷廿七》「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十月庚辰十四日,有星如盞,色黃」

《明通鑑》:「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辛未日,月晝見,與日並明」

明武宗實錄》:「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四月丙戌,昏刻,南方流星如盞,青白色,尾跡有光,起自東南,徐徐行至西北而止,後有三小星隨之。」

大理古佚書抄》中有一篇題為《客星幻化》載:「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夏五月初三,有客星出,由東南飛向西北,明亮如巨輪,時高時低,時行時停,見者上千人。此夜三更又出,由西北返至點蒼山綠桃村,降於後村,村中有一石匠和庚,打石於山腳,見亮光出棚觀之。有一物似而大如屋,為五色光照,中有二物,似人非人。捉庚入內,光明耀眼。取庚心出而觀之,無痛而不流血。有言,聲如人而不通,至此不醒。幻化中似入仙境,非人間境,有日月星辰,仙境地色紅而冷若冰凍,無房屋莊稼。人皆似人非人,圓臉三眼,男女老幼難分,穿非人衣,言非人言。才觀,眼前迷糊,不知所以。醒時仍在打石場,回家始知時隔一年餘,家人以為被野物食。余知,親往觀之。觀之,庚胸腹均有一紅色線痕,問之無疼。和庚後五十三歲見余,貌如當年不老。客星幻化,世有多說,大理國記事簿有載。不知客星何物?」

嘉靖四十年(1561年)六月二十四日暮,天西北隕物如升子,上銳下大,其色黃白,下有紫赤色挾持之。瞬息大如斗,精光四射。將至地,光影起伏者再。......墜地不聞有聲。(《鎮海縣志·祥異志》)

湖廣通志》載:「明世宗嘉靖四五年(1566年)八月,華容縣西,忽天開日斗」

隆慶六年(1572年)夏夜,有火大如輪,自西南墜王鑒村楊鄉官家,家竟無恙。(《椅氏縣志·雜志》)

《四川通志》記有:「萬曆廿二年(1594年)春正月,綦江見日下復有一日,相盪數日乃止」。

萬曆三十年(1602年)秋,「夜有星如卵,光散照地,後隨小星二,復有大小二星飛行梭織。」(《清乾隆·安徽銅陵縣志》)

明通鑑》:「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廿二日,遼陽有數日並出,又日交暈,左右有珥,白虹彌天。」

[編輯] 清朝

《海鹽縣誌》記:「清順治十年(1651年)閏六月廿四日,夜三更,紅日出東北方,大如斛。夜半月始升,滅不見」。

順治九年(1652年)正月上一一更,西南有赤光,大如碾盤,聲如水鴨飛狀,往東北而去。(《恩縣志·雜記志》)

順治十一年(1654年)二月初三日夜半,有火光斗大,徐行空中,自北而南,落本城南大街西觀音堂前旗杆項上,略止,旋徐向西北去。(《束鹿縣志·災祥志》)

《湖南永明縣志》:「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八月十七日昏時,有大星如斗,從西北經天漢,飛過東南,有聲,白光竟天。」

康熙十八年冬十一月十四日戌時,天方陰晦,忽雲際有光,如火而白,大如席,照地纖毫皆見。中有聲似雷非雷,殷殷不絕。稍頃作霹靂聲,其光散為大炬,隨聲向東北而止。(《巴東縣志·事變志》)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中,「二更,見天南方有物大如牛,漸如山,色紅燭地若晝,逾時滅。」《清朝·貴州遵義府志》。

《上海松江府續志》:「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七月二十三日,黑光自東南志西北,有聲如雷。大風雨,飛瓦石,拔樹木,郡西南城角壞,居民數十家有見之者,其形如車輪然,盤轉空際,鱗甲首尾無可辨」

咸豐十一年(1861年)辛酉七月夜,十九都一帶有物色純赤,大數十丈,自南而北,尾拖光焰,遍地如赤霞,見者莫不駭異。(《續修慈利縣志。祥異志》)

清光緒六年(1880年)五月八日,湖北省「西岩咀覃某,田家子也。晨起,信步往屋後山林,見叢薄間有一物,光彩異常,五色鮮艷,即往撲之,忽覺身自飄舉,若在雲端,耳旁颯颯有聲,精神懵昧,身體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墜下,乃一峻岭也。覃某如夢初醒,驚駭非常,移時來一樵者,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者咋曰:『子胡為乎來哉?此貴州境地,去爾處千餘里矣。』指其途徑下山,覃丐而歸,抵家已逾十八日矣。究不知所為何物吁,異哉」(《松滋縣誌》)

1892年9月28日,吳有如《赤焰騰空》記「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見火毯(即球)一團,自西向東,形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緩。維時浮雲蔽空,天色昏暗。舉頭仰視,甚覺分明,立朱雀橋上,翹首踮足者不下數百人。約一炊許漸遠漸減。有謂流星過境者,然星之馳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遠,自有而無,甚屬濡滯,則非星馳可知。有謂兒童放天燈者,是夜風暴向北吹,此球轉向東去,則非天登又可知。眾口紛紛,窮於推測。有一叟雲,是物初起時微覺有聲,非靜聽不覺也,系由南門外騰越而來者。嘻,異矣」

《西神遺事》張瑞初記:「是夜,星光滿天,卻無月色。各人正在險灘,瞥見空中忽起一道圓光,大可畝許。圓光中有一紫一白兩種色,此前彼退,此縮彼漲,各人看得眼花。足有五分鐘,白光便不見,僅有紫光,在一圓光內漸縮漸小,初如笆,繼如斗,如碗,如拳,如指,忽盡滅。眾人靜坐呆看,其他遊客見者,無不驚異萬分,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歲秋八月中秋夜,空中巨響,有大火球如車輪,火光照原野,隕於西方。南一里永平團林村、那蒙田、羊腿諸村民見之尤悉,皆驚愕,村犬皆狂吠。(《來賓縣志·物異志》)

光緒二十六年十月初昏,東南有光如炬,大如輪,墜地。(《淮陽縣·志雜志》)

光緒三十一年(190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酉刻,東南方有光上沖雲霄,下如車輪,閃閃射目,四周村莊映照可辨。逾久,上射之光漸斂,遂沒。(《文安縣志·志餘》)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夜,有火星飛行半空,來自北而南,其形如盤,光如電燈,一時光斂而沒。」《民國·河北棗強縣志》。

宣統元年(1909年)秋八月某日,天朗氣清,忽天空現出五大圈。西南兩圈略大,其色赤紅,相併如姊妹然。東北三圈略小,其色白,相連如貫珠,然不知主何吉凶。(《八寨縣志稿·變異志》)

[編輯] 注釋

  1. ^ 《古今圖書集成·卷十九·日異部》
  2. ^ 《古今圖書集成·卷十九·日異部》

[編輯] 參見

  • 琅嬛記
  • 拾遺記
  • 山海經
  • 美國幽浮史

[編輯] 參考書目

  • 呂應鐘《UFO五千年》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9C%8B%E5%B9%BD%E6%B5%AE%E5%8F%B2"2個分類: 各種主題的歷史 | 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