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泳:历史和非虚构作品更耐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5:12:43
今年前半年我在太原,主要收集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原始材料,略有收获。后半年,因为老朋友的关照,我得着一个到北京访学的机会,随便读书的时间很多,但因为访学有一些专业要求,随心所欲的读书机会就少了。人到中年,读书相对比较有目的,也就比较功利,好像只对自己研究有用的书才能发生兴趣。有时候我还是很怀念没有专业兴趣时代的读书时光,那时读书只是完全的趣味主义。不过人生真是不由自己,想读书、能读书的时候没有书读,有书读的时候,读书的趣味又很单一了。
这些年来真正好的小说不多,在如今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作家对社会的影响远非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比了。今年我印象最深刻的倒是商务九月间出版的一本旧书《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
这本书是半个多世纪前,美国科学发展局主任V·布什就美国战后科学发展问题写给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一个报告。因为自己过去看这一类的书很少,所以比较有阅读的兴趣。这本书是范岱年先生主要负责翻译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有过一个内部印刷的文本,但主要在专业研究领域流行,一般读者不容易见到。本书对于专门研究科学发展战略的人来说,早已没有什么新鲜感,但对普通读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读此书最突出的一个感受是美国的科学发展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关于保密方面的价值观,也就是说,美国人对保密观念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决策。简单说就是美国人在科学研究中,对于科学情报的公开化,有非常理性和清晰的认识。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那些绝大多数遗留下来的保密资料应当尽快公开,只要有根据认为我们的敌人在这场战争中将不能够用它来应对我们。"在这份报告中,把对于科学情报的及时解密,放到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的观念,非常令人深思。这不但是科学发展的技术策略,更是美国人对科学精神的价值体现。在他们看来,信息公开已成为所有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观念。
几个月前,我曾与黄万里先生的女儿黄肖路在电话里有过一次交谈,她告诉我说,他父亲和当年从美国回来的一些中国科学家,那时最不适应的一点是什么都要保密,有些做法保密到了令人可笑的程度。现在看来,他们当年的那个感觉,恐怕还不是一个工作习惯和科学管理的技术问题。今年读书界,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赵诚的《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曾非常引人注意,对黄万里的热情,寄托了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历史的反思情结,还有同样放在"背影"书系中的另外一本王芝琛的《一代报人王芸生》,都是一时为人谈论的作品。
有些书,虽然专业性较强,但读起来反而很有兴趣。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辑的《近代史资料》总108和109号发表了潘友新的一部分回忆录,是过去没有见过的内容。此人在抗战后期是苏联驻中国的大使。他回忆录中所写到的情况,对于我们了解历史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对于当时延安的情况,这本回忆录有许多重要的细节,比如关于延安整风的时代背景和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原因,本回忆录的视角和细节是过去较少有人提到的。
今年书界给人印象深的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孙隆基、黄仁宇和余英时的一些学术著作,虽然多数是旧版新编,但因为把握住了读者对历史和非虚构类作品的阅读需求,所以这些旧版的新书如《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大历史不会萎缩》《重寻胡适历程》,成为今年书界比较引人注意到的作品。这一年,在学者当中,余英时和钱穆成为大家谈论较多的人。比较起来,三联今年在学术界的影响较弱,也许是因为内部结构的变化伤了这家学术出版社的元气,虽然书还在出,但人们的视线好像转到后起的广西师大出版社那里去了。
时近年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李亚平的一本《帝国政界往事》。这本书是写南宋历史的普及性读物,但作者具有专业背景。特别是他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感受结合起来的叙述方法,很吸引读者。看得出来,作者受到了黄仁宇一些历史著作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他的同学吴思《历史潜规则》写作的一些思路,是一本有较强可读性的历史读物。虽然同样的历史事实,读者过去可能在邓广铭的宋史研究著作和林语堂关于苏东坡的历史小说中有过接触,但把浓厚的现实情怀和历史叙述较好结合起来,还是打动了当下的读者。这本书和作者的出现,应该说是今年读书界的一个重要收获。
书界的情况变化万千,一个读者的了解只能是很小的一面,而且每个人的专业背景和阅读趣味构成了他们的局限。在远去的一年里,我的总体感觉是历史和非虚构类作品的阅读更有长久的生命力,那些并不太高明的当代文学作品,正受到考验。
《文汇报》200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