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前的媒体公关只是小儿科 - 童大焕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6:54:56

企业危机前的媒体公关只是小儿科

 

童大焕

 

    就像几乎每一次大的企业危机一样,紫金矿业的污染问题同样牵出了“媒体公关”这个老话题。7月26日 《中国青年报》报道,污染事件发生后,有杂志社称获6万元汇款,而至少6家媒体的记者证实,他们受到了面对面的“信封”公关。据悉,先后到上杭县采访紫金矿业污染事故的媒体有20多家,但并非所有记者都有被“公关”的经历。目前尚无证据证实,是否有记者收了“信封”未退回。

    除了企业主动公关进行着“有偿不新闻”的努力,也有媒体趁人之危进行着“有偿不新闻”的要挟。在企业危机时刻,有的媒体趁机要挟要广告。一些网站曾主动打电话给紫金矿业,表示可以花钱删帖;记者看到,在紫金矿业宣传部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某报社开出的15万元的广告发票。

    危机面前的媒体供需关系其实一直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存在着,不应习以为常却也不必过于大惊小怪,因为这种多向性的供需关系本身,决定了信息的隐瞒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因此,供需双方都会充分掂量自身的风险和成本收益,然后作出决定。

    对于企业方来说,媒体有很多,你不知道下一个媒体是谁;即使是同一家媒体,也许也要面对不同的记者。只要有一个口子嘶嘶漏了风,企业的“有偿不新闻”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而且赔了夫人又折兵——除了损失金钱,还会留下道德污点;

    从媒体方面来说,由于媒体并非天下独此一家,大家彼此竞争,因此,“有偿不新闻”通常会面临三种结局:“有偿不新闻”得逞,与企业相安无事,钱钞落袋为安。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尤其是在大的危机面前;不得逞,被恼羞成怒的企业“反攻倒算”,就像今天紫金矿业主动向媒体曝料有媒体“趁人之危”那样;第三种情况,即使是企业主动公关,最后也被媒体同仁揭露,一如此前多次发生过记者收红包被揭一样。这其实是媒体行业的自我清洁和自我净化运动。只要媒体存在竞争,这种自我净化功能就会一直存在。而相关记者,轻则受到处分重则从此失去记者资格,惩罚那是相当的严厉。

    每一次企业危机面前的媒体公关和被公关,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实面前,媒体的信息披露确实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权力。只要是权力就有腐败的可能。但是,我们也将乐观地看到,只要媒体权力是竞争性的,它就有自我净化的能力。适当的监管加上媒体之间的竞争,不会使这个行业无限地堕落。

    更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由于公共权力的惟一性、非竞争性,企业和当地掌握公权力的地方官员之间,有可能形成铁桶一般的封闭的利益共生关系,对外封锁消息,对下欺瞒百姓,对上无视上级和国法。

    比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发生后,当地的县长、副县长之类的一堆人被撤职,直接造成污染的工厂管理者被刑拘。但是,被免职的官员当中,副县长刚刚来到该县几个月,根本不了解当地情况,而县长也并非嫡系。在当地的官员中,有很多通过各种关系持有着紫金矿业的股票。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雷厉风行的问责行动,应该命名为“替罪羊行动”。因为缺乏民众与强有力的外部舆论监督,围绕着这个企业的官商关系依然如铁桶一般牢固和密不透风。(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