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尚简 商致常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58:24

大道尚简  商致常庸

作者:郭恩明    转贴自:一航制造所    点击数:602


——观《乔家大院》后的几点体会

一航制造所所长 郭恩明


    大道尚简,商致常庸。一些简单的道理往往是成就大事业的最朴实的根基。我们经常谈到的晋商文化就是由一个个晋商传奇故事沉淀出来的,这些故事无一不凝聚着晋商们质朴的经营理念。前一段时间热播的《乔家大院》是其中的典型,它讲述了一个曾经在中国商界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搏击商海的兴衰浮沉: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过曲折复杂的风波,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夙愿。

    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乔致庸经商过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朴实的“商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诚信行天下:做生意先做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古代也有“商道即人道”之说。在《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看来,任何生意都是人的生意,做生意首先要做人,做人首先就要诚信。纵观乔致庸的一生,他的所有的成功无一不和两个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诚信”。

    乔家开办之初就宣称“以勤俭诚信为本”,“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这正是乔家从乔致庸接手成功度过危机、从商贸到金融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理想的根本原因。

    诚信不是做给外人看的,而是会形成企业巨大的无形虚拟价值——信誉。电视剧中,乔致庸刚刚接手乔家生意,乔家面临极大的危机,但是乔致庸能力挽狂澜,根本原因还不是乔致庸的个人能力,而是在于乔家尚大势未去。这个大势是什么?我认为这个大势就是:信誉。

    只要信誉还在,企业可以借新债还旧债,可以赊账进货,只要可以继续生产经营,就可能赚钱还债。所谓:“借新债还旧债,债债能还;拆东墙补西墙,墙墙不倒”,描绘的就是企业的一种生态。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企业危机,最重要的是要让债权人对企业保持信心,避免“雪崩现象”的发生。而债权人对企业的信心就维系于企业的信誉。乔家的沉浮把这一点证实得淋漓尽致。陆老东家在乔家眼看要树倒猢狲散之际向乔家嫁女、借钱,表明上看虽是在做风险投资,其着眼点还正在于乔家优良的信誉。

    此外,乔致庸以诚信为经营理念,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宁愿忍受眼前利益的巨大损失,也要无偿退货换货,毁销假货,以挽回商誉。乔致庸的这种做法虽然损失不少银两,可却保证了企业的信誉。随着消费者对乔家品牌的认知和肯定,乔家生意越来越火,并且,在乔家的影响和带动下,“诚信第一”的商风真正在包头建立起来。由此可见,“诚信”二字在乔家生意中的重要作用。

    当然,做一个生意人(企业家)仅仅“诚信”还是不够的,乔致庸除了讲“信”,还重“义”。当乔致庸见到外乡讨饭的穷人时,不惜倾其全部积蓄搭建粥棚,让数万饥饿的百姓渡过难关。逢年过节时,乔家也不忘给左邻右舍送年货,济贫弱。正是怀着做生意先做人的这种态度,乔家的生意才得以广泛的认可,并迅速发展壮大。

    把“义”字放在重要的位置,其实强调的是一个企业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许多中小企业都把追逐利润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准则。实际上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如果企业家的目光如此短浅,那么又怎么能期望企业做长久呢?商人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以义取利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塑造,亦即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最终将会得不偿失。相反,那些将义、信、利完美结合的企业,无不在最后得到了更加丰厚的回报。

    做为中国一航所属的事业单位,在中国一航“我以诚信写蓝天”的诚信宣言下,我们不断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干部作风、文化建设等方面养成了一系列诚信理念,特别是通过“市场观,客户观”两观教育,把诚信建设推向深入,特别是在今年年初的干部会上,更是对全体中层干部提出了“信守承诺,行胜于言”的工作要求,要求每位中层干部都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同时,我所还积极承担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为离退休职工排忧解难;关注社会重点热点,多次为贫困地区、灾区捐献财物;成立帮扶救助基金和党委联系困难职工制度,向困难职工伸出真情协助之手……努力实现“义、信、利”的完美结合。

    二、知人而善用:选择优秀职业经理人

    优秀的企业家管理企业并不都是亲力亲为的,当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时候,企业家更不可能事必躬亲,这个时候,另外一个群体就进入了商业舞台,他们就是职业经理人。如果把乔致庸这个“东家”看作如今的企业家,那么马荀、潘为严等“大掌柜”就是“职业经理人”。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乔致庸是出色的伯乐,他能够不拘一格的启用人才,使得其产业得以超常规发展。看中卖花生米的孙茂才,高薪聘任为师爷(市场总监),帮助乔家摆脱危机,并最终稳住了乔家的产业;知遇马荀,并让其做上复字号大掌柜;惩办通顺号胡麻油事件,果断的辞退了违反店规的通顺店掌柜顾天顺等等。这些事例无不体现了乔致庸在选择“职业经理人”上的独到之处,那就是用人唯贤,用人所长,用人不疑。即便是自己的直系亲属不善于经营的也不用。

    不过现在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板却存在相反的情况,使得企业的业务停滞不前。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而老板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借用别人的力量,企业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特别是现在很多企业都通过上市等形式推动产业发展,这时的企业家必须启用职业经理人队伍,要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再回到剧中,乔致庸虽然在用人上颇有成效,但值得一提是,他也忽视过一些事情,使得在《乔家大院》中另一个传奇人物最终与其分道扬镳,并让乔家收到了极大的损失,这个人就是孙茂才。孙茂才从一个卖花生的市井小人物到受乔致庸知遇,一度成为与乔致庸平起平坐的风云人物,但最终两人反目,不仅仅是因为经营策略上的冲突,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孙茂才的自我膨胀,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乔致庸没有给孙茂才一个明确的定位。孙茂才平日里看来是乔家坐上宾客,赢得乔家上上下下及各大掌柜的尊重,甚至有时候直接就是乔行使职能的替身,但终归有一点,孙离开了乔,就什么也不是!没有职能上的明确,也没有职位上的明确,他一直只是乔的一个影子。这一点,注定了孙的悲剧:离了乔,他什么都不是;跟着乔,却最容易自我膨胀。这一点为今后二人反目定下了基调。当他最后被撵出了乔家转而投奔乔家的死对头的崔鸣十时,崔轻蔑地告诉了孙的本质:“是乔家成就了你,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离开了乔家,你什么都不是!”如今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也要以此为鉴,避免这种类似的情况产生。
当然,做为一个科研院所,除了所属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还要选好、用好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给他们以明确的定位、给他们以施展才能的充分空间,这样才能更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所2007年进行的中层干部岗位重新设定和竞聘就是基于此进行的。

    三、重儒商情怀:管理中的传统文化理念

    我国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国度,虽然在古代,商业的地位并不高,但其中也难免无形被赋予了深深的儒
家思想,而这种儒家思想的管人用人哲学,也正适应了我国的民情。

    《乔家大院》中,聘掌柜的要举办“拜请”仪式,并形成“祖训”,这完全是利用了中国儒家思想中对中国人性的深度剖析。中国儒家思想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是把道德教化放到第一位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人惯于以德治国,以德治家,当然也提倡以德治业,在治理商务时,强调感情、动机。这种跪拜仪式,是中国传统中最隆重、最真诚的表达形式,用在这种聘任仪式上,无疑也是最信任的表达方式。中国儒学思想崇尚“士为知己者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诸葛亮受三顾之恩,呕心沥血,为刘备倾其一生,至死不渝,也是刘备成功地“控”了诸葛亮的“心”。从这层意义上说,乔家真不愧为“儒商之家”。乔致庸是一个富有创新思想和敢于突破旧制的人,他是更改过祖制的,但唯独这聘请大掌柜的“跪拜”仪式,却不折不扣地继承了下来。儒商思想精华在乔致庸身上得到了进一步发扬。

    另外一个情节说的是乔致庸的改革创新——薪酬体制的改革,就是对伙计实行“身股”,这也算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这个改革引起了山西商界的轩然大波。在传统儒家学派看来,“小人喻于利”(这个小人不是卑鄙意义上的小人)。小伙计的身份低微,是低一个阶层的,故以利喻之。对小伙计实行“身股”无疑是提高了他们的地位,同时又“喻”以了“利”。自然得到了伙计们的支持,起到了很好的激励效果和控“心”效果。在做通了掌柜们思想工作后,乔家的上上下下很自然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或者说形成了一个很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这为乔家的再一次崛起奠定了坚实的人心基础。身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我们,在薪酬体制改革中,也应该更加关注普通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切实为员工利益着想,员工才会真正为企业着想。

    相比而言,西方现代管理是基于“人之初,性本恶”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多以制度为主导,认为人是“社会人”“经济人”,崇尚“萝卜+大棒”式的管理,是种“冷管理”。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崇尚的是“人性化”管理,多以情感管理为主导,是“热管理”。从《乔家大院》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人性化的“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中国文化根源和国人心态的,这也正是近年来我国企业界又开始推崇儒家思想的重要原因。但是我认为,管理本身并没有标准的模式,关键是能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无论“冷管理”还是“热管理”,都有它的科学之处,虽然看起来截然不同,但不可否认,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共通的,即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管理都必须“本土化”,否则管理就会失去生存之源。从现代管理意义上来说,《乔家大院》中的儒家管理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如今,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升到文化层面来理解,做管理和做文化也愈发密不可分,企业文化已经涵盖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有些错误的看法认为:对于那些中小企业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为文化而文化,不管你建设与否,企业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乔致庸的“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夙愿不正是企业文化中的上层战略愿景么)。因此,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所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多年来,通过自身努力实践,多次被全国企业文化协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新的一年,我们将结合时代特征和工作的新要求,以“价值观的诠释;使命感的教育;荣誉感的导向;责任感的培养”为脉络,为所的文化建设再添活力。

    一部《乔家大院》、一代晋商传奇、一些简明道理,却好似一个商学院,值得我们深入进去学习和探究,从中汲取务业之学,经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