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风流 “三钱”们的家国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31:02

一代风流 “三钱”们的家国命运

  • http://www.huanqiu.com
  • 2010-07-30 14:21
  • 钱江晚报
  • 我要评论
  • 分享
字号:T|T
  • 1958年钱学森:“亩产四万斤”是我计算错误
  •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钱伟长

  “三钱”代表的“第三代”


  如果说洋务、革命是前两代留学时代的关键词,那么到了第三代,他们的梦想则是“科技强国”。这批留学生是在民国时期出国留学,在新中国初期回国的。他们多是在幼年时期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青年留学欧美,思想中兼具东方的家国情怀和西方的独立自主。这批留学生中,有许多日后对中国两弹一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人才。其中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有“三钱”——这个最初由毛泽东同志对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喊出的“别号”。


  当年与钱学森同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航空航天研究的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乡下。1940年钱伟长同另外两位中国留学生搭乘俄国“皇后号”轮船横跨太平洋,抵达加拿大,进入世界一流的多伦多大学深造。指导老师很快就喜欢上这个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中国留学生。他在钱伟长硕士学位评语中选择了难得使用的字眼,盛赞他是“了不起的好学生,校园中多年未见的优秀人才!”


  1942年,钱伟长获自然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连载的形式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一、二卷上刊登。他提出的一组非线性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1944年,世界软科学研究权威冯·卡门教授邀请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喷气推进研究所跟他合作,共同研究薄壁构件扭转问题。钱伟长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出了《变扭角的扭转》一文,被冯·卡门教授称之为“经典论文”。在出国留学的7年中,钱伟长以卓越的研究才能一次又一次成功。


  更为令人惊叹的是,他同林家翘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将英国伦敦从灭顶之灾中拯救出来。时值二战,盟军的参战使德国法西斯作困兽斗,伦敦正遭到德国火箭的威胁,丘吉尔向美国求援。钱伟长、林家翘等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运行火箭受到干扰缩短旅程的对策,有效地阻遏了德国的飞弹。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不胜感慨,由衷地称赞:“美国青年真厉害!”他哪里知道,使他避免厄运的实际上是黑头发的中国青年。于是,“钱伟长智救伦敦”的传奇故事不胫而走,成为二十世纪科坛上的一段佳话。


  在“三钱”中,钱三强的大学生活充满革命斗争的气息。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曾任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编辑,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对钱三强影响颇大。


  1935年侵略军入关威胁北平。日本帝国主义大肆收买汉奸,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妄图使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生死关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2月16日,党再次领导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钱三强也加入了游行的行列中,他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反动军警沿路设卡,阻挡游行队伍。钱三强与几位身材魁梧的同学手抬木头撞开一处紧闭的城门,城楼上的军警用石块投向学生,企图驱散游行队伍。游行队伍继续前进,军警们挥舞警棍、大刀,水龙头喷射的刺骨的水浸湿了单薄的棉衣,鲜血染红了冰冻的大地。钱三强搀扶着受伤的同学向后疏散。此后,钱三强一直是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显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1936年,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从事原子能核物理研究,师从大名鼎鼎的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的女儿)。


  50年代怀强国梦归来


  据统计,到1950年滞留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有5000余人,而50年代末回国人数达到2500人。


  历经欧风美雨洗礼的钱学森,骨子里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治国平天下”胸怀,有着近代知识分子“强国梦”的深切情怀。据说他历经艰辛从美国回国,就给父亲带了几双当时中国没有的尼龙袜子,还有就是满身心的“强国梦”。作为海归知识分子个体,钱学森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他用在美国学到的知识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当然不仅仅是钱学森,两弹一星功臣23人有21位是第三代海归。


  1946年5月,钱伟长以探亲为名只身返国,从洛杉矶乘船回到上海,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燕京大学教授。1947年,有人带来美国有关方面对钱伟长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钱伟长明确填“NO”,予以拒绝。


  11年的勤奋使钱三强获得了最高的奖赏,也赢得了留法中国人中学术水平最高的地位。在这样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下,他却要回国。


  1948年,钱三强找到了中共驻欧洲的负责人刘宁一,提出要求回国的心愿。刘宁一鼓励他,“回国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