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古人搏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6:35

近观“古人搏斗”

丁怡萌《 人民日报 》( 2010年07月30日   23 版)

  日本相扑界近日不断爆出涉赌涉黑丑闻,这让我想起去年7月在名古屋观看的一场相扑比赛。每年7月是名古屋的狂欢时节,人们呼朋结伴去现场观看相扑比赛,好不热闹。  

  相扑比赛在国技馆举行。我赶到该馆时,看到该馆正中央垂下巨幅字条,竖写“满员御礼”四个黑色硕大的汉字,蔚为壮观,意为“全席售罄,深表感谢”。字幅下方是竞技舞台,称作“土俵”,由黏土堆积而成,没膝高,呈梯形。这土质平台呈正方形,坚实平整的表面铺上薄薄的细沙。“土俵”上方是神社风格的木制悬挂式屋顶,屋顶四角垂下代表四季的各色流苏——绿色表春(东),红色表夏(南),白色表秋(西),黑色表冬(北),颜色与方向的对应竟然以《易经》为依据。竞技场地在国技馆中央最低处,颇像中国古代的擂台。  

  相扑手鱼贯而出,观众夹道尖叫欢迎,力士们身上的赘肉堆积如山,胸腹下坠、臂膀大腿如象脚。20多位力士头上盘着名为“大银杏”的古代男子发髻,袒胸露乳,腰间系华美的锦缎,上面手工绣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和图案,相继走上“土俵”后围成圆圈,如孩子们玩丢手绢时的队形,面向四方观众而立,有节奏地击掌,扯动裙带,高抬臂膊,绕场数圈撒盐。  

  两个赤膊裸腿的力士腰间系丁字形兜裆,在“土俵”上对垒,那架势让人想起罐中互斗的蟋蟀。低段位的力士们数番角斗后,最高段相扑手最后登场,此时全场兴奋到极点。只见台上两人各自拍手搓掌,双脚交替高抬、顿地。他们蹲踞时稳若泰山,四目炯炯,气势逼人,有压倒一切的威严。眼见搏杀就要开始,两人却猛地重新撤回,失望的观众“唉”地长叹一声,两对手又蹲踞又撤回,一而再再而三,高高吊起众人的胃口,等待着最佳时刻的来临。这时全场极静,是雄鹰展开双翼浮在空中准备扑向猎物的那种静,是猛虎静卧草丛蓄势待发的那种静。  

  突然,两位迅猛有力的相扑手轰然对撞,那冲击力足足有一吨重,似有黄帝战蚩尤的地动山摇。两个庞大身躯在台上猛冲猛撞,远看像两头勇武彪悍的大白熊抱作一团急速旋转。推摔捉拉、闪按提绊,一轮又一轮的僵持与对峙仍不相上下。一方看准时机,一股厉害之极的掌力击过,占了上风,于是将对手上身紧缠不放,脚下死死绊住,脸贴着脸陡然一顶,将其倾斜地摔出界外。他们耗了许久练把式,真正的交锋却在几秒钟内结束了,这酝酿的时间太长,像一场暴雨前的昏天黑地、电闪雷鸣,最后终于在瞬间爆破,如浇如注倾盆而出。获胜者没有骄矜之色,独自在“土俵”中舞蹈起来,有板有眼。满场雀跃欢呼,许多写有力士名字的牌子被尽兴扔向空中。  

  观赛过程中,最让我担心的是“土俵”之内作为裁判的“行司”。他中等身材,站在两位气势如山的力士中间,显得特别瘦小孱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被撞飞。行司头戴高高的黑色宫廷薄纱帽,身着如同中国唐朝官服般色彩瑰丽的丝绸和服,手举一把团扇作为裁判的旗子,名为“军配”,扇子指向的一方为胜者。每当力搏角酣之际,行司便吆喝道:“没出界!没出界!”这声音快而急促,像战场上拨扫的琵琶,以激发英雄最后之斗力。两力士对峙时,行司吆喝着“发气扬扬”。那声音细长而尖厉,古韵犹存,并非现代日语的发音,但越是听不懂越可以品味其纯然作为声音的特质,行司的吆喝声如同宦官上奏,悠远圆润,长长的调子回荡在大殿之上,散发出古代宫廷的余韵,这声音恍惚把我带回到我想象中的唐朝,那嫔妃大臣也许正陪伴皇上坐在高高的楼台上,边观赏角力边笑谈天下。  

  相扑或于唐朝传入日本,源于神道教的宗教仪式,最初也仅为天皇表演,近代才从宫廷走入民间。据说其文化意义甚至重于体育竞技的成分,保存着谦虚端庄的礼仪和殊死搏斗的精神,锻炼着斗志、忍耐力和修养,在日本人心中是尊贵神圣的。让我惊叹的是整个程序中那古代的回响,古风犹存的角斗生动真实地绽放眼前,真有恍若隔世之感。这不是古装剧,不是模仿、乔装的古代,而是真正的古人呈现在现代世界。但愿这种体育仪式在日本得以绵绵延续,在礼仪形式的外表下更加严格地遵循道德操守,远离“黑”、“赌”的玷污和滋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