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闷的巩固与发傻的刺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6:43

沉闷的巩固与发傻的刺激

默认分类 2010-07-22 21:13:48 阅读435 评论2 字号:大中

任何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某些假设之上,这些假设无须明言,因为它们是被那个知识团体的所有成员所接受的东西。经济学也隐含着此类“深刻”的公理,但是,如果我们不对它们给予仔细审视,政策制定者就可能误入歧途。这正是眼下发生在各个国家的事情:削减支出、降低预算赤字。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主要目标就是向人们揭示当时经济学正统观念背后的深刻公理,根据这些公理,持久的大规模失业是不可能存在的。他向反对者发问:“持久的大规模失业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政府提高就业水平的‘刺激’有害无益,这种说法的背后逻辑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凯恩斯重写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然后将其完全推翻。

今天,尽管凯恩斯革命早已发生,相同的问题仍然需要解答。那些要求在高失业率时期进行快速“财政整合”的人士,他们如何证明这一政策的有效性?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时至今日,勒紧财政已经成为应对经济事务的管用政策。威望最高的组织机构,如G-20、IMF以及经合组织都加入了“市场”和经济专栏作家的阵营,要求政府清算赤字。他们说,其他方式都只能徒增烦恼,唯有尽快回复预算平衡是恢复繁荣的唯一途径。

也有少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反对这种削减疗法。包括美国的保罗·克鲁格曼、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布拉德·德隆;英国的马丁·沃尔夫、萨缪尔·布里坦、丹尼·布兰奇弗洛和笔者;还有欧洲大陆的保罗·德格罗弗和让-保罗 ·费多西。但我们势单力薄。

事实上,所有的西方政府都做出了削减承诺,只有奥巴马除外,而他没有这样做的原因是国会拒绝了新刺激方案。问题在于:怎样证明大手笔的削减政策是有效的?

对于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满意的答案。因此,让我们试着沿凯恩斯的步骤来剖析它。

凯恩斯指出的第一个传统理论的隐含假设是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这意味着人们赚得的钱迟早要都花出去,因此不可能出现商品“普遍过剩”的时候。

凯恩斯指出了当中的漏洞:虽然产品带来的收入从定义上说等于产品的价值,但不能因此就说收入一定会被花出去,其中一部分将被“囤积”起来。一旦“囤积”情形出现,需求就会小于供给。凯恩斯明确否认储蓄只不过是被延迟的消费这一观点。在一段著名的文字中,凯恩斯写道:“储蓄行为意味着……今天不吃晚餐。但这并意味着就必须在一周后把这顿晚餐吃掉或者用这笔钱买双靴子……因此,储蓄仅仅减少了今天的晚餐消费,而未必能够刺激为未来消费活动准备的商业活动。”

 “意识到这一点,”克鲁格曼说,“是智识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萨伊定律依然阴魂不散,在新古典经济学家(如约翰·科克兰、尤金·法马)中颇有市场。他们认为,生产要素总是被充分利用的,而且,用科克兰的话说,“如果政府从你手中借了1块钱,那么这1块钱就无法通过你,或者通过你借给一家企业,去进行新的投资。”

凯恩斯指出的第二条古典假设是“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这意味着,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实际工资总是因需求变化而迅速调整。换句话说,不存在非自愿的失业。

凯恩斯否认实际工资由劳动力市场决定。工人就货币工资水平和雇主讨价还价,而货币收入下降可能导致总需求过低,从而使某些愿意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但是,在当今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模型中,失业是“自愿”的——原因是理性偏好更倾向休闲而不是工作。这就强化了“经济刺激”有害无益的观点,因为就业与否完全由工人是否愿意工作决定。

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主要隐含假设是完美知识。“风险,”他写道,“被认为可以精确计算。通过概率论,可以像计算确定性那样对不确定性进行计算。”

在凯恩斯看来,这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直接后果只有非常模糊的概念。”这就使得投资活动——一种对未来的赌博——取决于摇摆不定的信心状况。金融市场——即进行投资活动的场所——在商业信心被摧毁的时候总是难逃崩溃的命运。因此,市场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今日,“有效市场理论”认为所有的风险都被正确地定价了,从而宣告了完美知识假设的复辟。这意味着“全球的风险价格都被低估了”——这就是格林斯潘眼中2007~08年银行业崩溃的根本原因——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这确确实实是发生了。

凯恩斯致力于推翻古典经济学观点,但这些观点不仅依然存在着,近些年来还成了主流,使人们坚信自由市场可以实现自我监管,总是能创造人们所要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杜绝大规模崩盘的发生。反对政府干预的声音因此越来越响,“刺激”政策成了众矢之的,被认为即使无害也纯属浪费,因为需要这些政策的情形不会发生(但确实发生了)。

除非我们开始在凯恩斯的框架内讨论经济学,否则我们注定难逃危机和衰退相继的命运。如果我们死不悔改,下一场危机的来临要远远早于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