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是普鲁士军歌[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7:03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是普鲁士军歌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0-07-14

 

  张之洞是这首歌的曲作者吗

  这时就出现了众多说法,还有人撰文说“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居然是模仿张作霖的奉军的《大帅练兵歌》”,著名学者祝勇在《大帅》一文中,也持这个观点。

  “奉军传唱的《大帅练兵歌》只是众多版本中的一个,不过,它的源头还可以上溯。”解放军艺术学院文管系教授音乐的韩老师肯定地告诉记者,1904年,在湖北编练新军的张之洞曾编《军歌》,其中第二段题为《大帅练兵歌》:“朝廷欲将太平大局保,大帅统领遵旨练新操。第一立志要把君恩报,第二功课要靠官长教。第三行军莫把民骚扰,我等饷银皆是民脂膏。第四品行名誉要爱好,第五同军切莫相争吵……”而张作霖的《大帅练兵歌》开头是这样的:“中华民族五族共和好,方知今日练兵最为高,大帅练兵人人都知晓,若不当兵国家不能保。请看外国军械多灵巧,重整武备坚甲历兵高,共同练兵个个如虎豹,保住国家太平乐逍遥……”从歌词中也能看出来,张之洞作为清朝的湖北总督,歌词中是“朝廷”、“遵旨练新操”、“立志要把君恩报”,而奉军则成了“中华民族五族共和好”,时间顺序一目了然。

  也就是说,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曲调可能来自于张作霖的《大帅练兵歌》,而《大帅练兵歌》曲调来自于张之洞《军歌》中的《大帅练兵歌》。难道这就是曲子的源头?

  曾国藩的《爱民歌》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是,还能上溯。”韩老师说。“那会不会是曾国藩呢?”记者提出疑问,因为清末重臣曾国藩在训练湘军时,也喜欢用通俗易懂的歌曲来教育士兵,内容涉及行军、打仗、安营、扎寨等。而且有意思的是,在1858年,曾国藩还曾写过一首《爱民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真有点相似:“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

  1861年,湘军日渐强盛,纪律却迅速下滑,一旦攻破城池,湘军就大开杀戒。曾国藩对太平军俘虏是主张要宽大处理的,不能滥杀无辜,所以,他又写了《解散歌》,其中写道:“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第二不杀老长发,一尺二尺皆遣发。第三不杀面刺字,劝他用药洗几次。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这首歌也正好是八条“不杀”。

  “和曾国藩这两首歌没关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可以上溯到袁世凯新军的《大帅练兵歌》。”韩老师说。

  袁世凯的《大帅练兵歌》取自普鲁士军歌

  韩老师告诉记者,《大帅练兵歌》中的“大帅”,实际上是指袁世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痛定思痛,决心改革军队,模仿西方军队编练新兵。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练兵,创建出近代中国第一支新式陆军。袁世凯招募的新兵有着严格的标准,只要20岁左右的农民,身体强壮、性格朴实,有不良嗜好的一律不要。这支新军采用德军和日军的建制,聘请了大量的德国教官和少数美国、日本教官,其中,德国教官人数最多,有10多位。

  但那些农民出身的士兵大多不识字,这么多的条令、规章,根本记不住。在这种情况下,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翰林徐世昌编写了包括《大帅练兵歌》在内的一系列军歌,以帮助士兵记住条令和军纪。徐世昌选择了一首普鲁士军歌的曲调来为《大帅练兵歌》填词。这首普鲁士军歌原名《德皇威廉练兵曲》,非常适合队伍行进时齐唱。而《德皇威廉练兵曲》是袁世凯所聘请的德国教官传入中国的。

  很显然,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是十九世纪清政府练新军时,最早借用普鲁士军歌曲调填词作为队列歌曲的。进入民国后,北洋军阀各派系军队、国民革命军、鄂豫皖的工农红军,都曾用此曲填入新词成为军歌,成为数代中国人熟悉的旋律。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华台北代表队入场时,奏的都是这个进行曲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