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CHINA变“拆啦”(中国青年报 2005-12-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12:52
首页->>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
百姓说话
别把CHINA变“拆啦”
2005年12月16日
舞月飞
有人调侃,现在的中国———CHINA就是“拆啦”,的确很谐音,很幽默。CHINA变“拆啦”,我们不痛心吗?
在城市化浪潮中,很多城市大兴土木,却忽视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福建三坊七巷遭到建设性破坏,定海老街区面目全非,襄樊古城墙夷为平地……换来的只是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建设各种不伦不类、和本地历史文化毫无关联的建筑,甚至连取名都是言必称罗马、塞纳、泰晤士;一说CBD,不管城市大小,都自称要建CBD。
黑格尔说过,建筑是首凝固的诗。除了承载艺术之外,它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大厦代替充满诗情的小桥流水和亭台楼榭,抛弃人文传承的建筑文化,那么,我们后人与前人的联系也相应地被割断。城市的魅力来自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不是GDP指标,或成片的花园洋房。城市要建设,旧区要改造,但这与保护文物古迹并不矛盾。国外就有很多这样成功的范例:
比如法国巴约纳的旧城改造中拆除的只是一些建筑质量比较差的房屋,但对其他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进行维修,整治出具有传统氛围的街坊院落、小型广场等公共空间,根据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适当加建部分必要的使用空间,比如保留了一段残留的罗马时代城墙,并有机地融合在改造过的建筑主入口,将原有精美的楼梯保留并移位。巴约纳旧城改造工程创造了健康、宜人、优美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恢复了旧城原有的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价值,使之成为吸引居民回迁的重要因素。
建筑是有记忆的,城市也有记忆。希望我们不要用商业手段去抹杀这些记忆。建设城市不能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因为城市本质上都是人文城市。城市经济增长也许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还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人文特色却是永远不可跨越的。失去文化的厚重,这个城市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文化保存是一个城市的最大资产,这些历史的碎片,印证着人们脑海中渐失的记忆。如今,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要看到,和谐不应该只是政治与经济的和谐、文化和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该包括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保护与发展利用的和谐。追求经济利益没有错,但不应该以牺牲古老建筑为代价,千万别把CHINA变成“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