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良恕: 以科技为支柱 建设现代农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0:25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
●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卢良恕,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学家。194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历任
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农学会会长等职务。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
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那么,什么是现代农业?如何建设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现代农业以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现代农业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并随着现代农业科
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而产生新的飞跃。19世纪30年代,细胞学说的提出使农业科学实验进入了细胞水平
,突破传统农业单纯依赖人们经验与直观描述的阶段。40年代,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有力推动了
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与化肥工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现代农业科学的一个新起点。50年代,生物进化论
的问世,揭示了生物遗传变异、选择的规律,奠定了生物遗传学与育种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初,杂交
优势理论的应用,带来玉米杂交种的产生与大面积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
的节奏,信息技术尤其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市场供求的对接等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传统农业单纯依靠农业内部物质循环,而现代农业是依靠增
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的、开放的高效农业系统。
现代农业以产业化为基本途径。现代农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发达国家,不论农
业经营规模大小,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的基本单位,都是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家庭经营通过多种形式联合起来,实现产业化生产
、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趋势,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途
径。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蓬勃兴起,农业企业不断壮大,共同推进
了现代农业的进程。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是与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
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
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
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
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
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
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
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
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如何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变革,既包括农业
的增长方式,又包括农业的经营方式;既涉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布局与发展,又涉及农村社会的方
方面面。因此要取得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革除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

其次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放在农村。“小康”可通过两个参照标准来考察。一是恩格尔系
数(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在50%—30%之间;二是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达
到800—300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美元,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
47.7%,城镇居民为37.9%。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发展不平衡,目前尚有3000万左右的人口没有解决
温饱,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边远农村,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是要努力建设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在我国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业科技是十分重要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型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合全
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基础和关键。
第四是要重点开发西部的两大难点区域。一是西南岩溶地区。二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第五是要确保新时期国家食物安全。近几年来,我国的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达到了
400千克的粮食占有量。在此基础上,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400千克的
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仅是初步小康型标准,中国的粮食供给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水资源的匮乏、
耕地资源的减少、人口的增长以及食物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等,都对粮食(包括饲料)的有效供给提出
了挑战。因此,我们切不可忽视粮食(包括饲料)生产,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保护和提高粮食综
合生产力”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确保食物安全。
《人民日报》 (2003年04月14日第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