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01:-“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3:55
-“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txt
中不中
官与吏
第二部分隔绝与寂寞(1) 六隔绝与寂寞 科举制度于1905年废止,但欲求自立的知识分子的道路仍是关山重重。 科举基本上是向全社会开放的制度。虽然在士大夫阶层与从事生产劳动的庶民阶层之间存在着正如所见的深刻鸿沟,但其差别并不是世袭性的、身份性的。前面已经说过,阐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的儒家学说,把“君子”与“小人”的分裂固定化,把人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合理化,是一种统治阶级的逻辑。这当然有欠正确,需要加以重要的补充。
儒家的确坚持大人与小人之间的区别,但是如荀子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就是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是身份性、世袭性的,而是有着交替转换的可能。
建于这种理论基础之上的制度,小岛皊马早就称之为“道德性的阶级制度”,其特征是由士人独占知识的状态与阶级内容的变通性。 可以说,因袭的门阀贵族制崩溃,皇帝独裁得以确立的宋代以降的科举制度,才使如上所述的儒家理论真正地实现。因为要使子弟走科举之路这一事情本身要有大量投资,所以不能不有相当的经济条件。
虽然如此,但据滋贺秀三说,如果把几代连起来看,那么就会发现:在中国传统社会,无论是阶层还是职业分工,都有很大的流动性。何炳棣根据对于各种文献的统计学调查,明了了明清社会里对于身份变动的有效的法律障壁几乎解体,可以看到身份制度的流动性与儒教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浸透。
鬼文化的  身份改变反抗
可是,这种社会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困难。科举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保证了士人阶层(即知识阶层)的新陈代谢,不断地把庶民阶层的优秀人才输送进士人阶层。而这同时倒招致了知识与学问被士人阶层所独占的结果,因而不断受到侵蚀的庶民阶层就难以形成同统治阶级相异的自立性的生活原理与独特的文化,于此生出如岛田虔次所说的情形:中国的庶民缺少属于他们的知识分子。
抛弃士大夫的生活原理,以自立为目标的知识分子,一面苦恼于作为旧中国遗产的知识分子与民众的隔绝,另一面又必须直面新的价值体系形成的困难。他们从欧洲输入了近代观念。如前所述,留学时期的鲁迅的文化构想是:用通过批判来把握的欧洲文化“精髓”,给通过批判发现的中国文化的“固有之血脉”“输血”,由此使“沙聚之邦”“转为人国”。(《文化偏至论》,1907年)可是,“固有之血脉”从士大夫那里寻求已不可能,只能从“古人之记录”(过去)与“尚未失去天性之农民”身上方能看出。(《破恶声论》,1908年)
在1919年的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面,鲁迅也认为,中国人虽然凋落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乃是在于未读“圣贤书”的人们,“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可是这一时期鲁迅不能不看到的是压抑“天性”、妨碍“输血”的多重障壁。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人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必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中国人都有些不很像,所以不会相干。(《随感录五十九“圣武”》,1919年)
这段话显示出鲁迅发现“固有之血脉”是怎样的困难。另外,他深感在理应与传统决裂的自己身上仍残存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根性,这就逼使他在否定旧社会的同时,也否定自己在这种两难处境中做艰难的搏击。《狂人日记》作为包含作者个人的自我否定在内的民族自我批判而必须付之笔端的动机,在这里也同样可以见出。
《“人”与“鬼”的纠葛》 第一部分注 释(1) 注释 ①关于中国民间“鬼”的观念及祖先祭祀的实际情况,参考关于台湾汉族社会的实地调查报告。这次参考的主要文献有: 末成道男《从中部台湾的事例看汉人的祖先祭祀》其一,其二,《圣心女子大学论丛》第50、52集,1977、1978年。 渡边欣雄《台湾鬼魂考——试论汉族的民俗宗教理解》,《社会人类学年报》第14卷,弘文堂,1988年。 渡边欣雄《台湾之鬼小考——异文化理解所需的民俗知识论》,樱井德太郎编《日本民俗的传统与创造——新民俗学的构想》,弘文堂,1988年版。 渡边欣雄编《祖先祭祀》,凯风社,1989年版。渡边欣雄《汉族的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第一书房,1991年版。 主要以文学、民间故事、演剧为资料考察中国的“鬼”的日本语文献,本书参考的主要有: 泽田瑞穗《地狱变——中国的冥界说》,《亚细亚的宗教文化》3,法藏馆,1969年版。 泽田瑞穗《鬼趣谈义》,国书刊行会,1976年版。 泽田瑞穗《中国的咒法》,平河出版社,1984年版。 木山英雄《灵怪·神魔世界》,洼德忠、西顺藏编《宗教》,“中国文化丛书”6,大修馆书店,1967年版。 前野直彬《鬼狐的世界》,前野直彬译《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解说,“中国古典文学大系”42,平凡社,1971年版。 竹田晃《中国的幽灵》,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版。 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演剧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版。 田仲一成《中国的宗族与演剧》,东京大学出版会,1985年版。 田仲一成《中国乡村祭祀研究——地方剧的环境》,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版。 田仲一成《中国巫系演剧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版。 村松一弥《阿Q时代的绍兴戏剧》,《鲁迅全集月报》1,学习研究社,1984年。 诹访春雄《日本的幽灵》,岩波新书,1988年版。中译本为黄强所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另外,近年关于中国的“鬼”及“祖先信仰”的中文著述也有不少,仅举本书引为参考的一些: 李向平《祖宗的神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徐华龙《中国鬼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张劲松《中国鬼信仰》,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蒋梓骅等编《鬼神学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姜彬《吴越地区鬼灵及祖先崇拜》,《中国民间文化》第4集,1991年。 王景琳《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 北?京?三?联?书?店, 1992年版。 文彦选编《中国鬼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陈平原编《神神鬼鬼》,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姜彬编著《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尹飞丹等著《中国古代鬼神文化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http://post.baidu.com/f?kz=863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