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烁:“不关桥事”结论是否太轻率(新京报 2007-6-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0:50:20
“不关桥事”结论是否太轻率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6-23 1:06:57 · 来源: 新京报

任何事故发生的原因可能都是不同的,但科学、严肃、细致、全面的调查是善后的共同惯例。国外可能一周内调查委员会都还没有成立,可我们怎么5天结果就出来了。
九江大桥被撞断的悲剧,连日来让人难以释怀。除了与那些受难者及其亲朋同声悲叹外,还有为如此重大事故专家组竟然如此草率结论的处理方式痛惜。
事故发生后5天就作出“大桥垮塌与桥梁设计无关”的结论,恐怕是全世界所罕见的。技术鉴定小组是怎样成立的?这些专家与九江大桥的设计者和建设公司有怎样的关联?在宣布结论前都做了哪些调查和测试?怎样测出沙船撞击力远大于桥墩设计的40吨防撞能力?究竟是多少?这些常识性的而非专业性的问题都没回答,靠“设计大师”、“桥梁专家”、“大学教授”、“教授级高工”的头衔就能得出“不关桥事”的结论,是不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行?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举行了半小时,很多疑问都没解释清楚时,两位主要专家便马上离场去赶飞机,可见新闻发布会不过是专家们繁忙行程中的一段插曲,可见会议组织者对民众的知情权多么藐视,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态度多么不严肃。
也许正是这种匆忙结论的方式,导致了我们长期来不能汲取经验教训,不能从灾难中获取“免灾的技能”。从河南万沟大桥突然发生倒塌到江苏常州运村公路大桥倒塌、广东旧神岗大桥倒塌、安徽怀宁跨河大桥建成100天后突然倒塌、重庆綦江大桥倒塌、四川宜宾长江大桥坍塌、江苏兴化湖东大桥倒塌、辽宁营口熊岳大桥坍塌……
“免灾的技能”从何而来?就是来自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详细查证、责任追究以及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而制定专业规范和法律条款。免灾的技能一定不是“领导批示”,不是“现场指挥”,不是草率的结论。
任何事故发生的原因可能都是不同的,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科学、严肃、细致、全面的调查是善后的共同惯例。调查的速度可快可慢,参与的人数可多可少,但至少要保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调查人员与事故发生可能涉及的各方面均无利益上的关联,从而保证公正性,自家调查和自我处罚是不符合人性的;二是调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资质,有知识和能力检测出一般人所看不到的问题,并且能提出改进的方法。不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调查结论就是不科学的,就不能令公众信服,自然也不具备“长一智”的水准。
从发达国家对重大事故和灾难的调查惯例来看,首先是政府任命一个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其成员有各领域的专家,也有律师、政治家和普通公民,所有成员的姓名和专业背景都要公之于众,以保证与事故涉及方无利益关系;然后委员会展开深入的查证,像司法取证一样用真凭实据来支撑调查结论;接着委员会起草调查报告,往往用几百页的“书”来涵盖所有细节,包括基本结论、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和专业与司法建议;最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结论,向议会递交调查结果,由政府和法院分别进行行政和司法处理。如果遇到类似九江大桥坍塌这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船撞桥事件”,调查期限一般会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一周以内调查委员会可能都还没有成立,一定不可能匆忙得出“不关桥事”的结论。
若要避免断桥悲剧重演,首先夯实的是事故调查的原则、方式和力度。如果专家在调查上都要偷工减料、轻率了事、简单结论,今后怎能在建筑大桥时做到科学、周密、安全?怎能在避免悲剧重来?
□白烁(广东学者)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845/2007/06-23/014@010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