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早与屈原无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2:10
陈小朗
为了让屈原取代龙,中原文化借屈原之口把越人崇拜的龙说成夺食的窃贼。在越人融合进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这个传说的文化功能日益彰显,终于成为端午节来历的主流说法……
今天就是端午节。虽然年年都过端午节,但有关的来历和风俗仍值得探讨。
民间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不下七八个,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三个。其一自然是关于屈原,这个说法广为流传,不必赘言。其二是江淮民间传说:吴王夫差赐给伍子胥一把名叫“厉缕”的宝剑,伍子胥自尽后被扔进江里,化作波涛之神,当地土人每年五月五日都祭祀他。其三是发源于中原的传说: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日,民间有“五月不举子(不生孩子)”的民谚,因为这一天出生的孩子“男害父,女害母”,这自然是无稽之谈。但另一个说法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传说五月五日是五毒———蛇、蟾蜍、蜈蚣、壁虎、蝎子出动的日子,因此端午这一天大人要饮雄黄酒,顺手把酒点在儿童的额头、胸口和掌心,妇女要挂上装着药料的香囊,孩子在手臂上缠着五色线以驱邪辟瘴。
此外,学界对端午节也有说法。闻一多先生就认为,端午是龙的生日,以龙为图腾的越人在这一天划龙舟祭龙,既可娱神又可自娱。可惜,这个说法虽然最接近真相,却鲜为人知。
笔者心有不甘地寻思:岭南越人作为百越的一支,在二千年前的节日中难道毫无作为,因此缺席端午的祭祀和狂欢?
不是的。请看广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文物———船纹铜提筒,这是一件造形和工艺相当精美的容器,提筒腰部刻有一组船纹图案,图案中的船造型华丽,头尾高翘,船上有羽人舞蹈,桨手划桨,学者考证这是岭南越人祭祀水神的仪式。据闻一多的说法,笔者认为,这一幕不但曾发生在岭南祭祀龙的节日里,而且按《山海经》“番禺始为舟”的说法,扒龙船祭祀水神的活动很可能最早出现在岭南。我就曾听珠三角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说,“五月节(端午节)”是拜祭海龙王的。这也算是端午最早来历的一点远古文化遗存吧。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越人祭祀龙的节日是如何蜕变成中国人全民性的节日的?
南朝梁时期吴均撰的《续齐谐志》有一篇文字堪称经典答案:“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区曲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见祭,甚善。(供品)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越人的节日后来就是以这个传说为依据成为全体中国人的节日的。
这个故事既有奥妙也有纰漏。
奥妙在于屈原从一众“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这些“候选人”除了上文说过的伍子胥、五毒和越人崇拜的龙外,还有江淮间传说投水负父尸而出的孝女曹娥,甚至中原汉人寒食节的主角介之推也一度强势登场。但端午节终于选择了屈原,为什么?
首先自然是因为屈原是个有分量的历史人物———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诗人。然而最关键的原因是,他出身于曾经逐鹿中原又与越人有历史渊源的荆蛮,是一位同时被中原文化和越文化接受的人物,只有他能向越人崇拜的龙提出挑战,并最终取代龙成为节日的记忆。
《续齐谐志》的纰漏也在于此。为了让屈原取代龙,中原文化借屈原之口把越人崇拜的龙说成夺食的窃贼,用中原驱邪的办法———缠五彩线来驱除它。这个说法最初一定与越人的信仰抵触,只是在越人融合进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这个传说的文化功能日益彰显,终于成为端午节来历的主流说法,传诵于大江南北。
曾有识者指出,龙和凤在历史上并非中国人全民崇拜的偶像,而是统治者心目中皇权的象征。中原本来也有一个与龙有关的节日———农历二月初二的“龙头节”。传说这一天是经过冬眠的龙醒来的日子,俗称“龙抬头”,同时也是百虫出动的日子,因此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的说法。在这一天,中原有些地方举行“鞭打龙王”的活动,有些地方吃龙须面。中原民间对龙的负面评价由此可见一斑。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原和江南一直各过各的端午节:中原饮雄黄酒、挂香囊;江南扒龙舟、吃粽子。
虽然追本溯源,端午节最早的来历与屈原无关,但丝毫无损屈原的伟大。端午节作为中国一个全民性的民间节日,起到了文化凝聚力的作用,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