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期抗战遗址篇]家乡有幸埋忠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18:12
[第01期抗战遗址篇]家乡有幸埋忠骨(图)

http://life.sina.com.cn 2005-08-09 11:13 南方都市报

军长蔡廷锴检阅即将开赴前线的战士。
 

李荣熙在蕴藻浜车站伏击日军的战役中牺牲。
 

1947年1月28日,蒋光鼐(左)、蔡廷锴在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场(现称陵园)凭吊英灵。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纪念碑是仿造古罗马建筑风格修建的。1932年的战役轰动全国,次年华侨就捐资修建此陵园。
 

先烈路上的凯旋门是陵园原来的正门。
 

位于和平县内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家乡有幸埋忠骨 开篇语
抗争历史的回响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正式投降签字仪式;1945年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这两次签字仪式正式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60年,一个甲子。说它远,其间经历了几代中国人;说它近,每一代的中国人,从出生起就感受到历史的烙印和伤痛。
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临近,我们纪念这个日子,是为了不忘却那段给中国人留下屈辱记忆的岁月,更是为了子孙后代不要淡忘这段历史。
60年过去了,当年在正面战场上、游击战中指挥士兵作战的军官大多已作古,当年为国浴血奋战的士兵大多也已离世,仍健在的也已成了垂垂老者。惟有那些在轰炸枪炮声中经历了血的洗礼的遗址,还在向世人昭示着那段烽火岁月。
七七事变后,广州于1938年10月沦陷,到1945年抗战胜利,其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正面战役、游击战,以及各类的抗日救亡团体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广州现存的数十处抗战遗址,是这些可歌可泣的抗争的历史回响。
从今天开始,“发现广州·抗战遗址”系列专题将开辟版面,逐一报道广州境内现存的三十余处跟抗战有关的遗址,意在让更多的广州人了解60多年前发生在广州城的抗战事迹,让更多人铭记这段血泪史。
——编者
目击遗址
沧桑七十载,风貌犹存
就算今天看来,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也堪称规模宏伟,布局严谨,造型庄重典雅。这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仿西式陵园是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杨锡宗设计。站在陵园的广场上,抬眼看着前面那座罗马式的横亘在蓝天下的半圆形回廊和廊前的中央耸立着的约20米高的花岗石纪功碑,想73年前的那场战斗该是如何轰动全国,以致远在千里外的广州在战争结束的次年迅速地修建了这座气势恢弘的陵园。
纪功碑上一个威武的铜铸战士塑像,肩托步枪,背系一顶铜鼓帽。塑像前下面台阶卧伏着2对铜狮,8个铜铸宝鼎排列在拱卫纪功碑的石基上。这铜像、铜狮、铜鼎数目到底是寓意“1 2 8”还是刚刚巧合,目前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铜像是后来请著名雕塑家尹积昌重铸的,1938年日军侵略广州时,将这些铜像都搬去制造枪支了。纪功碑南为一座方形花岗石的英烈题名碑,铭刻着1951位先烈的英名。在碑的东侧和西侧处有两个坟地。东侧为“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墓”,象征性的水泥棺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西侧为“淞沪抗日阵亡战士墓”,安葬着阵亡将士的忠骨。最南端是有戴戟题写抗日亭。
“现在的陵园(7亩左右)只是当时的四分之一”蔡醒民(蔡廷锴的孙子)说,现在的东风公园在当时的陵园范围内,现在先烈路中间那座像孤岛一样屹立在车流中的凯旋门也是当时的正门。“我第一次来陵园是5岁(1945年)时祖父带我来的,印象中记得那时这里还挺荒凉的,草都有我这么高”,到了“文革”时,陵园成了菜场,“我到陵园一看,回廊里有很多人摆着摊卖菜”;“文革”后,“祖父的几位部下是全国政协委员,做了个提案,要求成立陵园管理处”,提案得到重视和落实,上世纪80年代,陵园管理处成立,从1991年开始,陵园开始整修:开水荫路、修建了现在的东大门、建了展览馆展览陈列十九路军事迹、维修花草树木、栏杆,1997年修建成淞沪会战的浮雕,今年政府又拨钱在陵园铺设了盲道,在陵园走时,时常可以看到老人树荫下乘凉、锻炼身体的身影。走到蒋光鼐、蔡廷锴将军墓前,蔡醒民告诉我们,1997年修陵园时,他们家里人要求把祖父的遗骸从北京八宝山公墓迁回陵园,得到政府的同意,“每年‘一·二八’和清明,我们都会来陵园拜祭”,蔡醒民说着,深深地向眼前的将军墓鞠躬……
图说历史 历史解密 淞沪抗日陵园为何建在广州?
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为何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却建在广州?实际上,十九路军基本上是一支由广东籍子弟组成的军队,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是东莞人,军长蔡廷锴是广东罗定人,军中罗定子弟不少。除此外,蔡醒民回忆,同为蔡廷锴讲武堂同学的十九路军60师237团团长黄汉廷也奉命回家乡河源市和平县招募新兵组成该团。“一·二八”淞沪会战中,仅和平籍的官兵就牺牲50多位伤数百人。1933年,由华侨捐资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在广州修建。1932年,比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烈士陵园还早半年左右,由和平县人民捐款,修建了纪念淞沪战争和平籍烈士的纪念碑。
名词解释 淞沪会战
“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后,从1932年1月中旬起,日寇在各地寻衅,想以上海作为压制抗日运动的中心,企图军事控制淞沪,迫使南京政府屈服。蒋介石此时被迫下野,幕后指挥何应钦等要十九路军退出上海市区,十九路军将领违命计划抗日。1月28日,日舰队司令盐泽向十九路军通牒,要十九路军退出闸北,十九路军不理会,当晚11时,“一·二八”淞沪会战打响。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以三万劣势兵力对抗敌军十万海陆空军队一月余,经历了闸北巷战、吴淞要塞、八字桥、蕴藻浜、江湾庙行、庙行浏河六大战役伤亡上万人,也迫使敌军三易主帅。战斗最后以蒋介石签订《淞沪停战协定》结束。
老兵故事
据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属广州联谊会介绍,目前还健在的十九路军官兵共三位:一位是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原经济系主任,曾担任过十九路军七十八师政治部主任的朱伯康;一位叫李振强,在广州,已100岁,可惜身体不好,卧病在床多年,不能说话。一位“身体还很硬朗”,在家乡河源和平县。 朱伯康从政治部主任到经济学家
今年已经99岁的朱伯康身体还健康、思维敏捷、记忆清晰。记者电话打到朱伯康家中,朱伯康的儿子告诉记者,近半年来,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老人不断受到各种媒体采访和活动邀请,身体欠佳,目前正在医院疗养。朱伯康以下的经历,是经家属同意、授权刊登的。
朱伯康1907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岭县,1931年“九·一八”以后,日本军队侵占东北,正在北京大学当助教的他因宣传抗日,被特务分子盯上,“一·二八”爆发后,他遂转到上海投奔十九路军。 在“一·二八”淞沪会战中,他被任命为总指挥部参谋,负责战时通讯,辅助当年的老师华振中编写战报。由军队自己编写战报的主意,据说还是蔡廷锴和蒋光鼐将军自己想出来的。十九路抗日进展,国内外各报都很关注,有的还出号外,但在有些战事细节上常有出入。蔡廷锴和蒋光鼐将军就决定自己先写一份战事报道,以后各报有争议时就以自己的为准。战事结束后,他受蔡廷锴将军委托,把淞沪会战的资料汇编成《十九路军血战史》,由神州国光出版社出版,并多次重印,成为研究淞沪会战和“一·二八”事变的重要研究资料。
“淞沪会战”后,国民政府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十九路军在多次争取的情况下虽得以保全了军队但却被迫调到福建剿共。已经有常年军阀混战、剿共经历的十九路军官兵不愿再打内战。 1933年11月,在蒋光鼐和蔡廷锴等人领导下,十九路军发动了以“反蒋抗日”为主旨的“福建事变”,朱伯康担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政治部主任。起义结束后,具有光荣历史的十九路军番号从此被取消。番号取消后军队开始整编遣散,此时朱伯康逃到香港投奔陈铭枢、蔡廷锴和蒋光鼐等。并得到他们资助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攻读财政和经济学。1937年学成回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
谈到十九路军抗日的英勇事迹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朱伯康还讲了个小故事:“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在复旦大学被打成“牛鬼蛇神”被批斗。有一天红卫兵召开批斗大会,他们宣布“朱伯康是十九路军政治部主任,是反动分子要好好批斗”,谁知道话一出,台下一些年长的贫下中农马上阻止说,“十九路军当年在这里打击日本鬼子,保卫家乡,不能斗不能斗!”
后人讲述
孙子眼中的蔡廷锴好汉不提当年勇
蔡醒民,蔡廷锴的孙子 除了继祖母,蔡醒民说自己从小就呆在祖父蔡廷锴将军身边,恐怕是跟随祖父时间最长的人,“连父亲们都没有(这么长时间)”。1.83米的他个头魁梧,“与祖父一样高,但他没有我这么胖,他瘦瘦的”。作为十九路军淞沪会战抗日将属广州联谊会会长,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收集编撰十九路军官兵事迹资料照片,联络将属做些保护十九路军抗日遗址工作等成了他这些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拿着两本厚厚的淞沪会战70周年纪念文集,对书中记录的十九路军每一位军官他都如数家珍,谁参加过两次淞沪会战,谁去年刚过世,谁的儿子因为父亲身份“文革”时被批斗。他说祖父很少跟他说淞沪会战的事,多是自己问而祖父也只是答一两句,或许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吧。
祖父很少跟我说打仗的事,说有自传(《蔡廷锴自传》)里面说得很清楚。很多记者都问我祖父是个怎样的人,他其实很普通,但很负责,说了就一定要做。
“农民家庭出生的祖父只上过两年私塾,十二三岁起还做过裁缝,没想到吧”,蔡醒民笑着说,“做了四五年”,18岁开始当兵,最初还只是满清政府的兵,他打过很多仗,带部队很严格,思想主要受孙中山影响。“九·一八”后,他在江西宣誓不再打内战。“一·二八”淞沪会战后,十九路军被调到福建剿共,十九路军主张“抗日、联共、反蒋”,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李济深请他当主席,但1934年被蒋介石瓦解,祖父开始流亡海外,他用1年多时间到了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到各处都受到华侨的欢迎,在各地发表抗日救国讲话。接着(1935年)他和李济深等在香港成立“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响应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1936年祖父在广西发表宣言恢复十九路军,很多旧部来到广西,此事惊动蒋介石,迫于压力已经恢复的部队编入了广西部队,祖父回到香港。“七·七”、“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多次接见祖父任命他新职,祖父一度结束的戎马生涯又重新开始。他的部队曾驻守在桂林,参加过桂南会战,重创日军。我(1940年出生)1岁时就跟随祖父在桂林,当时父亲也在部队。后来(1943年)祖父带我们全家回到罗定老家,他觉得自己有职无权,报国无门。1943年日本鬼子准备进攻罗定,家乡推举祖父为总指挥抗击日寇。
到晚年,他的生活很简单,他从小是苦过来的,所以很享受后来的生活。对子女他不强求什么,说你们不要学我,你们也学不来的,如果要学我,首先要不怕死!(说这话时,蔡醒民有些模仿他的祖父,语气明显加强)他只要求我们对国家有贡献就行了。
侄女眼中的李荣熙拿着战刀冲进日军队伍
李素欢,十九路军61师122旅6团3营营长李荣熙的侄女,《十九路军纪念文集》编辑之一(李荣熙为十九路军在淞沪会战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伯父李荣熙在参加十九路军前先考到北京大学政法系,毕业后我爷爷想他回广东来(我们老家是台山),可他只身去了日本,进了士官学校,学习骑射。士官学校毕业后,他和一些同学就直接参加了十九路军,连家也没回,当时家中还有三个年幼的儿女,最大的儿子才11岁。参加十九路才一年多,就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在2月13日进攻蕴藻浜之前,十九路军已经和日军在八字桥、闸北巷战等地进行了多场奋战,大大挫伤了日本军队的锐气,被迫换掉了两个司令官。对蕴藻浜这一仗,日本人是非常看重的,它是吴淞的天然要塞,决定吴淞之安危,如果能攻下蕴藻浜,就打开了进入上海城的一个大缺口。镇守这个要塞的是十九路军61师122旅6团3营,营长就是我伯父李荣熙。蔡廷锴将军从战斗一开始就坐镇61师师部亲自指挥,调度军队。
日军先攻打3营9连阵地,我方奋起抵抗,打退了日军的几次进攻,但伤亡惨重,过半的战士都英勇牺牲了。这时,我伯父李荣熙就奉命率领8连和机关连来增援。他命令兵分两路,从左右夹击日军,自己则率了100多骑兵,骑着马拿着战刀冲进日军队伍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日军增加兵力,卷土重来。镇守蕴藻浜的官兵死守阵地,击退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这场惨烈的血战一直从凌晨激战到晚上七八时,终将敌军全线击溃,收复阵地,夺得重机枪十余挺,步枪数百,击溃敌人装甲车数辆,日军中一向以善战著称的“久留米”混成旅也被打得溃不成军,从此一蹶不振。双方都伤亡惨重,十九路千余将士伤亡,6团团长郑为楫受了重伤,我伯父是头脑中弹牺牲的,据说他是十九路军中在战场上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将领。
伯父的尸体运回指挥部后,蔡廷锴将军哭了。我父亲和一位堂叔到南京去为伯父办理后事。当十九路军的将士们听说伯父还留有三位年幼的儿女时,全体将士进行捐款,筹集了一批钱作为这三位孩子的抚养费。
我父亲还告诉我,伯父牺牲的消息传到台山以后,台山县为他开了追悼会,全县人民都来参加,1933年4月,还在塔山(烈士陵园)建立了“李荣熙烈士纪念碑”,塑半身雕塑,碑上记录了1932年2月13日伯父蕴藻浜战斗的英勇事迹。
重要将领
蒋光鼐(1888-1967) 字憬然,广东东莞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肄业。
1930年任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1月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中坚决抗日,任战场总指挥。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第四、七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1949年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部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等职务。
蔡廷锴(1892-1968) 字贤初,广东罗定人。18岁从军。1930年任十九路军军长。
“九·一八”后,十九路军调驻京沪卫戍区。1932年1月28日,率部抗击日本侵略军,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赞扬。1932年6月任十九路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期间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49年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本栏资料摘自《十九路军淞沪抗日七十周年纪念册》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陈樱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方谦华
资料图片选自《十九路军一·二八淞沪抗日七十周年纪念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