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中要注意十二对经济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20:22
发表日期:2009年5月30日      作者:刘 旺   已经有767位读者读过此文
1.使用价值与价值
(1)二者是统一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处于商品中,二者缺一不可。人们购买商品时都希望“物美价廉”,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消费者力图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正说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二者是对立体: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的;其次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为此必须让出使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必须付出价值,因此,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1)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同一时间、同一劳动的价值总量之分;劳动生产率又有个别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它们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3)个别劳动生产率虽不能直接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获利增多,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影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而且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也会相应提高。
3.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1)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即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的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
(2)纸币发行量的限度:纸币是货币符号,无论发行多少纸币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待售商品总量增多,纸币应该每年相应增加。
(3)通货膨胀。
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A、纸币发行量超过待售商品总量的增长;B、待售商品总量和货币发行量都没有增加,但人们惧怕物价上涨,把货币尽快出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③通货膨胀的危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使价格信息失真,破坏社会正常经济秩序,造成经济混乱和效益低下,危害社会稳定。
④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首先要控制纸币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数量增加,价值减小,价格降低。
(4)通货紧缩
①含义: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原因: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迷,消费不振,固定资产投资放慢,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③影响:商品价格下降,产品积压,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居民“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下岗职工增加,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④措施: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5)货币政策
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政策,是管理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目标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即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以促进经济增长。
4.价格、价值、供求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本身的价值大小成正比。但价格也受其他因素影响,从而使价格与价值不一致。
(2)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
①供求影响价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者同买者竞争,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卖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卖者同卖者就会竞争,从而使价格低于价值(买方市场)。因此,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
②价格影响供求:当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会吸引商品生产者增加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下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时,会使商品生产者减少或停止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提高。
(3)价格波动
①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价格上下波动的运动,这个运动表现为一条曲线。但是,价格的涨落总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的,这个中心就是商品的价值。由于价值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但决定不了价格,所以价格上涨或下降,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价格不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能无限制地下降,价格的上下波动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的。
②市场上价格时涨时落,变化不定,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每次交易的价格不一定恰恰与商品的价值一致。但从一个长远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正是通过对价格波动的研究,我们才发现了隐藏在背后的价值规律的存在。
④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要一个条件,就是价格波动会影响供求,价格上涨会促使生产扩大。而文物、名画、珍贵邮票却不能因为价格上涨就会增加,即使价格上涨到惊人的地步。也就是说,价格上涨不会促使这些商品扩大再生产,增加供应量,这样就不能反过来抑制它们价格上涨,所以,这些稀有物品的价格不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这里能够抑制它们价格上涨的因素是人们的购买力。
5.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
(1)现代市场经济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即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调节被称为“无形的手”也叫“看不见的手”,国家宏观调控被称为“有形的手”也叫“看得见的手”。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经济运行中经常和大量地发挥调节作用的手段,是第一位的手段,政府调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2)两者是不同的经济调节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方式、特点和适用的范围。首先,从市场调节的方式、特点和范围来看:①它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完成的协调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诱导他们的经济行为,使生产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按市场的导向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配置。②市场调节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生产者按需生产;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价格具有弹性,能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通;分工灵活易变;生产效率较高等。③市场调节又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不足,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从国家宏观调控来看:①它是通过运用包括经济、法律和行政的各种手段间接、直接地调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诱导、影响和干预他们的经济行为。②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在于调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它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③国家宏观调控也有不足,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是一种人为因素和主观行为,这不仅使政府决策本身,有时因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而失误,而且过度的国家宏观调控会干扰和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6.三大产业
(1)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就不会有工业、第三产业等部门,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工业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没有工业就不会有农业、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第三产业为一二产业提供服务,对一二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处理好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逐步形成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才能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加速发展服务业,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7.积累与消费
(1)积累和消费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统一:相五促进。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积累和生产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落空(大河有水小河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并且会对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积累的扩大(小河无水大河干)。
②对立:此消彼长。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消费代表个人利益和社会的眼前利益。在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用于积累多了,用于消费就会减少,反之亦然。积累主要用于长远的生产建设,一般在当年不能为社会提供产品,因此,如果积累多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必然要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个矛盾反映了发展社会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矛盾。
积累的最低限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积累的最高限是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积累的最低限就是消费的最高限,积累的最高限就是消费的最低限。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①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③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8.财政收支
财政有收有支,就必然存在着收支关系问题。财政收支对比,不外有三种情况:
(1)收支相等:在预算及其执行过程中,收支相抵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收支完全相抵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的;预算也不可能在完全实现了收入之后再安排支出,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预测来编制的。所以,只要不出现很大规模的结余或赤字,都是正常的。财政收支平衡只能大体平衡,不可能是收支绝对相等。
(2)收大于支,有结余:在出现结余的情况下,有一个结余数量大小的区别。如果结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人们自然就会把略有结余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在于支出,略有结余”。
(3)收小于支,有赤字:财政赤字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在财政赤字中,也有一个数量大小的差别,如果是略有赤字,也应当视为平衡,或是基本平衡。当然,如果财政赤字出现较大数额,则意味着国家的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但近年来,我国运用适度的财政赤字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9.生产和消费
生产和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另一方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10.进口与出口
(1)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增加出口才能增加外汇收入,保证多进口;进口是对外贸易的另一重要方面,进口搞好了,又能带动出口。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又要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适当增加进口,使二者协调发展。
(2)从长期趋势看,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应该保持基本平衡。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收支的重要指标。在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和劣势。
(3)对外贸易不能只看数量,还要分析外贸结构。从进口角度看:进口商品多属机器设备,可以减轻国内这些产品的短缺程度,可以提高国内生产率,扩大生产能力;进口商品多属消费品,特别是高档奢侈品,不仅不能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反而耗费大量外汇,助长国内不正常的消费欲望和水平。从出口角度看:过多增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对国内其他产业推动力小,会失去国内深加工的机会;增加汽车出口,会引起汽车工业的投资和收入增加,由于产业间的连锁关系,会带动机械、钢铁、橡胶等产业的投资和收入增加。可见,国家必须对进口贸易加以调节。
11.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1)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实行国家经济、政治独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而对外开放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2)反对两种错误认识:一是盲目排外,闭关自守,这样会扼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延缓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二是不顾条件、不加选择、不讲原则地盲目开放,这样会造成国民经济混乱,损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3)在经济建设中,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学会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掌握组织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做到我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2.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
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不能对立的。
(1)贸易自由与保护民族工业并不矛盾。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时,更要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工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相辅相成,不能分割,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2)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条件下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不能再沿用过去的路子和手段,单纯的行政保护已难以为继,主要应依靠改革、竞争和自身的加速发展,同时争取利用可能的保护措施。保护的目的,也不是使民族经济和民族工业免受外资和外国产品的竞争,而是使竞争合理化。
(3)进口产品价格并不是越低越好,从表面看,外国产品价格低,进口国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其实不然。因为一国产品人为地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叫做倾销。这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不公平竞争手段,其危害具有隐蔽性。它直接批击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使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乃至被迫退出市场,甚至工厂停产、倒闭,失业率上升。这样,外国产业就垄断了市场,最后有可能实生垄断价格,获得高额利润,进口国的消费者仍然是受害者。因此,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应采取反倾销措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我国的民族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