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生与经济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19:20

 

晋国强

(郑州市商务局,河南郑州450007)

 

摘 要:本文阐述了民生问题及其由来、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提出了正确处理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关系的途径。

关键词:民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09)11-0112-02

一、民生问题及其由来

一般说来,民生是指人民的生存和生活。从人权角度看,民生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全面发展权。从需求角度看,民生就是实现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全部需求。横向看,包括吃、穿、住、行、学习、劳动、文体、娱乐等人生的各个方面;纵向看,包括生、老、病、死等人生各个阶段。从民生与经济的关系看,经济发展是手段,改善民生是的目,经济发展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生存条件、生存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诚然,脱离经济发展谈论民生,是空谈。同理,离开民生谈论经济发展,毫无意义。

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眼下最突出的是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安全与稳定等五大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并逐渐突出出来,主要原因:一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财富通过政策、法律的空挡和漏洞,急剧地向少数人集中,奠定了少数人占有资本、多数人靠劳动谋生的社会格局;二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发生了扭曲,资本所得侵蚀了劳动所得,企业高管所得侵蚀了职工所得,效率侵蚀了公平,收入差距和贫富差别进一步扩大;三是科学发展观尚未得到真正全面的落实,为发展而发展,惟此(GDP)为大,民生工程成了装饰政绩的工程,居民收入尤其是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积累和消费长期严重失衡。四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民生的关系认识不清,观念落后,处理不当,甚至本末倒置。下面着重谈民生与经济的关系。

二、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经济和民生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是如此。但在不同社会形态中,二者的联系方式、依存程度和相互作用的强度,却是不一样的。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按照国家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种产品,甚至每一件产品,都和计划内的需求相对应,经济与民生无缝链接,经济发展在先,民生改善在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同时,改善民生是国家组织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经济发展的每一成果即刻就能体现于改善民生。但是,低水平、不平衡的生产力与单一的公有制构成了矛盾,主观上无所不包、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客观上绝难准确无误地反映巨大庞杂的社会需求,因此生产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增长,呈现“短缺”特征。那个时期,经济发展对改善民生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表现为市场需求,社会生产由分散的商品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自发地进行,一旦发现市场和盈利空间,便有成千上万的商品生产者蜂拥进去,因此需求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呈现“过剩”特征,社会需求对社会生产的决定性作用非常突出。在这里,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不是民生,经济和民生是通过市场实现连接的。国家除了调和劳资矛盾,就是“创造需求”,一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地刺激国内消费,鼓励提前消费、借贷消费,“无为而为”地“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利用国家信用、国家意志打开或扩大国际市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或以武力相威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就是这样为本国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输送动力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必然同时体现在经济与民生的关系上。在这里,公有制经济仍居于主体地位,计划规律在客观上仍发挥作用,市场和企业对国家宏观管理与宏观调控的反应仍然灵敏,改善民生仍然是国家组织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与此同时,在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之间,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市场。国家组织社会生产的目的和企业组织生产的目的不再一致,甚至发生了背离。政企分开了。企业心甘情愿听命于市场,目的明确而单一,即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职能随之变化,工作重心由经济转向民生,从企业转向市场。这样就为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一方面集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垄断利润和财政收入,直接投资民生工程,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法制作用,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使之不断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三、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民生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我们说的国内消费需求,其实就是民生需求。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中,消费需求处于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是经济发展可靠的主要的动力源泉。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用一句老话表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改善民生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没有明晰的认识。已经是市场经济了,还用计划经济眼光、观念和手段对待民生,把民生摆到被动的位置,放在经济发展以后。政府仍然把自己与企业混为一体,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不遗余力地进行生产扩张,政府为追求GDP最大化目标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扩张和近乎疯狂的招商引资。呼来唤去的民生,被挤到了墙角,等着分一杯经济发展成果的残羹。国际金融危机一来,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矛盾暴露了,积累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衡、产能过剩、经济结构扭曲和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一下子浮出了水面。从反面证明了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忽视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后果是,在严重损害民生的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经济。一方面是过度积累导致的生产和投资扩张,另一方面是国内消费需求或居民购买力增长乏力。我们的企业不得不到国外寻找销售市场,外贸出口由手段变成了目的。为争夺国外市场,我们的企业不得不压低价格,而压低价格的途径又往往是压低工人工资、延长工人劳动时间。为争夺国外用户而自相残杀,让外人坐收渔利,苦的是我们的普通劳动者,贬值的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生产的目的,好像不是为了我们的民生,而是为了人家国家的民生,为了让外国人眼红的巨额外汇储备,换来的却是外国“反倾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

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又要追求高速度,政府可以为发展而发展,企业却不愿为生产而生产、为看不见效益的项目去投资,于是,政府投资规模越滚越大,城市建设规模越摊越大,而政府投资中,直接满足民生需求的比例偏低,无节制的造城运动反而加剧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矛盾及资源矛盾,最直接的后果是不断推高房价。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投资内部比例失衡,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结构性矛盾。

在扭曲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中,我们的企业很容易在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找到生存空间,开掘利润源泉,例如压低劳动力价格、过度开掘自然资源、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千行百业一窝蜂涌进房地产领域…… 从而失去了追求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无论表层的还是深层的,几乎都可以从民生方面找到原因。

四、探索正确处理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关系的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生与经济的关系,兼有计划经济和一般市场经济特点,取长补短,如虎添翼;取短弃长,两两相伤。这是一个新课题,有一个认识和探索过程。

目前,民生问题已经积累到这样一个地步:不下决心集中解决民生问题,就不能夯实经济回升与发展的基础,就不能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就不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就会延缓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进程。同时,经过六十年经济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理出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清晰思路。

一是要充分认识改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经济发展可靠的主要的动力源泉。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包括国民人生各方面、人生各阶段的民生规划,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列入考核政府的透明的、可验证的、硬性的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确保达标。假如不从认识上解决问题,仅把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作为填补外需不足的权宜之计,那么,一旦外需回升,就又回到老路。

二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比例关系、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消费、投资和外贸的比例关系,等等,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平衡机制。

三是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科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建立和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和制度,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示范作用和经济杠杆作用。

四是改革分配制度。建立体现公平正义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提高广大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善一线职工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建立企业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资本收益、管理层薪酬挂钩联动的分配机制。再分配重在社会公平,重在扶弱济贫解困,重在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

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应保尽保,覆盖全民。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企业清缴力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把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大部用于加强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投资应逐步限定在直接为民生服务的公益领域,并鼓励、引导企业入驻投资。伴随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的提升,逐步使处在孕育、婴幼、学龄、老年等人生各阶段的国民都有所倚靠,都有幸福感,而无前瞻之愁、后顾之忧。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生与经济的关系,既是重大实践问题,又是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只可作引玉之砖。一将久蓄的民生问题和经济内部矛盾联系起来,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在民生方面欠账越多,一旦偿还,经济发展的后劲越足,动力越足、越持久。那时,十三亿人口的大市场才真是名副其实,潜力无限,生机勃勃,令人向往,趋之若鹜。

作者简介:晋国强,郑州市商务局. 调研员.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