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6:16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什么?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一、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是针对‘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生的片面、被动发展而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和主动地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它着眼于发展,认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三大要义将“面向全体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生产方式并存,技术层次参差不齐,在经济上呈多元化格局。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二、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把升学考试作为惟一目的,教育内容片面,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学生成了一架“考试机器”,扼杀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和特长。“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方针指导下,从学生身心发展不同特点出发,因地因校制宜,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指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不论是1993年中日两国儿童探险夏令营远足拉练所引发的《夏令营的较量》,还是1998年9月中美儿童夏令营引发的《梦想?激情?敏感?体验》,都反映了中国孩子一个明显的弱点:意志脆弱,自立精神和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差,懒惰、懦弱、自私。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着眼于21世纪的人才规格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未来的需求。三、主动发展主动发展既是一种个性教育,又是一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认为,由于人的个体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重要培养目标,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主动发展,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知识经济和未来对人才素质的又一特殊要求。经济学家告诉人们,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设计人员在工作间里的创意竞争,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个性化的产品离不开个性化的人,个性化的人离不开个性化的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不仅要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而且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之以渔”,教会他们终生学习的本领。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及时开发有潜能、有才华的学生,使他们具备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