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求学(一),入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02:53
1959年夏,我考取了长春地质学院第五系(五年制)。长春地质学院是国家重点大学,隶属于我国地质矿产部,主要培养高级地质科技人才。1952年由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而成,院长是大地构造地质学家喻德渊。当时地质部长、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用其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出我国东北平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根据国家计划的需要,为开发我国石油资源,急需培养石油勘探人员,所以成立了这个第五系。我也就离开杭九中工厂北上到了长春,住在那时的白鸽楼,读大学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教学楼是雄伟的地质宫,黄墙碧瓦,它是典型中国古代建筑风格,曾为日伪溥仪新宫内府所在地,1954年建成。地质宫内设有阅览室,实验室和地质博物馆,陈列着各种矿产、珍贵钻石,矿产和古生物化石标本,恐龙化石等。门前广场前两侧为“八大部”的建筑,交相辉映,很为壮观.长春是一个大城市,有汽车城之称,又有长春电影制片厂,出门有有轨电车。

我们的课程设置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大约有30多门课,每年还有一定时间的实习 。临毕业前还要毕业答辩,答辩通过,所有课程及格,就可以准予毕业。这套模式基本上是按前苏联搞的。平时我们经常都是用棉坐垫夹着书到地质宫去自习,有时人多,还要用棉坐垫占位子,大家都习以为常。我在学校里还享受调干生的待遇,每月发18元的津贴费,发32斤粮票,对想抽烟的同学还发烟票。当时正是困难时期,物质也不丰富,吃高粱米、玉米面,冬天严寒(室内有暖气),对当过兵的人来说也很容易适应。不过,有时还要上街买点食品充饥,我记得那时买一根包谷也要五角钱,还是很贵,而且有时还没有卖的。有时去馆子吃一顿,有时由家乡寄点罐头。一年的室内教学之后,就到本溪田师付实习基地地质认识实习,在野外如何识别不同的岩石,地层的层序,地质构造的特征等,是一次很有兴趣,又颇有收获的教学活动。下面就是我们在野外的集体照,后排左三是本人,其他的同学还是依稀认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