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首次公开差额选拔局长始末(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2:10
近日,公安部发布干部任职通知,任命武和平为宣传局局长、刘跃进为禁毒局局长、毕晓明为离退休干部局局长。
这是一次引人瞩目、极具特殊含义的干部任命。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3位局长是在公安部首次公开差额选拔局长试点工作过程中,从311名候选人里历经差额推荐、差额面试、差额考察、差额酝酿、会议决定、公示任职,最终脱颖而出的。
5月21日实施方案初稿供大家讨论之际,一些疑问和疑惑接踵而至。
为什么对这几个局开展公开差额选拔?
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哪些局长职位适合搞公开差额选拔?
十七大以来,中央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和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
2009年12月中央印发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将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和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作为党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突破项目,明确要求到2015年,每年新提拔厅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民主投票在6月12日举行。而公安部直属机关符合人选条件的多达311人。
根据事后统计,在311名候选人中,有15人自荐宣传局局长职位、12人自荐禁毒局局长职位、8人自荐离退休干部局局长职位。自荐人要提交2000字以内的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6月12日上午8时30分,民主推荐会如期召开。符合票选条件的公安部直属机关286名局级以上干部陆续赶来。一部分人是提前从外地飞赴北京。很多人早早就来到会场,抓紧时间研读311名候选人的资料。
10时,主持人宣布开始投票。短短5分钟内,所有人把填好的票投进票箱。速度之快,出乎人们预料。
随后,公开差额选拔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分别听取了部党委成员和部直属机关正局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54人的推荐意见。
6月13日,孟建柱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会。根据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情况,公安部党委按每个职位1:6的比例,确定了进入面试范围的预备人选。
月19日上午8时05分,公安部直属单位巡视组组长张美荣来到公安部办公楼A702室。他比规定的时间提前10分钟到场。今天,他作为6名宣传局局长候选人之一,将在隔壁的A701室接受公开差额选拔局长面试考核。
公开差额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面试成绩,提请部党委按照每个职位1:3的比例,研究确定差额考察人选。
面试进行了一天半。18位候选人全部参加。
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等规定,面试考官一般不少于7人。公安部借鉴中组部的做法,考官组由9人组成,李春生(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兼人事训练局局长、公开差额选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担任主考官,邀请中纪委、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选派1名专家,部纪委监察局、人事训练局、法制局和直属机关党委各选派1名负责同志,以及一名机动考官组成。机动考官根据面试职位不同,分别由宣传局、禁毒局、离退休干部局1名负责同志担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蔡安季全程参与面试。
面试由个人自我陈述和考官组提问两部分组成。每人限时30分钟。
公安部派员到中组部取经时,中组部在总体认可公安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两条原则性意见:一是选拔局长工作中,扩大民主是方向,党管干部的原则是贯穿始终的,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二是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选出的人要做到人岗相适,实现选人用人公信度、群众满意度和人岗匹配度有机统一。 “这两条原则性意见,也是此次改革的两大难点。”李春生说,“这需要我们提前谋划,并在实践中摸索总结。”
在6月3日的离退休干部座谈会上,离退休老同志都谈到了党管干部原则和群众公认如何统一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要真正发扬民主,不要走过场;二是公选也有副作用,要防止把两种人选上来,一种是不作为、不得罪人的老好人,还有一种是做表面文章、抬高自己的人;三是群众意见与党委意见不一致时,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要多听听群众反映,尊重群众意见,群众才会有参与的积极性;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关键是实现优中选优,在考察工作中掌握好德和才的关系。
“公开差额选拔,既要扩大民主,坚持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确定预备人员的重要依据,以充分体现民主参与、群众公认,又要坚持党管干部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差额面试、差额考察和差额酝酿提名等程序,由部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任职人选,切实做到既充分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李春生说。
李春生告诉记者,在此次公开选拔过程中,他们紧紧抓住5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岗相适。
一是个人自荐。鼓励、引导人选根据岗位要求和自身条件,实行定向报名,进行自我推荐,并提交个人述职报告。
二是会议投票推荐。按照知情度、关联度和广泛性、代表性的原则,把了解岗位职责要求、彼此间熟悉情况的副局级以上干部确定为投票人。同时,还印制了所有人选的个人简历,供大家了解人选的基本情况。
三是个别谈话推荐。在部党委成员和部直属机关正局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范围内进行个别谈话,深入听取推荐意见。
四是差额面试。命制面试试题时,充分体现岗位要求,增强针对性;考官组成上,3个局负责同志担任机动考官,以充分了解人选的业务知识。
五是差额酝酿。领导小组综合推荐、面试和考察情况,提请部党委进行充分酝酿,确定拟任职人选。
据俞湧(公安部纪委副书记、公开差额选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介绍,面试试题由中组部命制,由公安部精通相关业务的同志协助。出题全过程封闭,出题的同志封闭了3天,等面试完毕才回来。
北京大学教授萧鸣政认为,这次公安部公开差额选拔3名局长工作,既符合中央的要求,又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职位重要与显要,条件宽松,不拘一格选人才。宣传局、禁毒局、离退休干部局局长是3个比较关键的职位,而不是次要部门的次要职位。既然重要、显要,所以大家都挺向往的。同时,候选人的条件又很宽松,只要是部直属机关局级干部和任职满2年以上的副局级干部都可以申报。“这就给选人用人提供了较广泛的范围,避免了出现那种条件太苛刻、以至很多人不愿意或不能报的情况。”他说。
二是程序公开,操作规范,方法科学。“有些单位搞公选,出现过报名人过少,甚至只有1人报名的情况。而公安部这次公选,311人符合条件,其中15人自荐宣传局、12人自荐禁毒局、8人自荐离退休干部局。以宣传局为例,15个人选6个参加面试,面试后选择3人参加组织考察。推荐人数大于面试人数,面试人数又大于考察人数。这就留出较大的选择余地。与此同时,面试过程中每个考官手中都有考生的档案简历与自荐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表面印象,避免以感觉取人。在公开选拔过程中,民主推荐与个别谈话相结合,避免了从众现象。而且,中组部、中纪委等派员参加,公安部纪委监察局全程监控。显然,这些都体现了程序公开、操作规范、方法科学。
三是重民意,不重票决。公选中让所有副局级以上的人都参加投票,但又不是完全以票取人。既听取群众意见,也听取领导意见。但是这次公开选拔,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根据其他部委的经验和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科性要求,建议将来若有可能,让直接领导也参与打分。因为我们以后选人都是给他们用,要体现他们的选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