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大蒜技术开发协会 >> 新闻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54:15
1.精细整地。种植大蒜以肥沃、松软、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为好, 尽量避免连茬。一般深耕在15~20厘米,结合深耕亩施厩肥1000~1500公斤,筑2米左右畦,挖好排水沟,畦面保持平整、松软。 2.适时播种。作蒜头种植的,以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播种为宜;最迟不得超过十月中旬。作青蒜种植的,以八月中下旬播种最佳。播种采取穴植,每穴2—3瓣,间距17×20厘米,深度保持在0.02~0.3米,播种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浇上一层泥沙浆。 亩播种量120—140公斤。要注意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3.施肥管理。(1)基肥:在整地前亩施碳酸氢铵20~25公斤,过磷酸钙8~10公斤,氯化钾4~5公斤,或复混肥15~20 公斤。(2)苗肥:全苗后三叶初,每亩施入畜粪尿1500~2000公斤,对加5公斤尿素。(3)腊肥:所谓腊肥,即在今冬至翌春给作物追施的一次补肥。 每亩施碳酸氢铵10公斤,人畜粪1000—1200公斤。(4)抽薹肥:大蒜抽薹期,每亩施尿素15公斤。(5)叶面喷肥:在蒜头急速膨大期,亩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最好在谷雨前后喷施。 4.田间管理。 大蒜齐苗后用竹片移苗、定苗。在定苗后施肥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大寒前后松土一次,翌春二月下旬及时疏通排水沟,如遇天旱,应及时沟灌进行抗旱。 5.防治病虫。大蒜主要病虫害有疫病、咖啡豆象。亩用25%多菌灵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疫病;大蒜咖啡豆象可用磷化铝每立方米3—5克熏蒸防治。 6.及时采收。蒜薹的采收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当蒜薹上部向下弯曲时,或抽出叶顶0.1米时应及时采收,并削净蒜蒂,就地摊晒2—4天,然后贮藏。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幼苗(蒜苗、青蒜),蒜头(鳞茎)和蒜苔(花茎)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糖类、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并具有特殊辛香风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尤其是蒜头,除供鲜食外,在食品加工,医药工业、化妆品制作、饮料配制及无公害生产方面,作为主要原料,都有着重要作用 。
一、播种季节
大蒜喜冷凉的气候条件,地上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幼苗越冬的最佳苗龄为4-6叶期,从播种到4-6叶约需40-45天,在日均温度7℃以下即停止生长。幼苗耐寒性强,能耐-7~-10℃的低温。在0-4℃的条件下,经30-40天可以通过春化阶段。露地秋播大蒜的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 播种早了,易受冻,播种晚了因受后期高温影响,生产期缩短,产量低,品质差。
二、整地施肥
大蒜的根为弦须根,无主根,主要根群分布在10-25厘米的土层中,属浅根性,根毛少,吸水力弱,喜湿、喜肥、不耐旱,适宜于土壤肥沃,疏松透气、 保水、 保肥力强,排灌水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种植,忌与葱蒜类蔬菜连作。 种蒜前要施足基肥,基肥最好是经过了充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或生物 有机菌肥,或缓控释肥,一般亩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或金正大控释肥70-100千克或生物菌肥100千克,撒施后深耕土壤20-30厘米,耙平地面,按1.2米的距离作平畦。 大蒜地忌施生粪,以防在生粪发酵时引来种蝇,产卵生蛆,危害蒜根,在大蒜生育期内,吸收氮素最多,据测定每生产50千克蒜头,需纯氮0.75千克,五氧化二磷0.18千克,氧化钾0.7千克,其比例为1:0.25-0.35:0.85-0.95。硫是重要元素。增施磷肥可使蒜头增大,蒜苔产量增加,蒜头裂头率降低。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前要进行选种、选瓣。选择蒜头大、蒜瓣硬、色泽新鲜、无病伤的大瓣作种。每百瓣重在500左右。 为防病害发生,播种前可每100千克种瓣,用77%多宁可湿性分散粒剂150克 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50克,兑水800克的药液,均匀喷洒,或用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 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3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后播种。
播种方法有沟播或穴播种两种方式,播种深度5-6厘米,使种瓣顶端有盖土2-3厘米,具体的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每亩30000-35000株,株行距8-9厘米×20厘米左右,适当密植可获取高产。但是种植过密,不但用种量大,而且蒜头小,商品级别低,经济效益不高。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蒜头小的品种可密植,大头品种宜稀植。据试验,每亩不应超过6万株,以每亩种3.5-4万株为宜。也可按行距17厘米,株距12厘米或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的密度播种,每亩用种150千克左右。播种后耧平畦面或盖地膜,然后浇水。
四、冬前管理
在正常情况下,大蒜播种后经5-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喷天达2116(抗旱壮苗型)600倍液一次,幼苗期,要适当控制浇水,尤其是盖地膜的,一次浇水即可保证全苗。出苗期要经常查苗,及时破膜引苗出膜。如果基肥不足,可在出苗一个月后追“催苗肥”,一般苗期不必追肥。土地封冻前浇封冻水。不盖地膜的可在越冬前覆盖牛马粪、碎草,保护幼苗安全越冬。 蒜苗长至5-6叶时,冬前可喷一次天达2116(壮苗型)800倍液,有明显的促根生长和防冻效果。
五、春季管理
秋播大蒜在翌年春季,气温回暖 ,土地解冻后,要及时除去冬前的碎草(牛马粪不必除去),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选择晴暖天,浇返青水,如基肥不足可结合返青水追“返青肥”,一般亩追尿素20千克。4月上旬,清明以后,随着气温升高,蒜苗生长加快,到“烂母”后,大蒜进入花芽和鳞芽分化期,需水肥增加。在蒜苔开始抽出时,可喷天达2116(叶菜型)600倍液,并结合浇水,追一次含氮较多的“催苔肥”,每亩施复合肥20-25千克。
催苔肥后再喷两遍天达2116(根茎型)600倍液。经过40-45天,地上部停止生长,地上植株的营养,向蒜头转移。据测定每头蒜能日增1.4克。拔苔后18-20天是蒜头膨大期,此期可追一次“催头肥”,一般亩追尿素15-20千克,以后每7-8天一水,保持地面湿润,延长叶片生长,促进养分向蒜头输送,减缓叶片衰老速率,促进蒜头膨大,提高蒜头产量。
六、收获
蒜苔要适时收拔,拔苔早了容易断苔,产量低。拔苔晚了蒜苔老化,纤维增加,影响品质,也降低产品产量。拔苔前3-5天停止浇水,使植株体内膨压降低,易于拔苔。拔苔应选在晴暖天气的中午或下午 进行。 拔苔18-20天后,大蒜叶片开始退色,叶尖凋萎,假茎变软,开始倒伏,证明大蒜的蒜头开始休眠,即可收刨。
收刨大蒜后,在田间一排排摆开,使后排的茎叶盖住前排的蒜头。晾晒2-3天,待茎叶干枯后捆成把,将蒜头向外堆垛或编成蒜辫,挂在避雨通风的棚内贮藏或销售。
(1)播种期:适时播种是获得蒜苔和蒜头双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栽培季节的确定,要根据大蒜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各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确定。我国出口大蒜产区均为秋播。秋季播种大蒜,幼苗有较长的生长期。与春播大蒜相比,蒜头和蒜苔产量都较高。因此,凡是幼苗能露地安全越冬的地区和品种,都应进行秋播。在秋播地区,适宜播种的日均温度为20~22℃。越冬前幼苗长出3叶以上,一般5~6片真叶为宜。一般华北地区的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南方地区在9月上中旬播种,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可行春播。秋播不可过早,否则植株易衰老,蒜头开始肥大后不久,植株枯黄,产量下降:亦不可过迟,否则蒜苗生长期短,影响蒜头产量。春播大蒜应尽量提早,只要土壤表层解冻,可以操作,即应播种。
(2)土壤选择:大蒜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除了盐碱沙荒地外,都能生长。但是由于大蒜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因此,对土壤也有一定要求,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大蒜适宜种植的土壤是有机质含量富足、肥沃而质地疏松的沙质壤土。沙土保肥保水力弱,生产的蒜头小,但辣味强。粘重土壤生长的蒜头小而成尖型。由于大蒜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既怕土壤干旱又怕水涝渍害,因此,选择的地块要具备灌溉和排水的条件。
(3)栽培制度:大蒜忌连作,也忌与其他葱属植物重茬。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易烂根,引起植株生长势衰弱,或者幼苗出土后,叶逐渐干枯,或易患病害,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蒜对前茬作物的选择不太严格。秋播大蒜,以豆类、瓜类、茄果类、土豆、玉米和水稻等茬口较好。大蒜的施肥量大,吸肥量少,土壤残留肥较多,而且根系分泌有杀菌素,可以防止后作的各种病害,是后作的良好前茬。
(4)精细整地施基肥与作畦:根据大蒜根系生长特点和吸收能力,要求精细整地,深耕细耙、畦面平整,俗说:“九耖萝卜,十耖蒜”就是这个意思。整地时施入优质有机肥,如腐熟堆厩肥、猪牛粪及垃圾等均可,每亩5000~8000千克并配施20~30千克磷、钾肥后,及时翻耕,耙平作畦,畦宽1.5~2米,畦长以能均匀灌水为度。在整地作畦时,地表面一定要土细平整,不能有大土块和坑洼。
(5)种蒜选择:播种前选种是取得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大蒜选种工作包括收获时选留纯种,播前掰瓣时,选留大瓣种,播种时分级播种。具体要求是:在田间进行株选,收获时头选,播种地瓣选。选种的标准具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蒜头圆整、蒜瓣肥大、色泽洁白,顶芽肥壮,无病斑,无伤口。要剔除发黄、发软、虫蛀、顶芽受伤或茎盘发黄及霉烂的蒜头。把蒜瓣分大、中、小三级,选用大、中瓣作为蒜苔和蒜头的播种材料。“母壮子肥”,蒜种愈大,长出的植株愈茁壮。大瓣种蒜种发根多,根系粗壮幼芽粗,鳞芽分化早,生产出的新蒜头大瓣比例高,蒜头重,蒜苔蒜头产量高,种蒜效益也可以提高。
(6)种蒜处理:为了打破大蒜种子的休眠期,使它能及时发芽。在播种前,对种瓣可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有条件,可在选种时剥皮去踵,促进萌芽,发根。此外,用尿水浸泡种蒜1~2天沥干水分播种或用清水浸湿种蒜皮后放3~4天播种,或用500倍多菌灵浸种12~16小时再播种,可提高出苗率,出苗整齐,幼苗健壮,有利于增产。
(7)播种密度与用种量:合理的播种密度是大蒜优质高产的关键。确立密度时,必须考虑品种特点,种瓣大小,播期早晚,土壤肥力,肥水条件及栽培目的等多种因素。密度过小,虽然单株发展较大,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密度可提高产量,但蒜头会减少,商品质量下降。因而适宜的密度不仅以产量高低为依据,还应考虑蒜头质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根据各地种植经验,一般认为采用行距18~20厘米,株距12~14厘米,亩栽2.5~3.5万株较为适宜,每亩用种量100~150千克。在此范围内,具体栽植时掌握的密度应以种瓣大小为标准,大瓣种可稀些,小瓣种可密些。垄作时密度可稍小,一般可根据蒜瓣大小每亩栽2~3万株。
(8)播种方法:大蒜的播种方法,有高垄和平畦两种。一般采用平畦栽培,在整好的畦面上,按一定的行距平地开沟,沟要求直而不弯,南北方向,利于通风透光。开沟方法,先从畦的一端开第1条沟,按一定株距,靠沟的一侧依次排入。排蒜时,将蒜瓣插入土中,微露尖端,不宜过深,排完后再按行距开第二条沟,用第二条沟的土壤覆盖第1条沟,以后依样逐次进行。沟的深度以3~5厘米为宜,不能过深或过浅。播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经7~10天可以出苗。
(9)田间管理:大蒜生长期长,追肥一般在2~3叶期,越冬前,2月下旬开春后以及大蒜鳞茎(蒜头)膨大期分别应酌情追肥,通常每次施腐熟厩肥2000~3000千克或碳酸铵30千克或尿素15千克,在追肥的同时,应中耕、除草,冬前要深锄2~3次,开春后应浅锄。水分管理以保持田间湿润为宜,不能过干或过湿。在长江流域,雨水较多的早春,要注意清沟避免田间积水。
(1)播种期:适时播种是获得蒜苔和蒜头双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栽培季节的确定,要根据大蒜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各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确定。我国出口大蒜产区均为秋播。秋季播种大蒜,幼苗有较长的生长期。与春播大蒜相比,蒜头和蒜苔产量都较高。因此,凡是幼苗能露地安全越冬的地区和品种,都应进行秋播。在秋播地区,适宜播种的日均温度为20~22℃。越冬前幼苗长出3叶以上,一般5~6片真叶为宜。一般华北地区的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南方地区在9月上中旬播种,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可行春播。秋播不可过早,否则植株易衰老,蒜头开始肥大后不久,植株枯黄,产量下降:亦不可过迟,否则蒜苗生长期短,影响蒜头产量。春播大蒜应尽量提早,只要土壤表层解冻,可以操作,即应播种。
(2)土壤选择:大蒜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除了盐碱沙荒地外,都能生长。但是由于大蒜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因此,对土壤也有一定要求,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大蒜适宜种植的土壤是有机质含量富足、肥沃而质地疏松的沙质壤土。沙土保肥保水力弱,生产的蒜头小,但辣味强。粘重土壤生长的蒜头小而成尖型。由于大蒜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既怕土壤干旱又怕水涝渍害,因此,选择的地块要具备灌溉和排水的条件。
(3)栽培制度:大蒜忌连作,也忌与其他葱属植物重茬。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易烂根,引起植株生长势衰弱,或者幼苗出土后,叶逐渐干枯,或易患病害,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蒜对前茬作物的选择不太严格。秋播大蒜,以豆类、瓜类、茄果类、土豆、玉米和水稻等茬口较好。大蒜的施肥量大,吸肥量少,土壤残留肥较多,而且根系分泌有杀菌素,可以防止后作的各种病害,是后作的良好前茬。
(4)精细整地施基肥与作畦:根据大蒜根系生长特点和吸收能力,要求精细整地,深耕细耙、畦面平整,俗说:“九耖萝卜,十耖蒜”就是这个意思。整地时施入优质有机肥,如腐熟堆厩肥、猪牛粪及垃圾等均可,每亩5000~8000千克并配施20~30千克磷、钾肥后,及时翻耕,耙平作畦,畦宽1.5~2米,畦长以能均匀灌水为度。在整地作畦时,地表面一定要土细平整,不能有大土块和坑洼。
(5)种蒜选择:播种前选种是取得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大蒜选种工作包括收获时选留纯种,播前掰瓣时,选留大瓣种,播种时分级播种。具体要求是:在田间进行株选,收获时头选,播种地瓣选。选种的标准具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蒜头圆整、蒜瓣肥大、色泽洁白,顶芽肥壮,无病斑,无伤口。要剔除发黄、发软、虫蛀、顶芽受伤或茎盘发黄及霉烂的蒜头。把蒜瓣分大、中、小三级,选用大、中瓣作为蒜苔和蒜头的播种材料。“母壮子肥”,蒜种愈大,长出的植株愈茁壮。大瓣种蒜种发根多,根系粗壮幼芽粗,鳞芽分化早,生产出的新蒜头大瓣比例高,蒜头重,蒜苔蒜头产量高,种蒜效益也可以提高。
(6)种蒜处理:为了打破大蒜种子的休眠期,使它能及时发芽。在播种前,对种瓣可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有条件,可在选种时剥皮去踵,促进萌芽,发根。此外,用尿水浸泡种蒜1~2天沥干水分播种或用清水浸湿种蒜皮后放3~4天播种,或用500倍多菌灵浸种12~16小时再播种,可提高出苗率,出苗整齐,幼苗健壮,有利于增产。
(7)播种密度与用种量:合理的播种密度是大蒜优质高产的关键。确立密度时,必须考虑品种特点,种瓣大小,播期早晚,土壤肥力,肥水条件及栽培目的等多种因素。密度过小,虽然单株发展较大,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密度可提高产量,但蒜头会减少,商品质量下降。因而适宜的密度不仅以产量高低为依据,还应考虑蒜头质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根据各地种植经验,一般认为采用行距18~20厘米,株距12~14厘米,亩栽2.5~3.5万株较为适宜,每亩用种量100~150千克。在此范围内,具体栽植时掌握的密度应以种瓣大小为标准,大瓣种可稀些,小瓣种可密些。垄作时密度可稍小,一般可根据蒜瓣大小每亩栽2~3万株。
(8)播种方法:大蒜的播种方法,有高垄和平畦两种。一般采用平畦栽培,在整好的畦面上,按一定的行距平地开沟,沟要求直而不弯,南北方向,利于通风透光。开沟方法,先从畦的一端开第1条沟,按一定株距,靠沟的一侧依次排入。排蒜时,将蒜瓣插入土中,微露尖端,不宜过深,排完后再按行距开第二条沟,用第二条沟的土壤覆盖第1条沟,以后依样逐次进行。沟的深度以3~5厘米为宜,不能过深或过浅。播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经7~10天可以出苗。
(9)田间管理:大蒜生长期长,追肥一般在2~3叶期,越冬前,2月下旬开春后以及大蒜鳞茎(蒜头)膨大期分别应酌情追肥,通常每次施腐熟厩肥2000~3000千克或碳酸铵30千克或尿素15千克,在追肥的同时,应中耕、除草,冬前要深锄2~3次,开春后应浅锄。水分管理以保持田间湿润为宜,不能过干或过湿。在长江流域,雨水较多的早春,要注意清沟避免田间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