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一门九代,代代从教(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7:04
时间:2010-07-20 02:55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188年,跨越三个世纪,遵循先祖遗训——
“一院芝兰沾化雨,满门桃李醉春风”,这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而是一个家族九代人写就的传奇。
稷山,在这个晋南小县境内,因相传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创建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而得名。
1820年,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开大清国门时,在稷山的一个小乡村,一名熟读四书五经、感慨家国命运的监生创办了私塾,开始免费教育村中孩童。
几十年后,老先生临终前留下遗训∶后代子孙,每代中必须有一人从教,不得间断。从此,这个家族历时188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代,跨越三个世纪,涌现出13名教师,薪火相传、九代从教的传奇家风绵延至今未断。
7月18日,张家的第八代教师张抚、第九代张娟向记者讲述了近两百年来发生在这个家族的故事。

张家第八代教师张抚和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
村中“大儒”,办起免费私塾
19世纪初,大清帝国风雨飘摇,西方列强虎视眈眈。
1820年,在稷山县翟店镇西小宁村,新办起一家私塾。开办私塾的是村中大财东张家,张家公子监生张廷诚受过良好教育,是村中“大儒”。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是功名仕途。“家有三斗粮,不为孩儿王”,从教,在一般人眼里是低人一等的,是“只有穷秀才才会干的事”。这位特立独行的富家公子最终在自家的大院中建起了私塾,招集村童,讲解诗书。张家第九代教师张娟从小就听祖父讲起这位“太爷爷”的故事。村里都知道,当时张廷诚办私塾一不是为了谋生,二不是为了教族中子弟,而是“目睹村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而自愿担当起教化训喻之职”。
因为张廷诚家境富裕,他的私塾从不收取任何费用,而张廷诚的诗文水平早已赢得乡亲的交口夸赞。在张廷诚的教导下,西小宁村的农家子弟大多能识文断字,其中还有不少考取了功名,踏上了仕途。为了报答师恩,私塾中的学生集资为张廷诚送了一块牌匾,上刻“金门待诏”四字。不事张扬的张廷诚不愿把牌匾挂到正房,实在拗不过他的学生们,就把这块评价自己一生作为的匾挂到了不起眼的南房上。
张廷诚的善行换来了乡邻的尊重和感激,不少邻村的农家娃都拜到了他的门下。为了让私塾世世代代办下去,弥留之际,张廷诚立下遗训∶子孙后代,每代必须有一人在家塾中任教,不得间断,“停办家塾者为不肖子孙”。
张廷诚的遗训,开创了张氏家族世代从教的家风。
薪火相传,子孙接过教鞭
张廷诚的儿子张起一,孙子张蒙源,双双遵祖训,子承父业,在考取了生员(秀才)后,没有追求功名走仕途,而是回乡执教。
张起一在道光年间回私塾任教,受到乡人拥戴。在第三代张蒙源咸丰年间教过的学生中曾出过一个举人。为了表彰张家人的善举,村民为张起一、张蒙源父子“树碑立传”。父子俩的碑楼几年前仍矗立于西小宁村东官路两侧,遥相呼应。
第四代张基,是张蒙源的独生子,同样在考取生员后回乡执教。张基执教私塾正值咸丰、同治年间,当时的大清王朝内有太平天国,外有列强环视。张基心怀救国救民之志,希图教育救国。
张基回乡后,扩建教室,美化讲学环境,虽难实现其报国之志,但也培养出了大量的有识之士。张家私塾所在的翟店一带更成了稷王山下的“诗书之地”。至今稷山还流传着“上了坞堆坡,秀才比马多”的说法,描述的就是这一带知识分子众多的景象。《稷山教育志》中对张基作了如此评价:品学兼优,讲解有方,循循善诱,吃苦认真。“六行克敦”,这是张基的学生送给他的牌匾,也是张基一生的概述,同样是张家几代人的写照。
张基之子张光烈在光绪年间接手私塾后,教学成绩斐然。长子张敬承考取生员后,他便将私塾交给张敬承。1914年,39岁的张敬承积劳成疾,逝于私塾讲台之上。同年,59岁的张光烈在经历了丧子之痛后,再次执起教鞭。纯朴的乡邻们被张家人所感动,敲锣打鼓地送来了“望重圭璋”的牌匾。
1924年,69岁的张光烈在私塾中病逝,直到最后一刻,他才不得不放下沉甸甸的教鞭。此时张家私塾已办了104年。
无论是农民起义频仍的晚清,还是战火纷飞的民国,张家的私塾从未停办过。1937年,日寇南下,山西成了抗日的主战场,即使如此,张家私塾也在艰辛中坚持了下来。
烽火岁月,开办新型学校
在张氏家族的第六代中,出了两个执教人,一个是张敬承,另一个是张光烈的次子张敬胜。
张敬胜在清末考取了拔贡,是张氏家族数代人中取得功名最高的人,曾候补直肃州州判。目睹官场腐败,民族危亡,张敬胜毅然决定放弃仕途,“回乡启民智”。
因为家中私塾有张敬承执教,张敬胜在西位、小阳等村教了几年书后,他又返回西小宁村创办新型学校。辛亥革命后,县里兴办新校,张敬胜受聘到县立第一高等学堂任教。其父张光烈去世后,张敬胜辞掉待遇丰厚的教职,返回私塾任教。
在乡亲们的推举下,曾经发誓远离仕途的张敬胜出任西、南、北三个小宁村的联村长。一上任,他就办起了一所学校,办学费用由村里的官田收入支出,学生上学全部免费,张敬胜亲自任教。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在全县名列前茅。看到从学校毕业的一届又一届学生,张敬胜写下了“一院芝兰沾化雨,满门桃李醉春风”和“马帏肄业钦师范,鹿洞传书悟道根”的对联。
日寇入侵,村办学校受到了冲击,张敬胜只好在家族祠堂里又办起了免费私塾。抗战8年,他在祠堂里办了8年学,始终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西小宁村学龄儿童几乎没有失学的,成年男性几乎没有文盲,他的学生也没有一人去当汉奸。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县政协委员,张敬胜教学之余积极参与参政议政活动。1961年,张敬胜去世。
时代的变迁,使张氏家族的私塾消亡了。但世代为师的传统却在张氏家族不懈的努力中继续传承着。张敬胜的三个儿子均选择了教书育人,其中长子张续良毕业于山西大学。抗战中,三兄弟也像父亲一样,在各自任教的学校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三兄弟加入了新中国的教师队伍。
哪怕看门,我也不想离开学校
张抚是张家的第八代教师,如今已退休的他在西小宁村附近的一个饲料加工厂“门房”值班。
2009年,考虑到身体状况,学校提出让62岁的张抚“不再代课”,张抚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难过了一阵子。“父亲知道,无论从年龄精力,还是教学方法上考虑,都应该给年轻教师让位子,但他就是不想离开孩子们,不想离开讲台。”
张抚的女儿、张家第九代教师张娟在接受采访中,一直觉得媒体“把自己家族拔得太高了”,“我们只是普通人,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教书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的谋生手段。”据张娟回忆,父亲张抚在知道学校决定让自己退休后,提出要给学校“看大门”。“他退休后工资足够他用的,他只是不想这么快离开学校,‘看门’至少每天还能看到孩子们。”
张抚的要求最终得到了学校的同意,学校领导理解张抚的心情,“权当是过渡一下吧”。半年后,张抚彻底离开了学校,“但在家里闲不住”,“因为不适应退休生活”,张抚在别人介绍下到了一家饲料加工厂门房值班。
在张抚的回忆中,家族中的第七代教师、父亲张续宗总是“一个铺盖卷,一捆书”,每次在家呆不了几天就会被牛车、驴车接走。如果到条件差的地方教书,就只能“背着铺盖卷,手里提着书”。
张抚的哥哥张抗临汾师范毕业后当上了教师,代代从教的家训终于有了传承。1968年,高中毕业的张抚,在“文革”中失去了求学深造的机会,只好回乡务农。哥哥张抗因为家里的地主成分,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患了精神分裂症,只能回到家中。
1978年,国家拨乱反正,教师奇缺。当了10年农民后,张抚成了一名民办教师。因教学成绩突出,两年后,转为正式教师,到邻村太郝小学任数学教师,一干就是26年。“其实,在那个年代,当老师不仅清贫,还被人瞧不起”,但为了一句祖训,张抚不仅自己走上了讲台,还把女儿张娟也带上了教书育人之路。
后继有人,女儿还想当教师
张娟是张抚的小女儿,在第九代中,她是惟一从事教师工作的。受到家庭影响,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的她,从小立志当一名教师。
1988年,经过8年的刻苦努力,张娟如愿以偿,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康杰中学。“父亲一直想让我上师范,将来当老师”。在父亲的劝阻下,张娟放弃了上高中读大学,复读一年后考取了同样令本地人向往的稷山师范学校。
1992年,师范毕业的张娟成为稷山县东蒲示范小学的一名教师,也成为张家第九代教师传人。几年后,教学成绩突出的张娟被选拔到稷山翟店初中任英语教师。此后几年,她执教班级的英语成绩从全县第七升至全县第三。2002年,稷山县组建实验中学,张娟被点名选至实验中学任教。
18年的教学生涯,作为这个教育世家的第九代教师,张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不少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有的还考取了研究生。
张娟的儿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女儿刚刚参加完中考。“张家还会不会出第十代教师?”对于这个问题,张娟笑了笑。她告诉记者,女儿也希望将来能考取师范类院校。“按照我的想法,希望女儿不论将来考取什么样的学校,但最终还能当一名老师。那样我们家‘代代从教’的祖训就可以延续下去了。”
时代变迁,梦想依旧。188年,九代人,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仍然在继续。
本报记者 姜军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