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官利名情考验的不二法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9:55
近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与中央党校学员座谈时提出,中青年干部要经得起官、利、名、情的考验。此番谈话不仅在党员干部中引发巨大反响,社会公众也充满了期望。因为李源潮这番话实质上点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目前从理论上讲最应该做到但在实践中却最不容易做的事情——如何面对“官利名情”的考验。
(一)
毋庸讳言,面对官、利、名、情的考验,某些党员干部的表现很难说及格。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能经受住官、利、名、情考验的党员干部绝对是绝大多数,但我们更应警觉的是那一小部分没有经受住官、利、名、情考验的党员干部行为的负面效应。我们列举这些情形绝非以偏概全,虽然他们数目并不占多数,但其传染性是不容忽视的,其对政党形象的损害是巨大的。
——面对官的考验,我们的某些干部难说及格。
步入政治领域的人,没有哪个人会说自己不喜欢去从政,也没有哪个青年干部不愿意走向领导岗位。但是这种想法、这种愿意走过头了就会变成只琢磨当官不去想干事,就会变成为官而官。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一般来说一个干部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年之内只能是熟悉情况调查研究,三年左右能铺开摊子干成点像样的事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有些中青年干部今年当市长了,明年就想当市委书记;在一个岗位上刚干了两三年就抱怨组织怎么把我给忘了,前些时间不就有一个地方几年内换了七八个市长。至于说个别官员为了当官而大打出手早已经不是新闻了,有些时候为了当一把手,副职甚至不惜雇凶杀掉正职这个绊脚石。当然到了这地步已经不是及格不及格的问题了,而是犯罪。
——面对利的考验,我们的某些干部难说及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当官不为钱,为钱不当官”的古训,但是现在这古训真是已经被人淡忘了。坊间不就流传着个别党员干部私底下赤裸裸地说,“不是为了钱谁来当这个官?”(虽然说这个话的只是一个村支书,严格意义上讲甚至连个级别都没有。)然而,也正是因为有相当一些中青年干部有这样的想法,在利的考验面前就过不了关。这些年来,一些腐败贪官逐利的纪录不断被刷新,所贪墨的财产从几十万元到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数十亿元,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科级都算不上的干部竟然能贪得数亿不义之财,那么更大的官呢?更有甚者,一些干部逐利的行为甚至都不是“顺手牵羊”,而开始了有意的“设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让人送钱。为什么一些干部热衷于上项目搞建设?为什么一些干部想方设法插手工程招投标?有一位官场智者说了句民间谚语:“锯响就有末”。电锯锯木头不是为了打家具,而是为了那些“锯末”啊。真是一针见血。
——面对名的考验,我们的某些干部难说及格。
做干部不是做学问,不一定必须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可是在现代社会做官学历低了有些不好意思,至少名声上听起来不如有个博士、教授的头衔好听。于是一些中青年官员就纷纷想辙提高自己的学历,这些年来党员干部的学历不能说不高,起码是本科,研究生很普通、博士头衔也不鲜见。但真正读了多少书,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真正提高了多少从政水平,群众心中也有一本账。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研,绝大多数基层乃至地市级干部一个星期的读书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一个会议的主持词都需要写作班子提前准备。
——面对情的考验,我们的某些干部难说及格。
现在有一些中青年官员喜欢把公事变为私事办,美其名曰要有人情味。于是乎自家的事情好办,小兄弟的事情好办,红颜密友的事情更好办;可办的事情办,不可办的、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仍然能办,甚至还大办特办。不是有个地方县委书记的情妇就成了编外组织部长嘛!看来一些畸形之情更有威力。但这些所谓的“情”正如李源潮部长所讲,已经成了越法之情、越规之情、越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