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困人类心灵的四道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23:25
柏林墙,三八线,以及最近的巴以隔离墙,或者如南非的种族隔离,它们似乎隔离了争端,其实制造了大灾难。墙在这里变成了围困人类灵魂的一种象征,它们隔断自由、幸福也隔断了种族,但隔不断仇恨。那些死在柏林墙侧的人你叫不出名字,但你知道什么是疼,什么是悲剧。或许,修补人类族群的关系最好的办法不仅仅是推倒那些实体的墙,更重要的是推倒人类内心的敌意与冷漠之墙。
   如果人们要在地球上找寻现实中的铁幕,柏林墙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柏林墙,二十世纪人类修建的最著名的墙,民主德国在两德边界建立起来的隔离墙。它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柏林墙是人类剑拔弩张的孤立状态的象征
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东西方冲突的结束,一个广泛全球化的时代开始了,它带来了新的自由,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界线。这些界线一如既往地使国与国相互分隔,同时也让不同信仰和肤色的人群彼此疏离,使贫穷与富裕,文明与落后隔岸相望。如今,德国柏林墙倒塌的二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对歌德学院来说这是个契机,它可以提醒人们回忆起当前被分裂的世界现状。为此,“柏林墙之旅”将把仿制的柏林墙片段送往也门、以色列、巴勒斯坦、朝鲜、塞浦路斯等焦点国家和地区。那里的人们对“墙”这一现象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实物形式的“柏林墙”将成为展现他们思想、观念和情感的大屏幕。整个旅程将从运送柏林墙片段开始,到勃兰登堡门前举行的开幕式为止(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首脑政要光临现场,活动盛况还将向全球进行直播),它将作为“柏林墙之旅”——确切地说,是作为跨越高墙的旅行——被全程记录。
将德国一分为二的柏林墙,以及有关柏林墙倒塌的记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因为,民族国家的分裂并不单单是德国的命运,而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遗存,是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政治残余。时至今日,分裂的现象还在朝鲜、塞浦路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持续存在。也门,这个与德国一样遭遇分裂、又于1989年重新统一的国家,在“分裂”的历史问题上与联邦共和国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而也门的命运在德国却鲜为人知。因此,作为分离和隔绝的体现,“墙”的寓意要远比民族国家的分裂更为深远,它是剑拔弩张的孤立状态的象征,它不仅仅意味着国家的分裂,同时还意味着在贫困与富庶,文明与落后,或者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之间划出一道鸿沟。柏林墙倒20周年是对某种东西的记忆,如今,它以纪念品的形式存在着。分隔东西的柏林墙已消遁于无形,当初修建它的政治动机也早已成为昨日黄花,但它所蕴含的象征性仍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现实意义和利用价值——前提是,要让这种寓意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探讨。柏林墙倒20周年开启了一个契机,即以全球性的标准来检验“墙”作为一种象征所具有的表现力及其意义的多样性,同时在醒目位置对德国文化政治层面的自我理解进行大力展示。该项目的传播和主办方案由CompactTeam制订,同时它还将与歌德学院一道出席项目中的各种活动。在CompactTeam的协助下,柏林市将风格化了的柏林墙片段交付与歌德学院使用。这些片段将在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被带往以色列、塞浦路斯、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在当地作为背景或对象物由艺术家、少年儿童、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加以利用和布置。随后,这些被加工或推倒的围墙片段将被重新带回德国。至于具体到每一段“柏林墙”在那里经历了什么,尚无法在此描述。因为项目的明确意图是仅仅提供预制的砖块,而非提供构思。最后,得到形象化展示的将不仅仅是德国的柏林墙和国家分裂的历史经验,而是所有形形色色的“墙”和关于“墙”的种种体会。此外,媒体还将跟踪记录其中一块特殊的“柏林墙”片段,从它离开工厂的一刻起,直至启程回国,进入周年庆典现场为止。拍摄将与ZDF合作进行,并在网上发布博客。访客可在网页上对文章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柏林墙之旅”将成为文化学习群组的一个范例(WolfLepenies)。取代静默苦修式学习方法的,是有关分裂中社会的国际性交流,以及以“分裂”、“封锁”象征为题材的艺术创作。当前形态下“墙”的寓意将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收集,使德国国内关于“墙”的探讨更为深入。
柏林墙:以“反法西斯”的名义防人民

1961年8月13日凌晨铁幕落下,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墙逃跑者可击毙。
一般认为,上世纪东西方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丘吉尔发表他那篇著名的“铁幕落下”的演讲。如果人们要在地球上找寻现实中的铁幕,柏林墙(The Wall Remains)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柏林墙,二十世纪人类修建的最著名的墙,民主德国在两德边界建立起来的隔离墙。它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铁幕落下
1961年8月13日凌晨,接邻西柏林的所有东柏林街道上灯光突然熄灭,无数辆军车的大灯映射出一道光影构成的“柏林墙”,2万多名东德士兵、6个小时的时间,东西柏林间43公里的边界上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就已筑成。8月18日柏林墙开始全面建设。柏林墙不仅建在东西柏林之间,而且延伸于东西德边界。不断修建和完善后,柏林墙高达5.3米至4.2米,宽50公分,全长近166公里,其中水泥墙114.5公里,铁丝网55公里(主要架设在以河流为边界的水面上),沿柏林墙建起了望塔290个,地堡137个、警犬桩274个,防汽车壕和防坦克路障108公里,数千个电子眼和250只警犬,供边防军士兵巡逻用的巡逻道119.5公里,7个过境站。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123.5公里长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墙的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柏林墙的建成封死了192条街道,其中97条连接东西柏林,95条连接东西德其他地区。东西柏林正式分割,在13日中午12点37分,以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为标志。当日,最早明白过来的东德人已经开始用生命冲破柏林墙,一位技工跨过正在树立的铁丝网跳进了西柏林,有人跳进运河游到了西柏林。然而,谁也没想到记录他们踏上西德领土的时间。13日上午,西德人涌向柏林墙,向墙那边的同胞投掷自己的通行证,身份证件。到苏联军队阻止这一举动前,数以千计的证件已经被扔到了东德人的手里。大批东德人借机混在返回西柏林的西德人中间偷渡逾越了柏林墙。13日下午,柏林墙树立以后,第一个逾越柏林墙的人出现了。一个青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向铁丝网。但是,3名警察追上了他,将他打倒在地,谁也没有想到,被打倒的他竟奇迹般又站了起来,夺过警察的枪,一边与警察对峙一边继续向西柏林飞奔。警察冲上去和他又一次扭打成一团,一刀刺进青年人的膝盖。面对三个警察,结局已经注定。然而,西柏林群众发出雷鸣般的怒吼,你们已经越过了柏林墙,现在是在西德的土地上,你们不再是警察,而成了违法者。警察扔下青年跑回柏林墙的另一侧。这个青年拖着残废的腿,一边拼命呼救一边爬到了西柏林。然而,事实上柏林墙并不是沿东德西德的边境修筑的,而是偏东德一侧,柏林墙外的空地仍属于东德,3位警察并没有越界,但面对柏林墙上的第一次交锋,他们误会了,青年人奇迹般的逃脱了。没人知道这个青年人的名字。
柏林墙,泪与笑凝成的自由故事
实验室一个德国同学和我聊天,问我对二战以后的德国知道些什么。我想了很久,回答说,德国足球,柏林墙。
当这家伙发现德国足球我确实知道不少以后,就问,你对柏林墙知道些什么?柏林墙?我努力回忆著,嗯,柏林墙是苏联和东德秘密计划修起来的,一夜之间,柏林墙就树立在柏林中心。此后,肯尼迪总统在柏林发表了著名的讲话。“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今天,我们都是柏林人”
“其它呢?”
差不多了吧,柏林墙作为冷战的象征,意义不就在这里么?
德国同学摇头,你不了解柏林墙,你不知道柏林墙真正的故事和意义。对于德国人来说,柏林墙所代表的不是肯尼迪,冷战这样的大字眼,而是数以万计小人物的故事,这些小人物在这堵墙边,用自己的生命,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的名字,叫做“自由”。
仅在此记录他所讲述的,自己在柏林墙博物馆主页读到的一些故事。常觉得,我国和西方的历史,记录很不一样。在我国的历史记录里,少有这样详尽,乃至繁琐的小人物的记录。所以读西方的历史,经常觉得过于平淡,过于拘泥细节而不见大方向。然而,却自有一种力量在。
柏林墙的故事,在西方的历史里,感觉不但不惊天动地,或者剑拔弩张,反而竟然多有幽默。当然,是黑色幽默。
一.“中国长城”
万没有想到,在柏林墙纪念馆会读到我们中国的名字。柏林墙工程的代号,就是“中国长城第二”。
1961年8月,一个沉闷的夏天。对于大量东德人经柏林逃往西方已经忍无可忍的东德人和苏联人搞了一个漂亮的偷袭。8月12日凌晨1点,2万多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了修筑柏林墙的工程。应该说,这个以我国长城命名的工程,准备还是很充分的,绝对不是豆腐渣,仅仅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整个东西柏林被铁丝网全部分割,再加路障。柏林墙正式树立了起来。然而上帝实在会开玩笑,就在柏林墙的修筑过程中,东德人就开始了翻越柏林墙,逃亡西德的“柏林墙传说”。东德人的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精神,给柏林墙的历史研究留下了千古之迷,到底是先有柏林墙,再有翻越行动,还是未等墙树起来,就已经开始了翻越,竟然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答案了。历史记载,柏林墙初步完成,即东西柏林正式分割,在13日中午12点37分,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为标志。但就在13日,最早明白过来的东德人已经开始用生命搏击柏林墙,当天天,一位技工跨过正在树立的铁丝网跳进了西柏林,有人跳进运河游到了西柏林。然而,天意弄人,谁也没想到记录他们踏上西德领土的时间。13日上午,西德人涌向柏林墙,向墙那边的同胞投掷自己的通行证,身份证件。到苏联军队能够阻止这一举动前,数以千计的证件已经被扔到了东德同胞的手里。大批东德人借机混在返回西柏林的西德人中间偷渡逾越了柏林墙。13日下午,柏林墙树立以后,第一个逾越柏林墙的人出现了。一个青年在光天化日之下下,用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向铁丝网。但是,三名警察追上了他,将他打倒在地,谁也没有想到,被打倒的他竟奇迹般又站了起来,夺过警察的枪,一边与警察对峙一边继续向西柏林飞奔。警察是尽职的,他们不顾这个年轻人的枪,冲上去和他又一次扭打成一团,并且一刀刺进青年人的膝盖。这次这个年轻人失去了奔跑的能力,面对三个警察,结局已经注定。然而,上天决心要给大家看一幕喜剧而不是悲剧。就在此刻,西柏林群众雷鸣般的怒吼惊醒了三名警察,他们已经越过了柏林墙,现在是在西德的土地上,他们不再是警察,而成了违法者。他们扔下青年跑回柏林墙的另一侧。这个青年拖著残废的腿,一边拼命呼救一边爬到了西柏林。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大大的误会。事实上柏林墙并不是沿东德西德的边境修筑的,而是偏东德一侧,这是为了保证,即使你越过了柏林墙,你仍然在东德土地上,警察和军队仍然有权力和能力开枪将你击毙。当时那三位警察并没有越界,他们大可以合法将那个青年绑回东德。然而,面对这柏林墙上的第一次交锋,他们误会了,害怕了,那个青年简直是奇迹般的竟然这样逃脱了已经笼罩住了自己的厄运。
柏林墙,泪与笑凝成的自由故事
这是第一个通过柏林墙的逃亡者。也许这第一个人就定下了逃亡柏林墙故事的基调。在柏林墙传说里,有眼泪,有悲壮,有无奈,但同样也有幽默,滑稽和令人含泪微笑的故事。
二.最可爱和最悲惨的
要说最可爱的逃亡者,颇有几个竞争者,首先是两位大情圣,一个是阿根廷人,一个是澳大利亚人。大家看看他们逃亡的手段就可以知道,也就是他们能做出来,死脑筋的德国人就是再有几百万人逃亡,也做不出这么幽默的计划来。柏林墙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那么几个门,几个交通站。于是情人被困在东柏林的两位就打起了交通站的主意。经调查研究,交通站是靠栏杆来封锁交通的,虽然栏杆结实,撞不断,但是栏杆比较高,如果汽车足够矮,可以从栏杆底下直接钻过去。于是计划诞生了,把自己的亲爱的放在行李箱里,趁警察不注意,开足马力,一下从栏杆下面钻到西柏林就行了。说干就干,澳大利亚人就这么把自己的新娘子接到了西柏林。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就不存在什么幽默了。但是这时候,阿根廷人出场了,他充分表现了南美人民热血沸腾,但不爱动脑子的特点,他认为这个计划不错,决定自己也照办煮碗。所谓照办,真的是照办,他居然连车子都是直接找澳大利亚人借的同一辆车!说起来也是,这么矮的车本来就不好找。问题是,他一点伪装都没有做,连车牌都不换,就这么开了去。阿根廷人开著这辆已经被报纸报道得详细得不能再详细的车,大摇大摆开进东柏林。东德警察一看,这车怎么这么眼熟,但是谁也猜不到天下还真有这么大胆的人。警察问“这车,以前是不是来过东德?”阿根廷人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当然没有啦”。警察自己也糊涂了,大手一挥,放行了!结果是,在一个星期以后,同一辆车,把另一对情侣,用同样的方式带到了西柏林。在他们举行婚礼之际,悲愤的东德警察把栏杆下面装了无数垂直的铁条,别说是车,就是条蛇也休想从栏杆下面再钻出去!另一位竞争者是五岁的小男孩。他家经过地道从柏林墙的下面钻到了西柏林。这个地道挖了整整6个月。而且因为东柏林警察便衣密布,地道不得不从西柏林挖掘。要求是绝对不许做地面测量,还必须正好挖到被接应者的厕所里。为了不被地面人员发现,地道深入地下12米!这样庞大的工程,这样长的时间,真不知道逃亡者是如何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如此之久的。但这个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当他从地道口出现在西柏林的时候,面对记者和救援者人群发表感想如下:
“这个大洞洞怪吓人的,不过没有野兽”
那一刻,我想到了著名的影片《美丽人生》。写可爱是容易的,面对冷酷的现实,人类用自己的信心,幽默来反抗,说起来即使是最大的冷酷,也压不下那希望和温暖。然而要写悲惨,实在有些下不了笔。在柏林墙的逃亡者中,那些“功败垂成”者无疑是悲惨的。1961年,18岁的彼得。菲西特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彼得滑落回柏林墙东侧。悲剧还没有完,身中数弹的彼得倒在柏林墙下,血流如注,我不知道东德的警察是一时不敢承担责任,跑去请示上级,还是真的就已经下了杀心(我宁愿相信是前者)。彼得就这样在墙下躺了50分钟,没有一个东德警察前来管他。彼得的呼喊声一点一点的低下去了,低下去了。西柏林的人群爆发出愤怒的抗议声。“你们是杀人犯”“你们是法西斯!”上千群众怒吼著。西德的警察冒险跑到柏林墙边(前面已经说过,这是极其危险的,柏林墙西侧依然是东德的土地,警察已经“越界”,完全可能被枪击)把急救包扔向彼得。但是太晚了,彼得已经失去了自救的能力。彼得终于停止了呼吸。他的血已经流尽了,在他蓝眼睛里最后映出的,依然是东柏林。50分钟以后,东德警察抬走了他的尸体。
如果说彼得最大的不幸在于他最终没有成功,我不知道下面这个最后“成功”的例子,是不是算幸运。在柏林墙刚完成的那一年,由于墙还不是很坚固,有人就想出了办法,开重型车辆直接撞墙!直接冲开柏林墙进入西德。1961年,这类事件多达14起。
逃亡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坚固的高墙,还有来自军队和警察的密集射击。有军事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对于穿透力极强的子弹,民用的车壁,车门根本就是nothing,香港电影里躲到小轿车后面就可以逃开对方射击的镜头完全是搞笑。所以,用这个办法冲击柏林墙的人,实际上等于完全不设防的穿行在枪林弹雨中,去争取一次严重交通事故的机会!这里的故事太多,最悲惨的,一是在离墙最后一米处熄火的那辆装有数十人的大客车。二就是布鲁希克的故事。布鲁希克和他的同伙同样是利用大客车冲击柏林墙,但是他们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被发现了。军队和警察从多个方向向客车密集射击,客车起火燃烧,弹痕累累!还好,客车质量过硬,不但没有熄火,还在布鲁希克良好的驾驶下奋勇加速,一声巨响,柏林墙被撞开了一个大缺口,整个客车冲进了西柏林!欢呼的人群拥上来迎接,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驾驶座上的布鲁希克身中19弹,他是用生命的最后意志坚持加速,冲向柏林墙的。当客车冲进西柏林的那一刻,布鲁希克停止了呼吸。柏林人展开了一场争论,布鲁希克究竟有没有看到他梦想看到的西柏林?最后是一个现场镜头宽慰了大家,从镜头上看,客车驾驶座位于西柏林之后,布鲁希克还有一个抬头的动作。是的,那时候他还活著!他的眼睛最后映出的,是他梦想中的迦南--西柏林!他是一个成功者。这个镜头我也看了,说实话,在那样的动荡,混乱,和快速行驶中,每个人都被颠簸得相当厉害,硬要说那个几乎无法注意到的动作是布鲁希克自己作出来的而不是别的原因,我感觉实在是勉强。但是,谁又愿意继续辩论下去呢?谁又不希望这个年轻人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是快乐呢?德国人如此不严谨的结论很少,却少得可爱,少得美丽。柏林墙倒塌以后,新建成的文化宫,专门采用了很特殊的设计。建筑之间均用伞状结构连接,整个原来的柏林墙东侧“死亡开阔地”被全部笼罩在保护伞下。成为了伞下的广场。我的德国同学说,这是因为,在这个广场上,无数逃亡者因为没有任何隐蔽物,只好强行穿越在火力控制下的广场而失去生命。现在,德国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公民提供隐蔽物了,尽管,已经太迟,太迟……
我无话可说。
三.咱们德国人都是工程师
上面那篇太沉重了,来一点轻快的。
德国人的机械设计,制造能力举世闻名,在柏林墙逃亡中,那也是充份体现了德国人民的技术水平。要按现在流行的歌来唱,那就是:
“咱们这嘎都是德国人,咱们这嘎特产工程师,咱们这嘎香肠配啤酒,咱们这嘎都是活奔茨”(奔茨,即奔茨汽车创始人,德国工程师)。1968年,一位东德青年利用河流潜水到达西德。大家心目中的潜水是什么样的?潜水服?潜水镜?总之他一个人能有多大本事,还一切都必须自己造,最多是一点粗糙的个人潜水工具罢?非也,这位青年自己造的是--潜-水-艇!
他用的是摩托车马达,配上自己组装的钢板,还有导航,压缩气体等系统。硬是在家造出了一个个人用的小潜水艇。质量如何?我看可以通过ISO9002国际认证。这潜水艇在水下航行了超过5个小时,才从西德那边冒出来,其中没有发生任何事故。有同学说了,5个小时是不是太长了一点,那是没办法的事情,你试试拿个小摩托的马达去潜水看。这小潜水艇当然是一个奇迹,该青年的逃亡过程使他立刻在西德找到了工作,各大机械公司竞相聘用该青年为设计师。听说后来他还真在机械设计上大有成就。不过小潜水艇也就算了,后面来了个更狠的,逃亡中一不小心,楞搞了个吉尼斯记录出来。1979年某夜晚,从东德一个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篮里装著两个家庭--两对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这个气球完全由这两个家庭手工制成,花了数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两个家庭自学成才,从材料学,工程学,气体动力学,气象学……一直到建立家庭实验室,最后成功的在家庭的后院里制作完成了这个高达28米的热气球!经调查,此热气球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热气球,被记入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个热气球在通过柏林墙的时候,被警察发现了。警察目瞪口呆之余,还算记得开枪射击。这一射击,该气球良好的工艺水准就发挥了出来。逃亡者操纵热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不但枪打不到,连探照灯都照不到!警察只好紧急呼叫空军支援“长江长江,我是黄河,你们赶快出动,寻找一个热气球,把它打下来,对,没错,是热气球,重复一遍,热-气-球!”苏联空军“苏”,“米”战机立刻出动,但是热气球在28分钟的飞行以后,已经完成了使命,安全落地。问题是,当气球被发现以后,两家人决定立刻降落,以避免被战机击落。这一“紧急降落”,就谁也摸不准方向了,降落的地点无法确定。到底是已经到了西德,还是被迫降在东德,谁也不知道。估计在他们数年的学习中没有心理学的功课,面对未知的前景,8个人都失去了验证的勇气。他们根本不敢走出这个气球,就这样躲在吊篮里长达24小时之久。他们已经没有勇气亲自揭晓自己的命运了。他们唯一能作的,就是祈祷。降落整整24小时以后,军人来了,揭开了气球。他们对这8个逃亡者说出了他们盼望了多少年的话。“你们自由了,这里是西德领土。”
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
下面这个故事,证明了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些事情,你是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如果让你把一个人藏在小汽车里偷越柏林墙,你会把他藏在哪里?后箱?底盘?座位下面?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想象得出来,把人藏在汽车的引擎部份。不要说那里因为发动机的缘故温度高,废气多,人放那里多半不烫死也憋死,就算没这些问题,您随便掀开哪辆车的引擎盖看看,怎么可能放得下人?然而事实证明,那里可以放下一个人,而且这个人可以在引擎旁边至少呆2个小时以上,还保持清醒。9个从引擎中逃亡柏林墙的东德人可以作证。他们的故事甚至连金庸先生描写的什么“缩骨功”也相形见绌。据资料显示,他们都是把自己扭曲成,成,很难说他们把自己扭曲成什么形状了。总之他们就好象没有骨头,可以随便变形的橡皮泥一样,把自己一点一点的塞进了引擎与盖子之间的缝隙里。然后就这样逾越了柏林墙。到达西柏林以后,他们要用1-2小时的时间,再一点一点把自己“还原”。先出来一条腿,再伸出一个头,逐渐的,一个人的形状硬是从引擎里升了起来。如果放一个快镜头,简直就是《终结者II》的翻版。在录像上,一大群西德的热心人在旁边帮忙。但是很快,“不许帮忙”就成了规矩。因为逃亡者的姿势实在太古怪,只能由本人来逐渐恢复。没有经验的人只能是越帮越忙。在香港电影里,警察,或者匪徒,经常从人行天桥上一跃而下,正好落在驶过的汽车顶上。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电影,对于柏林人却是生活的一部份。凡靠近柏林墙的高楼,都成了东德人“跳楼”的场所。不必担心,这里的跳楼可不是求死,而是求生。只要你爬到楼上,表现出逃亡的意图,西柏林的同胞们就抬著床单蜂拥前来接应。鼓足勇气,一跃而下,只要把握了方向,就可以在空中逾越柏林墙,落到床单上。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高的运动天份的。曾经有一家三口一起跳楼。6岁的孩子成功了,父亲和母亲却摔到了地面,一个伤了内脏,一个伤了脊椎。在短短的跳楼时代,有4个人因跳楼而死亡。年纪最大的跳楼者是一位77岁的老太太。她在跳下来之前,把自己吓得瘫倒在了地板上。无论大家怎么鼓励,怎么哀求也无法跳下来。就在西柏林人准备失望的散去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东柏林的警察发现了情况,冲进了大楼。警察破门的声音给了老太太无穷的动力,她冲向窗口,果断的一跃而下……再后来,由于柏林墙西侧仍属于东德,接应的西德人算侵犯了东德领土,跳楼者又改用汽车接应。顶部预先布置的汽车突然冲向柏林墙,跳楼者就把握这一刹那裹著被子飞跃而下,直扑汽车顶部。汽车又马上退回西柏林内部。直到东德下了决心,把柏林墙东德一侧的高楼全部推平,空出一片几百米的“恐怖区”以后,居然还有人延续了这个跳楼逃亡法。这位德国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强力弹射装置,从东柏林市内的高楼起跳,“弹”了数百米到达西柏林,然后利用自己制造的降落伞缓缓落地。
五.俱往矣
在30年的柏林墙前面,我只看见过柏林人两次泪水。一是在1961年,柏林墙正在竖起,那个时候,柏林墙还是“透明”的铁丝网,就隔著那一道铁丝网,千万德国人交谈著,互相安慰著。我注意到很多这样的镜头,一对衣冠整洁的中年夫妇,镇定的安慰著对面的年轻人,而那青年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问德国同学,回答是,那是一个个家庭,那一天,儿女或者因为工作,或者因为上学,或者只是一时的游玩,从东柏林走到了西柏林。而父母还在东柏林。他们走到柏林墙边,来见对方最后一面。那对镇定的父母一定是在告诉儿女,从此你就要靠自己了,千万不要回东德来,你要在西德坚定的生活下去!这样的父母一眼望去,竟然有那么多。再后来,是1989年11月9日,东德宣布开放整个柏林墙。一时间,德国人疯狂的涌向柏林墙。两德的居民拥抱在一起,哭泣在一起。我首次看见德国人这样的失控。人那么多,有的奏起音乐,于是人们一起跳舞,欢歌,欢呼和笑声响彻云霄,仅仅片刻之后,也许,不知道是谁,为了什么,忽然哭泣起来,也许,正为了28年以前送别自己的父母,永远不能再回到柏林墙,再告诉自己一次,“你要坚强的活下去”。于是哭泣声越来越大,千万人一起哭泣起来。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有充份的理由笑多少,也就有充分的理由哭多少。在这堵墙下面,掩埋了一个德国的传说。德国人毕竟是幸运的,柏林墙见证了德国人的痛苦,全世界分享了他们的痛苦。他们被关注著。然而,还有那么多的人,他们的痛苦竟然是完全默然的。就在德国人面对柏林墙之后数年,以百万计的越南船民逃向大海。没有录像,没有文字,更没有如德国那样,西部同胞的援助。他们抱著和德国人一样的梦想,以一样悲壮的方式逃亡。而他们的死亡比例,高过德国人不知多少倍!他们在哪里?他们的“柏林墙”何在?今天,我已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看到了柏林墙,但是,谁曾经为那些越南船民记录过什么?到今天,我们就看不见还存在的“柏林墙”和类似的悲剧了么?当我告诉那个德国同学这些的时候,他沉默了,然后说,“也许,总会一点点的好起来”我不知道。无论如何,柏林墙的故事已经结束了。而且,是喜剧性的结束。人间的故事,如柏林墙这般悲惨的并不少,能够最终这样收场的,已经很不错了。
柏林墙:苦难的人们创造了一段奇迹般的涂鸦艺术
柏林墙记录一段德意志民族分裂的历史,一段世界辉煌的涂鸦艺术史。柏林墙一夜之间拆除了,柏林墙的涂鸦艺术没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涂鸦博物馆的消失了,它使世界永远失去了一笔文化遗产。但是作为艺术,它是永恒的,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
实拍柏林墙的涂鸦艺术[组图]

如果说柏林有一道深深伤痕的话,那道伤痕无疑就是柏林墙.

当今的柏林已经难觅柏林墙昔日的"壮观",惟有刻意保留的一段也不过三百米长.

"有趣"的是今天保留下来的柏林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变成了艺术家们展示技艺的地方.

不过,今天柏林墙上的涂鸦却绝不是所谓的纯艺术,多少有种"伤痕文学"的味道体现在它的身上.

如果这样的涂鸦不是画在柏林墙之上,不知道哪还有更合适它的地方.

简单的画作,却有一种难懂的目光.

晦涩的画派,只见色彩的夸张.

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惟有猜测它的思想.
由于朝鲜战争的原因,朝鲜半岛一分为二,至少有1000万个离散家属分居在朝鲜和韩国。这是人为的悲剧。一些人从朝鲜到韩国后,认为冷战不会很快结束,在看不到与前妻团圆的情况下最终在韩国建立了新的家庭,娶了韩国妻子,在韩国安家落户,生儿育女。
朝韩“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是指北纬38度线。在朝鲜半岛境内,这条线长约300公里,它原本是一条自然和地理的划线,大致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1896年后,日本和沙皇俄国多次企图利用这条线瓜分朝鲜半岛,但均未得逞。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为两部分,北部归关东军指挥,南部为大本营所属。当时日本的朝鲜总督府就设在38度线以南的汉城。真正把“三八线”作为分界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1945年8月10日,美国窃听到日本军方的“两大绝密”电报:一是,日本决定投降。二是,苏军已对日宣战并大举拥进朝鲜半岛。如何解决美苏分别在朝鲜半岛对日本军队实施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问题已迫在眉睫。美国为确保其在太平洋和远东的利益,于当天深夜召开五角大楼紧急会议,讨论在朝鲜半岛解决日军受降问题。会议上两名上校提出的以“三八线”为界的方案得到了美、苏、英三国的认可。9月2日,美苏两国联军最高司令部发布命令,宣布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和对朝鲜半岛实行军事占领。从此,南北被人为分裂。3年后,北南各自成立独立政府,但谁都不承认对方是一个“国家”,谁都认为对方是本国的一部分。实际上,现在南北之间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并不是“三八线”,而是朝鲜战争停战时的实际军事控制线,走向与原来的“三八线”不同,东部向北偏移,西部向南偏移。如今人们在区分界线时,往往也会指定一条线,以确定两个人的控制范围,特别在学校里,男女同桌经常这么做。受三八线概念的影响,人们通常把这种界线也叫做“三八”线。这条“三八线”,也是人与人之间“友好”排斥的产物了。
三八线:冷战活化石 却隔断千万人的幸福
今年在出访韩国期间,身穿飞行夹克的布什,乘坐装甲卡车到达了都罗山火车站附近的非军事区。站在一个覆盖着伪装网的掩体内,通过望远镜,布什首次亲眼看到那个被其称为“邪恶轴心”的朝鲜。呈现在布什眼前的是一片被隔离的地带,那里没有一棵树。在远处,有一座“和平博物馆”,屋顶上还绘着一只白色的和平鸽。 如果和平鸽飞到非军事区最东端的717观察哨,就可以观赏到无限美景。东海的波涛与晶莹剔透的白沙滩相连,金刚山秀美,鉴湖蔚蓝。然而铁丝网、观察哨、分界线却在这里丑陋地存在。而在铁原平原的宽阔腹地上,一道厚厚的钢筋混凝土高墙横贯整个平原,建造这座隔墙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对方坦克的进攻。在三八线上,除去绵延的铁丝网和哨卡,这可能是唯一真正实体的隔离墙。三八线的正中是板门店,在半径不足400米的板门店共同警备区,隶属于联合国军的韩国士兵隔着设在地面的分界线与朝鲜的士兵面对面地值勤。韩国士兵身高都在一米七五以上,而且个个都有武术段位,他们都压低钢盔,几乎遮住眼睛。朝鲜的士兵则把人民军的宽沿军帽向后推,清清楚楚地露出他们的脸。 板门店会场区共有7座建筑物,中间一座便是朝鲜战争时召开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的场所。建筑物之间,有宽40厘米,高7厘米的混凝土标识线。南北两方各自竖起的旗塔遥遥相望,南方一边的只有100米高,而北方的旗塔则高达160米,旗的长度达30米,号称世界第一。从这里延伸出去的三八线慢慢变成无尽的铁丝网,每隔大约100-200米就有一个岗哨。
半岛上的“人造天堑”
北纬38度线这一无形的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这种划分可以上溯至1896年。其时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而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虽然这两次划分均因两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但却成为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的开始。1945年8月,日本为无条件投降,两位美军上校、后来成为肯尼迪总统国务卿的腊斯克和邦尼斯迪尔接受命令,确定朝鲜半岛分开的位置。30分钟之后,他们确定了三八线作为分界线。9月2日,远东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发布第一号总命令,首次公开宣布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军队在朝鲜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同时表明三八线不仅是受降区的分界线,也是美苏军队在朝鲜占领区的分界线。但谁也没有想到三八线竟然成了一个民族的分界。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朝鲜的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哈利逊中将走进1952年北方修建的木结构房屋,在板门店签署了18个文件后,立即各退后2公里,建立非军事区作为缓冲地带。在参战各方付出了上百万人的伤亡代价后,各方又回到了两位美国上校花费30分钟确定的分界线上。南北的军事分界线西起礼成江和汉江入海口乔桐岛,经开城以南的板门店和中部的铁原、金化,东至东海岸高城的明湖里,全长248公里。分界线南北两侧合在一起宽4公里,但实际的宽度各个地点不尽一致,最宽可达十三四公里,窄的地方仅有1.2公里左右。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重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三八线上以200米为间距立着1300多根小水泥柱,50年的风吹雨打使它们大部分已被侵蚀,只剩下一些残骸,向着韩国方向的上面用英文和韩文书写;而向朝鲜一面的则用朝文和中文书写。
“海上三八线”
2002年6月29日,朝鲜和韩国军舰在黄海延坪岛水域的激烈交火是1999年后两国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冲突。在1953年的板门店谈判后,仍然有诸多细节问题没有解决,海上分界线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那时,朝鲜代表认为,海上非军事区应该保证从南至北12海里的宽度,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则认为3海里是最佳距离。双方多次谈判未果,美国联军司令部于1953年8月单方面宣布了名为“北方界线”(Northern Limit Line)的海洋分界线。NLL规定,分界线的东海岸线由朝鲜半岛东方陆军军事分界线尽头向东海延伸218英里,西海岸线由西方陆军军事分界线尽头向西海(中国称黄海)延伸42.5英里。联军划定的海上非军事区将朝鲜半岛的大青岛、小青岛、大延坪岛、白翎岛囊入其中,朝鲜的船只不得跨越这一区域。朝鲜一直拒绝承认美国单方面划定的这条“北方界线”,并自行规定了宽度为50海里的军事区域。在朝鲜看来,越过“北方界线”并不违反任何协定。但在美韩看来,朝鲜已经“默认”了这条海上边界,越过就是入侵之举。韩朝两国和平的渔民仍然是冲突最大的受害者。6月30日,北南海军都发出禁止出海令,延坪、大青、白翎诸岛数千艘渔船靠岸待航。夏季是黄海螃蟹的黄金捕捞季节,仅延坪一岛就有1300名渔民,按今年的气候状况,他们预计每天捕到30吨螃蟹,收入近亿韩元(人民币与韩元比价为1比152)。渔民为了捕捉螃蟹,几天前就在海里撒下渔网,不及时收网,落网的螃蟹就会全部死去、统统烂掉.1989年,冷战结束。在柏林墙被拆除后,三八线成为了“冷战活化石”。就如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都山火车站的演讲所说:“虽然这里是一个火车站,但它只是在名义上存在,这里看不见人群和货物的踪影,原因就是三八线隔断了它的通路。人们所看到的是冷战最后的遗迹。闲置不动的火车,生了锈、铺了一半的铁轨--这都是一个国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分裂成南北两部分的象征。这是一个令朝鲜半岛人民洒满悲伤的地方。” 文/谓君
三八线:代价高昂的分界线
分开南北朝鲜的三八线是一条费时最短确定、却付出上百万生命恢复的分界线。重要记念日很少与真正重要事件同时发生。然而,本周就有一次,朝鲜南北双方领导人举行首次高峰会。50年前的6月份,北朝鲜部队开始万炮猛轰,越过三八线长驱直入,几乎消灭了南朝鲜。19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发表文章说,这次高峰会不只是象征性的会谈。几十年来,北朝鲜拒绝与南朝鲜直接对话,因为南朝鲜政府从来没有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因为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站在一边,北朝鲜和中国部队站在另一边。当北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会见南朝鲜总统金大中时,就等于北韩已经承认战争最终结束,也等于承认南朝鲜的存在。朝鲜南北双方50年的军事僵持,遗留下来许多重大问题尚待解决。最主要的问题是怎样把朝鲜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统一。1945年8月,正当日本为无条件投降作准备时,两位美军上校、后来成为肯尼迪总统的国务卿腊斯克(Dean Rusk)和帮尼斯迪尔(Charles H.Bonesteel)接受命令,确定朝鲜半岛分开的位置。30分钟之后,他们确定了三八线作为分界线,接受日本部队投降的苏联部队将向南行动到三八线与向北行动美国部队相遇。谁也没有想到三八线竟然成了永久性边界。苏联帮助北朝鲜金日成在平壤建立了斯大林式的政权。与此同时,美国帮助李承晚(Syngman Rhee)在南朝鲜建立了民主国家。日本长达35年的殖民主义残酷统治彻底破坏了朝鲜民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事实上,美国当时放弃了没有希望的朝鲜恢复工作。1949年,美国撤走了全部军队。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Acheson)和军事领导人在其公开和私下的声明中建议,美国放弃对朝鲜的影响,任凭苏联在朝鲜施加影响。但北朝鲜发动的内战,试图统一整个朝鲜,结果造成美国一百万部队和联合国成员国其他19个国家的军队参战,损失严重。对于朝鲜战争的后果金日成当然没有考虑到,苏联独裁者斯大林也没有考虑到,当时他比较犹豫地同意了金日成的战争计划。导致冲突的原因,美国人认为(也可能是错误的)1950年6月25日发动的侵略,是共产主义霸权计划的一部分,涉及到共产主义中国的最终扩张和苏联转向西欧的计划。当时的杜鲁门总统没有认真考虑战争的后果,立即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以此阻止中国共产党攻击台湾,结束中国内战的计划。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从大陆逃跑到台湾。这样以来就导致了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冲突。当苏联代表团愚蠢的抵制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时,杜鲁门总统在得到联合国安理会同意之后,也派遣军队进驻朝鲜。驻扎日本、缺乏经验的战士被空投在釜山,从那里形成史密斯突击力量(Task Force Smith),然后向北出发,阻止北朝鲜南侵。这些部队无法抵挡纪律严明、装备精良的北朝鲜部队,不得已便忙乱撤退,有时丢盔弃甲。然而,史密斯突击力量(Task Force Smith)造成了北朝鲜南侵速度的放慢,为美国赢得了关键的几天时间,使得美国军队有时间调运给养和装备通过釜山。在城市周围部署的防御工势抵挡了北朝鲜部队的数次进攻。9月15日,总司令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在汉城附近的仁川发动了一次危险的、但技术上确实出色的反击,使得形势发生了好转。仁川海浪高达30英尺,似乎不可能在此大规模登陆。从军事观点来看,在仁川登陆否确有必要,至今历史学家对此意见不一。但是美国在切断北朝鲜给养和退却路线方面取得了成功。这是麦克阿瑟的最后一次胜利。过分自信的总司令把部队派往三八线以北、接近中国边境的地方。虽然中国发出警告,美国完全不理睬,大举进攻朝鲜北方。麦克阿瑟从战术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他的部队被朝鲜主要山脉切断。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底越过中朝边界,在11月份发动大反攻以前,把部队直插朝鲜中部地区,迫使美国部队再次溃不成军,忙乱撤退,人员与装备损失惨重。这是美国战争历史上撤退距离最长的一次。在这位号称“美国的凯撒”指挥下,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汉城先后被攻陷三次。联合国军再次重新组织,再次向北进发,但是一旦到达三八线,士兵无论如何不愿意再次冒险向北进攻。麦克阿瑟公然违抗杜鲁门总统的政策,威胁中国。杜鲁门总统以不服从命令把麦克阿瑟撤职,当时在美国及世界上引起悍然大波。麦克阿瑟曾被崇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英雄,传记作者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称麦克阿瑟为“美国的凯撒”。由于不能尽快结束朝鲜战争,直接影响了1952年民主党的总统选举。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承诺要亲自访问朝鲜。他还暗示,要把战争扩大化,甚至使用原子武器。后来,斯大林去逝世,谈判者最后以签订停战协定结束了这场战争。朝鲜战争几乎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美国付出了36,516条生命,中国和朝鲜死伤达数百万人,最后是双方回到两位美国上校仅仅花费30分钟确定的分界线。
历史上曾经4次画出“三八线”(资料)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
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美军则继续驻扎三八线以南,拒不撤军,从而造成朝鲜国土和民族的分裂。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1950年6月,南北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发生军事冲突,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由此爆发。1953年7月,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习惯上仍称其为三八线。
如今,三八线将朝鲜半岛和朝鲜民族一分为二已有60余年。近日,随着朝鲜核试验和朝鲜发射导弹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三八线”又成了谈论的话题。
日本最早画出“三八线”
利用北纬38度线作为军事分界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1896年,日、俄两国密谋瓜分朝鲜之时,日本即向沙俄秘密提出:以北纬38度线作为两方瓜分朝鲜的分界线。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政府也曾秘密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以“三八线”为准瓜分朝鲜半岛的阴谋,均因种种原因未能得逞。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败沙俄,将朝鲜变为其半殖民地。1910年,日军包围汉城皇宫,强迫韩国皇帝李坧认可《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完全被日本吞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不久,日军于1945年2月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三八线”以北的日军归关东军指挥,“三八线”以南的日军则由日军大本营直辖。这样,“三八线”在实质上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对日本关东军作战,而美国在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列岛与日军大本营直辖部队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美军仓促画出 “三八线”
实际上,二战末期,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前,美、苏在朝鲜半岛的作战范围问题上,根本没有进行过仔细研究。但是,随着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本土投下两颗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日本突然投降成为可能。如此一来,在朝鲜半岛受降以及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一下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据韩国学者金基兆1993年在韩国《新东亚》月刊上披露,1945年8月10日凌晨,美军情报部门窃听到了日军大本营发出的电报,电文内容是说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无条件投降。不久,美军的情报部门又截获日本驻朝鲜军队司令部发给大本营的电报:“苏联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本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得知这一情况后,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立即召见了美军作战局负责人林肯准将等人,命令他们在半岛中部划出一条苏联南下进军的界线,并指示美军相关部门,即刻制订向朝鲜南部进军的计划。
根据美国军事史学家施纳贝尔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中披露:林肯准将回到办公室后,偶然从桌子上摆着的一张《纽约时报》得到灵感———《纽约时报》在报道苏军进攻情况时配发的那幅地图,只画出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于是,这个偶然发现成为美国提出“三八线”的依据。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得知日本突然投降成为可能的消息后,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举行紧急会议。会上,助理国务卿邓恩提出,美国军队在受降时应尽可能深入半岛北部。但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由于兵力缺乏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军在苏军进入朝鲜北部之前抵达北部纵深地区有困难。这时,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便请腊斯克和政策组负责人查尔斯?博尼斯蒂尔上校到第三休息室去,要求他们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界线。
由于时间紧迫,只留了30分钟给两位上校。最初,博尼斯蒂尔曾设想按朝鲜的实际行政区划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却没有资料。正当他对着朝鲜半岛的地图苦思冥想之际,突然发现北纬38度线正好从半岛中部穿过,而且汉城及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以南———于是,他决定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分界线……
“三八线”割裂朝鲜半岛
1945年8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分界线的建议。次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总命令第一号”的细节,其中包含以“三八线”为受降界线的内容。8月16日,斯大林复信,对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没有提出异议。
“总命令第一号”传到战地时,进入朝鲜半岛的苏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接到命令后,苏军迅速撤回。9月8日,美军第7步兵师在仁川登陆。就这样,“三八线”这一分界线被明确地规定和执行下来。这是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名副其实的合作。也正是这样,朝鲜半岛被“三八线”割裂为两半,为日后朝鲜的分裂埋下了祸根。有意思的是,8年后,朝鲜半岛上交战各方签署停战协定时,所确定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就在“三八线”附近,两条线呈“S”形相互交错
南非种族隔离法:种族间的一道高墙
南非种族隔离法南非的种族隔离(南非语:Apartheid)为1948年至1991年间在南非共和国实行的一种种族隔离制度,Apartheid是南非语引自荷兰语的词,区分隔离制度之意。这个制度对人种进行分隔(主要分成白人、黑人、印度人和其它有色人种)。然后依照法律上的分类,各族群在地理上强制的被分离,特别是占多数的黑人,依法成为某些"家园"的市民。这些家园在名义上是自主国家但运作比较类似美国印地安保留区和加拿大原住民保留区。事实上,多数的南非黑人从未居住过这些"家园"。具体实践上,这个制度防止了非白人族群(即使是居住在南非白人区)得到投票权或影响力,将他们的权益限制在遥远可能从未访问过的家园。教育、医疗和其它公共服务有时被声称是隔离但平等,但事实上非白人族群可得到的只是非常次等的公共服务。这个制度在1948年被以法律方式执行,直到1994年南非共和国因为长期的被国际舆论批判与贸易制裁而废止。联合国也认为「种族隔离是一种对人类的犯罪」。种族隔离制度是以1913年的「原住民土地法」作为开端。由于广泛的使用而被执政的南非国家党(NationalParty)予以强化。接受差别待遇的黑人有2500万人,印度人约有90万人;但是白人只有近400万人。南非共和国的政府说法是:「南非共和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皆有所不同,言语也有所差别。让各民族各自发展,并不是种族隔离,而是各自发展。」但是明显的白人掌握政治经济的权力,有色人种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其中的黑人多在白人拥有的农场工作,但是只拿到白人十分之一的工资,而且工资通常无法养家;也有不少黑人失业。种族隔离的法律分类以四种人为分类:白人、有色人种、印度人与黑人。其中的日本人与华人被视为与白人同等级。其内容包括如下:
原住民土地法与「家园政策」——1971年开始将居多数的黑人移居到南非共和国13%的边陲地带的十个「国」并给予自治权,目标是使其独立;移居的这些「国」的黑人会失去南非共和国的公民身份。但是这些「国」中白人仍然居有政治经济的优越地位。而且南非共和国从1976年到1981年扶植温达(Venda)、希斯凯(Ciskei)、川斯凯(Transkei)与波布纳(Bophuthatswana)等四个「国」独立,但都没有被国际所承认。
隔离设施法——公共场合的坐位与使用以白人与非白人作为差别。
集团地区法——以人种作为居住地区的限制;
混种婚姻禁止法——禁止人种不同的男女结婚;
背德法——对于恋爱行为的限制与惩罚;
其它在医疗、宗教、就职等方面都作出相当的限制。
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不但引发国内的反弹与抗争,更引发国际社会的攻击与经济制裁;1989年戴克拉克担任南非总统后,便释放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的曼德拉,并且于1990年解除戒严;1991年南非共和国废止人口登记法、原住民土地法与集团地区法,在法律上取消了种族隔离政策。反种族隔离斗争的历史见证——记南非罗宾岛
罗宾岛是南非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位于南非西开普省,距开普敦以北11公里,面积约6平方公里,被大西洋桌湾环抱。“罗宾”在荷兰语中意为海豹,因早期欧洲航海者在岛上捕食海豹而得名。罗宾岛因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关押过曼德拉等著名历史人物而具有特殊意义。

从桌山上鸟瞰罗宾岛
当我们踏上罗宾岛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感受到罗宾岛所积淀的凝重的历史。一位面貌沧桑,曾被关押在此19年的黑人老先生,是我们此行的导游,他用缓慢而沉重的语调向我们讲述了反种族隔离的先驱者们在狱中坚持斗争的历史片段。

罗宾岛博物馆

当时的监狱环境非常恶劣,牢房中没有床铺,晚上犯人只能睡在冰冷的地面上,连食物、衣服等基本的生活物品也无法得到保障。为消磨囚犯的斗争意识,狱方强令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开采石灰石,囚犯日复一日地将石头从一处搬到另一处。大量囚犯的视力由于强烈的日照和石灰石反光而被灼伤。曼德拉在出狱后也因此接受过眼部手术。狱中戒备森严,犯人的通信自由受到严格限制,狱卒通过审核信件,将“不适合”的文字剪掉,当信送到囚犯手上时已面目全非,他们戏称之为“天窗信”。 然而,从老人讲述亲身经历,回忆被关押的艰难岁月的言谈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对当时维护自身权利进行不懈斗争的无比骄傲与自豪。即便在这戒备森严的监狱里,曼德拉等黑人解放事业先驱者的斗争一刻也不曾停止。在持续不断的抗议与斗争下,他们获得了衣物、毛毯,亲属也获准可以探监,甚至还组成了自己的足球队。他说,狱中的他们向往着自由,虽然在岛上,抬头便能看见桌山,但攀上桌山却是他们的奢望。


昔日的牢房 导游的身影
虽然在狱中唯一可阅读的书籍只有《圣经》,但许多囚犯在这里开始自学,这所铁狱成了犯人接受教育的“大学”。为了躲避狱卒监控,甚至连厕所都成为学习的小课堂。老人如数家珍般提起曾在罗宾岛度过漫长岁月、如今活跃在南非政坛的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开国总统曼德拉、非国大领袖祖马、总统莫特兰蒂、交通部长哈迪拜、夸-纳省长恩德贝莱、约翰内斯堡市市长马桑多、民主联盟主席瑟若马尼等等。他们在罗宾岛监狱恶劣的环境下积累了宝贵的政治斗争经验,并成功领导了南非人民走向建设新南非的希望之路。1996年,最后一名囚犯离开罗宾岛。1997年罗宾岛成为南非国家博物馆。1999年,罗宾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岛上还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岛上有医院、学校与教堂,每年还有不少情侣选择在这所教堂里举行婚礼。如今,罗宾岛在种族隔离时期的残酷已经消逝,时光流逝,余下的是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赋予的厚重的历史意义。面对这块历史的伤痛,南非人没有选择遮羞,而是用其警示和教育着和解后的新南非。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长期坚定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中国在南非摆脱种族主义的斗争中提供的真诚援助和支持,赢得了南非领导人的敬意。曼德拉曾对中国前驻南非大使刘贵今谈道:“中国一直在我心里,当年我在罗宾岛坐牢的时候,那个时候每到十月一日,我们的狱友们偷偷地用各种方式来庆祝中国的十一,因为我们觉得中国的国庆是我们被压迫民族的希望。我们现在掌权了,胜利了,仍然觉得东方的中国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中国变得强大”。 在南非人民即将迎来种族和解后第四次全国性大选之际,我衷心祝福在非洲之端这块两洋环抱、富饶美丽土地上的南非人民,在政治统一、民族团结的新的建设道路上昂首阔步。
种族隔离的遗产:纳米比亚首都黑人棚户区
为深入了解纳米比亚国情,2008年1月22日,任小萍大使与馆员们一起来到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著名的黑人棚户区——卡图图拉,探访黑人区的历史与现状。临行前,使馆黑人雇员告诉我们,“卡图图拉”在纳米比亚赫雷罗族语中的原意是“我本不属于这里”。原来,在纳米比亚被南非种族隔离政权占领之前,大部分温得和克的黑人居住在城市中部的“先锋园”(Pioneer Park)地区。可1959年,新来的南非白人殖民者欲霸占这片沃土,将黑人居民强行赶到贫瘠破败的北部郊区。黑人们于当年8月26日举行暴动,抗议南非统治者的无理要求。殖民者的军队随即进行血腥镇压,打死了很多拒绝离开的黑人居民。纳米比亚开国总统、民族英雄努乔马也因参加此次反抗斗争而被捕。从此,被迫搬迁到卡图图拉的黑人在这片贫民窟里开始无奈而艰辛的求生与抗争,而每年的8月26日也成为纳米比亚独立后的法定“英雄日”。我们开车从位于市中心的使馆出发,一路经过北部工业区。宽阔的高速路两边为一排排整齐的棕榈树,汽车行、酒店、公司、学校、国立医院、地区法院等建筑林立。随后,路边建筑慢慢消失,道路不断变窄。当经过写有“卡图图拉区”的路标时,我们突然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眼前是狭窄的土路,坑坑洼洼;“路”两边的坡地上癞疮般地布满了一片片低矮密集的棚户区。破破烂烂的铁皮房东倒西歪、毫无秩序地挤在一起,人、车、畜在里面穿行往来,令人瞠目结舌。据介绍,黑人在这里安家的过程是:个人向市政府申请买地,通常一间十来平米的铁皮房占地费就要两万多纳元(约合三万人民币)。市政府批准后可提供贷款,居民每月按揭还款。随后,再花几千元请人为自家搭建火柴盒般的铁皮房。“房子”四面墙和屋顶都是刺眼的白铁皮,没有坚实的地基,直接建在土地上,只有一人高,没有窗户。屋里冬冷夏热,狭小昏暗,更没有水、电、煤气和供暖设备。温得和克冬天夜晚十分寒冷,气温都在0度以下,这里的居民只能以破毛毯裹身御寒。晚上,居民区里一片漆黑,有条件的家庭点上煤油灯照明。要用水,只能去公用水龙头接,水价已涨到每升6纳元。政府建有简易公厕供居民使用,大约几户人家能分摊一个,但没有公用浴室。只有“有钱人”才能在自家后院围一圈铁皮,在里面洗澡,多数穷人的卫生条件极度落后。还有更穷的、建不起铁皮房的住户,只能收集起五颜六色、锈迹斑斑的碎铁皮或木板、纸板,像缝补丁般钉在一起,成为一面“墙”,再把几片“墙”胡乱拼成个窝棚,就算家了。2006年,西班牙政府为卡图图拉援建了55座廉价砖房。虽然是简陋的平房,但在卡图图拉已是鹤立鸡群的“豪华地产”了。


在棚户区居住的黑人失业率很高。这天正值下午,我们看见不少无业男人围坐在树荫下聊天,神情无奈、茫然。呆在家里的多数是女性和孩子。妇女们有的在家门口梳妆打扮,有的在做家务,有的在街上头顶着水盆瓦缸,不紧不慢地走路。孩子们都已放学,在一群群土猫土狗中追逐嬉戏,全然不知世事。各家门前晾衣绳上,破衣烂衫随风飘舞。满是石子和尘土的土地上,偶尔长有一株耐旱的灌木和骆驼刺树,算是罕见的“小区绿化”。一路上,很多居民认出了中国大使馆的1号车和坐在车里的任大使,都纷纷向我们挥手打招呼,兴奋地喊着“中国!中国!”。我们也频频向他们挥手致意。一位带着三个孩子、胸前还吊着一个新生婴儿袋的黑人母亲友善地向任大使介绍她那羊皮婴儿袋结实隔热的好处,并愉快地与任大使合影留念。非洲朋友们对中国的热情友好令我们感动,源远流长的中非友谊与新时期的中国对非外交成就令我们自豪。紧挨着生活区,我们还看见了黑人自己的“超市”、洗车行、酒吧、理发店,以及卖蔬菜、贩木柴、烤肉串、修鞋等做小买卖的摊铺,还有政府修建的公共汽车站(通常是开往纳北部广大农村的长途汽车)、幼儿园、小学校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种族隔离时期的黑人们就是在这一方天地里世代生息。


沿街店铺 幼儿园


修鞋摊 小酒店
虽然南非殖民者的种族隔离统治已随着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而彻底垮台,但其曾对纳经济社会造成的割裂在今天仍是余孽未消。目前,纳米比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700美元,已跨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但基尼系数高达0.6,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悬殊的国家之一。全国最富的群体占总人口2%,却拥有85%的社会财产,而全国54%的人口正在绝对贫困线下挣扎。漫游首都温得和克,“先锋园”等白人生活区绿树成荫,花气袭人,栋栋优雅的别墅在起伏的山间错落有致,与宁静的自然构成和谐美景。再回望卡图图拉,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同一个城市里。随着纳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首都寻找工作,卡图图拉人口数量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贫民窟内基础设施匮乏的同时,失业、犯罪、艾滋病等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当地政府捉襟见肘、难以管理的一片“问题区域”。记得2007年,纳国民议会议长古里拉布在会见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时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只有一天时间去了解真正的纳米比亚,那么决不能只去逛市中心美丽的议会花园、繁华的步行街广场,而一定要去卡图图拉。的确,只有在这片交织着血泪与抗争的土地上,我们才能重温历史的苦涩沉重,珍惜自由的来之不易,感受今日纳米比亚政府在提高黑人经济地位、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任重而道远。
亨廷顿说:“物质利益的分歧可以谈判,并常常可以通过妥协来解决,而这种方式是无法解决文化问题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人之间关于耶路撒冷的争端,可能看来是一个直接的领土问题,但它们都不可能得到轻易解决,因为对于双方来说,那些地方都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感情的意义。”
巴以隔离墙:人类心灵史上最复杂的一道墙
巴以隔离墙重现曾经倒掉的柏林墙阴影(组图)
2004年注定是巴以多年对峙的一个节点,在这一年的11月11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法国贝尔西军医院辞世,巴以局势随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此时位于巴以控制区边界的“安全隔离墙”一期工程即将完工,这也将是继“柏林墙”之后的又一堵横亘在世人面前、注定会备受争议的大墙。
紧挨着居民住宅,修建中的隔离墙在不断延伸。热爱和平的艺术家创作的讽刺性作品,呼吁推倒隔离墙。一名巴勒斯坦妇女经过修建中的涂满标语的隔离墙。

隔离墙下的无家可归者,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家园,也许还有自由。

巴勒斯坦的学生在放学后等待着以色列士兵放行,只有通过安全隔离墙,他们才能回家。

在以色列的SAWAHREH,一名巴勒斯坦人翻越过刚完工的隔离墙。
巴以冲突回顾:宗教之争
巴以冲突的一大内容,是双方围绕宗教的争夺。巴勒斯坦这块古老的土地,先后孕育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的教徒都认为这里是他们的圣地。对犹太教徒来说,这里有他们视为最神圣的精神寄托的“西墙”。公元前9 7 3 年,大卫王2 0 岁的儿子所罗门登上王位后,耗时7 载,动用2 0 万人在耶路撒冷的一座小山(即后来著名的圣殿山,又称神庙山)上兴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圣殿,作为朝拜犹太教神主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第一圣殿。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波斯帝国打败巴比伦后,犹太人得以返回。他们不甘自己的精神家园被破坏,兴建了著名的第二圣殿。后来,罗马人将第二圣殿夷为平地,消灭了犹太国,犹太人被迫向世界各地流散,耶路撒冷圣殿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到罗马希律王时期,一些滞留下来的犹太人在原来的圣殿遗迹上垒起西墙,他们垒墙用的石头是圣殿残留的石头,因而此墙是圣殿的象征,是对圣殿被毁的纪念。耶路撒冷是穆斯林的第三大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和岩石圆顶寺地位仅次于麦加的天房和麦地那的先知墓。相传,先知穆罕默德曾夜行到此,并踩着岩石圆顶寺里的那块大岩石登上了七重天。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把能在这里做上一次礼拜,视为他们一生中莫大的幸运。对基督教来说,巴勒斯坦的神圣性似乎更为突出。距耶路撒冷以南1 0 多公里处的伯利恒被称为“圣城中的圣城”,这里的“马赫德”山洞,据传是圣母玛丽亚“圣灵感孕”生下耶稣的地方。耶路撒冷及其附近,基督教的圣迹比比皆是,《圣经》中提到的橄榄山、耶稣遭弟子犹大出卖后被抓获的米斯马尼花园、最后的晚餐发生地等,都是基督教徒朝拜的圣地。而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遇害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圣墓大教堂,更是全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参拜处之一。
如果能把不同的圣地截然分开,划归不同的宗教,而各宗教对此又能达成共识,那还好办些;麻烦在于,对几乎每一处圣地,不同的宗教都竞相争夺,都对它有各自的解释。譬如圣殿山,最早是犹太人建造的,但阿拉伯人又在上面修建了清真寺,而且将之封为“尊贵的禁地”。又如,被犹太人视为至圣的西墙,阿拉伯人则认为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时拴马的地方。再如,穆斯林认为先知穆罕默德踩着“登霄”的那块石头,基督教则认定这是上帝用泥土捏造第一个人亚当之处,而在犹太教中,这块石头又是耶和华考验亚伯拉罕时,亚伯拉罕捆绑好自己的儿子伊萨后所放的地方。执著的教徒在宗教事务中表现出极强的排他性,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圣地,甚至不惜诉诸武力。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到了近代,悲剧不但没有中止,反而不断加剧。人们对1 9 9 0 年1 0 月发生的“圣殿山惨案”还记忆犹新,为了宗教利益,双方1 0 0 多人死伤。去年9 月发生在耶路撒冷的“隧道事件”,则是因为以色列政府挖开了位于阿克萨清真寺下面的一条古隧道,严重触犯了巴勒斯坦人的宗教感情而酿成的,事件造成双方1 0 0 0 多人死伤。最近炒得火热的哈尔霍马犹太定居点事件,之所以引起巴方极大愤慨,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该地介于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两宗教圣城之间,俯瞰两地的公路要冲,一俟修成,不但完成对耶城的地理包围,而且还将有效切断耶城、伯利恒与约旦河西岸等地区的日常联系。三大宗教中,相比之下,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最为明显和激烈。它们的教徒比邻而居,小的磕磕碰碰乃至大的流血冲突都很难避免。错综复杂的宗教之争,无疑加深了巴以冲突。
二战时期德国老百姓支持希特勒以及纳粹党
法西斯这个词在当今世界上名声并不太好,人们一提起它就会联想到独*裁专*制、摧残民主、凶残暴虐等一系列负面的东西。其实我们只要考察一下法西斯的来龙去脉就不难看出法西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声名狼藉、一无是处的。“法西斯”一词源于拉丁文Fasces,在古罗马时代,“法西斯”是用来维护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先进的政权的权威和秩序的标志和工具---中间插有斧头的一束棍杖,既可以代*表执政官的权威,在必要时也可以由执政官的侍卫官们将其拆散了用来驱散民众、执行砍头的死刑。“法西斯”象征着万众团结一致,服从一个意志,一个权力,其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既尊贵又重要。现代法西斯则是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运动。在意大利语中法西斯(fascismo)则含有“协会”、“一群”之意,意大利工农运动中的许多团体都采用过此类名称,如西西里的“劳动者法西斯”组织等。1919年3月,对下层民众的困苦生活十分同情的墨索里尼在米兰建立了“战斗的法西斯”组*织,并于1921年11月在罗马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定名为“国家法西斯党”,翌年该党夺取政权则标志着现代法西斯主义运动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崛起。
与此同时,在德国慕尼黑建立的法西斯党---以下层民众特别是城市工人群众为基础的,团结中等阶级下层的保持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政党德国工人党(1920年改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缩写nazi的音译)后来居上,于1933年上台执政,将法西斯主义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勿庸讳言,现代法西斯主义运动作为工农运动的分支之一从一开始就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它们各自政治理念里的对工农利益之关心和维护、对劳苦大众之同情、对社会公*正义之渴求,简直毫无二致。纳粹党魁希特勒在他的代*表作《我的奋斗》一书中以深切同情的笔触写道:“巨大的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化。小手工业者逐渐消亡,工人独立生存的可能性日渐渺茫;作为结果工人明显地无产阶级化,出现了一个产业工人的阶层。其最基本特征就是工人永远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计。他是货真价实地一无所有。他的晚景凄凉,生不如死。” 如果不看出处,我们还会以为是马*克*思在他的代*表作《资本论》里向我们讲述他的政治理念呢。另外我们从一件小事里也可以看出出身贫寒的希特勒对劳苦大众发自内心的同情,由于希特勒有失眠的毛病,他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往地板上撒面包屑和吃剩的饭菜来喂老鼠,他已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他在一篇回忆录里写道:“在天亮前,我观看着这些小东西在美食周围转来转去。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许多贫困,我完全能想象出饥饿是什么滋味,因而也能体会这些小东西的快活。”纳粹党的党纲里更是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将垄断性企业收归国有,工人分享企业利润,国家以廉价出租的方式扶持小商人,取消地租,禁止土地投机,要求取消不是靠工作而得到的收入,严惩高利贷者等;对外则要求废除歧视性的凡尔赛和约,建立一个强大的超越议会民主的中央集权的人民国家,致力于建立zf控制一切的制度。并宣布纳粹党旗的颜色红色象征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这对急于摆脱国家屈辱和经济困境的德国人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以此观之,说纳粹党徒是狂热的社*会*主*义者并不过份。纳粹党的纲领和共*产*党的纲领的区别仅仅是前者更偏重于民族优越,主张结束阶级斗争,搞阶级调和,让上层阶级明白他们对工人所负的责任;而后者更偏重于阶级优越,主张阶级斗争,搞暴力革*命,彻底推翻上层阶级,让工人完全掌权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说,法西斯党和共*产*党的确只是政见略有不同的堂兄弟而已。 转自铁血在社会实践中,德国纳粹党更是卓有成效地履行了对德国人民的承诺。1933年希特勒刚上台时,德国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失业率高达33%,德国6600万人口中,几乎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希特勒上台的第三天就在广播电*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宣布zf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 纳粹党创造了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为1。3%,而同期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的失业率则分别为1。89%、8。1%、8。7% 和9。9%。 在着力解决失业问题的同时,纳粹德国也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希特勒在1930年指出:“用警察、机关枪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单独维持统治”。这不仅是他的治国思想,也是他的社会实践。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纳粹党的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力量来自欢乐”旅游船。仅1937年1年内,全德就约有1000万人参加了“力量来自欢乐”的休假旅游,过去只有资产阶级上层社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游,现在德国的普通工人也能够享受了。纳粹德国还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 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宣布,德国要实现“每个德意志职工拥有一辆小汽车”的目标,指令大众汽车公司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取经,以最小的利润率、最低廉的价格大批量生产工薪阶层买得起的优质小轿车(顺便说一句,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大众牌甲壳虫小轿车至今仍然是世界工薪阶层最喜爱的车种之一)。事实上,纳粹政权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会激发民众抗议社会福利政策的事,当时普通德国民众的赋税得到减免,退休人员开始享受医疗保险,德国士兵的妻子享受了最好的待遇。从1932年到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纳粹政权创造了德国经济恢复和人民福利的奇迹。纳粹政权靠社会福利政策的善举换取了普通德国民众对其内政外交政策的全力支持,将普通德国民众对纳粹政权独*裁专*制的不满情绪减少到最低程度,以至于普通德国民众普遍认为希特勒的人民国家是一种讨人喜欢的独*裁。在纳粹统治的短短12年中,德国民众与纳粹领导层保持了高度一致,德国民众被积极地动员起来将自己的命运与纳粹政权融为一体。这就不难解释为什麽在苏联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打到距希特勒藏身的地堡只有几百米,纳粹政权大势已去时,纳粹德国的十二、三岁的娃娃兵仍在为保卫他们的元首拼死抵抗了。但上述这一切都不能掩盖德国法西斯政权对包括犹太人在内的世界人民犯下的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与此同时,这又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法西斯主义的“对本国本民族人民好,对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人民狠”的人种优越论的荒谬性---为了本国本民族人民的福祉而祸害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人民,到头来本国本民族人民也要遭殃。
亨廷顿再谈“文明的冲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1996年著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因而一举成名。10年后,凤凰网刊出了媒体对他进行的访谈,本报转载如下。——编者
问:你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认为,今天的全球政治景观源于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的深层冲突,9·11事件正好凸显了此一立论。现在的反恐战争常被定义为西方与伊斯兰核心价值之间的对抗,你认为自己的理论于9·11后有没有遭到曲解?
亨廷顿:我的看法是,在未来10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何,可从双方的文化承担、文化联系及对别国的敌对程度看出,我至今仍然认为文化身份、谁对谁友好,将会是定义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元素。
问:你曾写道:“过去45年,铁幕是欧洲的中央分隔线,现在这条线向东移动了数百里,它把西方信仰耶稣的人分为一边,另一边为伊斯兰教徒及其正统教派追随者。”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是否就可以整齐地把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分割开来?这不是忽略西方世界内有伊斯兰社区的存在吗?(编者注:1946年英国首相邱吉尔访问美国时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指出“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他指责苏联建造铁幕将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隔开。)
亨:这个假设完全错误,也不符合我的主张。西方社会和伊斯兰内部都有分支,会有不同的派别、不同的社区和持不同立场的国家。我认为,单纯把伊斯兰和西方社会区分为两个体系没什么作用,各自内部当然有一些共通之处,但两者亦非壁垒分明地对立抗衡。全球政治处于极端复杂的状况之中,不同的国家重视不同利益,这驱使它们结交一些怪异的朋友,建立起稀奇古怪的同盟关系。
问:全球大部分国家在理论上都奉行自由民主,那么伊斯兰世界应当如何自处呢?
亨:我们见证到伊斯兰世界开始进行较为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改革,我深信这会逐步促成实质的政治改革。伊斯兰社会像全球各地其他社会一样,已变得越来越都市化甚至工业化。不过,由于很多伊斯兰国家都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信它们并无太大推动力去进行改革,但出售天然气资源所得的收入,会赋予这些伊斯兰国家转变的能力,好像伊朗等国家就已开始发展工业。
问:你认为“伊斯兰文明”在未来是否会趋于一致,越来越倾向于用一种声音说话呢?
亨:目前的确有此一趋势,不同的跨伊斯兰政治运动崛起,都试图向属于不同社会的伊斯兰教徒招手;但我不认为众多伊斯兰社会可以连成一线,成为一个单一的政治系统,由一个通过选举或非选举产生的领袖群来统领。
不过,我们可以预期各个伊斯兰社会的领袖在许多事情上彼此合作,就像西方世界一样。伊斯兰世界或阿拉伯世界或会发展出类似欧盟的组织,我认为此一可能性不高,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问:你曾写道:“伊斯兰文化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民主无法在伊斯兰世界崛起。”但事实上伊斯兰世界有不少国家都奉行民主,如印度尼西亚、非洲马里、塞内加尔,若以伊斯兰人口计算,甚至连印度也可包括在内。你觉得伊斯兰文化与民主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连呢?
亨: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不是伊斯兰专家,不过,伊斯兰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步伐确实极为缓慢,这可能跟它们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有点关系。这些国家曾经历英法等西方殖民地统治,相信这是它们抗拒西方支配的一个因素。事实上,许多伊斯兰国家仍停留在农业社会模式,由拥有土地的精英阶级管治,直至最近才开始出现转变。
我想,这些伊斯兰国家会自然地向都市化和政治多元化的方向前进,它们与非伊斯兰社会的接触正日趋频繁,而影响民主化的一项主要因素就是伊斯兰教徒移居欧洲。
参考资料
致中国读者
亨廷顿/文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国人对其文明的独特性和成就也有非常清楚的意识。中国学者因此十分自然地从文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具有各种不同文明的、而且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文明的世界。因此,据我所知,中国学者对我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所作的评论,总的来说精深而富有洞见,虽然他们有时也误解了我论证中的政策含义,并对之持相当批评的态度。为什么我的文章在世界上引起了这么大的兴趣并引起了这么多的讨论?为什么我的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22种不同的文字,并具有相应的影响?我认为,答案是人们正在寻求并迫切地需要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上,任何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那样至关重要。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或20年中仍以现在的速度发展,那么中国将有能力重建其1842年以前在东亚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美国一贯反对由另一个强国来主宰欧洲或东亚,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美国在本世纪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因此,未来的世界和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协调两国各自利益的能力,及避免紧张状态和对抗升级为更为激烈的冲突甚至暴力冲突的能力,而这些紧张状态和对抗将不可避免地存在。我所期望的是,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欧洲和亚洲国家最主要的政治家已经在谈论需要抑制文明的冲突和参与这样的对话。我所主持的哈佛国际和亚洲研究会正在积极地提倡这一努力。我相信,我的著作在中国的出版,将鼓励中国领导人和学者做同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