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新农村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55:56
沈宝祥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这是大家关注和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如何理解,直接影响到建设新农村的实践。我们认为,需要强调的是,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看到,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所谓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特定历史阶段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包括城市和农村。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这些年来,从整体上看,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但农村发展滞后十分明显。加快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已经成为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党中央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考虑我们已经具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利条件,将包括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综合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使之成为具有历史新高度的大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以历史的眼光理解“新”。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这就是“新”的全部含义。所谓新农村,是上述要求的全面实现,是指农村面貌的全面改变,而不是指某一方面,更不是指某一单项。上述五个方面,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农村的全面发展,最深刻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蕴含在上述五个方面的更深刻的新农村内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与此相联系,普及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的,包括新水平,新面貌,新的人。冷静观察一下目前全国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水平,就可以知道,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这样的新农村,不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坚持不懈努力,是不可能建成的。我国农村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从目前情况看,即使发展水平很高的地方,离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有些媒体不断向受众展示一些发展较快的村庄,作为新农村的示范。其实,人们更需要的是,发展水平一般的地方,包括还处在落后状态的地方,怎样脚踏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对于那些发展较快的地方,倒是要帮助他们找准自己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差距。总之,要以历史的眼光,整体地全面地看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解“新”在哪里。如果只是热衷于搞一些能“立竿见影”的新东西,如盖新房、修道路等,而不从基础抓起,全面推进,那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建设新农村要吸取历史经验。1957年10月26日,党中央发布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提出了许多硬指标,要求在短短的十二年内完成。27日,《人民日报》发表《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的社论,这是第一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以后,又搞人民公社化、普及大寨县等,也是想要建设新农村。这些,都已成了历史,但历史的经验应当记取。建设新农村,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稳步扎实地推进,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不能搞运动,不宜搞样板,不应一刀切,更不能主观地设计一个模式到处硬套。这些,在作规划,定措施时,都要注意。这次,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建设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没有提出硬性的指标,没有时限的规定,这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作出建设新农村的部署,也有助于避免出现提速超前,层层加码,急于求成,弄虚作假,劳农伤农等现象,体现了务实精神和灵活性。
所谓新农村,是相对的。目前历史阶段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实现后,又会有更新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