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a 大学是修炼的地方,不是修房子的!-- 南都周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22:19

India 大学是修炼的地方,不是修房子的!

2010-7-9 12:38:35 来源: 南都周刊 浏览量: 8125 跟帖 11 条 国际排名优于北大、清华的尼赫鲁大学实在太没有“大学样”了,没有雄伟的校门、簇新的教学楼;校园里到处是色彩绚烂的三角梅,花丛背后是一片片幽静的小树林。     国际排名优于北大、清华的尼赫鲁大学实在太没有“大学样”了,没有雄伟的校门、簇新的教学楼;校园里到处是色彩绚烂的三角梅,花丛背后是一片片幽静的小树林。但尼赫鲁大学学生Aryan说,“我们这里不像中国大学那么爱修房子,不是学校没钱,而是因为简朴、自然一直是尼赫鲁大学努力传承的风格和理念。”   文/图_曾榛   尼赫鲁大学面积大,建筑分散,教学楼外停满了学生用来在校园内代步的摩托车。   尼赫鲁大学校园内学生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   德里大学圣斯蒂芬学院的图书馆。   尼赫鲁大学的学生穿着都很朴素。     在德里玩什么好呢?红堡、贾玛清真寺、圣雄甘地纪念馆、印度门……这些都不错。但我不甘心将时间耗费在走马观花上,“去德里的大学逛逛吧!”一位曾在印度留学多年的朋友建议,“和师生们聊聊天,这是感知和了解印度的一个捷径。”     尼赫鲁大学     宁要花草,不要超市     没有雄伟的校门、簇新的教学楼、豪华的实验室;校园里到处是色彩绚烂的三角梅,怒放在裸露着岩石和黄土的道路两旁;花丛背后是一片片幽静的小树林,树荫下朴素的石凳上星星点点坐着几个看书、聊天的青年男女。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等校园设施,倒像是附属品零零星星散落在这些花草树木之中,而且无论从外观到内置都极为简朴……和中国那些贵气逼人的高校比起来,国际排名优于北大、清华的尼赫鲁大学实在太没有“大学样”了。     这就是印度最著名的顶尖学府?中文系印度学生Aryan,从我迷惑的神情里看穿了我的心思:“我们这里不像中国大学那么爱修房子,不是学校没钱,而是因为简朴、自然一直是尼赫鲁大学努力传承的风格和理念。”校园里新增任何设施都必须征得全校师生的同意。尼赫鲁大学随处可见大片空地,但师生们宁可让鲜花和野草肆意,也“绝不修一座没有必要的建筑”。Aryan说,前段时间有一家大型超市想入驻校园,而师生们认为校内目前的小卖部足以满足大家的消费,因此集体游行反对,超市项目最终流产。Aryan和他的同学对此感到骄傲:“这说明学校真正属于我们。”     “simple life,deep thinking”(简单生活,深入思考),尼赫鲁大学的学生说,这是他们最推崇的生活状态。校园里无论男女都穿得十分朴素,在食堂看他们桌上的饭菜也很简单;校园里闲逛的人很少,而图书馆、教室、书店却总是人头攒动。而且,Aryan说,尼赫鲁大学以社会科学类专业著称,因此学生都很关心时事政治,他说:“对未来,我们想得最多的不是找一份好工作,而是如何改变印度现状……”这样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中国的大学已经非常罕见了。     带我逛校园的Aryan总是不时接到女友甜蜜的电话问候,他的手机里也存满了两人亲昵的合影。“毕业后你们打算结婚吗?”我问。“不,我们说好,一毕业就分手。”Aryan平静地说,我却大吃一惊。     原来,Aryan女友的种姓比他高一个等级,而且出身富裕的大法官家庭,而Aryan却来自印度著名的贫困地区比哈尔邦,父母都是农民。尽管印度如今的法律明确禁止种姓带来的各种歧视,但种姓制度还是根深蒂固地渗透到印度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的父母会为我安排一个妻子,我也许从未见过她,但回去结婚就好。我的哥哥、姐姐都是这样的。”不过,随着印度的发展,金钱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种姓。Aryan说:“有钱的低种姓男人照样可以娶高种姓的女子为妻,而败落的婆罗门贵族有时也只能屈尊与低种姓女子结婚。”     印度的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的都免费。在校的生活费也很低,每月100卢比住宿费,伙食费1000卢比左右。而且,学校为学生提供很多待遇优厚的勤工俭学机会,Aryan还用打工挣来的钱为家里修了房子。因此有许多像Aryan一样贫困的优等生,会和富贵的高种姓学生在同一所大学学习、生活、恋爱。只是一旦走出校园,出身带来的差异就会凸显,象牙塔的单纯与美好将被根深蒂固的种姓歧视和严峻的就业所取代。     德里大学     印度红+剑桥蓝     和自然、粗犷的尼赫鲁大学相比,德里大学圣斯蒂芬学院则像一位矜持的淑女。校园的建筑和园林均由当时英国一位著名的设计师设计,融合了维多利亚和莫卧儿王朝的风格,朴素中透着精致与典雅。印度红,是圣斯蒂芬学院的主色调,所有主体建筑都由产自印度的红色大理石建成,这是印度宫殿最喜欢采用的石材。走入这些大理石的楼宇,印度的酷热立即被幽深的清凉消解。圣斯蒂芬学院的园林规划得极好,看不到一块裸露的土地,到处是如茵的草坪、遮天的古树、修剪整齐的小灌木、隽永的小花,一条条朴拙的灰色石板路在花园与绿树之间串联起一座座红色的楼宇。     圣斯蒂芬学院的宿舍也年过百岁,欧式门窗,色调深沉、质地厚重,透出一点贵族气。为了保持这种古朴、沉静之风,宿舍里不允许使用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好在校园里有不少电子教室和网吧。一位学生说,走进宿舍仿佛穿越了100年的时空,在这样的环境里思考和交流,感觉十分奇妙。     “我去找几个学生过来聊聊。”午饭后,Dr.Shankaran邀我们坐到餐厅门前一棵浓荫蔽日的大树下,自己则向草坪上一群休息的学生走去。Dr.Shankaran是圣斯蒂芬学院哲学系的教授,尽管出身南印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曾在英国留学,他的穿着打扮却丝毫没有海归派的“洋味”——砖红的长衫、白色的阔腿裤,全是印度棉的质地;脸上一幅圆框眼镜,让人想起中国旧时的教书先生。     说起学院的教学,学生们很兴奋:“非常的自由、活跃。这里的课堂更像是一个由导师主持的讨论会,大家畅所欲言,可以随时对导师的讲话提出质疑,而且导师必须回答。比如,我们可以直接在Dr.Shankaran的课上对他说,你的观点很可笑。我们经常争得脸红脖子粗,却完全不必担心伤了和气。”Dr.Shankaran在一旁不住点头:“这很好,学生常常带给我许多提醒和启发。”     数学系的印度男生Abraham最迷恋的则是圣斯蒂芬学院的师资力量。“这里的教师大多从小受到优良的教育,并有海外留学经历,博学多才、举止优雅、为人亲和。我的一位老师是印度独立前一个国王的孙子。”现任总理辛格的女儿和女婿也都在这学院任教,一个在历史系,一个在哲学系。为了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每个学生宿舍区都会有一名授课教师同住,“师生处得像朋友一样”。     行走者语     印度的住宿和收入一样呈现两极分化,鲜有中间价位的经济型酒店。对于预算不太充裕的游客,在大学里吃住,是最便利和价廉物美的选择。     尼赫鲁大学和德里大学都有供学生亲朋、访问学者等住宿的guest house,标间、有空调、单独的卫生间、校园的宁静、令人放心的安保,价格大约在200-500卢比之间,而校园外如此标准的住宿至少需要一两千卢比。校园guest house的房间数量有限,最好提前预订,否则就只能看你的运气了。     大学食堂的饭菜虽没酒店、餐厅的丰富,但价格便宜、分量够、最重要是卫生有保障。在德里大学的小餐厅,我点了一个咖喱鸡套餐、一瓶苏打水,也不过100卢比左右。而在德里市区稍微干净一点的餐馆,一碗素面都要200卢比。     印度的大学里还有很多普通游客不知道的便利,比如买火车票不用排长队,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当地手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