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补泻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00:03

单式补泻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图 )

                         
1:呼吸补泻法  2:九六补泻法  3:开阖补泻法  4:捻转补泻法  5:提插补泻法  6:徐疾补泻法  7:迎随补泻法

1:呼吸补泻法
  [概述]

呼吸补泻,出自《素问·离合正邪法》:“吸则内针,无令气忤……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是指当病人吸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为泻法;相反,当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为补法。元明以降,历代医家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又有发展,在呼吸调息方法的应用上,高武主张病人自然呼吸;《明堂》、《济生拔萃》却主张“使然呼吸”;《医学入门》则认为自然呼吸与使然呼吸当随机应用。另外,亦有呼吸配合提插和左右转针。如左转配合呼气,右转配合吸气等。呼吸用于配合补泻之外,又用于配合候气和催气。如缓慢而深沉的腹式呼吸,有助于针感的传导。在进针、出针时配合呼吸,可减轻针刺的痛感。

  [操作方法]

病人自然呼吸,以鼻吸气,口呼气,在呼气时进针,得气后在吸气时出针,为补法;以鼻呼气,口吸气,在吸气时进针,待针感消失后,在吸气时将针拔出,为泻法。

  [临床应用]

一、本法常配合提插、捻转、徐疾等手法应用。

二、在操作过程中,配合腹式呼吸,可促使针感传导。

三、减轻针刺疼痛。

  [注意事项]

一、本法操作需医患配合,施术前应告诉患者方法,以利合作。

二、医者自始至终应手不离针,全神贯注,心针合一。


2:九六补泻法

  [概述]

九六补泻,是根据《易经》理论,以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偶数二、四、六、八、十为阴,选九、六两数,与捻转或提插方法相结合,在天、人、地三部行针的一种补泻方法。九六补泻方法,虽属针刺动作的积数,但必须从属于一定的数序,以代表阴阳。用于针刺手法的记载见于元明时期,在《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书中,均有用九阳、六阴之数,结合其他补泻手法,成为各种复式补泻。李梃《医学入门》中,对本法论述尤详,且以六数补阴,九数补阳,结合阴阳子午时日,病症轻重进行针刺,从而成为可灵活应用的补泻手法。

[操作法]

九六补泻宜先掌握“六”为阴属泻,“九”为阳属补。而“六”“九”之数,又各有初、少、老之分(见表),然后,根据临床配合捻转或提插施行之。

九六补泻表


  [临床应用]

本法多配合捻转、提插、徐疾、开阖等手法,以补虚泻实。或补泻兼施,构成阳中隐阴、阴中隐阳、龙虎交战、子午捣臼、龙虎升降等手法。

  [注意事项]

一、施用本法,应根据病症情况,决定行初、少、老之数。

二、连续行九补六泻手法后,稍停片刻,再施行。

三、行补泻兼施时,应按补泻先后顺序,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

 

3:开阖补泻法

  [概述]

开阖补泻,《内经》中多有载述,如《灵枢·官能》载“泻必……摇大其孔,气出乃疾;补必……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灵枢·终始》载:“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 ,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无使邪气得入”。《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这些都是说明在出针后速按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压为泻。至于《素问·针解》所提的“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则是指营卫气血流注的盛衰而言,后世发展为子午流注针法中的“纳支法”。

  [操作方法]

出针后,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压,为泻法。

  [临床应用]

本法常与其它手法配合操作,一般不作单独应用。

  [注意事项]

补法要求右手出针,左手按压针孔;泻法摇大针孔,如扶人头摇之状。
 

4:捻转补泻法

  [概述]

捻转补泻法其理论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阴气右行,阳气左行”。《备急千金要方》有“欲补从卯南,欲泻从而卯北”之说,从子(北)、午(南)、卯(东)、酉(西)方向来说明捻转补泻。金元时期,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指出捻转针体时需分左右,以区别其补泻寒热之不同;何苦愚首倡“转针迎随”之法,指出“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金针赋》又对左右转针分补泻的方法进一步作了解释。至明代,捻转补泻手法进一步丰富发展,流派纷呈,手法各异。

  [操作方法]

针下得气后,施捻转手法,一般捻转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另一种为左转捻针时大指向前,食指向后转者为补;右捻转时食指向前,大拇指向后转者为泻。

  [临床应用]

凡邪盛有余,表现为疼痛或痉挛者,用捻转泻法;属正虚气血不足而表现为麻木或痿软者,则用捻转补法。

  [注意事项]


5:提插补泻法

  [概述]

提插补泻法中提插二字,虽然,在《内经》中没有直接提出,但在《灵枢·官能》“泻必用员……伸而迎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中所说的“伸”就是提的意思,“推”就是插的意思。《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阐述:“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中则明确提出:“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紧按火烧身,补也”。至今仍应用于临床。《针灸大成》又在前人基础上,加以发展,使提插补泻的内容更加具体。

  [操作方法]

针下得气后,将针反复重插轻提为补,重提轻插为泻。即将针体由浅层向深层下插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将针体从深层向浅层上提时,用力要小,速度要慢,此为补法;反之,将针体由深层向浅层上提时,用力大、速度快,而针体由浅层向深层下插时,用力小,速度慢者为泻。
 [临床应用]

本法可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一般可用于各种寒证或热证。本法之补,以急按慢提为法,导阳内入,可治经气不足,虚寒之证。本法之泻,以急提慢按为法,引阴外出,阴气充实于腠理,可治经气有余,实热之证。

  [注意事项]

本法上提下插力量大小、提插幅度、频率,应视病情不同,体质不同而酌情施术。本法一般多在四肢腧穴操作。

6:徐疾补泻法
  [概述]

徐疾补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所谓“实”即补虚而后气实;所谓“虚”,即泻实而后邪去。徐,就是慢的意思;疾,就是快的意思。《灵枢·小针解》篇以进针、出针过程两者相对的快慢来区分补泻;而《素问·针解》篇却以出针时间的长短(或称为留针时间的长短)来区别补泻,并结合开阖补泻来施行。后世医家据此提出“先浅后深”、“先深后浅”或“一进三退”、“三进一退”的补泻手法。先深后浅,即疾入徐出为泻法;先浅后深,即徐入疾出为补法。三进一退也就是徐进疾出,为补法;一进三退,即疾进徐退,为泻法。

  [操作方法]

徐疾法,《灵枢》和《素问》有不同的记载。

一、《灵枢·小针解》篇中徐疾补泻法:使用补法时,先在穴位浅部候气,得气后,将针缓慢地向内推入到一定的深度,退针时疾速提至皮下。使用泻法时,进针要快,一次就进到应刺的深度,得气后,引气向外,慢慢地分层退针,直至皮下。

二、《素问·针解》篇徐疾补泻法:补法,留针时间较长,出针后急按针孔;泻法,留针时间较短,出针后不闭针孔,甚则摇针外出,以开大针孔。两种方法可结合应用。

  [临床应用]

适用于调补虚寒或清泻实热,治疗各种寒证或热证。

  [注意事项]

本法多与提插补泻结合应用,其徐与疾是相对而言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7:迎随补泻法

  [概述]

迎随补泻意指逆顺,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逆(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终始》也有“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的论述。即泻实要用逆其经气的方法,补虚要用顺其经气的方法,应用补泻法必须审察经气的盛衰顺逆。《难经·七十二难》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营卫气血的流行活动有浅有深,有盛有衰,经脉的走向则有顺有逆。这样按照各经气血的浅深部位,盛衰时间,顺逆走向而分别补泻方法的都属于迎随。《流注指微赋》说:“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升沉包括气血盛衰和浅深。由此可知,迎随可概括各种补泻法。金代张璧《云岐子迎随补泻法》首倡针向迎随补泻,“顺经而刺为之补,迎经而刺为之泻”。认为应用针向来区别迎随补泻更为实际。自此以后,有窦汉卿《标幽赋》、王国瑞《玉龙经》、张世贤《图注难经》、杨继洲《针灸大成》等著述,悉宗于此。从而使迎随补泻从补泻法的总则,过渡到单式补泻手法的具体操作。另外,如何若愚《流注指微论》却以《河图》生成数为依据,提出“补生泻成,不过一寸”的深浅迎随补泻法,及“转针迎随”之法。在针灸歌赋中,还有把提插补泻,呼吸出纳称为迎随者。本节仅介绍针向顺逆的迎随补泻。

  [操作方法]

根据十二经气血流注顺逆与经脉起止方向不同,凡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临床应用]

迎随补泻法,可调和营卫运行的有余或不足,故能治疗血气壅滞,经脉不通等病。

  [注意事项]

一、一般在针刺得气后,再将针尖方向调整。

二、针尖所指方向也就是针感传导方向,两者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