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暴涨调查:价格急剧飙涨 涨幅冠绝玉石藏品-新闻频道-和讯网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37:14

黄龙玉暴涨调查:价格急剧飙涨 涨幅冠绝玉石藏品

2010年07月16日21:51 来源: 手机免费访问:hexun.com 好文我顶(0)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持续关注了翡翠价格暴涨的情况,一块小小的翡翠手镯,在一两年时间里,身价就翻了几番。不过,在目前的珠宝市场上,价格飙涨最快的还不是翡翠,我们的记者在云南调查时发现,一种叫黄龙玉的矿石,价格已经从几年前的几十块钱一卡车,涨到了目前的数万元一公斤。一些顶级黄龙玉原石的价格,甚至从几年前的1000块一下子飙升到了目前的1000万元。虽然黄龙玉还没有正式成为国家承认的玉种,但它的涨幅已经创造了玉石历史上的奇迹。

推荐阅读组图:李嘉诚首肯梁洛施入门 千亿资产分配生巨变温家宝:内外需不可偏废
  • LED现政府买单后遗症 黄龙玉暴涨
  • 经济降温超出预期 三季度观察期
  • 内蒙呼伦贝尔7大河流全断流
  • 深国商董事长遭二奶举报掏空资产
  • 中国禁止出境展的顶级国宝(组图)
  • [微博]上海警察工作效率很赞!

  云南省龙陵县是靠近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小县城,但是这几年,这里却因为黄龙玉的发现逐渐热闹起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云集在此。早上7点多钟,在龙陵县的珠宝交易市场里,销售黄龙玉原石以及成品的商家已经排成一排,而前来购买黄龙玉的客户也是川流不息。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协会会长 侯德升:“(2007年)之前 市场的发展,最初只有50、60人家,但是现在慢慢的这个发展现在已经有接近1000家(商户)。”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商户 李先生:“你像我们2007年来这边都没什么(人),2007年过来这边做黄龙玉的也没几家,搞加工的也没几家,外来人口也很少,像这种地方小的,现在就能体现出来,人挤得要死。在这个地方的人。”

  小李在龙陵做黄龙玉生意已经有3、4年时间了,在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目前黄龙玉价格的飞涨。去年年底2千块钱买的黄龙玉原石,现在价格已经涨了4、5倍。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商户 李先生:“以前这种毛料可能是两千来块钱,现在卖一万元左右。”

  不少在龙陵做黄龙玉生意的大商户都告诉记者,从06年底到现在,龙陵黄龙玉市场价格涨幅令人吃惊。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商户 赵先生:“我是07年买的石头,当时买26000元,现在市场价格在100万元以上。”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协会会长 侯德升:“原来最初的我们买这一个矿石,也就是几十元一拖拉机,但是现在已经发展到几万元一公斤

  三轮车夫300元起家 5年后身价达千万

  虽然整体看来,目前黄龙玉的价格要比钻石、翡翠等其他珠宝便宜,但它的涨幅却让其他宝石望尘莫及。黄龙玉价格的暴涨也让云南龙陵一些商户发了大财。在当地就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有位三轮车夫,凭借做黄龙玉生意,现在身价已达千万。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也想方设法找到了这位商户,来听听他的传奇故事。

  常国庆今年30岁,刚参加工作时,他在修理厂打工,后来开始骑三轮车在龙陵的大街小巷接送客人。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个月辛辛苦苦最多也就挣2000块钱左右。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商户 常国庆:“一个月生意好也就2000多块钱,生意不好也就1700、1800元左右。”

  小常并不甘心就做个三轮车夫,而他的命运在遇到两个广西客商之后发生了改变。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拉的广西客商抱着几块大石头。小常就问石头哪来的,广西客商说是买来的,小常很奇怪这种在当地遍地都是、没人要的矿石居然可以卖钱,小常灵机一动,表示自己也可以为他们找石头,而这也成就了小常的第一笔黄龙玉生意。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商户 常国庆:“当时第一笔生意200块钱,卖了500块钱赚了300块钱。这个利润有点大,所以比较吸引人,后来我就当时一直边开(三轮车)边做,后来我三轮摩托也不开了一直在做这个东西。”

  尝到甜头的常国庆一发不可收拾,500元买的石头卖1000元,1000元买的石头再卖2000元,常国庆原始资本积累的雪球越滚越大。2006年,小常投资20万元在龙陵开设了第一家黄龙玉专卖店,后来在昆明也开了分店。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商户 常国庆:“(营业额)刚刚开始06年的时候几十万元。到了07年就已经突破百万元了,08年估计在400到500万元左右,09年将近700万元左右,大概今年目前为止的营业额是1000多万元。”

  从第一块石头的200块钱,到第一家店的20万元,再到如今的2000万元身家。小常已经变成龙陵当地的创富代表,现在他光私家车就有4辆。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商户 常国庆:“一个叫花子一夜之间成了大富翁可以这么讲。”

【来源:经济信息联播】 (责任编辑:胡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