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同文中学的传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41:07
                       谈  传  统 2003126日,219日修改

我常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同文的传统?什么是同文的文化或精神?我想,不同时期的同文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在这篇文章里我先谈谈我青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我想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深刻的、长久的。                

     我母亲是吉林省扶余县三叉河人,早年在美国教会帮助下,成为助产士。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母亲随着在哈尔滨邮局工作的我那不愿当亡国奴的父亲,转到浙江杭州。第二年生下了我。母亲信基督教,可不是虔诚的基督徒。在随后的逃亡岁月里,母亲生下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老大。我是在逃难的岁月里,分别在杭州、金华、赣州(那时蒋经国正在赣南搞新生活运动)和景德镇念完小学,和初中二年上学期。日本投降以后,我家搬到九江,在一所教会办的中学(同文)上学,一直读到1951年高中毕业,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才“打回了”老家东北。在哈工大先学一年俄文,再读本科5年,其中还因心脏手术休学半年,直到1958年才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工作。

我解放前的15年是在国民党地区度过的。15岁以前,我接受过抗日救国的国民教育,还懂得一些粗浅的三民主义,有些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在私立同文中学的三年住读生活,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我受到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和平等博爱精神的感染。学校传授的的英语和音乐课使我一辈子受益不尽。学校那并不浓厚的宗教气氛,师生、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精神陶冶了我乐观向上的性格。解放以后的高中生活也是十分愉快的。我们班级十分活跃。我们班的各种球队在比赛中,总是名列前茅。我们唱革命歌曲,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张裁缝之死》等等,还是全校演出话剧“雷雨”、《黄河大合唱》的主力。我们班还几次上庐山作宣传慰问专场演出。那时我的个子小、长得黑,又不擅于表演,只能拉拉二胡,吹吹笛子,是班级乐队成员。《黄河大合唱》演出时,我坐在前排左侧,抱一个三弦,装模作样地弹着,还挺得意的,因为班里再也没有能拨弄几下三弦的人了。中学时代是我最留恋的时期。我遍布全国的同窗学友都同样难忘我们的中学时代,十年前我们班创办了《同窗》报,至今已办到第44期。我们的同窗报不但受到同窗学友的关爱,而且得到众多同文校友的青睐,经常有学友和他们的亲人来信赞扬《同窗》报。这些来信包括在台湾和美国的学友以及他们的子女、老师的子女。我常想,为什么我们班出了那么多人才?为什么我班的同学都乐观、风趣而具幽默感?为什么我们都重友情、亲情,还特别怀念我们的中学时代?为什么我们班的同学在文化大革命及历次运动中不会、也不愿意整人、侮辱人?为什么我大学58年毕业的同班同学连个通信录都收集不全(肯定与57年反右斗争有关)?我想,答案不会太复杂,就是那个特定的时代和环境蕴育了我们这批人。

因此我认为,不同时期的同文人会有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修养和情操、不同的文化底蕴。然而就同文和后来的二中而言,还是有其传统或精神的。尽管不同时期的同文人对同文的传统会有不同的见解,然而对同文优良传统的见解就会比较一致。我想同文的优良传统可以概括为:爱国、爱学、爱玩和团结友爱,尊师重道,而早期的《同文人》受美国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要大一些,后来的《二中人》受当时的政治宣传和社会的影响要大一些。近期的同文人的应试和就业的压力很大,他们能否接受我们所说的传统或精神就不好说了。如今政府又开始提创和推行素质教育,我们同文的优良传统就能得到继承和发扬了。这也无怪乎有不少不同时期的同文人羡慕我们那个时代的同文人并或多或少地支持恢复同文校名,愿意接受和发扬同文的优良传统。

镇球看过我的这篇文章,他在回信中说,他在我们班早期的《嚄唶通讯》中,写过:“嚄唶级团结友爱、活泼开朗、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班风确实令人难忘。但愿这种风尚在我们的后一代能继续发扬”……当时发自肺腑之言,与各位的想法竟是如此默契。”谦德来信也表示希望展开关于同文文化、精神和传统的讨论。我的这篇文章就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