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年时代(二)3、 怀念同文中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4:47:46

我的青年时代(二)

3、 怀念同文中学

   我的小学、初中一年和二年级是分别在景德镇的三所学校念的。现在已经不记得有什么有趣的事了。

   从1947年9月到九江同文中学插入春季班初中二年下学期住读到1949年初,初中毕业。后来到南昌豫章中学读春季班高一,只读了三个月,南昌、九江相继解放。1949年秋,返回九江同文中学,跟秋季班读高二上学期,直到1951年高中毕业。算起来我在同文中学只念了三年半(一年半在解放前读初中,两年是在解放后读的高中,大多是住读)。在同文中学的三年半时间里,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英语、音乐、中外文化,基础知识),并且基本奠定了我比较优良的品格和信念(文明、礼貌、诚信,团结,友爱,好学,对未来充满希望)。在这三年半里,我的学习比较轻松,虽然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下,可是精神愉快,身体正常发育。遗憾的只是因为有风湿性心脏病,不能参加班级的足球、篮球、排球队等体育活动,只好在场外充当拉拉队,为班级加油。

我十分怀念那时的同文中学。

下面转载我们班级《同窗报》上同窗同学的三篇短文以致怀念:

在校六载  情系终生

母校建校130周年感言

《同窗》迎校庆特刊1997年5月10日

                                         黄云从

  巍巍匡庐,滚滚长江,壮丽冠邦。同文母校,矗立浔阳,声誉满八荒。这是四十年代的校歌,多么雄壮!多么自豪!今日吟唱,犹似当年。母校华诞将近,期望学友归来,莫道六载同窗短,亿往谈今话更长。我先说说,共叙衷肠。

   有志于学皆可成才

   1946年,同文中学由四川迁回九江,春季班招了100余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分甲、乙班)。经过八年抗战,学生水平不齐,尤其是来自农村的私塾生,除国文基础较好外,数学只会加减乘除,英文仅识ABCD……,而且年龄偏大,入小学不合适,读初一考不上,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黄西先生主持招生工作,他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将我们列为试读生。开学后学校狠抓质量,考试频繁,我们只得笨鸟先飞,不上街,不打球,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国文、英文全背,数学习题全做。这样下来,期终就转正了,有的还名列前茅。当然也有掉队的,在学校的优升劣降制度下,初一下学期就只有个班了。所以说,不怕根基差,只要志气高,吃得苦中苦,不怕不成才。

贫富共读,亲如手足  

    母校,面对庐山,旁依南湖,校内林荫夹道,四季花香,走进学校,就象乡巴佬进了大花园,乐而忘出。能在这里读书,真是令人兴奋不已,然而,学费高昂,不堪负荷,当时流传着同文少爷,儒励小姐的说法,就是指招收的学生多为富家子弟,我们这些穷学生又怎能继续读下去呢?幸好,当时的校长夫人喻元铮老师,不忍心看到我们中途辍学,同意减免学费,后来又给了我们半工半读的机会,象李明杰、詹志远和我,都是在课余时间为母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可能有人会说,贫苦学生能在教会学校读书,恐怕是信仰基督教的缘故吧!非也,因为信教与否不是免费的先决条件,而是看你能否苦读勤工。这里还要说明一点,所谓少爷小姐,他们在学业上也都是佼佼者,因为母校的文凭是混不到的。同窗之间,平等互爱,和睦相处。富家子弟不欺贫,贫寒学生不自卑。学习上补短取长,能者为师,生活上不分彼此,打成一片。象初中时的尹朝章和高中时的余益吾同学,就是我的数学小先生。同学们可能还记得,住读生每两周可以回家次,返校时都带点熟菜来,有的是鱼肉鸡鸭,有的是酸菜辣椒,都拿上桌,荤素共享,甚至连衣服也都经常交换着穿。真可谓非手足胜似手足,迄今难忘。

   师教严谨学生奋读

   母校的老师治学严谨,他们不仅学识渊博,专业精通,教法灵活,而且严肃认真,不畏艰;例如,熊师母、帅滇贞老师先后任学校会计,还每周讲授5--8节英文和数学;黄问孟老师的数学课和刘若商老师的物理课,周学时竟达15--16节之多,还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体弱多病的熊校长,除全面管理学校工作外,每周还要讲授5节英文课,冬季卧病在家,我们就围床听课。在老师们严谨教风的影响下,同学们无不发奋读书,争做好人。天刚亮,绿茵场上一片读书声;入夜时,教室座位挤满人。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讲课,寝室里周末攻读也不停。严教勤学,蔚然成风。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课外,师生之间则是亲密无间。曾记得:刘若商老师常在球场上与同学们比高低;熊师母查寝室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养成讲整洁的习惯,将来成了家怎么办?谭钜生老师在解放前夕,冒险给我们讲解放军渡江的形式等等,至今还在脑海萦回。

母校新生群情激昂

   1949年5月17日,九江解放,全市人民欢欣鼓舞,校园师生群情激昂,母校从此获得新生。大家都知道,同文中学是上世纪末由帝国主义创办的,隶属教会,但直接从事教育工作者,多属爱国学者和志士仁人,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热爱祖国和拥护共产党的。还记得吗?九江一解放,师生员工就全校出动,上街游行宣传,庆祝胜利。那最早出现在游行队伍中的巨幅毛主席油彩画像,就是我班班头李明杰经过-几个昼夜绘制出来的;学生会主席王贤才组织大家搞宣传,忙得顾不上听课,考试却照常参加;不少同学参加了话剧雷雨以及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导演兼指挥张良安老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接着,嚷啃级又排演了一些文艺节目,单独主办晚会,并赴庐山演出。同学中,就连那昔日不苟言笑的夫子,或是说话就会脸红的姑娘们,都粉墨登台亮相了。正当大家沉浸在欢庆胜利的时候,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到了朝鲜和鸭绿江边,同学感到无比愤怒,纷纷要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参军参干。李明杰、毛永山同学首批入伍,接着是王能熙、胡镇球和我第二批参军了。徐玩青、刘骏、朱绍祺等许多同学,服从组织需要参加了地方工作。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同文学子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方面,与其他学校相比,毫不逊色!留下来的30余位同学,继续完成学业,大都考取了大学;毕业后在祖国的四化建设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母校争得了光荣。 

 在举国同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年度里,迎来了母校建校130周年大庆,这是母校的荣幸,也是我们大家的荣幸。亲爱的母校,您不仅有光辉壮丽的过去,更会有突飞猛进的未来,请不要忘记这些两鬓苍苍的学子,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不少也是母校的学生),将永远永远怀念您!

同文轶事

《同窗》1997.05.10王遇春

抗日战时,我家由九江逃难至吉安。住农村,无学堂,只好让大姐当老师,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做学生,在极其艰难条件下,完成了小学四年级课程。战后,在丰城读完小学和初中一年级,于1946年8月才又回到九江。因家中姊妹兄弟多,经济拮据,为保重点,还是竭尽全力保证我进了同文中学。中间,除去南昌豫章中学读了一学期外,直到1951年高中毕业,都是在同文母校渡过的。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一段学子生涯,也是

读好书,做好人,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往事云烟,但却历历在目,仅举几件献给母校和诸同窗。

                         暑假补英语    交了一份好答卷

   同文素以高质量教学而著称。对我这基础较差,刚来自内地的转学生来讲,必然是吃力的。虽然一开始我就选择了住读,以便有较多时间赶功课,但头学期考试,就有两门课不及格,其中英语更糟。家里也怕我适应不了,决定让我留一级,由原秋季班,改读春季班;并在暑假请教务主任夏承彻老师补习英语。当时和我一起补习的有6一?人(可惜现已记不起他们姓名),连我共有三人仍在学校住读,因正值假期,我们还得自己动手做饭吃。由于夏老师辛勤教导,加上我们自己努力,终以较好成绩,老师交了一份满意答卷。从此,我对英语学习,就再也没有为难过。

                        触犯女同学    被狠狠了一顿

   当时住读同学很多,但女学生却是屈指可数的几个。食堂摆着三个大饭桶,吃饭时,由同学们自己用勺子添。我们这一桌离女同学餐桌最近,我们轮流占着勺子不松手,让女同学站等一旁添不上饭。后来,女同学将我们的恶作剧报告了熊师母(当时女生部主任)。熊师母把我们这一桌人和外桌参予此事学生,全部叫到她家里,狠狠了一顿,并耐心教诲我们要尊敬妇女,其中着力指出:触犯女同学就是违反了天。可能,这就是欧美妇女第一的美德教育吧!

                         晚自习课堂喧哗    挨了一板子

   同文的教学纪律是森严的,晚自习时要全部集中在课室里上,并有老师值班维持秩序。有一天,突然爆发一次满堂哄笑和大声喧哗,值老师来追究原因,肇事者不敢出头承挑责任,结果每人手心挨了一板子才算完事。

   学黄西老师讲话    挨了一拐棍  

   我们的寝室都是比较大的房间,东边一侧小房间是安排给高年级级学生住的。我的床位是在最里面靠窗户的。那时规定晚上九点钟必须熄灯就寝,但在熄灯后入睡前,都习惯躺在床上说些悄悄话。有一次,我学着黄西老师声调,用他那亲切常用的口头语说:好,没有声音,我有一个报告。言还未尽,被子上就挨了一拐棍。原来,这天正遇上黄西老师打着电筒亲自来查夜了。

   附笔:《同文轶事》是遇春为《同窗》迎校庆特刊撰写的。

值此同文中学130周年校庆纪念日即将到来前夕,我辈远在济南,心系家乡,遥祝母校:育人育才事业兴旺发达;为国兴教大功,流芳

百世。                              美珍1996,12.2

 

捉鸽子

 

曹帮清 载于《同窗报》1995年9月10日

记得是读高三的一个下午,在四楼西旁教室,因工人捡瓦未将天窗盖上,顺天窗

看去,喜见阁楼上有很多鸽子,我和时本能、扁头沿天窗而上,肩头一马当先,第一

个抢了上去,他眼明手快,一下捉了两只,侍我和时本能上楼时,鸽子乱飞,捕捉困

难,我俩向扁头要一只,他不肯给,于我们找追抢,扁头在慌乱中不填踩塌了天花板,

双腿骑跨在天花板粱柱上,众学友围观大笑,教室里落下了很多鸽子粪,一片尘土飞

扬。上课铃响了,来上课的朱永迪老师推门一看,同学们鸦雀无声,此情此景,今其

十分惊讶!啼笑皆非,他急皱眉头,晃晃脑袋,二话没说,便拂袖面去.

片刻间,训导主任黄西老师召我们去训导室,我们预料祸事临头,大事不好!黄

老师正颜厉色、简短地审问了我们一番,我等深知此事无法蒙混过关,只得坦白交侍,

认罪不讳,以期从宽处理.接着老师拿起刻有字样的宽竹扳,先叫扁头伸出右手,

老师的确拿出了吃奶的力气,拍拍连打五板,又叫他伸出左手,再享受五板.第二

个是时本能,他右手挨了三板,可能受不了,立刻换了左手,左手和右手是同等待遇.

最后改轮轮我了,目睹此状,我毛骨悚然,先把手在裤子上擦了一擦,我想老师的手

该累了,从扁头的十板减到时本能的六板,照此推想,我可能会受到优待,再少来两板.

我先伸出右手,挨了两板的时候,我便换了左手,老师怒斥道;不行,还有一板。岂

知早换手也白嗒,结果给我的待遇和时本能一样.别看打得这么重,可我们没叫喊,没

流泪,只是咬紧牙关,一个劲几地挺住.当然,这可怜的手呀,又痛又木,又热又胀。

学友们向我投出怜悯的目光,怀着纯挚的心,想为我们排扰解难.班长明杰叫我们将双

手贴在黑板(石制的)上,的确感到舒服些,可手一放开,又受不了,那种难受的滋味儿

至今记忆犹新.高慧绐我们找癞蛤蟆叶放在手上搓,似乎也感到好受一些.还有的学友

给我们出馊主义,叫我们喝童子尿,这妙方我们没尝。约历时一周,我们六只该打而又

可怜的手,才慢慢恢复正常.

时光飞逝,转瞬间就四十余年了,少年作丑,老夫忆旧,只可笑少时如此顽皮、幼

稚,惹事生非,胡作非为。我敬谢师长严厉,更念学友情深,愿这桩少年住事能勾起诸

学友对当年校园生活的眷恋,让我们从心理和精神上,回归到那段最美好、最难忘的岁

月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