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高度谋划对台军事斗争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24:10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战略是管全局、管宏观的大谋略,主要是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总目标,以便牵引并整合一切力量沿着既定方向达成预定目标。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战略决策失误,有可能面临全盘皆输的厄运,由此而造成的巨大损失,绝不可能从战役和战术上找补回来。从战略高度谋划对台军事斗争的策略,必须遵循江主席提出的“全面振兴中华民族”的战略总目标及对台军事斗争指导思想,即到21世纪中叶的50年内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参与全球事务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对台军事斗争的战略谋划
对台军事斗争的战略谋划主要是指要从国际战略和国家战略高度,在宏观、全局、总体上进行谋划。对台军事斗争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和力量。对台军事斗争是一个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在策略上要注意批(批“台..独”)、拉(拉海外及台湾反“台..独”力量组成统一战线)、通(尽快实现“三通”或局部地区的“小三通”)、谈(尽早促进政治谈判或广泛接触)、压(保持军事压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统(最终实现祖国统一)相结合,综合利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种手段和力量。其中,“统”是最终目的,“批、拉、通、压”是手段,“谈”是必要的途径。在整个进程中要注重大环境的营造,力争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对台军事斗争的立足点,应根据战略层次的不同有所区分。台湾问题与国家战略的关系是局部与全局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应该服从国家经济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在国家战略层次,立足点应确立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武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要存在和平解决的希望,只要和平解决的时间、空间和手段还没有穷尽,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去争取。否则,即便是武力收复台湾,也将后患无穷,俄罗斯两次车臣战争的后遗症便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统”非常重要,但“治”则更为重要;不仅要考虑“收岛”,更重要的应该考虑要“收心”,只有心悦诚服,才能长治久安。
在军事战略层次,应以对台军事斗争为总牵引,拉动国防和军队的全面建设。同时,也要兼顾国防和军队总体建设及其他威胁方向的军事斗争准备,应该把台湾问题放到军事战略的全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只有敢战方能言和。不保持相当大的军事压力,没有兵临城下的军事威慑,不触及“台独“势力的一点痛处是于事无补的。台湾问题无论是否存在和平解决的希望,无论美国是否介入和干预,都必须按照“三个立足于”的要求进行实战准备。
对台军事斗争要注意“度”的把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弦绷得太紧容易折断,如果不绷紧又不能集聚力量,所以松紧宽严都要适度。军事压力过大,不适当或过度使用武力,可能产生“外推力”,不仅达不到威慑作用,反而可能促使其“急独”;军事压力过小,可能被误判为能力所不及,因而产生“离散力”,使“台..独”势力得以发展壮大。因此,对台军事斗争需要多种不同力的合成,最终产生一种外力作用下的“吸引力”、“附着力”和“牵引力”,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对台军事斗争是一门艺术,就像是弹钢琴,不仅十个指头都要动,而且还要协调有序,不能乱弹琴,要做到软硬有度,松紧有序,快慢有别,应对自如。要能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所用。对台军事斗争目标和底线易粗不易细。模糊不清、琢磨不定本身就是一种威慑,所以,对台军事斗争的目标和底线原则性要强,但具体指标要尽量模糊,只有留足回旋余地,方可进退自如。
二、对台军事斗争策略构想
台湾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传统、国际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对台军事斗争策略应该从战略高度综合分析和权衡。
1、攻心夺气,伐谋伐交
中国古代兵法非常讲究攻心夺气,伐谋伐交。诸葛孔明用兵如神,攻心是重要一着。他主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又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今后治蜀当深思”。这种用兵方略与孙子所提“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攻城”和“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思想是一致的。可见,中国古代谋略家之千虑之事不是如何用兵、如何打仗、如何拼杀,而是如何用谋,如何斗智,如何兵不血刃让你输得口服心服,五体投地。
动武是最后的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因为一开杀戒,必将伤及无辜,酿成深仇大恨,即便一时战胜,日后巩固和治理也是后患无穷。蜀国马谡在向君主建言统一疆土的时候,就曾认识到这种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他主张“攻心”和“夺气”,因为“南中险远,鞭长莫及,近日破亡,明日复反。”历史经验表明,凡用此法征服和治理疆土者,多万世不衰。
在对台军事斗争中,也应注重攻心夺气,伐谋伐交等谋略的运用。保持对台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加大心理攻势和分化瓦解力度,建立起反“台..独”、促统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加速经济发展,增强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提高人民的自身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博大的情怀、充分的说理和严肃的法制来消除台湾同胞的惧怕、误解等不良心理,使两岸文化和手足情义逐渐加深、融为一体等都是“攻心夺气”谋略中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两岸关系方面,应利用一切可能的管道进行交往,增进交流与合作,把握时机,灵活反应,实现互动。
2、远交近攻,纵横捭阖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能力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绝对不可能象欺负伊拉克、南联盟那样对我随心所欲。美、日、英、法、德等大国,与我存在着根本的矛盾和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贸易、市场、资源、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意识形态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一点在苏联解体后的美俄矛盾中已经看得很清楚。如果中国加入WTO,这方面的特点将更加明显。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工业化大国在涉及其国家利益的市场、资源、贸易等重大问题上有求于我,即便是它们相互之间也往往因此而打得不可开交。
对于这些与我没有地缘关系的发达国家,我们应该以“远交”为主,不要轻易与之为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利用矛盾,制造摩擦,分化瓦解,运筹帷幄,在战略上形成对我有利的态势。应该看到,美国等西方大国,虽然口头上称一旦爆发台海战争,必然要动用武力干涉。但是否为了挽救台湾这样一个孤岛而冒与我全面开战的危险,还值得权衡和考量,因为这样做其实并不符合它们的国家利益和总体战略。总的看来,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我们完全能够赢得一个和平、安全、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这样对于我们集中力量做好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无疑是很有利的。
3、韬光养晦,发展自己
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单靠雄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台湾并不一定能顺利回归;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则更是极其困难。因此,千头万绪,经济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国家战略全局性的问题,除非有迫在眉睫的外敌入侵、举国迎敌的重大威胁,或者“台独”势力宣布分裂,否则,不能轻易破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今后10-15年,从国际上来看,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挺进的重要变革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牵涉到中华民族能否复兴的关键性时刻,是中国人民翘首以盼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应高度珍惜这个战略机遇期,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利用矛盾,稳住阵脚,冷静观察,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策略,少说多做,扎扎实实地发展和壮大自己,尽快增强综合国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和军事实力。
经济发展对于祖国统一大业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台湾推行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之后,民众的利益取向转为个人利益至上,人心思定、求稳怕乱,保住家产、世代相传是多数人的心愿。据此,我们应该利用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拉动两岸关系,主要斗争方式是“放、拉、打、压”。“放”就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适当开放“三通”,利用两岸都加入WTO的机会和优越的地缘条件,增进相互之间的经贸往来。
在两岸之间通过经济关系培育和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在大陆投资、办厂、经商和拥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企业家逐渐加深对大陆的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形成一支对“台..独”有重大牵制作用的力量。“拉”就是拉拢反对“台..独”、倡导统一的台湾同胞,到大陆投资经商,并给予明显的优惠和便利,扩大和建立反“台..独”统一战线。反观美国在讨论PNTR问题上的前后态度,其中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就是美国在华企业和公司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组成庞大的游说团,在国会中把工作做到每一个议员,据理以争,希望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设置障碍,要投赞成票。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吸引台资企业,特别是有影响的大企业来大陆投资办厂,在经济上形成两岸一体化的利益胶着状态。“打”和“压”就是对于死心塌地追随“台..独”势力的商人,要限制、破坏、削弱、制裁其在大陆的商业利益和经济实体,起到杀一儆百和警告“台..独”的作用。由于台湾经济发展两头在外,对原料和市场依赖较大,我可以此作为斗争的筹码对其进行制约,从而引发人心浮动或社会动乱。
4、以压促变,以打促谈
中国古代战争史中所流传下来的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瞒天过海、暗渡陈仓、远交近攻和十面埋伏等都是著名的战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而虚之,实而实之……”等作战原则也都是兵家常用的一些奇谋方略,这些谋略的奥秘就在于示形用诈,示形用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敌人信假为真,信虚为实,最终达到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和打赢战争的目的。在对台军事斗争中,应该灵活运用这些军事谋略来调动敌人,迷惑敌人,控制敌人,从而争取和掌握战略主动权。
要善于造势。造势就是调动一切因素形成较高的势能,从总体上压倒对方,使之望而生畏,自感大势已去,不敢轻举妄动。造成一种战争在所难免的势头,使“台..独”势力切实感到压力所在;也可通过兵力集结、拉动、布防等示形于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造成一种大战临头、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之势。
实力与潜力相结合。在对台军事斗争准备中,一方面要加强训练,提高部队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一方面,还要做好国防动员工作,主要是武装力量、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经济动员,切实做好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快速转换工作。这些实实在在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本身,就是对“台..独”势力的一个具体威慑。应该让“台..独”分子看到,我们正在扎扎实实地进行对台军事斗争准备,这在军事谋略上叫作“示形”。
加速武器装备建设。对台作战装备的发展一定要跳出“尾随”、“比宝”、“竞赛”的旧框框,从全新的角度用出奇制胜的思路去运筹和创新。应该看到,台湾列岛纵深短浅,距离大陆很近,我现役武器装备大都能够展开和使用,所以在装备发展上切忌受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装备发展思路的影响,应该针对这种特定的作战对象、战场环境和作战目的,集中有限经费发展顶用的(不一定是高技术装备)武器装备。
在装备发展方面,要特别注重统筹规划,系统集成,新老搭配,形成综合作战能力。未来作战很重要的一点是打储备,因此应增大导弹、鱼雷、炸弹等特种弹药的储备数量,以防止因战时禁运或动员不足而造成弹药奇缺、新装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的发展针对性要强,但也要兼顾其他方向作战(高原、山地、丛林作战等)的潜在需求,重点应放在精确制导武器、C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方面。
创新战争边缘策略。着力运用和创新战争边缘策略,以“不战而战”对付台湾的“不.独.而.独”,手中的大棒经常是高高举起,但又不轻易落下;该出手时就果断出手,但必须做到稳、准、狠,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军事威慑的作用在于其有效性,威慑一旦失效则变得毫无意义。要想达成有效性,就必须善于用谋,长于用兵。
善用围而不打,看似大打实则小打,看似真打实则假打,声东击西,瞒天过海之类的谋略。应多在惩罚式打击和准军事行动方面围绕战争边缘策略多创新一些战法。抓住时机,果断决策,速战速决,让“台..独”势力确实感觉到战争离自己并不遥远,就在自己身边,使之不敢再越雷池半步。美国用70枚巡航导弹袭击阿富汗和苏丹,俄罗斯叫嚷要对支持车臣非法武装的阿富汗塔利班恐怖分子基地进行导弹打击等,都是这种战争边缘政策的实践,因此这种作战样式值得研究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