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花源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24:08
新桃花源记     洪巧俊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长后,准备去老家东流过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回家的路上,陶渊明想,多年没有回家乡东流,也不知家乡的父老乡亲生活过得咋样?他这次回来既是“归园田居”,也是叶落归根。当他走下车后,他看见喜欢的菊花还是那么多。只不过村里的变化不大,依然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让陶渊明没有想到的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乡亲们却没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仍然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不少孩子因贫困而辍学。陶渊明想不通,东流人历来聪慧勤劳,资源也丰富,怎么还会这么穷?东流的菊花、西瓜、茶叶都是闻名天下的,送到城里卖也能赚几个钱,再说到城里打工也比守在家里受穷好。乡亲们却告诉他,不是他们不想到城里去,而是城里人不让他们去。陶渊明顿感奇怪,都是中国公民。凭什么不让你们进城?陶四爷说:“您当过领导,难道您不知道咱农民进城不仅要身份证,还要暂住证?上个月陶三去城里卖菊花,派出所查暂住证,卖两天花哪想到还要办暂住证?结果陶三被民警打了,还关了起来。通知家里送了三千元罚款才放人。”    “前几天,我们用小四轮送西瓜去江洲市卖,在郊区就被拦住不让我们进,说是农用小四轮有损城市文明,要我们租面包车运进城,不到十里路要二百元钱,我们只得把瓜卖给瓜贩,卖给瓜贩的价钱只是城里卖的三分之一价钱。这还不算什么,陶南山夫妇拉了一车西瓜进城去卖,被城管员全摔烂了,南山的女人搬着摔烂的瓜嚎啕大哭……”    “陶溜子的一对儿女很争气,女儿考取了北大,儿子考取了重点高中,东借西借才凑齐了女儿学费。没办法。陶溜子只得软硬兼施,强迫儿子去打工……”    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听得陶渊明是老泪纵横。陶渊明心想,我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发挥自己的余热和特长。从政时没时间吟诗作文,如今不做官了,好好写写。先把东流的名气打出去……    陶渊明早年驰名的《桃花源记》,当年就发表在《江洲日报》上。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东流名噪一时。之后陶渊明还在省报、中央级报刊上发表《九日闲居》、《劝农》、《归园田居》等诗篇,当然最有影响力’的还是他辞官回东流后写的《东流菊花艳》、《东流西瓜甜》、《东流桔子香》、《东流风光好》系列田园散文。这些文章很快使东流誉满天下。    一天上午。村长陶疙瘩急忙忙地来到陶渊明的田园斋,告诉他江洲市市长要来,陶渊明一听乐了:“王凝之呀王凝之,你终于来了,我等得你好苦呀!”陶渊明和王凝之曾是上下级关系。他告诉陶疙瘩等市长来了要这般这般。陶疙瘩瞪大着一双眼睛:“这能行吗?”陶渊明拍着陶疙瘩的肩膀说:“你就大胆地按我说的做。”    江洲市市长王凝之来到东流,不见有人来迎接,倒有两个带着红袖章的村民来收费,王凝之顿觉奇怪,拿过收费单子一看,过路费、进村费,停车费、环境污染费共计785.69元,秘书小林忙说:“你们没搞错吧?这可是王市长!”“我知道他是王市长。是市长就更应该带头交钱。我问王市长,咱农民进江洲城都得交过路费、进城费、城市管理费、卫生费是不是?就拿城市的路来说,都是国家铺的还要交费,咱农村的路是农民自己修的,哪个更要收费?不过我还要提醒市长,如要在东流住下,还得再交暂住费……”    “那我们走。”    “走,也得交钱!路也走了,村也进了,汽车的尾气也把环境污染了……”    王凝之一听,声音好熟悉,转头一看是陶渊明,他一边掏钱,一边说:“我就知道这是你的馊主意!”    据说王凝之回市后。在班子会上感叹地说:“如果全市农村都学东流,那我们今后还要不要下乡?我们收了农民的进城费、过路费、城管费、卫生费、暂住费,农民也就有理由收我们的过路费、进村费,停车费、环境污染费,总不能老是州官可放火,百姓不能点灯。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是我们要取消这些不合理的收费。”第二天,《江洲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市取消一切对农民不合理收费》的消息,并配发《江洲农民在全国率先享受城里人同等待遇》的评论员文章。    在京的大诗小于谦看了江洲的报道,听了陶渊明的故事后,夜不能寐,遥望东流,写下了光辉的诗篇《过菊江亭》:“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有关文章链结:时评不需要“故事新编”来延续  洪巧俊       当今写时评是件辛苦事,也是件难事。难就难在把握一个度。时评写作批评居多,是舆论监督的体现。这个分寸是很难把握的。写平了,不深刻,编辑不看好;写深了,过火了,自己痛快,可往往被“枪毙”了,结果是写了也白写。这是任何一个时评家也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我曾经写过村委会选举贿选和瓜农进城卖瓜被收进城费的时评,自认为这两篇时评写得很有深度,颇感不错,可连续寄了多家媒体都是终审过不了关。不甘就此失败的我,就把这两篇时评改写成故事新编。一篇题为《林肯竞选中国村官败北记》,另一篇是《新桃花源记》。前一篇被《中国杂文年选》(花城出版社)、《中国年度杂文》(漓江出版社)、《中国杂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同时选上,而后一篇被《杂文选刊》等报刊选载。时评出不了“笼”,却要借助“故事新编”与读者见面,这不仅仅是时评家的悲哀,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哀。武汉的时评家朱辉由于时评难发,而改为写“故事新编”,可谓一发不可收,单在本人主持的《百姓话题》就发了几十篇。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杨鹏说,近年来,官方的话语与民间的话语似乎脱节了。他说,民主政治,一定随着言论出版自由,所以我要求民主政治。新闻记者发现了一些官员贪赃枉法的真相,想要报道出来,这也是内生的民主的要求。但是,我们的报刊电视,能完全自由地报道民众希望看到的真实情况吗?当今的时评大都是由新近报道过的新闻来加以评论,但一旦“太深刻、太尖锐了”,命运就攸关。现在报道的贪官无一例不是已经被查处的,即使新闻记者发现了一些官员贪赃枉法的真相,想要报道出来,报社领导也不敢签发。今年1月13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湖北大学教授涂怀章因小说《人殃》有影射他人之嫌,被武汉市武昌区法院以诽谤罪判处拘役6个月。记者感慨地说,写小说也有进班房的危险,这对所有文学爱好者来说,真是一个坏消息。而对于搞舆论监督的媒体来说,就更是一个坏消息。  2005年的确有太多关注的人物和事件,但真正让人关注的却是“超女”和“韩流”,更多的人是关注“韩流”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而我关注的却是“韩流”背后的力量。韩国振兴委员会委员长安贞淑女士说了一句令我们深思的话语:“如果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政府的监督中,就必须使自己的言行循规蹈矩,听话就是美德,一点创新都不敢有,这个国家所以也根本不会有创造力。”而“超级女声”席卷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热情,同样让人感到深思:一档普通的电视节目为何会演变成一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有人说,这是因为身份证前人人平等,人人有参与的自由,也有不参与的自由。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们发现自己的参与左右了比赛的进程、影响最后的结局,还发现了自己的态度受到了尊重、权利得到保证。文化批评家、上海大学教授朱大可说:“‘超级女声’让我们看到,媒体一旦抓住了民意,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我觉得民意是21世纪中国的第一生产力。”

  时评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是反映民意的。我想民意要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中国的第一生产力”,至少时评不再需要“故事新编”来延续。

(原载《香港文汇报》,这是2006年6期《杂文选刊》节选的)

 

论中国当代杂文的体式

游宇明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3期

新世纪以来,中国杂文日趋繁荣。与对诗歌的冷落不同,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普遍给杂文留出了位置,许多报纸开辟了杂文专版,一些文学期刊比如《雨花》《四川文学》则开出了很有影响的杂文专栏。发行量甚为可观的杂文三大主阵地《杂文选刊》《杂文报》《杂文月刊》相继扩版。杂文家队伍也空前壮大,有专门从事杂文创作的,有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客串的,杂文已有从散文家族逃离而独立门户的趋势。
   回顾这段时间的杂文创作,可以总结的东西很多,比如人文理念和民主意识的高扬,对法治和自由言说的追求,杂文体式也非常丰富,除了常格杂文非常活跃外,大量的变格杂文也浮出水面。加强对本时期杂文体式的研究,对发展和繁荣杂文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格杂文、变格杂文是本人创造的概念,前者指以议论为主、侧重于直接批判的杂文,后者指以叙事或抒情为主、侧重于间接嘲讽的杂文。常格杂文可分两类:观念杂文和时事杂文。变格杂文则可分为小说体、小品体、寓言体、故事新编体、魔鬼词典体、语录体、诗歌体、应用文体等类型。
   优秀的杂文总要传达先进的人文理念,力图对一个社会的风气有所救正,对世道人心有所补益,在这一点上,观念杂文往往起着排头兵的作用。所谓观念杂文,就是不根据新闻材料立论,而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陈腐观念进行批判的文字。魏剑美的《伪小人》①写的是正派人的困境:一个人想在社会上混下去,竟然无须道德自我完善,反而需要道德自我矮化,以求与环境取得一致。不是小人,却必须装出自己是小人,社会风气的异化可想而知。张鸣的《贵族与农民》②从国人追捧贵族、贬损农民说起,指出一些国人追逐的所谓贵族不过是一些皮毛的东西,与真正的贵族无关,它本质上不过是对个人不自信的一种掩饰。孟庆尧的《有一种工具叫耻辱柱》③先是概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王荣学、刘文彩、黄世仁的不同认知,得出一个结论,所谓“历史的耻辱柱”是靠不住的,耻辱柱本身仅仅是一件强势群体手中把玩的工具,“那些在历史上被诬陷和屈辱的,当然有为之平反和伸冤的必要,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那些根据强势群体好恶判定罪名的、允许他们把‘耻辱柱’挥舞成狼牙棒的制度”。
   常格杂文的第二类是时事杂文,此种杂文主要是根据新闻材料或生活中最近发生的事情“艺术”地阐发自己的见解。石子岘的《小人物的命运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④首先引述了小人物毛履平因举报杭州湾跨海大桥某引桥偷工减料内幕而面临生命危险,海南公民张志坚因在论坛上转发一篇他人发的帖子而被羁押八个月的新闻事实,提出了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善待与黑暗、腐败势力作斗争的小人物的问题。徐迅雷的《一百种理由抵不上一颗良心》⑤针对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之际某商家推出刻名收费的“地震纪念墙”,表达了对把别人的伤口变成自己商机的人的愤怒,高扬着人性、良知的旗帜。李甘林的《两矿工获救整个国家都松了一口气》⑥引用的是最新国际事件: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某金矿两名矿工被困地下十三天后终于获救,两名矿工能获救,是因为井下有良好的避险条件,作者感慨:一个受到民众力量制衡的责任政府会在乎民众的安危冷暖,它会把改善民众的工作条件放在重要位置。文章呼吁我们一些领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矿工办实事上。
   变格杂文是杂文与其他文学品种杂交的产物,体式很多。小说体杂文(讽刺小说)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更有讽喻。刘国芳的《人……其实也是一只羊》⑦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乡长爱吃羊,老杜就甘做宰羊者,以至圈里的羊见了乡长就躲。后来老杜因为完不成乱摊派任务被撤职,村人为之不平,老杜说自己在乡长眼里不过是一只羊,最后乡长因重病不再下乡,老杜去看他,乡长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他留给老杜一句话:“人……人其实也是一只羊”,作者对贪吃、霸道的乡长的批判尽在不言中。杨汉光的《二蛋上学》⑧描写了白痴二蛋靠乱填ABCD考上本科大学的经历,对目前唯分是取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尖锐的嘲讽。胡炎的《角色》⑨说的是人与猴的故事。猴子与一群西装革履、看上去很有脸面的人合影,“西装”们端坐在椅子上,前面匍匐着一排战战兢兢的猴子;猴子与一群外地民工合影,猴子神气地端坐在椅子上,前面蹲着一排怯生生的民工。作者没有直接就民工的处境发言,但读者从这个小小的场景中可以体会到许多东西。
   小品体杂文(讽刺小品)是变格杂文的重要一支。这种杂文往往集中生活中某些真实的具有戏剧性的事件或片断,通过精心构思,达到淋漓尽致地讽刺的效果。曹红蓓的《会议分子的世俗解构》⑩根据开会人的身份,把他们分成高级、中级、低级、外围四种会议分子,然后把他们在会场的不同表现通过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一些部门的形式主义作风进行辛辣讽刺。舒言的《社会调查》{11}写A县自来水厂拟再次大幅度“调整”水价,群众议论纷纷,县物价局不敢审批。自来水厂厂长找到分管副县长Y君,Y君心生一计,亲自拟定一个调查问卷题——请问,你认为未来比较合理的自来水价格为:A、1.80元/吨(相对原来的水价已大幅涨了——游注) B、2.40元/吨 C、3.00元/吨,半个月后,社会调查结束,100%的群众“赞同”1.80元/吨的水价,文章把伪民主的嘴脸揭示得入木三分。周国勇的《预支幸福》{12}描写了一个收入不高却向往现代化生活的城里人的尴尬人生。先是房子,然后相继购摩托、买电脑、装宽带、换手机、订鲜奶、送儿子进名牌幼儿园、入保险、办公医证、被强行摊订报纸,结果每天30元的收入被“现代化生活”占去了26.73元,每天只剩三元二角七分的日子如何过,作者没说,但其狼狈可以想见。
   寓言体杂文。这种杂文是用寓言的方式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讽刺批判。樊发稼的《鹦鹉告状》{13}说的是两只鹦鹉状告寓言作家、出版社、书店、画家的故事,对社会无所不在的炒作现象进行了无情抨击。叶澎的《寓言八则》{14}通过萤火虫、犀牛等动物的表演,尖锐讽刺了唯我、偏爱、巧语、内耗、攀附、互吹、放纵、拉关系等不良现象。杨汉光的《两群羊》{15}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我们稍稍多花点篇幅来讲。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上帝告诉羊群:如果你们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你们要狮子,就给两头,你们可以在两头狮子间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更换。结果南边的羊群选择了狼,北边的羊群选择了狮子。南边的羊群最初是得意的,狼身体小,食量也小,一只羊够吃好几天,羊群几天才被追杀一次;而北边的羊却没有这种幸运了,狮子不仅比狼凶猛,而且食量惊人,每天都要吃一只羊,羊群一天到晚疲于奔命。北边的羊群最初请求上帝更换,上帝只允许它们在两头狮子中进行选择,选择的结果是两头狮子同样凶狠,换哪一头,羊群的生活都比南方的羊群悲惨。后来它们索性不换了,于是在草原上的狮子吃得膘肥体壮,在上帝那儿的狮子饿得精瘦。眼看瘦狮子快饿死了,羊群才请求上帝换一头。这头瘦狮子在长期饥饿中悟出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命运却操纵在羊群手里,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里,让自己挨饿,甚至可能饿死,于是它对羊群格外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羊群读懂了狮子的心思,不断地更换狮子,但条件是那只在上帝那儿的狮子饿得皮包骨头,自此,两头狮子都对北边的羊群客客气气,北边的羊群终于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而南边那群羊的处境却日趋悲惨,狼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不能更换它,它就胡作非为,每天都要咬死几十只羊,它不再吃羊肉,只喝羊心里的血。寓言告诉我们:权力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受到了制衡,它会成为理智的狮子;受不到制衡,它会变成无所顾忌的狼。
  
   故事新编体杂文。此类杂文是将传统故事放在当代语境中进行重塑,以期获得讽刺效果。洪巧俊的《新桃花源记》{16}虚构了陶渊明辞官回乡后感悟到城市对农民的歧视,于是在市长下乡时模拟城市收费发生的一系列喜剧性情节,尖锐地批判了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陈鲁民的《愚公移山的N种现代版》{17}把一个在信息时代极尽炒作、造假、谋利的“愚公”揭露得淋漓尽致。游宇明的《曹雪芹应聘记》{18}通过写曹雪芹因为没有大学文凭应聘专业作家失败的经历,批判了不看真正的专业能力、唯文凭是取的用人思路。
   魔鬼词典体杂文主要是通过对某些词的故意谬用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讽刺,语录体杂文主要是用一句一句的富有特色的讽刺性语言对时弊进行针砭,诗歌体杂文(讽刺诗)是用诗歌的形式批判某些社会痼疾;应用文体杂文主要是使用书信、表格、报告等等形式对社会的荒唐事物进行批判。这四类变格杂文数量不是很多,影响也比不上前面几类变格杂文,不一一赘述。
   从诞生之日起,杂文就以常格作为立身之本,这种现象今天依然没有大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变格杂文才日渐引起人们注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杂文作家的文学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家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创新,读者才能获得新鲜的审美感受,他们才有兴趣走近文学,杂文也才会显示出应有的精神价值。这种创新既包括内容的创新,无疑也包括体式的创新。
   市场化的媒体对杂文的体式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以晚报、都市报、文化生活类刊物为代表的大批纸媒纷纷走入市场。读者是市场化媒体的上帝,没有读者购买媒体的产品,市场化媒体就不可能获得生存的经济基础。这样的处境决定了市场化媒体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读者。市场化媒体又是文学的重要载体,它们的好恶直接决定着作家精神产品的销路,作家不可能无视它们,某种作品受欢迎,作家往往会大规模地去写这种作品。青少年读者往往喜欢故事性作品,中老年读者喜欢思辨性的文学,市场化的媒体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读者,会对两类作品都伸出橄榄枝。二十一世纪中国杂文体式的争奇斗艳,也是它对媒体和读者的一种适应。
   第三,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促使杂文体式向多元化转变。文学离不开政治,虽然说文学和政治同是社会上层建筑,但政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依托的,而文学只能靠感染力作用于人的心灵,两者相比,强弱分明。所以,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政治黑暗的时候,杂文内容贫乏、体式单调,政治比较清明的时候,杂文内容丰富、体式多样。
   哲人说过:任何一种概括都要以牺牲部分事实为代价。何况,鲜活的创作永远在变,而理论研究经常是滞后的。作为一个文学创作和研究路上的老兵,我不会愚蠢到相信自己的研究就是绝对的真理的地步。纰漏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