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的不同因应对策--NLP与领导第140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2:50
作者:张修哲 |  文章出处:总裁学苑


  日本近代禅师铃木大拙,把东西方“心灵”,看作相互隔绝的两个世界,他在和美国佛朗姆·艾瑞克(Fromm Erich)合着的《禅宗与精神分析》一书中,一本其禅师“棒喝”、“对制”的精神,以极为强烈对比的词句,比较东西方“心灵”的“差异”。

  他说西方的“心灵”是:“分析的、分辨的、分别的、归纳的、个体的、知性的、客观的、科学的、普遍化的、概念化的、图解的、非人性的、墨守成规的、组织化的、应用权力的、自我中心的、倾向于把自己意志加诸他人之上的…”。

  他说东方的“心灵”则是:“综合的、整体化的、合一的、不区分的、演绎的、分体系的、独断的、直观的、非推理的、主观的、精神是个体化而社会是群体心理的…”。

  铃木大拙禅师的后继者阿部正雄先生也说:“西方形上学无法摆脱实体和主客二元性的传统途径。”

  如果从学术研究的观点来说,我所认识的西方人、西方思想很少,我所认知的东方人、东方思想也不够多,实在没有什么资格对“东西方心灵的比较”发表什么看法。

  不过,当我看了苏格拉底“斐多篇”:“灵魂(先验的真实),和那神性的、不朽的、理智的、同形的、稳定的、自在不变的存在较为相似;而肉体则和必朽的、多样的、无理智的、可分离的、永远自相矛盾的存在更接近。”这样的描述之后,我个人的感想是,铃木大拙禅师和阿部正雄先生所说的东西方“心灵”间的“差异”,其间的“楚河汉界”,似乎并不是那么清晰。

  我个人认为,东西方双方,习惯、文化确实存在许多不同,但是,不论是东方或西方,人类心灵却都是那么多元、多样、丰富,强将人类“心灵”分为东西两方,似无必要,我还是比较喜欢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说法。

  惠能大师(638~713)俗家姓卢,名字就叫惠能,祖籍范阳(现在河北省涿县),大师的父亲本是唐朝官员,因犯罪而被流放到岭南(当时岭南是边疆荒凉之地),在大师三、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所以,大师与母亲就住在新州(现在的广东)。

  公元672年,不识字的惠能大师(当时二十四岁,还未出家),大老远从新州,爬山涉水三十几天,到黄梅(现在的湖北),向禅宗五祖弘忍禅师求学。

  第一次见面,弘忍禅师就问惠能大师:“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大师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水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弘忍禅师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大师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我就是很喜欢惠能大师的这句话:“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我想,如果有人请教惠能大师,东西方“心灵”有何差异?大师应该会这么回答:“人虽然有东方、西方,‘心灵’有什么差别吗?”

  从“心灵层次”的角度来看,铃木大拙禅师所描述的“东、西方心灵”的每一个特质,都是我们“心灵”展现的一个面向,都有其“功能”,无所谓“优、劣”、“对、错”或“好、坏”。不过,我发现,他所谓的“西方心灵”,具有很强烈的“理性”特质,倒是非常适合用以面对“环境”这个层次。

  我们若能以“理性”面对“环境”,就经常可以让我们摆脱很多“困境”,这样的效果,就像达赖喇嘛所说:“以科学的洞见与发现,来淬炼灵性。”

  举例来说,虽然我们常以“人定胜天”来激发我们的意志,鼓励我们向极限、向未知领域挑战,期望能够创造更美好未来,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客观“环境”并非我们真的“完全”可以“人定胜天”,这样的“理性”态度,可以让我们不至于陷入死胡同。

  有些“环境”,我们确实可以充分掌握;有些“环境”,我们虽然对其有些了解,但是,却未能全盘掌握;事实上,还有很大一个部分的“环境”,是我们目前仍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根本不知其所然。

  如果,我们理性地面对这些不同“掌握度”的“环境”,自然就会采取不同的“对策”。比如说:当我们面对“已经可以充分掌握”的“环境”,我们就可以“放手发挥”,否则,机会过去之后,我们就很可能会“后悔”。

  当我们面对“尚未能全盘掌握”的“环境”,我们知道,多努力、多投入,总比不努力、不投入要来得好,但是,我们的理智也知道,即使尽了我们一切力量,也不见得就一定有非常理想的结果,要是不能抱持这样的态度,我们可能就注定一辈子要活在“挫折”当中。

  当我们面对“未知”的“环境”时,如果,我们只是感情用事,一味地坚持自己莫名其妙、不知哪来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尽做些与“关键因素”无关的努力,这样的非理性,将注定我们深陷“困境”。

  就像,身处变动既速且剧的现代“环境”,如果有人凡事都一定要事前完全掌握状况,一定要事前有万无一失的准备,事前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期望未来一定要有充分安全的保障…,那么,就很容易遭遇“困境”,这就是面对环境的策略偏差。

  再说,“环境”的影响,并非只影响个人,“环境”的问题,也多非一个人所造成,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环境”的“策略”,也不宜仅作“个人”思考。

  当我们面对自己不知道的“环境”问题,我们就可以请教人;当我们面对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与人合作、寻求他人的协助,透过团队、组织一起来解决。

  如果这么做,还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代表,不只是自己个人,甚至连周遭所有的人,目前都还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换言之,面对这样的问题,即使我们再怎么“烦恼”,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们不妨调适自己,不用太烦恼,只要能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即可。

  我为了方便分析、协助个案,就将这方面的经验,把面对这些不同“环境”的不同策略,整理成附图一这个矩阵图。(附图一)

摘自:
总裁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