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露弊端:三年级成一道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17:44

 

开学不久,原本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原来是孩子在幼儿阶段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小学学习方法未掌握好,等到三年级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这种现象被幼教专家称为“三年级效应”。专家表示,家长过分实施幼儿“超前教育”,反而给孩子带来厌学情绪;而三年级正是小学学习的一道“坎”,家长要“授之以渔”,注意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老本”吃光成绩下滑

  近日,在上海浦东上小学三年级的新生林林很郁闷:以前她上课开小差,考试照样能拿满分;可一到三年级,林林的成绩突然下滑。就算她努力听课,认真做作业,考试还是不理想。林林妈妈很担心:为什么从小一向聪明的林林,三年级成为她学习的一道“坎”?

   幼教专家咨询后发现,原来林林学不好,是因为幼儿阶段学得太多。每个双休日,计算机、算 术、识字、阅读、英语会话,样样都上。刚上小学,她什么都懂,上课根本不听。靠着以前超前教育的“老底”,就能考到不错的成绩。到了三年级要学习新东西,但由于一、二年级打的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未掌握,也就很难学好。

●超前教育削弱兴趣

  像这样的三年级学生出现成绩“滑铁卢”的现象还不少见。据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家庭过分实施超前教育。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猛下工夫。如今,四五岁的孩子就识字五六百个,开口便是一口流利的英语,能朗朗上口地背诵几十首唐诗。那些认识1000个字的学前儿童,足以应付一年级的全年课程。

   “班里有一半学生都学过识字,还掌握了简单的英语口语,对小学一年级课程没有兴趣,这是必然的。”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张老师说。但到三年级,超前教育的“老本”吃光了,又没及时掌握小学学习方法,难免出现“滑铁卢”。

●学前教育应适度

  “学前教育应该做到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不要成为一种压力。如果过度的幼儿超前教育影响到了正常义务教育,就得不偿失了!”上海浦东新区小龙鱼环球幼儿园园长何琦告诉记者:“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不应只看到孩子掌握技能方面的能力,会说英语、背唐诗、算算术,并不代表将来一定学习好。家长应在游戏活动中,强调语言、知识和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倡‘玩中学’。”

   上海浦东德州二村小学校长助理王晓骅老师表示:“我们并不要求家长过度进行提前教育,家长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教他们。毕竟学校还是要从同一起跑线上教育孩子的。”

   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孩子学习,避免厌学情绪,不少学校在新生入学一年级时还使出了“花招”。有的学校在统一基础教育之余,让一些起跑线较高的孩子带头自己做小老师,给其他小朋友讲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作者:铁扇公主
发表时间:2006-10-3 10:34:45

顺其自然好


作者:nikiiyy
发表时间:2006-10-3 11:38:44

超前教育固然好,但不要让小孩子成为炫耀的资本,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作者:卓伦妈妈
发表时间:2006-10-3 16:53:49

我也一直不赞成超前教育!


作者:肖肖
发表时间:2006-10-3 18:36:02

是啊,我们上星期开家长会的时候女儿班上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都一再强调不要提前教孩子书本上的内容。说是提前教了会不利于孩子上课认真听讲。

我女儿也已经多次跟我说:妈妈,小学的数学好简单啊,都是教我已经会了的东西,还老是教老是教。

 


作者:樱桃妈
发表时间:2006-10-3 23:32:45

我还是比较愿意女儿有个快乐的童年!做回她自己这阶段应做的事,不想勉强她!因为自己比竟也做过小孩!

 


作者:颖怡妈妈
发表时间:2006-10-4 15:14:03

可是现在刚上幼儿园就发了英语和识字课本,还有磁带和英语碟,每天幼儿园都有在上啊,不过宝宝自己还是蛮有兴趣的,顺其自然吧!


作者:bbwenwen
发表时间:2006-10-4 22:02:49

当妈的看到别人的孩子,这个会,那个晓,自然急得不得了.我家儿子一提到学习就"走夹吾透".但是其他古灵精怪的东西一学就会,连他爸爸打的游戏,他也懂得切换进去打几下,然后再切换出来,这个完全不经人教,只是平时看到他爸操作就记住了....但是数数,背诗,计算就一问叁不知,完全不感兴趣..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整天怪他爸爸上梁不正下梁歪..光气,但没法..


作者:风中奇缘
发表时间:2006-10-17 13:23:29

顶。


作者:欣悦
发表时间:2006-10-18 9:04:24

我是反对提前教育的,小学的可以提前教育,那以后读中学怎么办,能提前吗?为什么现在的家长就这么急于求成,不让小孩自己一个一个脚印走过来呢。我认为6岁前就让他尽情的玩,应该教育的是礼貌、自理能力、认识自然方面的知识。1+1等于几,我是绝对不教的。

 


作者:家有肥仔
发表时间:2006-10-18 10:35:32

好帖

我也不赞成超前教育。但现在孩子接触新事物的途径太多了,加上好奇心重,很多东西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拿我儿子来说,我们从未教过他认字,但他通过看电视的字幕,常用字基本都认识,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看报纸杂志了。现在读一年级了,真担心他不认真听课。

 


作者:牛娃子
发表时间:2006-10-24 12:45:09

反对超前教育,幼儿期应该是开心地玩!

 

 


作者:天使鱼
发表时间:2006-10-25 9:51:02

反对超前教育,偶想4岁才送儿子去幼儿园……

 


作者:晋人家
发表时间:2006-10-25 11:22:10

值得深思,为我敲响了警钟

 


作者:盈盈妈
发表时间:2006-10-25 12:11:16

反对超前教育!


作者:Tomato
发表时间:2006-10-25 15:16:06

樱桃妈:

我还是比较愿意女儿有个快乐的童年!做回她自己这阶段应做的事,不想勉强她!因为自己比竟也做过小孩!

 

 

同意。

 


作者:lanlan119
发表时间:2006-10-25 15:47:37

Tomato:
樱桃妈:

我还是比较愿意女儿有个快乐的童年!做回她自己这阶段应做的事,不想勉强她!因为自己比竟也做过小孩!

 

 

同意。

 

 

同意

 


作者:毛毛头妈
发表时间:2006-10-25 17:35:00

如果接受超前教育后,上课仍能保持专心,那就无所谓。但事实上很多孩子对已经懂了的课程,是不会再认真听讲的,长期下去就形成上课无法专心的习惯,所以我也不赞成超前教育。

 


作者:leo
发表时间:2006-10-26 9:06:46

这里有没有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说说你的意见!邻居告诉我,她女儿(暨大附小)学龄前没有教,班上好多同学学了,老师因此教得很快,女儿一年级跟得很辛苦!


作者:庆麟妈妈
发表时间:2006-10-26 15:26:28

Re:超前教育露弊端:三年级成一道坎

我觉得孩子学习是顺其自然的好,小朋友好奇心强,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喜欢去问,喜欢去学,适当加以引导没有什么不好,也不影响玩乐。我儿子今年读小学一年级,已经认识很多字,这除了以前学校黄金班里学的部分以外,大多数是从电视或者其他途径吸收的,我想,会有1000字左右吧,反正看一份学生报只有个别字认不出来。而数学也是学校里学的,因为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学校教了100以内的加减,他并不满足,让我告诉他其他更难的数如何计算,记得以前经常在外出的时候,他老让我考他难题,算对了,他很自豪。既然他有这样的积极性,也应该多加鼓励和顺其自然。

今年已经是一年级,学习能力是很强,认识字多对于他学习上的帮助很大,例如拼音,他从来没有学过,而拼读的障碍,也是通过音联想到字结合学习的。很快就记住了,数学我尽量让他自己看懂题目,理解题目的重点,平时做功课的时候,几乎可以不怎么帮忙,完成后我检查就是了。不用做陪读妈妈,过分的超前教育,和伤害孩子的学习,我不是不赞成的,但有兴趣的学习,是需要加以鼓励和引导。这不也能提高他的积极性吗?至于上课不认真,基础等等,靠家长和老师多引导,督促就可以。在低年级阶段,还会有更多的时间,看课外书籍或者吸收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不好的。

相反,学前没有一点基础,到了一年级,会困难很多,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孩子学习起来比较辛苦,适应期也比较长,多少也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现在关于早教的文章太多了,有鼓励多开发孩子智力的,也有反对的声音,反正孩子是自己的,个性和情况只有自己才知道,读书前学习的大前提就是让孩子开开心心,无压力地学。

[此帖子已被 庆麟妈妈 在 2006-10-26 15:33:15 编辑过]


作者:予予妈妈
发表时间:2006-10-27 12:02:57

一点不学是不行的。不过最好是在学龄前以引导小孩学习做人,启发思维,启发创造力,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方法为主比较合适吧。


作者:05年起我是贝贝妈
发表时间:2006-10-27 12:21:12

顶着压力,坚决反对超前教育,6岁前的任务不就是玩吗


作者:青青小草
发表时间:2006-10-27 15:40:45

不要拔苗助长!适当地引导和刺激孩子求知欲!

我是每天必须带孩子出去找其它小朋友玩,要不在家和孩子玩.

 


作者:紫月光
发表时间:2006-10-27 22:12:54

别人家的小孩都会我自己的不会就会着急,我也担心现在学了以后不认真学,不过嘛如果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还是不怕的。

 


作者:QIANYING01
发表时间:2006-10-27 23:09:26

我觉得幼儿六岁之前的重点是培养孩子有活泼开朗,会与人沟通,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性格培养重要时期, 至于孩子学多学少并不需要很刻意地去强调. 我们可以以培养其兴趣出发来达到培养其语言思维及创造力发展能力. 让宝宝的性格积极向上的. 能够独自解决问题的孩子.至于唐诗/英语/数学之类的东西只有上学的时候给予引导会更好些.


作者:sweet-v
发表时间:2006-10-28 20:23:02

Tomato:
樱桃妈:

我还是比较愿意女儿有个快乐的童年!做回她自己这阶段应做的事,不想勉强她!因为自己比竟也做过小孩!

 

 

同意。

 

 

如果她喜欢,就在玩中教,如果不喜欢,那也不勉强.一切都得顺其自然,随兴趣吧.

 


作者:民仔妈
发表时间:2006-10-28 20:32:57

晋人家:

值得深思,为我敲响了警钟

同感.

 


作者:sarahwwj
发表时间:2007-1-1 12:34:53

nikiiyy:
超前教育固然好,但不要让小孩子成为炫耀的资本,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赞同

 


作者:佑爸爸
发表时间:2007-1-1 15:13:36

          Re:超前教育露弊端:三年级成一道坎
                   

           我觉得这都是家长自己行为造成的,要培养他真的喜欢阅读,主动学习了,三年级早就会了,可以看更多更好课外书了,兴趣更大了,有更多时间学习电脑,英语,参加体育活动等。

               如果真从小1半岁就开始早期教育,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到小孩6岁早就能主动发展和学习,三年级的水平早就过,不用担心的,因为多阅读更能明白道理,性格更好,情趣更高雅,人就越睿智。

         在我的鼓励下我小孩2岁就能读书,已形成阅读敏感,他现在多方面发展,玩得很开心,无任何不高兴,和其他小孩一样玩呀,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学与玩结合,不强调识字,只要早晚家长和他亲子听和看一会大约15分钟书就好,当然这个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与玩,要家长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用成熟的技巧,好的教材和好方法诱导的,并不是一定要取来书,坐着一字一句来读,这样小孩一定无兴趣的,其实有很好,好自然地认识汉字方法,如带“动”玩着的识字:要准备带他去公园玩时,先告诉他要带他公园玩,要他自己选去哪个公园玩,进公园门时,让他看上面写什么“xxxxx公园",留好门票,回家后,问他哪个公园好玩吗?你玩过什么东西呀?还让他指读一下门票上的文字就好了,他想玩什么,也一样用此方法,无论他日常生活和吃的用的,都接触文字,好容易教的,收看电视时,让他看听天气预报中的文字,多听中国三字一句的经典,弟子规,唐诗,儿歌,结合看地图,看动物,开汽车玩具等等,还有好多识字阅读的方法,家长主要提供一个能吸引他快乐地玩环境,他就会主动学习,他就有兴趣也就从中学会了,还有一点,爸爸妈妈好阅读的,孩子自然会模仿的。

               喜

[此帖子已被 佑爸爸 在 2007-1-1 16:06:37 编辑过]


作者:风中奇缘
发表时间:2007-1-1 17:25:00

佑爸爸:

          Re:超前教育露弊端:三年级成一道坎
                   

           我觉得这都是家长自己行为造成的,要培养他真的喜欢阅读,主动学习了,三年级早就会了,可以看更多更好课外书了,兴趣更大了,有更多时间学习电脑,英语,参加体育活动等。

               如果真从小1半岁就开始早期教育,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到小孩6岁早就能主动发展和学习,三年级的水平早就过,不用担心的,因为多阅读更能明白道理,性格更好,情趣更高雅,人就越睿智。

         在我的鼓励下我小孩2岁就能读书,已形成阅读敏感,他现在多方面发展,玩得很开心,无任何不高兴,和其他小孩一样玩呀,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学与玩结合,不强调识字,只要早晚家长和他亲子听和看一会大约15分钟书就好,当然这个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与玩,要家长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用成熟的技巧,好的教材和好方法诱导的,并不是一定要取来书,坐着一字一句来读,这样小孩一定无兴趣的,其实有很好,好自然地认识汉字方法,如带“动”玩着的识字:要准备带他去公园玩时,先告诉他要带他公园玩,要他自己选去哪个公园玩,进公园门时,让他看上面写什么“xxxxx公园",留好门票,回家后,问他哪个公园好玩吗?你玩过什么东西呀?还让他指读一下门票上的文字就好了,他想玩什么,也一样用此方法,无论他日常生活和吃的用的,都接触文字,好容易教的,收看电视时,让他看听天气预报中的文字,多听中国三字一句的经典,弟子规,唐诗,儿歌,结合看地图,看动物,开汽车玩具等等,还有好多识字阅读的方法,家长主要提供一个能吸引他快乐地玩环境,他就会主动学习,他就有兴趣也就从中学会了,还有一点,爸爸妈妈好阅读的,孩子自然会模仿的。

               喜

[此帖子已被 佑爸爸 在 2007-1-1 16:06:37 编辑过]

喜欢阅读和喜欢课堂上听课是两回事。您的孩子才两岁,说这些早了些吧?孩子一生的成长路程很长,两岁会阅读不代表将来成长就一定顺利。冯德全那些孩子长大后很多都成了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很多在做心理治疗。

不说别的就说冯德全常提起的神童宁铂,让我们看看他今天去哪里了?

神童宁铂出家 被安排的命运造成他终生缺陷

2005年07月21日 16:56:58  来源:南方周末

宁铂、谢彦波、干政等这些当年最为耀眼的神童今归何处

    本报记者 李海鹏 7月1日上午,那些穿着短裤和球鞋的中年男人站在母校宽阔的草坪边互相拍照。这是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分别26年之后的首次班级聚会。在合肥的烈日下,昔日“神童”们温和有礼,神态自信。他们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国外,却仍对这所学校颇感自豪,渴望着能为它做点儿什么。那些要做的事情包括:为校友基金会捐上几笔款项,开办几场讲座,以及为自己的班级树立一块价值10万元的纪念雕塑。雕塑将刻有每个成员的名字,包括张亚勤,也包括宁铂、谢彦波和干政。

    不过,在他们身后的校史馆里,关于这个班级的陈列却没有这么一视同仁。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亚勤的名字在陈列柜中非常醒目。与此不同的是,在几张有宁铂、谢彦波和干政出现的图片下面,他们仅仅被写作了“少年班同学 ”。

    这3位当年家喻户晓的“神童”的命运,发人深思。

    “那是宁铂和谢彦波的时代”

    从举荐信发出的那一刻起,这命运就注定无法逆转。

    “那是宁铂和谢彦波的时代。”中科大校友、盛元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张树新回忆说,“那时他们在整个国家都是绝对的明星。”

    1978年,整个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在报道宁铂。

    据当时的报道,宁铂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整个国家所熟知。

    他被称为“神童”

    受宁铂影响最深的是当时的孩子们。这个超乎寻常的“神童”刺激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促使他们向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相当多的孩子因此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多么平凡无奇。一些受到激励的孩子效仿宁铂,开始超前学习并跳级,另一些孩子则倍感压力。

    “当时父亲拿着报纸,对我说,‘看看人家宁铂,再看看你!’我立刻觉得,如果宁铂愿意做他的儿子的话,父亲一定会把我像垃圾一样丢掉。”多年以后,毕业于北大物理系的习路平回忆说,“那种痛苦、伤心的感觉我至今不能忘记。”

    类似事例决非个案。宁铂在1980年代早期的影响力是如此之高,以至20多年后,有人把他与张华、朱伯儒并列为当年的“时代人物”。

    一切都源自一封信。1977年,宁铂父亲的好友、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这位江西赣州八中高二级的少年天才。其时,中国百废待兴,举贤正是要务。当年11月3日,方毅副总理批示当时为中科院下属单位的中国科技大学:“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中国科技大学派人到赣州考察宁铂,准备进行“破格”的教育,接着又为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

    当时聪慧的孩子并非只有宁铂一个。“在赣州八中,当时就有许晋、潘辛菱和陈英3人与他不相上下。”当时的班主任余深贵回忆说。在中科大特别组织的考试中,排名第一的是许晋,宁铂只考了第二名。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宁铂被公众看成是“神童中的神童”。从举荐信发出的那一刻起,这命运就注定无法逆转。1978 年3月,宁铂和谢彦波由此来到了中国科技大学。而其后25年中宁铂不断想要离开,却始终没有成功。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来它被认为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观点在会议上重新提出。闭幕式上,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这一时期后来即被称为“科学的春天”时代。

    整个国家对科学的热忱,使得对宁铂的各种赞美也达到了最高峰。

    1978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后来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张亚勤在《光明日报》上读到一篇报告文学。看完之后他激动了整整一天,然后又整晚没有睡觉。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神童”宁铂的事迹。几天之后,张亚勤跳了级。6个月后,他也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这一年最吸引读者的新闻是,13岁的宁铂与方毅副总理下了两盘围棋并获全胜。报刊上发表了宁铂在中科大校园葡萄架下读书的照片,这个葡萄架很快就成了新生和外来客必须参观的地方。在纪录片里,宁铂率少年班同学仰望夜空、为同伴们指点星象的镜头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中。

    人们对宁铂的兴趣之浓厚,已使报纸的传播能力不能匹配,他的故事甚至成为了手抄本的题材。

    在这一年,就读于安徽省庐江中学的干政看到了这些手抄本中的一份。在考入少年班之后,干政告诉老师,他是受宁铂的影响才来到这里的。他记得那份手抄本被太多的人传阅,纸张又破又旧,边缘卷了起来。

    同样,谢彦波也被“选中”了。“宣传宁铂是因为他最有名,”一位当年的少年班校友说,“宣传谢彦波则是因为他年龄最小。”

    很快,谢彦波天真的微笑、算术板书的背影,也出现在了媒体刊登的照片上。其后几年中,中国科技大学的招生广告上都有他的身影。尽管他还系着红领巾,又是一个畏惧与人交往的孩子,还是被安排经常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相比之下,干政当时受到的宣传并不多,不过这只是与宁铂和谢彦波相比而已。在当时一本名为《神童的故事》的畅销书中,就写有“干政切瓜”的故事:当时少年班的招生老师提问干政,对一只西瓜横竖各切多少刀,那么会留下多少块西瓜 ——数字不断上升,12岁的干政却始终对答如流,直到招生老师惊其为天才。

    许久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宁铂曾经说,自己是时代需要的产物。如今,谢彦波也持相似的观点。

    他们都曾表示,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们决不会再读少年班。

    个中原因,正是多年以来甚少公开过的事实:在那宁铂与谢彦波的时代,两个主人公自己却忍受着苦闷的煎熬。

    宁铂的“逃亡”

    25年中宁铂不断想要离开,却始终没有成功。

    直到毕业之后很久,宁铂还在不断地回忆自己赴中科大报到前一天的那个上午。那天他被倪霖叫到了家里——一切因倪霖的举荐信而起。倪霖说,自己对他有两点担心。这两点是:

    1.宁铂被捧得太高,如在天上,希望他自己能够清醒认识;2.跟别的孩子不同,宁铂早熟,早恋倾向严重,尽管他的父母都还没觉察到这一点。倪霖警告说,如果宁铂去招惹女孩子的话,那么最终受害的将是他自己。

    宁铂在1994年说:“遗憾的是,那些年我几乎把这些话给忘了。”

    在宁铂自己看来,青春期是把双刃剑。比当时大多数孩子早得多,宁铂11岁就进入了青春期。这使得他相对成熟,在学习时拥有比同龄人更强的自控能力。不过发育与年龄之间的落差,似乎又让他备尝苦闷的滋味。

    他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不仅擅长围棋、中医,还是张树新组织的“星期天”诗社的成员。尽管如此,以当时中科大 11∶1的男女生比例,以及他的比别人更小的年纪,实现浪漫憧憬的机会还是相当渺茫。另外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他身材矮小,在女生面前的魅力值并不高。

    真正的苦恼大约出现在16岁左右。“当时明显地看得出来,他对女孩子感兴趣,”张树新回忆说,“但是他就那样 ——我是宁铂啊——不说,绷着。”

    她对宁铂的印象是,极端自尊,又极端自卑。不过,她相当欣赏宁铂的一点:尽管看上去似乎不通人情,实际上他却相当绅士。

    对于当时的少年班来说,类似的问题并不典型。入学时谢彦波11岁,干政12岁,他们的青春期焦虑还要在几年之后才能出现。

    大多数孩子是如此之小,以至班主任汪惠迪不得不在早上帮他们冲奶粉,有时还要为每人煮上一个鸡蛋。除了白天的文化课之外,下午她还要给他们加上一节当时学校里还没有开展的体育课。晚上她要去查房,替他们关灯。

    即便是在“神童云集”的少年班里,宁铂的聪明程度也让大家钦佩不已。不过,他在课业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不及格的科目甚至多过了一般同学。然而外界的赞美仍在继续,公众意义上极具天赋的宁铂形象从来就没有被否定过。

    “其实当时宁铂就不行了。”27年后,当年的同学彭兴说,“他的成绩很一般,而且表现出来的性格很怪。”

    尽管如此,一条通往圣殿的道路一直铺到了宁铂和谢彦波的面前。这座圣殿就是在当时中国科学界红极一时的理论物理。

    宁铂、谢彦波和干政3人的专业都是理论物理。干政显然适合这一领域,CUSPEA考试的优秀成绩就是证明;谢彦波的天赋更为明显,甚至在很多年里被周围的人半开玩笑地称为“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相比之下,宁铂与物理学的结缘却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错误。

    在赣州八中时,宁铂的物理成绩就在各科目中较弱,更重要的是,他对它缺乏兴趣。

    入学一年后,少年班学生开始选系。宁铂告诉汪惠迪老师,“科大的系没有我喜欢的。”汪惠迪帮宁铂打了一份报告,请求调到南京大学去学天文。这是他第一次试图离开科大,也是失败得最干脆的一次。“因为科大不愿意放走这个名人。” 如今汪惠迪说。

    她把报告交给了教务处长,报告立刻就驳回了,原话是,“既来之,则安之。”

    对天文学的爱好受阻之后,宁铂把它转向了对神秘主义“星象学”的研究。在中科大内部,宁铂的“怪异”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彭兴觉得,宁铂后来对宗教和气功的执著似乎与这一时期的爱好也有关系,“当时他就神神道道的。”

    离开少年班16年后,宁铂曾私下回忆说,自己当时的痛苦主要还是来自于舆论的过分渲染。

    “在很多场合,人们要求我七步成诗。”他说,“那时我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长期接受的教育又是顺从、克己复礼,因此痛苦充溢着我的内心。那些年我就是在压抑自己的个性中度过的。‘神童’剥夺了我许多应该享有的生活和娱乐的权利。”

    本科毕业之后,他留校任教,并在19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不过,这已经是他能创造的最后一个记录了。

    1982年他第一次报考研究生,但报名之后就放弃了考试。第二次,他前进了一步,完成了体检,然后放弃了。第 3次,他又进一步,已经领取了准考证,但是在走进考场的前一刻又退缩了。后来他对别人解释说,他是想证明自己不考研究生也能成功,那样才是真正的神童。不过汪惠迪以及身边的很多人却认为,他只是过分地恐惧失败。

    在第3次退缩时,学校的一位老师抓住了他,逼他去考,他声称,再逼的话他就逃跑。

    宁铂一直想逃跑。他很少做物理学科的研究,却把大量时间用于围棋、哲学和宗教。1980年代后期,在科大天体物理系的课堂上,他开始向学生询问托福考试的情况。1989年、1990年、1991年,他连考3次托福,均未过关。 1988年结婚之后,他练习气功,吃素,与常见的生活习惯渐行渐远。1993年,因为与妻子的一次小口角,他跑出家门,四处游荡了半个多月。这之后两年间,他一度下海,最远跑到了海南,最终却不得不回到科大。

    1998年,宁铂参与了一次央视“实话实说”节目,探讨“神童教育”。当年的一则报道说:“节目录制期间,宁铂频繁抢过话筒发言,语速很快,情绪激烈,猛烈抨击‘神童教育’。周围观众不时发出笑声,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第一神童”的倾诉已经无人倾听,属于他的时代彻底烟消云散了。

    2002年,宁铂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就被中科大校方找了回去。他又一次失败。

    再一年后,他成功了。

    终生的缺陷

    在朋友们面前,谢彦波健谈而放松,但他似乎不懂得如何与决定其命运的人相处。

    彭兴生于1963年1月,入学时16岁,是少数的几个超过15岁年龄限制的学生之一。入学之后他接受的任务之一就是“看着”谢彦波。

    谢彦波年龄小,自理能力差,自视甚高,尤其不懂如何与人交往。入学时他刚刚11岁,此前只有小学5年级的人生经验。在中国科技大学流传甚广的一个传说是,第一次走进校门时,他还在滚动一只铁环。

    谢彦波受到困扰的时间要比宁铂晚得多。他回忆说:“在少年班的最初阶段我年龄还小,对外界的宣扬没什么太多的感觉。”第一个学年过去后,打牢了基础的谢彦波选择了物理系。从此,这个系着红领巾的大学生的潜在天资得到了充分表现,一路成绩骄人,直到毕业。

    不过,从入学时起,老师和同学们对谢彦波的担忧就从没消散过。

    “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问题就尤其严重。”汪惠迪老师说,“他们在上学时没能养成好的心态,没有平常心。这种缺陷不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与此对应的是,一些当年的少年班成员承认,他们至今仍缺少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少年班同学秦禄昌说,“一旦过了那个年龄,这一课就永远补不上了。”

    在朋友们面前,谢彦波健谈而放松,但他似乎不懂得如何与决定其命运的人相处。1982年,谢彦波提前一年大学毕业,15岁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跟随于渌院士读硕士,18岁又跟随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读博士,被看好在20岁前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这段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光,却成为他人生转折的开始。

    “他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汪惠迪说,“于是转而去美国读博士。”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谢彦波可谓因祸得福,得以跟随大名鼎鼎的菲利普·安德森教授学习,后者在1976年因为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在沃德罗普的著作《复杂》中,这位教授被描述为一个深邃而傲气的人。

    对安德森来说,谢彦波的性格中有着令人无法容忍之处,那就是比他本人还要傲气。

    “我的论文不讨他的喜欢,”谢彦波说,“写的是他的理论的不对。”

    在普林斯顿的中国同学圈子里,谢彦波与导师不睦,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

    本来,事情并非毫无转机,可是恰在这时,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北大留学生杀死美国教授事件。当人们意识到应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时,谢彦波被怀疑为潜在的危险。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决定让谢彦波回国,这意味着后者的留学生涯的结束。这件事情后来在中科大内部争议颇多。

    此前有传闻说,谢彦波曾用手枪或菜刀威胁过安德森。记者就此向谢彦波求证,他神情自然地予以否认说:“那我没有,我没有。”

    同样铩羽而归的还有干政。他与谢彦波的轨迹惊人的相似:都是在普林斯顿,都是学理论物理,都是与导师关系紧张。

    回国后,物理系的一位主管老师找到了干政,表示他可以回科大读博士。令大家惊讶的是,干政拒绝了。几年之后,在家赋闲已久的干政又表示想到科大工作。这一次科大没有同意,当时科大聘用教师已有新规定,博士文凭是必要条件。

    就在4年前,汪惠迪老师还劝干政再去读博士,干政表示不想读了,他不信再花一年时间还找不到一份工作。

    这一年的努力最后也化为了泡影。在此期间,他的精神疾病时好时坏。最终,干政被自己禁锢在了与母亲共同居住的房间里。

    相比之下,谢彦波的“运气”要好一些。他以硕士的身份接受了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工作。很快他结了婚,没有什么积蓄,分到了一套楼下总是有人打牌的小房子。在持续不断的烦恼中,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才结束了往日的梦想。

    做不成普通人

    宁铂的梦想之一就是做个“普通人”。如今看上去,这一梦想已经难以实现。

    多年以后,每当谈及少年班,中科大校方必定提起张亚勤,以证明少年班教育的成功。少年班同学彭兴认为,后者的成就恰恰得益于当年的默默无闻。

    “其实他和谢彦波的情况差不多,刚来的时候年纪都小,基础都不行,跟着课程都很吃力,但是天分比较好。”他说,“他们俩的差别,就在于谢彦波被宣传得太多,心理压力大,人也容易张狂。张亚勤受到的宣传就很少。”

    对于3位“神童”的人生路,当年的班主任汪惠迪感到难过,但是并不觉得意外。“当时各个方面的因素,宣传、压力、体制、教育方式,都对这几个特殊的孩子不利。”她说,“可是,我们眼看着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当时她不希望这几个最有名的孩子受到太多的报道,也一再告诫他们一定要把自己当作普通人,但均收效甚微。

    “那个年代需要一个宁铂去唤醒人们对于教育和科学的重视,这种需要形成巨大的压力,最终却压垮了宁铂。”秦禄昌说。

    当年的秦禄昌在那个著名班级里不受瞩目,如今则在美国北卡大学物理系和材料系担任教授,因其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而被称为“纳米博士”。

    在6月30日的同学聚会上,有些当年的少年班同学说,这也许是人生的宿命,因为3位面临问题的昔日神童在童年时期都曾经表现得比较孤僻。不过,立刻有人反驳说这不是问题,“就本来的性格来说,少年班里有几个开朗外向的?”

    当年的少年班同学,如今供职于旧金山议价金融机构的裴益川说,人生路上变量太多,很难说清楚什么才是宁铂等人的麻烦的真正制造者。

    “也许我们看到的都是皮毛呢?”他说,“也许这是高智商群体中必然出现的宿命呢?”

    程陆华的看法与此接近。她是宁铂的前妻。她也相信,造成宁铂等人的问题的因素是无限复杂的。正因为这一原因,在前些年,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反对矫枉过正,与前夫的思路一直存在分歧。她像别的家长一样,要用约束的、规划的方式培养孩子。宁铂则坚持,决不应该设计孩子的未来,应任其自由发展,哪怕孩子最终只能做个普通的人。他对孩子惟一的教化是,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真正地去爱人,关心人。

    实际上,在成年之后,宁铂的梦想之一就是做个“普通人”。如今看上去,这一梦想已经难以实现。

    张树新说,宁铂等人的麻烦,恰恰在于没有人会把他们当做普通人看待。实际上,即便是在1996年前后,一些媒体报道宁铂“只成为了一位讲师”之时,众人的叹息仍然基于这位“少年天才”拥有着杰出禀赋这一前提。

    9年之后,情况又大不相同。如今人们已经忘记了追问宁铂、谢彦波和干政的去向。他们的名字几乎不再出现在新闻之中。即便是宁铂的父亲宁恩渐,也已经放弃了过去的所有幻想。他现在的期望只是,儿子能够重新回到科大工作。

    “宁铂还在学习,他还没有完蛋。”这位父亲倔强地说,“我相信他有一天会回来的。”

    宁恩渐拒绝透露儿子的行踪,因此记者最终也没能找到宁铂。在网络上搜索他的相关信息,同样没有任何线索。

    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记者找到了宁铂建立的一处同学录,成员只有孤零零的一个,就是他自己。网站记录的建立时间表明当时他已出家为僧,不知身在何处。那是2004年元旦的晚上。

 

 


作者:小虎子
发表时间:2007-1-1 22:07:42

赞成庆麟妈妈!6岁前的孩子会在某一个阶段对文字呀,数字呀感兴趣的,可以在孩子感兴趣的时候教一些,并做到举一反三,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强迫他学习,有一点基础,对于初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是好一些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至于说专心不专心,还是习惯的培养问题吧!


作者:乐学
发表时间:2007-1-5 22:51:52

明明知道学校教育的弊端,明明知道小学课程(特别是低年级课程)简单易学,明明知道我们的孩子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可我们为了迎合学校教育,为了让孩子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坐好听那些也许几分钟就能弄懂的内容,我们就轻易否定学前教育、超前教育!我不由想起儿童经典诵读的发起人台湾王财贵教授讲的“人造侏儒”的故事!


作者:cooldog517
发表时间:2007-1-5 23:19:27

乐学:
明明知道学校教育的弊端,明明知道小学课程(特别是低年级课程)简单易学,明明知道我们的孩子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可我们为了迎合学校教育,为了让孩子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坐好听那些也许几分钟就能弄懂的内容,我们就轻易否定学前教育、超前教育!我不由想起儿童经典诵读的发起人台湾王财贵教授讲的“人造侏儒”的故事!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呢?

 


作者:cooldog517
发表时间:2007-1-5 23:22:07

佑爸爸:

          Re:超前教育露弊端:三年级成一道坎
                   

           我觉得这都是家长自己行为造成的,要培养他真的喜欢阅读,主动学习了,三年级早就会了,可以看更多更好课外书了,兴趣更大了,有更多时间学习电脑,英语,参加体育活动等。

               如果真从小1半岁就开始早期教育,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到小孩6岁早就能主动发展和学习,三年级的水平早就过,不用担心的,因为多阅读更能明白道理,性格更好,情趣更高雅,人就越睿智。

         在我的鼓励下我小孩2岁就能读书,已形成阅读敏感,他现在多方面发展,玩得很开心,无任何不高兴,和其他小孩一样玩呀,家长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学与玩结合,不强调识字,只要早晚家长和他亲子听和看一会大约15分钟书就好,当然这个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与玩,要家长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用成熟的技巧,好的教材和好方法诱导的,并不是一定要取来书,坐着一字一句来读,这样小孩一定无兴趣的,其实有很好,好自然地认识汉字方法,如带“动”玩着的识字:要准备带他去公园玩时,先告诉他要带他公园玩,要他自己选去哪个公园玩,进公园门时,让他看上面写什么“xxxxx公园",留好门票,回家后,问他哪个公园好玩吗?你玩过什么东西呀?还让他指读一下门票上的文字就好了,他想玩什么,也一样用此方法,无论他日常生活和吃的用的,都接触文字,好容易教的,收看电视时,让他看听天气预报中的文字,多听中国三字一句的经典,弟子规,唐诗,儿歌,结合看地图,看动物,开汽车玩具等等,还有好多识字阅读的方法,家长主要提供一个能吸引他快乐地玩环境,他就会主动学习,他就有兴趣也就从中学会了,还有一点,爸爸妈妈好阅读的,孩子自然会模仿的。

               喜

[此帖子已被 佑爸爸 在 2007-1-1 16:06:37 编辑过]

我觉得你已经把儿子作为你炫耀的资本了.老看到你这段话.

如果你儿子日后的发展偏离了你的目标,你会怎么办呢?

 


作者:佑爸爸
发表时间:2007-1-5 23:48:46

我真要认真地和哪位风中奇缘讨论:超前教育露弊端:三年级成一道坎

     (喜欢阅读和喜欢课堂上听课是两回事。您的孩子才两岁,说这些早了些吧?孩子一生的成长路程很长,两岁会阅读不代表将来成长就一定顺利。冯德全那些孩子长大后很多都成了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很多在做心理治疗。)???他们在哪做心理治疗,是哪间医院,是哪个医生呀?有联系人吗??你作调查了吗??如果冯德全有问题,他还能在全国各地开学校开讲座,广州日报还请他来广州作早教宣传?我是在2006年9月23日在广州日报认识他的,他的学生和用他早教方案成材的,在各大报,网上有许多报道的,就他的武汉哪个地区,他的研究所的子女,有名有姓,有电话,

      如:金新华的儿子, 成了清华大学的高材生,(17年前,当一个小生命在妻子的怀抱中跳动时,我十分幸运地聆听了我国著名早期教育专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关于“0岁开始教育”的专题报告。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一句名言:“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孩子一出生时,我就对他实施早教,一天都不会耽误。一定要按照《0岁方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早慧儿,现在孩子刚满17岁,2005年全国高考以湖北省理科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圆了清华梦(就读于清华大学理学院)。他3岁脱盲,4岁半阅读。4岁10个月智力测试,其智商135,属极优等级,属超常儿童。5岁上小学,当了六年班长,三年大队长。由于品学兼优,小学毕业时,被华师一附中寄宿学校择优录取,进入奥赛班,免去几万元的建校费和学杂费。上中学以后,先在湖北华一学校读初中,后来在武钢三中读高中。不管是在强手如林的华一奥赛班,还是在竞争激烈的武钢三中的理科实验班都表现出了极强的优势,主课和副课一样优秀,始终处在领头羊的位置。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语、数、外、计算机、物理及化学的各科竞赛中,全面出击,分别获得市级、省级、全国级的不同奖项,所有的奖项加起来不下40来个。另外在初、高中还先后担任了班长、团支书记、校学生会学习部长、英语科代表、校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校广播站站长、管乐队队长等多项职务。先后荣获“校园之星”、“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光荣称号。课余时间特别喜欢踢足球,看世界名著,吹萨克斯,下围棋。

       如:罗耀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早期教育专家,从事早期教育研究20多年。目前他是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执委,武汉大学智力开发中心实验部主任,北京创点教育发展研究所学术总监,"零岁方案"专家组成员。    罗耀先不仅潜心研究教育,并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成功实施了早期教育。4岁时他把儿子送入小学,8岁送入初中,1998年,14岁的儿子罗晓峰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3岁识得2000多个汉字,4岁领了小学课本回家自学,14岁考上大学,你却坚称你儿子既非神童,也没有特异功能,只是早期教育的结果? 罗耀先:多数家长不太懂早期教育,不施行早期教育,才使得晓峰这样的少年大学生"不同凡响"。

                曾14岁上大学的"才女"郗慧林创商业奇迹
 郗慧林 14岁读大学;18岁当大学教师;22岁怀揣两万美元独闯华尔街让资本迅速增值到1000万美元;27岁回国创办国内首家大型网络教育机构,成为中国网络教育第一人;30岁掌控规模达6000万美元的企业资产;这些数字都出自一个身材高挑、外表文静、气质脱俗、言语温婉的女子身上,她就是中国国际教育产业投资集团、校园在线教育集团董事会主席、CEO郗慧林。她4岁开始上小学,半年后跳级进了三年级。她不仅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其他方面也都表现出色,小学是学校乐队的旗手,初中是合唱队的指挥,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如朗诵、体育、跳舞等。郗慧林说,这为她今后在校组织各项活动,以及经营企业打下了基础。 14岁,郗慧林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当时班里最小的学生。“我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想鹤立鸡群。”

         风中奇缘,你是认同蒙氏教育吧?我就用蒙氏教育专家的所说的:

         蒙氏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0—6岁定终身,这是蒙特梭瑞教育的最本质的内容。还有一样我可能要提到就是蒙特梭瑞认为儿童有自发的学习兴趣,就是儿童从生下来那一刻起来就在学习,只不过学习的模式不是以我们大人认为的大人在学习,他最早建构的就是时间,空间的智能,发展的是通过口、手来认识,口手认识的过程在蒙特梭瑞教育里被称之为敏感期,所谓敏感期就非常重要了,敏感期被称为是儿童智能成长的一个试金石。我们依靠儿童敏感期的认识来把握儿童智能的发展,我都给很多家长说不要把孩子全托,将来等孩子长大了以后,当你发现不好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和你的孩子在一起,这是最有价值的,这是最有意义的,因为你只要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爱你的孩子,你就在建构一个人,人和万物相比,他是万物之精灵,他比你挣的钱要重要很多很多,比你做的很多事情,建构一个电脑,建构一个大厦也要重要的多,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人创造出来,所以和你的孩子在一起太重要了,很多父母晚上一累就把孩子放到外婆家,所以孩子对爸爸妈妈就没有感觉了,所以爸爸妈妈回到家一个人做家务事,一个人带孩子,这样可能很辛苦,但是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通过这样的辛苦和爸爸妈妈的爱来建构起来的,我个人认为,尤其是1岁以前没有必要送到任何一个培训机构去培训孩子,但是我个人认为,做妈妈的应该受到非常好的培训,因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0—3岁,然后是3—6岁,因此母亲应该掌握第一个孩子认知的过程,同时还要掌握儿童的成长规则,这个成长规则是大自然的一个产物,如果父母不了解的话,肯定会延误孩子的成长。因为儿童的成长是有一个非常科学的,微妙的一个过程,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   孩子和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样,就因为他的不一样,它才会变的更为高贵,如果我们让你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都一样,那么平庸就产生了。  你看我也就是按他说的做了

         怎样才算超前教育?我们在生活中教,玩中学,情景中学,识字没有限识多少字,也不是小学教育,不用学拼音,不用上课,也不用分学科,多听,多看,多玩,多运动,到小学时,他还是有学习的任务的,我们丰富孩子的游戏生活,视觉、听觉、嗅觉全方位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家庭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课堂,在饮食起居中,在休假娱乐中,在探亲会友中,在旅游观光中一点一滴渗透的教育,早教是全面的学习,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注重爸爸妈妈身教言传,建立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倡早期阅读,只是其中一项内容,识点字只是一个小过程,听背几首唐诗,说唱一下弟子规,你这样认为就是算超前教育?                        

       你没有看我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成功在于家庭教育的基础即家长教育,http://blog.sina.com.cn/u/48cc2e08010007c9 我是没有早教意识的家长?早期阅读是培养兴趣,并不是识字,识字是一个小过程,早期阅读是能令孩子更睿智,你们真的不明白吗?阅读是快乐,这就是培养快乐心理一种方式呀,我们不是不和孩沟通呀,在亲子共阅共玩呀,在生活中学玩接触文字与数字呀,孩子也是全方面发展,楼上的无认真看过我的网址,不能单一断章取义,你看我一直在和孩子有好的沟通,有录像你看的,我的孩子有不快乐吗?

 多观察孩子,多与孩子沟通, 培养好孩子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与人好好表达自己意愿及交往沟通的能力.   这些我一直在做呀,

 女的,22岁成哈佛最年轻的博士,男的,成美国上市投资公司副主席   你讲可能他们心理有问题?他们现在成就更大了,女的成了哈佛的教授

 男的有40岁,成美国上市投资公司副主席,还心理有问题,人家美国公司用心理有问题的人作副主席?用心理有问题的人作哈佛的教授?

             还有你看学前教育袁爱玲博士,她的女儿是高考状元,早教识字阅读的,她还也出版过多本这方面的书,是在广东早教方面的权威人物,而北京留美的儿童心理学程跃博士,他做过儿科医生,他最有权威发言权,因他的成功办学理念,他开金色童年幼儿园就是早期阅读的,也就是讲有识字作前提的,他还讲是一种训练呀,他因办得幼儿园成功成就了过亿的身家,早期开办幼儿园的钱是家长借了200多万给他的,家长不同意他的早期阅读识字这一早教方法会这样投资吗?而且是几十个家长的投资,早期也就是得80个学生,后来还开办小学,全部都心理健康,智力发展良好,求知欲强呀,不成功他能挣这多钱,有这多北京人支持吗?在北京的能进他的幼儿园的,要过几万元投入的,而这些家长都北京的都是高层次的,有学识的人,有地位的人,如果去他的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早读书了,跳级了,早上大学了,这样心理有问题,他们会送孩子去这样地方学习吗?早期阅读识字只是一项早教内容,其它你讲的孩子生长的发展规律, 多观察孩子,多与孩子沟通, 培养好孩子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与人好好表达自己意愿及交往沟通的能力.还是同时进行,并无冲突呀。。。我想按楼上的讲法,程跃博士+冯德全+区慕洁+程淮教授+孙云晓+袁爱玲博士等中国早教领军人物+他们在中央电视台所推广早期阅读识字,将来早读书了,跳级了,早上大学了,这样将来心理有问题,你想一下这会害多少中国人呀?是政府让他们推广早期阅读识字呀。。。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成功在于家庭教育的基础即家长教育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什么?我想应该是让孩子自己去创造拥有健康,幸福,美满快乐的人生的能力。

           留美的儿童心理学家程跃博士 说:   如果在家庭中带,尽管工作忙,要分配一些时间给孩子,如果真的分配不出来,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比如说孩子在零到三岁期间,是先听后表达的环境,你可以买一些故事的录音带、儿歌的录音带,你起床的时候忙,可以按下录音带,只要坚持这样做,孩子的隐性发展就比较好。利用一些环境条件来做一些辅导工作,如果实在更忙,就应该选择一家更好的幼儿园,让机构做这样的事情。

 很多天资聪明的孩子,却并不能成大气候,这是怎么回事儿?
 第一个原因是,开始的时候成长环境很好,随着成长的过程,慢慢回到了普通的环境。就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而言,随着生理变化,比如说早期养得胖胖的,后来就变瘦了,这是正常的。但是从统计学上来讲,不存在这样的规律,由于早期各方面发展得非常好,到最后这些人肯定不行,反而刚开始条件不好的,到最后肯定行,没有这样的概念。比如说一个班级里,有一些孩子好,有一些孩子不好,问老师喜欢哪些孩子,老师肯定喜欢好孩子。很多因素会导致一个人的发展,象我们那时候计划经济,就业没有选择,分你到哪儿就到哪儿,会扼杀很多东西。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讲,早期发展不好,我不指望他将来更好,补救是要做的主要事情。早期发展好肯定为未来打了一个基础,如果小学、中学配合好的教育,他将来的发展肯定比早期发展不好的孩子要好。

 对幼儿的习惯培养贯穿到所有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同时强调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学习。孩子成长,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更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生活教育、生活学习就是最初的、最重要的人生教育。因此,通过生活课程和常规训练,使幼儿在学会自理、独立、参与、合作、理解、适应的同时,拥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而这些良好的习惯也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他们受益终身。”

        上面哪位妈妈说我过度早教,这无办法总有不同看法,同一个妈生出的孩子,同一学习环境的,也有成就高低的,自己对各自孩子尽责就成,方法各人各人,孩子感到开心,家长开心就好,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永远的伴侣,最初的影响者、第一任的和终身的教师。我想人生过程中都要自己在作出不断的选择,重要的选择影响一生,你今天的关键性选择,自然是将来的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承受无论对错的结果,希望大家都有快乐的人生吧!!

   

 

[此帖子已被 佑爸爸 在 2007-1-6 0:52:14 编辑过]


作者:豆豆的家
发表时间:2007-1-7 14:55:41


作者:天使就是你
发表时间:2007-1-7 17:07:13

是的,偶也不赞成超前教育,干吗让宝宝这么小就累啊,以后累的时候大把呢,该玩就玩吧


作者:小鱼
发表时间:2007-1-7 23:57:01

神童悲剧产生的原因是舆论,是外界的压力,而不是超前教育


作者:乐学
发表时间:2007-1-8 14:16:56

小鱼:
神童悲剧产生的原因是舆论,是外界的压力,而不是超前教育



说得好!鼓掌!

 


作者:佳宝宝妈
发表时间:2007-1-8 16:29:49

我认为利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些东西,不能说是“超前教育”,你看幼儿园需说有识字班,英语班,但都是在玩中学的,也没有要小朋友象学生一样坐在那一动不动看黑板,都是通过做游戏、唱歌来学的。要审视改革的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而是我们的小学教育模式。


作者:BiBi妈咪
发表时间:2007-1-8 18:36:32

佳宝宝妈:
我认为利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些东西,不能说是“超前教育”,你看幼儿园需说有识字班,英语班,但都是在玩中学的,也没有要小朋友象学生一样坐在那一动不动看黑板,都是通过做游戏、唱歌来学的。要审视改革的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而是我们的小学教育模式。

 

赞成! 凡事顺其自然,小孩有兴趣学的东西,你想阻止也无法阻止,他不愿学的东西,你逼也逼不来.让小孩快乐,无拘无束地成长吧!

 


作者:子弹妈妈
发表时间:2007-1-9 8:51:29

      我儿子进小学时要面试,我听说要会写自己的名字,连夜教他写名字.

       上小学第一个月,人家孩子是什么都会,他什么都不会,我当时真是急死了,但是一个月以后,他就跟上去了.我也没帮他

       所以我觉得到了干什么的时候就让他干什么吧,没必要提前.

 


作者:宝宝才5岁
发表时间:2007-1-9 9:27:16

我还是想先让孩子玩个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