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浙商:澳洲“淘金”的苦与乐(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26:34

150年前,澳洲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入中国,我们的先辈,带着淘金的梦想,前往澳大利亚。然而,一百多年前的华人淘金史,是一部血泪史:饥饿、劳累、甚至生命危险。他们还遭受种种排华的歧视。
20年前,澳大利亚开放移民政策,新一代中国人来到澳洲。这一次,他们带着资金、技术,他们的背后,是日益强大、经济腾飞的祖国。他们不再受歧视,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里艰苦创业,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今天,一轮又一轮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让更多人看到了现实的商机在这个遥远的南半球大陆岛国熠熠生辉。尤其是浙江这样的资源小省,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森林、渔业资源,吸引着具有敏锐嗅觉的浙商的目光。
4月底,记者随浙江大学经济学院CCE中心的20位企业家学员赶赴澳洲,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考察:澳洲人最需要什么、有什么,浙江能提供什么、能采购到什么,怎样在澳洲做生意……都是他们最关心的。
浙江侨民联合会会长陈静,特意召集在墨尔本成功经商多年的浙江人,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澳大利亚杭州同乡会会长娄伟,还带着在澳洲打拼多年的老乡,专程赶赴企业家学员们居住的宾馆,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跟一百多年前的淘金梦有些类似,澳大利亚并不真是一片“遍地黄金”的热土,相反,由于澳洲人口稀少——7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总共只有2000万人口——市场不大,决定了在澳洲,创业并不容易。
跟一百多年前的淘金梦又截然不同,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西方国家的紧密经济往来、先进的科学技术,真真实实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成功创业,并不是梦想,但是需要有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商机,需要会吃苦、够坚韧。而这些,正是浙商固有的品质。
成功创业四要素
在海外开拓事业,一样要吃苦耐劳、要有敏锐捕捉商机的能力,此外,如果拥有不一样的视野,可能离成功就更近。记者此行采访了多位在澳洲成功创业多年的浙商,他们的故事,或许可以成为后来者的成功路标。
拥有敏锐眼光
要说做生意的眼光,很多在墨尔本经商的浙江人,一致推荐亚太集团董事长盛先生,浙江宁波人。
上世纪90年代初,去澳大利亚的中国人渐渐多起来,盛先生敏锐地感觉到,这么多人做贸易,肯定需要放货物的地方——仓库。而当时,澳洲地价很便宜,仓库的造价,更是不及住宅的一半。于是,他低价大量购进仓库,很多在高速公路出口处等交通便利位置。1995年,澳大利亚的仓库价格果然一路走高,盛先生完成了原始积累。
2000年,墨尔本黄金地段、市中心雅拉河边上新盖了一幢投资2000多万元澳币的新楼。但是,房子造好以后,很多人不知道该派什么用场,无人问津。盛先生观察了大楼所处的位置,认为这幢楼适合做酒店。仅半个小时,盛先生就作出决定,以1000万元买下了这幢“烂尾楼”。他将楼房改造成酒店以后,出租给别人经营。这两年澳洲很多城市房价飞涨,这幢楼的价值已经翻了好几倍。
要有坚韧毅力
在黄金海岸开礼品店的嵊州人张新,曾经想摆脱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半长达13个小时多的守店生活,决定花点钱请人帮忙看店。可是一个星期下来,张新发现,店里东西没卖掉多少,收银机里的零钱却没了。一查,原来是请来的帮工偷去赌博输掉了。
张新咬咬牙决定还是自己守店。“这个店,一年只有30万元营业额,去掉自己一年的生活费,能有3万元利润就不错了。这里人工太贵,请人看店不合算。”四年多来,张新一直过着每天13个小时的守店生活。他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墨尔本皇冠免税店老板、丽水人吕唐雄告诉记者,从七八年前创业至今,他没有过一天节假日——跟澳洲人悠闲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浙江人会吃苦,这不算什么。看到自己的付出有收获那是最开心的。”
善于发现商机
上世纪90年代,已经移民澳大利亚的杭州人陈静,回杭州武林路租了店面,专卖袋鼠皮做的皮包。这个过程中,陈静发现,袋鼠皮特别坚韧,适合做轻薄的高尔夫手套。她将袋鼠皮运回国内,找工厂委托加工后运回澳大利亚,产品供不应求。陈静现在是澳大利亚浙江侨民联合会会长,早就不做这个生意了,但仍然为当年自己的眼光自豪:“这是奢侈品,能卖出价格,利润就高。”
杭州人沈国梅和陈以纲夫妻俩,是1987年前往澳大利亚勤工俭学的,一切从零开始。一次,他们的汽车发生了故障,修理过程中他们发现,澳大利亚汽车非常普及,而许多华裔同胞因为语言障碍,在汽车修理、保养、保险等一系列事务中很难得到满意的服务。于是,他们一边再次进入学校,学习有关汽车修理的课程,一边找汽车修理厂打工实践。在夫妻俩的勤奋努力下,1996年他们开出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现在,他们的良友汽车修理厂,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NRMA)悉尼地区指定的特约维修点,也是悉尼地区唯一获此资格的华人企业。
融入当地生活
第一代前往澳大利亚创业的中国人,大多聚集在唐人街,创业的内容基本就是开饭店。如今的澳大利亚浙商们,在更广泛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要赚澳洲人的钱。”陈静告诉记者:“在澳大利亚,华人只占总人口的3%,是‘少数民族’。如果把眼光局限在做中国人的生意,显然很难做大,也进不了当地主流社会。”
浙江黄岩人张群星,1990年到澳大利亚,读的是墨尔本大学的医学博士。但是进入澳大利亚医界的高门槛,逼他改行做起木制家具生意。他定位在高档家具,避开同胞间的竞争。
“中国人喜欢欧洲木头,追求‘进口的味道’,而洋人文化和我们不同,大都喜欢本地木头。所以做木制家具,最要紧的就是突出当地味道。”张群星很快定下了自己的思路,他的家具设计团队全由熟悉澳洲社会风情的当地人组成。“越本地化,越有市场。”张群星告诉员工:“一个澳洲人总希望他的家像个澳洲的家。家具要人性化,而不要标准化。”到去年年底,张群星的Starcorp已经开出了20多家零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