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杀开一条血路:不再看人家西方的面色吃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1:04

中国杀开一条血路:不再看人家西方的面色吃饭!

时间: 2010-07-04 08:47 来源: 新潮流军事 作者: 佚名 点击:390次

当然和美国在1893年时候,靠私人资金大上铁路相比,中国在2009年大上的高速铁路网,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带动。但是如果在政府资金建立的物流基础上,民间资金无法跟进,而搞活经济,那么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后劲不足的困境。

  因此如果这个时候的房地产价格,不加以控制,再给你来个爆破,那么在2012年的时候,经济手段用尽,滞涨局面出现,也许帝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就变成了唯一的选择了。

  如果这个局面出现,可就是真的生灵涂炭,就算是国家可以靠一战而崛起,对小民来说,仍然是亡以苦,兴以苦。

  而且本来美国对待中国的崛起,就巴不得可以靠战争的手段来施加影响,如果中国被逼而战,那就是入了人家的瓮了。

  因此如何摆脱困局,杀开一条和平的血路,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关键。而和平崛起这个目标,是值得俺们民族去努力实现的。当然这个实现,靠的不是奴颜卑膝的绥靖外交,而是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靠的是自己坚实的科技和制造能力,靠的是自己的发达的内部市场。

  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今天越富裕,就是明天越肥美的羔羊。

  如果没有坚实的科技和制造能力,今天是人家的苦力,明天也还是人家的雇工。

  如果没有自己的发达的内部市场,今天要看人家西方面色吃饭,明天还是要当心友邦惊诧。

  因此在今天这个时候,如何利用中国在高铁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好好地推进全国行业整合,努力打破中国内部市场上的地方割据,切实把一个国内的统一和通畅的内部市场建立起来。

  在中国内部的行业整合里面,自然要依靠国企作为骨干力量。通过对国内市场的整合,慢慢就要由这些大型国企,渐渐取代地方政府在各省市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开始出现用企业带动经济发展,而不是政府带动经济发展的现象。

  在这样一个局面下,各种地方政府的功能,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在空间上的破局,慢慢形成跨地区的综合功能。比如说现在人家想开一个公司,大概要过五关、斩六将,在地方上每一个有关没关的衙门,一大帮面目可憎的办事员,拿个鸡毛当令箭,就给你拖拖拉拉,破大点事情,啥都办不成。

  这里就可以学习美国的做法。比如说你要申请办一个公司,轻轻松松就在网上办妥了。

  如果把各种地方政府的功能取代,那么中国的省、市、县都可以搞小政府,就不需要出现现在这种各地方市场割据的局面了。

  当然依靠国企大企业来整合行业,必须保证这些大企业,要好好做自己的本分。不要学习韩国那种千手观音,四处伸手。也不要学习美国的GE那样,好好的技术不搞,去搞金融,差点把母公司都搞垮了。

  而中国的大国企们,也要防止捞过界,搞到最后每个国企都是地产开发商,每天忙着成地王,那这样的垄断国企,还是干掉的话。

不是说国企占据主要地位,就没有民营企业的空间。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通常任何行业都是至少有两家巨无霸,大概占据整个市场60%的份额,然后其他的40%就靠一大堆小企业去竞争。而正是这些竞争中间,新的科技和产品就横空出世了。然后要么小企业做成大企业,要么大企业收购这个小企业,使得整个行业,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过度垄断,会扼杀创新的机会。但是过度竞争,则导致整个行业无法发展。

  比如说中国的银行界,就可以由几大国有大银行领军作为全国或者全球性的大行,而地区和社区银行,专门服务中心企业,就可以完全由民营银行担当。以中国之大,出它上万个小银行,都不是问题。

  高铁带来的另一个效果,就是沿线的土地价值会得到相对较高的实现,这个又为货币投放提供了对应的物质基础。其实中国在货币投放上,不要那么担惊受怕。因为和西方国家,比如说美国相比,中国政府手头上的各种资产,比如说土地、资源、企业,还包括俺们作为5000年文明古国而积累下来的各种宝贝,比如说刚刚出水的南海一号里面的宋瓷,都可以作为发放货币和回收货币的物质。

  如果你研究一下全世界的国家的发展,基本上经济规模的扩张,伴随着货币信用投放的扩张,其最根本的物质保证,就是在于土地价格的不断高估。

  而中国还有20多年的城市化可以走,就是说悠着点劲,土地价格慢慢往上涨。涨了沿海涨内地,涨了广东涨山东,涨了东北涨西南,还有一段时间折腾。

  当然在涨土地价格的同时,就是大家工资也向上涨,然后伴随著各种物质产品的成本下降,导致大家的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沿海地区几大城市的房价飞涨,而因为大部分年轻大学毕业生的职位和机会,又集中在大城市,自然导致这些未来的中产阶级的前途渺茫。

  要打破这个困境,其实就是要把好的工作机会向中小城市转移。比如说美国的大公司IBM、思科和微软等等,你总不能建立在纽约或者三藩市的中心地带吧。

  那么中国的大公司也是一样,尤其是国企的大公司,必须从大城市里赶出去,向全国各地分布,从而让全国各地可以由这些大国企带来的经济驱动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北京和上海为例,有没有必要几十家大学全部像沙丁鱼那样挤在这里?很多中小城市,你一个大学就可以带动人家整个地方的经济,而让那个城市成为大学城了。

  因此中国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一个均衡的问题。现在大家吵得厉害的话题,还是贫富不均这个个人财富分配的问题,而不是城市、地区和省这些差距的问题。

  俺成做个一个比喻,就是把中国的东部沿海、中部内陆和西部边疆,大致对应于欧洲的西欧、中欧和俄罗斯。说得难听一点,这种把中国的西部和中部搞成东部的能源和劳工殖民地,对中国社会的撕裂效应,不比个人收入贫富分化要小。

  而这种经济不均衡,就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过度外向型发展,把自己又变成了海外市场的殖民地。如何打破这个局面,就是要扭转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