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领跑长三角新一轮“智慧转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09:16
兴产业领跑长三角新一轮“智慧转身”
2010-6-3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巍巍 李荣 黄深钢 我要评论(0) 360docimg_0_ -   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公文包会“提醒”驯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当货车司机和别人扯闲话时,货车会大声喊叫“该上路了”……这是国际电信联盟曾经描绘的物联网时代的美妙图景。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长三角规划”)正式发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长三角地区,以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逐渐摆脱传统产业低水平运行的桎梏,开辟未来发展新空间。  

    长三角高调进军新兴产业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暗战”新兴产业,力求在全球经济重构中占得先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长三角地区更是如此。  

    此次正式公布的长三角规划,明确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并就此进行了“建成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在南通、盐城、舟山、台州、温州等沿海地区以及杭州湾地区,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等具体布局。  

    其实,在引领我国经济率先转型的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早已“先行”于规划喷薄而出。  

    上海市政府近期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发起设立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首批5只高新技术产业化创业投资基金,专门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上海市已明确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实践,着力培育9大领域,重点关注节能环保、生物育种等产业。  

    在江苏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大动作,举全省之力予以谋划。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强调,要尽快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同时该省与国家有关部委共同发起的相关产业投资基金也在酝酿之中。  

    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江苏省率先出台了新兴产业数据统计制度,并提出要在人才引领、错位发展、资本推动等方面积聚新兴产业发展优势。  

    在苏州市,仅苏州工业园区内就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180多家,形成了遍布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生物和医药产业集群,率先成为生物医药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人才的集聚区。  

    无锡市则提出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交通、信息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建成中国首个“感知城市”。  

    民资大省浙江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起冲击。据悉,浙江省不仅引导庞大的民间资本投入新兴产业,还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瞄准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  

    新兴产业领衔长三角“经济转身”  

    长三角规划明晰新兴产业布局,除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家背景外,同样具有其内生动力。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曾表示,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则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长三角地区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但随着长三角逐渐迈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一经济模式的困境日益凸显。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资源集中型产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在内外因的双重夹击下,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产业结构不调整,长三角产业发展极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倾向。”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认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根基是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发展新兴产业成为长三角规划的着力点之一。  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也是促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根本途径。  

    “在长三角规划的引导下,新兴产业将成为这个地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看来,与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低碳产业,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方向。  

    根据我国的公开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这一目标,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势必受到控制,有限的资源将被配置到更符合需求的产业上,这也正是长三角规划强调发展新兴产业的要义所在。  

    “同时,在新兴产业的引领下,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并传导至传统产业,完成整体发展方式的蜕变升级。”郁鸿胜说。  

    新兴产业崛起拒绝泡沫  

    随着长三角规划的落实,新兴产业将在长三角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为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一大利好。然而,一些审慎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则担忧其将带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泡沫。  

    “我们比较担忧的是概念式发展,脱离技术谈概念。”郁鸿胜说,这个问题长三角殷鉴不远。  

    1995年至2000年期间,互联网概念被热炒,长三角地区许多企业纷纷投资生产光纤,导致光纤价格大幅下跌,生产者利益遭受重创。就在几年前,风电、光伏设备成为长三角各地追逐的热点,最终导致大部分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认为,传统产业仍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应关注如何将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相结合。他提醒,各地千万不能仅从概念出发,离开关键技术谈新兴产业发展。  

    此外,长三角地区目前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也趋于雷同。江苏省已经确定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也是上海市将投入重金发展的产业。  

    此外,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将重点投向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智能电网等领域,与江浙两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即使未来发展的产业门类相同,也可以在细分上实现互补共赢。”郁鸿胜表示,江浙沪三地产业优势各具千秋,比如,上海在核电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发展先机,江浙目前还无法望其项背;同样,江浙两地在风能、新材料等产业上则较上海活跃得多,三地完全可以实现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