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0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汇率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1:40
作为与黄金脱钩的世界货币,美国依仗美元霸权绝对的融资优势,可以轻松地收购世界各国经济的关键部门,支撑为维护帝国而花费的庞大军事开支。在当前美国和西方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状态之际,国际金融资本的下一步目标直指中国。美国针对中国的所有经济战争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取得对中国经济制高点的控制权,取得对中国资产的控制权,从而既可以消除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威胁,又可以窃取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美国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步骤是要中国放弃金融主权,进一步推动金融自由化。这才是当下美国对中国发动汇率战的真实背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资本的进攻,作者据此提出了中国应该采取包括回购外资企业等一系列措施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美元霸权  经济制高点  资产  金融自由化  主权信贷

作者迈克尔·赫德森美国长期经济趋势研究所所长,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教授。

一、美元霸权与国际金融资本的统治地位

政府不会破产,他们总可以印钱,但政府不能印它欠其他国家的外汇。可美国与众不同,它拥有一个独特地位,因为有两套规则,一个是只适用于美国的宽松规则,还有一个是对所有其他国家的。这种双重规则来自华盛顿共识,又被称之为美元霸权。没人能强迫美国还钱,因为美元就是所有国家使用的硬通货。美国想花多少就花多少,美国政府、美国投资者和消费者拼命花钱,想贬值就贬值,想降低利率就降低利率,一直降到现在的0.25%。虽然全世界不喜欢美国的军事基地,不喜欢美国公司收购他国企业,不喜欢美国人享受免费午餐,但美国都无所谓。

    任何一个经济体,如果花得多,挣得少,其货币就会变弱。可这么多外国政府手里已经攥着大量美元,他们如果不把这些多余美元回收返还给美国的话,就肯定会蒙受损失。美国业已成为如此重要的需求来源,以至于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崩溃注定会破坏他国的出口,祸害他国的企业。

    美联储和财政部在压力下出资13万亿美元救助华尔街。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威胁说,如果不救他们,金融业就彻底完蛋。政府只好认输。他们的战略可以追朔到20世纪70年代我的老板赫尔曼•坎恩(Herman Kahn)敦促尼克松总统实施的政策。这主意就是:如果全世界都觉得,假如美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尼克松总统就会疯狂到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用核武器毁了地球,则美国就能在与苏联和任何潜在对手的对抗中一遂所愿。

    今天,美国不会用武器毁了世界,但金融体系成了最脆弱的领域。可以说,金融今天起的作用和过去数百年中军事的作用一样。所以巴菲特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形容金融衍生产品。高盛与希腊政府的非平衡收支交易使后者的金融体系扭曲,从而在2010年2月几乎使欧元区陷于瓦解的境地。欧洲国家政府的信用保险债务陡升,欧元相对美元在2010年前两个月中已经贬值9%。时至今日,收支平衡和货币价值已经不是由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生产成本决定,而是由美国银行(还有日本银行)随意自由创造的金融流动性主宰,然后把它们注入全球金融体系。因此美国和日本的银行信用成了他国银行的金融债务——这些银行得到的美元都到了本国央行手里,等待美国的回收。

    国际金融体系目前的运行机制是美国花的钱比它赚的钱多很多;美国把钱花在诸如环绕亚洲和欧洲的军事基地上,还坚持要他国对美国出口商开放市场,让美国资本购买他们的企业,美国却不给他国如此待遇。

    通常,美国的花费会让美元贬值。其他国家面临这一问题时,会提高利率来吸引外国贷款以平衡国际收支。高利率会延缓经济发展。但美国不在意它向世界乱撒美元、纸币或电子信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把利率降低到0.25%,以促使借款人大肆贷款刺激房地产、炒作股票和证券,还可以借钱给利率高的国家。套利投资商在美国以0.25%的利率借钱,然后以3.5%的利率贷给澳大利亚,净赚中间的差价。他们现在就干这个,还美其名曰:“套利交易”(carry trade)。美国银行和套利投资商大吃他国买单的免费午餐。而美国公司大笔花钱收购没有保护的外国企业,同时美国消费者以纸币购买他国劳动力生产的产品。

    因此,人们会问:中国为什么不开动印钞机,然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干吗要让自己的人民在工厂里辛苦地干活挣钱呢?答案的一部分在于中国没有美国的军事实力,中国的银行也不想发动货币袭击。最后,美国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并下大本钱在学术上支持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反对任何政府保护自己免受华尔街、伦敦金融街和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控制的努力。其目的是防止其他国家按美国的方式富起来——实施保护性关税、农业和工业补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以提供最低成本的基本服务并征收累进税。

              二、国际金融资本的下一个目标直指中国

地球上的其他国家被国际货币基金和其他世界组织、包括完全新自由主义化的欧盟操控,它们为了追求自由贸易,把自己的市场对外国进口开放(“走向深渊”),金融市场也开放,让外国金融机构长驱直入,享受其自由创造信用、然后坐收渔利的特权,同时让东道国国内经济承担债务负担。他国会把基础设施建设交给关系户私有化,后者便把高利率、债务费、保险费、管理层高工资和垄断租金都打入工程价格。所有这些都会损害他国经济,其目的就是破坏他国与美国厂家及其海外企业竞争的能力。在理论上,至少美国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通过榨取收入的这种方式最后使美国财政上能够清偿债务。

    美元霸权如何运作呢?美联储把钱给美国公司,这些公司拿着钱来到中国,收购中国的企业,一年有25%的利润。中国的个体和公司把手里的美元拿到中国央行,问题就来了:中国央行拿这些美元怎么办呢?如果他们不把这些美元送回美国,购买美国债券,只挣1%的利息的话,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就会升值,也就是美元会贬值。中国就会因自己的货币相对于美元而升值,造成巨额外汇储备的损失。中国货币在过去数月中相对于欧元和英镑——仅次于美元的两种重要货币——已经迅速升值。因此,人民币已经升值。美国现在已经购买中国的众多产业,他们想让中国重蹈日本的覆辙。他们想破坏中国经济,造成债务膨胀,象日本一样产生泡沫,使中国不再成为美国的对手。中国当然正在进行抵制。

最近高盛在全球宣传说,中国的经济在全球最好,欧洲、日本甚至美国都不行,它发现中国经济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金融化和泡沫化,它们想推动中国经济的金融化和泡沫化,并将它们控制的全球资金投入中国,最后就像他们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已经做过的那样,在金融化和泡沫化中控制中国经济的股份,并榨取地产、自然资源以及垄断行业的租金。当今全球金融资本攫取暴利的最主要途经是通过获得公共垄断、原材料和不动产,寻求得到资源租金(包括垄断利润),而不是投资于生产领域以赢得工业利润。这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

最近,美国的资金加速外流,主要流向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美国的资金管理者得出结论说,美国和其他西方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债务缠身并且增速永久缓慢下来的经济时期。所以他们都盯着中国,希望通过购买中国的银行和产业,分得中国增长盈余的一杯羹。

美国的战略是大肆收购中国资产以获取每年超过20% 以上的红利,而中国又会把这些美元以仅仅1% 的利率回流给华盛顿和华尔街,并且为美国承担私人投资的损失 (这一战略1985 年后曾在日本实施,“效果”不错)。当美国看到一个国家富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从别人的经济盈余里分一杯羹。所以美国优先考虑的是进入中国的领先部门,主要方法就是收购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因此,美国银行和其他外国银行,如汇丰银行已开始买入中国的银行。而银行可以像美国财政部那样,在键盘上创造无中生有的信用。现在银行可以像政府一样创造信用。外国银行说,我们要把信用延伸到中国人中,从而中国土地上的所有租金都可以采取利率的形式付给放贷的债主。我们要掌控他们的工业,以便他们的所有劳动利润和交换所得都让美国和欧洲的股东分享。为了增加可以送回美国的利润,美国的官方政策是,推行华盛顿共识、向银行收税、制造信用,是美国政府自己制造信用,然后把钱贷出去,却让中国政府为这些信用买单,即把中国政府绑在美国政府的信用上。

美国政府的美元霸权在于:我们得让中国政府给我们交税,无论什么形式都行。美国金融政策的成功在于:我们让中国政府给我们的军事支出买单,而我们再用这些军费,制造核武器包围中国。美国每年要花亿万美元在全球建立18个军事基地,主要在亚洲来威胁中国,还通过财政赤字让中国为这一切买单。美国购买中国的出口再卖给国内消费者,中国厂家拿到一堆美元交给中国央行,然后中国央行把它们借给美国财政部。中国借给美国财政部的钱,就是美国用来在中国周边建立军事基地的钱。美国对中国说,我不允许你太强大,如果你不听话,你想搞金融独立,我们就消灭了你。我们会在新疆、西藏资助“革命”,颠覆你,正如我们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使俄罗斯无法再成为我们的强大对手那样。俄罗斯走到今天,已十分气馁。如果不按我们想要的去做,我们就颠覆你的政府。前车之鉴放在那儿,1973年智利的阿连德,1964年的危地马拉和伊朗,1991年的苏联,1960年后的古巴,过去数十年的海地等等,这就是我们美国的哲学。

美国将来针对中国的所有经济战争都必须在这个背景下来理解,这些经济战争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得对中国经济制高点的控制权,取得对中国资产的控制权,从而既可以消除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威胁,又可以享有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处。而要达到上述目标,美国最重要的步骤是要中国放弃金融主权,进一步推动金融自由化。

          三、国际金融资本的近期攻势:汇率战

(一)中国过多的外汇储备会导致(以人民币计算的)兑换损失

    所有国家都要有外汇储备以规避货币攻击,正如1997年亚洲危机之鉴所警示的。这种攻击通常会使货币贬值。投机者看准一家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央行,然后借更大一笔钱,将该货币低价卖出以使其贬值,从而掏空该央行外汇储备。索罗斯当年狙击英镑,弄跨英格兰银行时,最早玩过这一手。

    马来西亚的反制措施是不准国际玩家通过购买本国货币来赢得赌注。马来西亚的反危机成功事例表明货币控制使投机者无法把他们的兑换赌注“换成现金”,打破了他们将本币贬值的企图。

    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投资者想提高人民币兑换率。外国热钱流入中国的银行,尤其是美、英以及其他外国公司的货币在华泛滥。中国央行发现自己要么把美元循环回外国央行;要么让人民币升值,当本币相对于自己储备的美元、英镑和欧元升值的时候,最终承受(以人民币计算的)损失。与此同时,投机者和持有中国财产的外国人将享有免费大餐(资产升值)。

    这在中国经济内部造成的影响是:中国要面临流动性过剩而抬高房地产和其它资产价格的危险,负债率相对于土地、房地产和商品价格升高。同时不得不购买以美元结算的不断贬值的外国债券。问题是中国应对外国货币流入自己经济系统的最佳方式何在?

    中国的重要反应一直是在矿物资源和其他对其长远发展必需的进口品生产领域进行投资。但这一选择受到两个限制,一是外国保护主义对境外资产投资东道国资源和农业土地的限制,二是来自国际投机者用白来的钱(比如美国政府给美国公司或投机商的贷款——来自中国的免费午餐)收购这些资源的竞争。所以中国的过多外汇储备还在增加。

    传统上,央行用余钱买入“世界货币”——黄金。黄金的优势是其贮藏价值,原则上可以让央行避免持有美元而蒙受损失。国际收支中以黄金支付逆差还可以限制他国实施长期赤字政策的能力,尤其是在战争开销上。此乃美国外交官拒绝回归金本位的原因。

    在20世纪60 年代,外国政府请求美国财政提供黄金担保。美国在东南亚和欧洲的海外军事支出造成的过多美元都流入了法国(控制了印度支那的银行业) 、德国(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基地的出口商和主人) 以及日本 (美国的休闲基地) 的中央银行。法国和德国将手里的美元换成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消耗殆尽而黄金价格升高(美元相应贬值),因而承受巨大压力。为遏制戴高乐治下的法国央行以及德国和其他国家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美国财政给出了黄金担保——如果美元贬值,这些外国央行不会蒙受损失。

    今天,美国不可能以黄金做担保,也别指望国会会通过类似协议。过去,常常是总统或行政部门与他国签了贸易或金融协议而国会不予承认。美国财政部可以担保中国的官方美元储备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的安全,或对于任何中国政府想保有其外汇储备的货币是安全的,包括从欧元到后叶卡特琳堡[①]的多种货币混合。但目前没有一种货币是稳定的。所有西方货币都在无法支付的大量负债的重压下挣扎。美国财政部欠外国央行四万亿美元,而美国对如何支付这些欠款一筹莫展,因为美国面临如下长期结构性赤字:海外军事开支、进口依赖和资金外流。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把美元当成“烫手山芋”而尽量减持。但保有欧元和英镑的前景也不美妙多少。

    今天,大多数央行通过把美元流回去购买美国财政部国债的循环来压低汇率。这种回流使得美国可以为其海外军事开销以及其国内预算赤字(大多也是军事用途)融资,自20世纪50 年代以来一直如此。结果是,欧洲和亚洲以自己的外汇血汗钱构筑了美国一家独大的军事基地链来包围自己。

     这种局面本质上不稳定并且是自我戕害。国际货币储备仅仅依赖某一政府无法偿付的高额欠债的时代开始结束,尤其是这种负债大多用于军备用途。理所当然,由于美国长期预算赤字,美元不再适合承担这一角色。 自1951年以来,美国的海外军事开销(大多在亚洲) 占了其债务的大头。并且,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增长(除了农业、娱乐和贩卖军火方面有顺差外)。这种关系太一厢情愿,一边倒,不可能长久。问题是,解决的最佳途径何在?只要这种外汇增加是以中国向美国和欧洲政府提供免费贷款的形式持有的话,那么,任何解决方案就必须包含中国不能再积聚外汇储备。

(二)重新估价人民币会加剧中国的金融问题而无助于稳定中国贸易

      美国经济界和外交界叫喊提高人民币汇率会帮助中美之间的收支平衡。但美国的逆差是结构性条件造成的,对兑换价格的变化不会有什么反应。如前所言,一项大宗资金外流就是海外军事开销。另一项是在金融领域,用来收购外国公司、股票和债券。美国投资者自己正在抛弃美国经济,主要转向中国以获取更大收益,也等着投机汇率获得大量收益。重新估价人民币会让美国对冲基金和投机者白捡便宜。预期中国人民币升值已经正在刺激大量热钱涌入中国。

通过迫使美国消费者(面对价格升高的商品) 付更多的钱,更高的人民币汇率会导致更多美元在贸易中流出美国,流入亚洲。与众多的“自由贸易”假设相反,事实上大多数贸易对货币价格的小范围波动没有反应 (经济学术语称之为“价格非弹性”)。20世纪80 年代日本提高了日元兑换率,而其贸易平衡却没有改变,便是前车之鉴。结果是美国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来购买。这也就是为何近期人民币已升值21%,而中国的贸易顺差却照样增加而非减少。同样,日元自2009 年秋以来已经大幅度升值,但其外汇储备却还在增加。

      即便中国重新估价人民币,其出口价格也不会按同等比例增加。这是因为进口的原材料,以及出口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机械和其它成分都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价格(基本是按美元结算的)。因此,人民币价格升高会降低这些进口货的美元价格。出口品价格的大约一半与进口物资的世界价格直接挂钩。如果人民币相对美元升高10%, 则中国出口中包含的进口物资的价格(以人民币计算) 会降低10%。出口价格的一半不受影响,结果中国出口的整体价格只会增加5%。

    由于贸易格局积重难返,所以要大规模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对人民币的重估需要有量子式的迁跃。小打小闹的重估不能满足美国外交家的要求。除非重估范围巨大——差不多人民币要升值40%左右——否则中国的贸易盈余不会减少而可能还要增加。在道德上,如果美国的目的只是想真正改变出口格局,则根本无须美元贬值,除非原本就是为贬值而贬值(40%左右)。1933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这么干的:他把美元相对于黄金贬值40%!法国努力为法郎保值,结果经济崩溃。如果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但不升到疯狂的地步,则中国的贸易顺差还会增加,而不会象某些垃圾经济学所说的那样会减少。届时,美国又会指责中国把事情弄得更糟了,而要求中国降低利率 (制造泡沫经济),让中国经济垮掉。总之,要你左右为难,都是你的错。其实,问题根本不在汇率上。

(三)以低利率创造更多国内信用会使中国经济更不稳定

    逼人民币升值的下一步,可能会像1985年及其后来强迫日本签定的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那样行事。[②]人们被告知,国际收支盈余的经济体要“恢复平衡”,办法是放松银根,刺激资金外流。

     结果就是制造出金融泡沫,颠覆产业竞争力并使银行业因负债累累而一团糟。日本当年同意让便宜的、过多的信用充斥其经济,动摇其产业,让房地产业背负债务,自20世纪1990 年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已经20 年了!中国理应全力避免重蹈这种政策的覆辙。

             

四、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汇率战

 

正如上所述,美国针对中国的所有经济战争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取得对中国经济制高点的控制权,取得对中国资产的控制权。而要达到这个目标,美国最重要的是要推动中国金融自由化,使中国经济金融化,也就是高度债务化,这样具有巨大金融力量的国际金融资本就可以达到控制中国资产的目的。所以中国应对的第一个根本性办法就是:为了避免现正扼杀西方经济的那种不必要的债务重负,中国应该把债务杠杆率降到最低,并且限制银行系统制造信用购买现成资产的能力。尤其要严格限制境外银行分支机构,使其不能帮助母国在中国进行货币投机,或从中国经济榨取金融收益。

价值万亿美元的信用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五分钟就可以在电脑上敲打出来,然后迅速淹没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和外汇市场。这简直是把货币市场变成了打群架——警察袖手旁观或已经被某一方收买。

中国应对美国汇率战的办法之二,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资源和资产以平衡中国国际收支。中国已经寻求购买境外矿物、燃料和农业资源以备自己经济增长之投入所需。但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中国还有很多外汇盈余。多数国家用这些盈余收购外国重要经济部门的资产。英、美、法这样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年美国国际收支盈余时,它坚持要他国对美国敞开市场,以支付债款和贸易逆差;要求债务国出售其公共基础设施、工业、矿物产权和主导行业,以便美国投资者“恢复收支平衡”。但美国不允许外国对美国如此作为。这种不对称是造成美国私人部门的高收益和外国官方美元投资低收益之差别的主要原因。

    美国政府拒绝行为对等和对称,不许中国用美国公司购买中国企业的钱返回美国收购美国的重要企业,尤其